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學生“幸福快樂”是班主任的追求,那班主任的幸福來自哪裡呢?

班級, 作為學生學習和遊戲的主要場地, 與學生成長息息相關, 但因為班級工作複雜多變, 班主任工作量大, 細節多, 突發性強, 學生成長的細微之處與班級建設的長遠目標容易被忽視, 學生童年的快樂正逐漸在班級這塊沃土上消逝。 將班級建設成學生成長的家, 讓每一個學生能在幸福中成長, 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是我作為班主任矢志不諭的追求。

一、幸福的源泉來自家長的支持與自身的努力

班級是一個家, 讓孩子們在這裡能感受溫暖、享受關愛、追逐快樂、和諧共處是我們班主任的責任, 是孩子們幸福的基石, 是家長對孩子成長的要求與希望。

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的責任。 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溫馨、友愛的環境, 讓孩子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永遠是家長最關心的話題。 成立家長委員會是爭取家長全力支援和全程參與, 保證班級健康、快速成長的關鍵。

家長委員會成立之初就自募資金解決了孩子們每人一個儲物櫃、班級文化設施、書櫃等大型建設, 甚至連肥皂、醫藥箱等生活用品也配齊備足, 在當時學校不能收取學生一分錢的情況下, 要我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這麼多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作為班主任, 有一群支援教育、關心孩子、關注班級成長的家長, 對我們的班級工作無疑是最大的幫助。

每一次的班隊會, 孩子們都根據平時學習與生活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形成相關的規定, 以此來規範學生的行為。 讀好書、交好友、做好人作為班訓是我們每一個成員共守的諾言, 當好學生, 做好朋友, 成好公民是孩子們努力的方向, 班規、班訓、班名解讀三位一體,

構成了班級文化的核心, 並引導班級不斷的向前奮進。

二、幸福的過程在於用心感悟生活的點滴

給孩子們的愛, 需要我們帶著一顆心來, 不銜半根草去。 作為班主任, 我始終堅持全心、全意、全程為學生服務。 在這種愛的交互中, 孩子們取得學習中的每一次進步,

生活中每一次收穫。

在我們每天早晨與中午見面的那一刻, 我們都相互約定, 大家都面帶微笑, 大家互相道一聲“你好”, 我們都相信, 微笑能給我們的一天帶來好心情, 能夠讓我們的學習和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能夠讓我們以一顆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成功與失敗。 為了記錄下孩子們成長的歷程, 我們始終堅持將孩子們一學年的日記、優秀作文收集起來, 並進行整理, 彙編成《童心每一天》;堅持一個星期一次的表揚與批評會, 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思想交流, 對於做得好的地方提出表揚, 做得不好的提出批評;堅持“自己的衛生自己做, 做好衛生為大家”的行為理念, 每一個同學在書包裡放一個垃圾袋,

學習中產生的垃圾自己處理, 老師也是如此。 因此這兩年來, 學生們在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 一步一個腳印, 踏踏實實的走了上來。

我總是留給孩子們一份抹不去的記憶, 帶不走的情感, 而孕育這種東西最好的土壤是給孩子們一個幸福的、可以依戀的班集體。

三、幸福的甜蜜來自憧憬希望的明天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每一個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知識與能力不斷得到新的收穫,每一個孩子總是希望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成為播撒希望的使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得到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生命奠定堅實的基礎。

落實學校常規工作,是孩子們良好習慣的保障。我始終把活動的主辦權交給學生,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同等的位置,遇到班級重要事務,我們總是一起商量,集體討論決定。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才能形成民主、團結的班級氛圍,才能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局面,才有了五十幾雙眼睛關注班級發展的寬闊視野,才能真正讓常規德育運行在良性互動的軌道上。

創新工作方法,能為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條件。比如說以前的孩子總是怕老師去家訪,家長聽說老師去家訪也是心理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孩子在學校出了什麼問題。針對以前家訪中出現的種種不合適的現象,我在每年開學根據這一學年學生行為習慣現狀,認真擬訂《家訪評價表》,將孩子們在這一年齡段該達到的要求制訂成相關條款,爭取做到每次家訪有備而來,家長滿意而歸,改變以往重形式,缺內容的現象。

教育的藝術需要智慧,但更需要我們扎扎實實的做好平時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只要有愛,您就會發現幸福就藏在這些零散瑣碎的工作中,烙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腳印上。

三、幸福的甜蜜來自憧憬希望的明天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每一個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知識與能力不斷得到新的收穫,每一個孩子總是希望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成為播撒希望的使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得到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生命奠定堅實的基礎。

落實學校常規工作,是孩子們良好習慣的保障。我始終把活動的主辦權交給學生,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同等的位置,遇到班級重要事務,我們總是一起商量,集體討論決定。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才能形成民主、團結的班級氛圍,才能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局面,才有了五十幾雙眼睛關注班級發展的寬闊視野,才能真正讓常規德育運行在良性互動的軌道上。

創新工作方法,能為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條件。比如說以前的孩子總是怕老師去家訪,家長聽說老師去家訪也是心理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孩子在學校出了什麼問題。針對以前家訪中出現的種種不合適的現象,我在每年開學根據這一學年學生行為習慣現狀,認真擬訂《家訪評價表》,將孩子們在這一年齡段該達到的要求制訂成相關條款,爭取做到每次家訪有備而來,家長滿意而歸,改變以往重形式,缺內容的現象。

教育的藝術需要智慧,但更需要我們扎扎實實的做好平時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只要有愛,您就會發現幸福就藏在這些零散瑣碎的工作中,烙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腳印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