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上早教課不專注怎麼辦?家長別著急

孩子上早教課有必要嗎?如果孩子上早教課不專注怎麼辦?面對孩子上早教課不專注的情況, 家長先別急, 耐心等待看。

孩子一來到這世上, 時光就好像被撥快了一樣, 轉眼他們就要進入學堂學習, 承受學習壓力, 面對種種挑戰。

每個媽媽都在想:“寶貝, 希望你能慢點長大。 ”城城媽媽一想到這些同樣心酸無奈。 她暗暗打算, 一定要讓城城開開心心地成長, 在旅行中盡情體驗。

雖說早期教育主要是“玩”, 也最好是有目的的玩, 能多一些引導, 能玩出花樣!這是她對早期教育的理解。

城城媽媽有自己的育兒心得:你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自己就要先做出榜樣。 我們精彩自己的人生, 孩子的人生自然精彩。

城城媽媽懷著城城時, 她並沒有特意胎教, 但是她覺得, 微笑是給孩子最好的胎教。

城城媽媽的工作裡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於是, 她會對每個人都微笑相待,

她微笑著說話, 微笑著面對每一件事情。

她相信, 孩子在自己的身體裡, 一定能感覺到媽媽的微笑, 孩子自己也一定會有更多微笑。

孩子去上早教課幾乎不配合老師, 已經上了10來次了還是自己滿地亂跑著玩。 其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基本可以配合參加課堂的活動,

只有他比較自顧自的, 老師也向我們反應他的注意力有問題。 他在家裡也很好動, 只要醒著基本每一刻都在動。 但是遇到喜歡的玩具, 也能擺弄個5分鐘多。

先瞭解孩子自然的學習方式

美國的教育學家指出, 不同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接受資訊的方式不同, 這根源於天性。 大體分為視覺型, 聽覺型, 和實踐型三種直觀學習的方式。 視覺型主要是通過觀察圖畫和文字來瞭解新事物;聽覺型主要是通過聲音, 音樂等來理解新知識;實踐性時通過動手, 親身體驗來感知世界。

比如解決一道加減法的數學題, 視覺型的孩子通過仔細觀察老師寫在黑板上的算式, 解題方式就可以理解;聽覺型需要仔細聆聽老師的解說,

才能明白解題的步驟;實踐性的孩子大概需要撥一撥算盤珠子, 拿些實物加加減減才能印象深刻。 所以視覺型的孩子可以通過讀大量的繪本和文字來豐富知識;聽覺型可以通過音樂, 聽廣播, 或者CD, 磁帶來快速學習;實踐型的孩子就需要頻繁動動手, 多多到大自然裡跑跑, 用親身體驗來認知世界。

三種學習方法沒什麼優劣, 只有瞭解孩子最天然的學習方式, 才能根據孩子的天性, 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所學的知識孩子掌握了, 就會變得更自信, 也自然而然就會提高對課業的專注力。 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所以千萬別責怪孩子坐不住板凳, 懷疑孩子的專注力問題。 對於能量充足的孩子,

可能屬於實踐型, 活潑好動, 愛嘗試, 愛冒險, 那就在安全範圍內盡情釋放能量, 用孩子天然的學習方式去感知世界。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有兩所小學就從觀察孩子的學習方式出發,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 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實驗三年以後, 孩子們的綜合考試成績優秀率從30%一舉提高到83%, 是之前的2.76倍。 所以, 瞭解孩子天然的學習方式, 只是一個開始。 之後要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怎樣與孩子合作互動, 對於各個家長來說是個仁者見仁 , 智者見智的事情。

指導師說, 孩子有他自己的興趣所在, 如果他對一件事情發生了興趣, 短時間內很難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上課上面來, 家長最好不要強迫他一定要和老師互動。 這時候不如讓他自己玩, 等他的注意力轉移了,再引導他參與到課堂裡。

有一次在家裡,媽媽給城城播放在音樂課上學的歌曲,他居然跟著哼起來了,還隨著節奏拍手。

媽媽把這個驚喜分享給老師,老師也非常開心,並且告訴城城媽媽,每個孩子學習和感受音樂的方式不同,不一定要坐在那裡聽。

慢慢地,城城發生了一些不小的變化,他變得愛說話,愛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他不但非常積極地參與到課程中,而且本來有些害羞的他也變得敢於嘗試了。

等他的注意力轉移了,再引導他參與到課堂裡。

有一次在家裡,媽媽給城城播放在音樂課上學的歌曲,他居然跟著哼起來了,還隨著節奏拍手。

媽媽把這個驚喜分享給老師,老師也非常開心,並且告訴城城媽媽,每個孩子學習和感受音樂的方式不同,不一定要坐在那裡聽。

慢慢地,城城發生了一些不小的變化,他變得愛說話,愛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他不但非常積極地參與到課程中,而且本來有些害羞的他也變得敢於嘗試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