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脫貧攻堅」夏縣瑤峰鎮“不耐煩”的孝順女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10·17”扶貧日這天, 中條山上的夏縣瑤峰鎮尚家坪小山村依然雲霧繚繞, 秋雨綿綿。

只見一位細高個子、披肩秀髮的窈窕女子, 一手打著雨傘, 一手拎著月餅、葡萄, 翻過一道溝岔, 沿著村南一條彎曲的小道向西而去。

聽到“蹬、蹬、蹬”的熟悉的腳步聲, 在院門樓下正在剝玉茭穗的村民老秦探出頭一看, 急忙站起身來冒雨迎上去。 “哎喲, 馬書記, 下這麼大的雨, 你還去看他不耐煩, 你真的不嫌他煩?遇到了你呀, 不耐煩真是燒高香了, 哪輩子修來的福啊!”

“這是我的一份責任, 不去去心裡老是放不下”。

笑容滿面的馬文霞書記一邊走, 一邊和老秦打著招呼, 又朝著不耐煩的家裡趕去了。

講起第一書記馬文霞和不耐煩的故事, 在尚家坪這個小山村, 早已成了廣大幹部和村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這個叫不耐煩的人, 秦姓名林林。 幼年時得了小兒麻痹, 落下了雙腿彎曲, 大腦智障, 時常兩孔鼻涕, 蓬頭垢面。 那些年月家裡寒酸, 衣著破爛, 母親連累得時常喊兒子——不耐煩。

不耐煩長大後, 父母親給他娶妻成了家, 沒幾年, 二老先後去世了。 多年來, 不耐煩和弱智的妻子相依為命, 膝下也沒有兒女。 雖然他家有七八畝地, 但種的卻是“衛生田”, 也打不下幾顆糧食, 時常缺吃少喝, 湊合著熬日子。 去年春天, 不耐煩的妻子又因病離去。

從此, 60多歲的不耐煩孤獨一人, 成為小山村裡掛上號的深度貧困戶。

2015年仲秋八月, 夏縣縣委選派教育科技局人事股副股長馬文霞來到瑤峰鎮尚家坪村擔任第一書記。 這個女子30多歲, 細高個子, 身段苗條, 花容月貌, 性格也很開朗。

尚家坪小山村, 共3個村民組, 140戶、490口人, 其中貧困戶49戶、185人, 因病、因學、因缺技術、缺乏勞動能力致貧的五花八門。

好在馬文霞上任時間不長, 夏縣教育科技局黨總支又選派副局長張虎俊帶領李治義、王青林、呼榮4人組成的扶貧工作隊進駐尚家坪。 局長孫澤敏多次來到尚家坪瞭解村情, 他們先後投資3萬餘元, 為村裡溝買了新式會議圓桌、20把座椅、4個檔案櫃、2台辦公電腦、1台電視機, “兩委”活動場所面貌煥然一新,

給第一書記馬文霞和工作隊員打勝脫貧攻堅站奠定了堅實基礎。

就在工作隊員和全村黨員結對幫扶時, 第一書記馬文霞和秦林林乳名不耐煩的村民結成了對子。

那天, 馬文霞獨自走進不耐煩的家裡, 根本想不到眼前看到的一切, 不由讓她急忙退出院門, 噁心的嘔吐了一陣子。

三孔年久失修的黑窯洞, 五間磚木結構的舊房子, 滿院是一人多高的雜草。 60多歲、衣著破爛的不耐煩蹲在地上, 正在黑乎乎的鍋膛前燒火做飯, 屋內門檻前的地上十幾個盆盆碗碗裡全是幾天的剩菜、剩飯, 十幾雙破爛鞋、襪扔在地上, 不知是多長時間沒洗的衣服和被子亂攤在床上, 屋裡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

夜深了, 尚家坪小山村一片漆黑。

山風吹來, 只聽得“嘩、嘩”的樹葉作響, 唯獨第一書記馬文霞的房間還亮著燈光。

回想起白天在不耐煩家裡看到的一切, 馬文霞觸景生情, 頓覺嗓子裡發癢。

不耐煩, 殘疾人, 智商低, 那麼髒。 下一步該怎麼辦?自己幫扶?還是讓隊員們幫扶?一連串的問號在馬文霞的腦海裡縈繞。

馬文霞輾轉反側, 難以入眠。 此時, 她隨手擰開床頭上的電視。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貧困地區, 在田間地頭、在貧困戶家中的一組組畫面映入眼簾。

“消除貧困, 改善民生, 實現共同富裕, 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扶貧開放成敗在於精准, 要找准‘窮根’, 明確靶向, 量身定做, 扶到根上。 ”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扶貧攻堅的指示, 猶如力量的源泉。

馬文霞下定決心, 又攥緊了拳頭。

第二天, 第一書記馬文霞和工作隊員、尚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尚正元、村委主任尚興權幾個班子成員, 他們一起來到不耐煩家裡, 大夥揮銑舞鎬, 把不耐煩家的院子裡雜草全部進行了清除。 這時, 只見馬文霞深吸一口氣, 戴上新買來的手套, 拿著一瓶洗潔淨走進不耐煩住的屋子裡, 把地上的盆盆碗碗收拾到一塊進行了清洗, 把東一隻鞋、西一隻鞋襪收羅起來和床上的舊褲爛襖一同往外扔時, 不耐煩不耐煩的舉起拐杖擋住:“不能扔, 我還能穿。 ”馬文霞硬是把這些垃圾扔進了門前的溝裡。

沒過幾天, 馬文霞在城裡給不耐煩從頭到腳買了一身新衣服讓他換上。 他見不耐煩盆碗亂放, 在村裡舊學校搬來一張桌子讓他用, 沒想到不耐煩也伸不直腰,派不上用場,後來又在縣城找來一張小學生的桌子,買了四把低凳子。不耐煩床上鋪的太薄,馬文霞在自己家裡拿來舊床單和毛毯,還送來面米油鹽。

考慮到不耐煩冬天受冷,科教局局長孫澤敏和副局長、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虎俊專門派人在南面的窯洞裡給不耐煩壘起了熱土炕。

不耐煩的窗上沒有窗簾,馬文霞退休的母親親自給女兒的‘對象’做了一條新窗簾。

針對身體殘疾、行動不便、沒有一點勞動能力的不耐煩的實際情況,馬文霞把他家的7畝地全部栽上了花椒,流轉給另外一個村民管理,每年可為不耐煩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

從此,第一書記馬文霞隔三差五都要去不耐煩家裡去一趟,給他打掃打掃衛生,看看他還缺些什麼。今年春節前,馬文霞特意從城裡又給不耐煩從頭到腳買了一身新衣服。端午節馬文霞給不耐煩送去了晉糕,八月十五,又給他送去了月餅。

早晨,馬文霞跑步鍛煉時,總要路過不耐煩的窯洞,看看不耐煩的窗簾拉開了沒有。

傍晚,馬文霞散步時,還要路過不耐煩的窯頂,看看不耐煩的燈亮了沒有。早看窗簾晚看燈,成了第一書記馬文霞的習慣。

採訪當天,我們和第一書記馬文霞一同走進深度貧困戶不耐煩的家,看到眼前的場景,一股刺鼻的味道差點暈了。但是一進屋,馬文霞就拿起笤帚和簸箕,裡裡外外打掃。採訪中,馬文霞談笑風聲:“我現在來到不耐煩家裡,也有免疫力了!”(張秀峰 姚中吉)

沒想到不耐煩也伸不直腰,派不上用場,後來又在縣城找來一張小學生的桌子,買了四把低凳子。不耐煩床上鋪的太薄,馬文霞在自己家裡拿來舊床單和毛毯,還送來面米油鹽。

考慮到不耐煩冬天受冷,科教局局長孫澤敏和副局長、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虎俊專門派人在南面的窯洞裡給不耐煩壘起了熱土炕。

不耐煩的窗上沒有窗簾,馬文霞退休的母親親自給女兒的‘對象’做了一條新窗簾。

針對身體殘疾、行動不便、沒有一點勞動能力的不耐煩的實際情況,馬文霞把他家的7畝地全部栽上了花椒,流轉給另外一個村民管理,每年可為不耐煩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

從此,第一書記馬文霞隔三差五都要去不耐煩家裡去一趟,給他打掃打掃衛生,看看他還缺些什麼。今年春節前,馬文霞特意從城裡又給不耐煩從頭到腳買了一身新衣服。端午節馬文霞給不耐煩送去了晉糕,八月十五,又給他送去了月餅。

早晨,馬文霞跑步鍛煉時,總要路過不耐煩的窯洞,看看不耐煩的窗簾拉開了沒有。

傍晚,馬文霞散步時,還要路過不耐煩的窯頂,看看不耐煩的燈亮了沒有。早看窗簾晚看燈,成了第一書記馬文霞的習慣。

採訪當天,我們和第一書記馬文霞一同走進深度貧困戶不耐煩的家,看到眼前的場景,一股刺鼻的味道差點暈了。但是一進屋,馬文霞就拿起笤帚和簸箕,裡裡外外打掃。採訪中,馬文霞談笑風聲:“我現在來到不耐煩家裡,也有免疫力了!”(張秀峰 姚中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