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日本無主土地面積竟達“一個九州”,日本政府束手無策

最近, 日本政府相關單位對全國的【無主土地】做了一個調查, 發現其面積竟然達到了一個九州, 震驚全國。

眾人皆知, 日本土地面積狹小, 竟然還有這麼多的【無主土地】白白躺在那, 無法利用, 讓日本人震驚。 那麼, 究竟為何會產生這麼多的【無主土地】呢, 其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一起來看看。

【日本無主土地】面積竟達一個九州

首先, 來弄清楚什麼是“無主土地”。

據日本政府公佈的定義, “無主土地”就是找不到土地主人的土地。 由於找不到土地主人, 政府如果想要進行開發、建設, 或者相關企事業、個人想要買賣這塊土地, 都因為找不到【買賣物件】, 而無法實現。

那麼, 為什麼會找不到主人呢?

日本政府全國調查發現, 主要有這兩大類型。

一是土地主人已經不在人世。 日本災難頻仍, 有時候土地所有人因災因病死亡, 導致土地成為了無主土地。 比如日本媒體在調查時,

就發現東京有一塊地是無主土地, 上面只有一塊墓碑, 上面刻著江戶年代的年號, 而墓主人已經死亡, 這塊的土地變成了無主土地, 導致土地閒置上百年而無法利用。

二是土地原來的所有人已經離開人世, 但由於土地繼承問題沒有處理好,

導致他的家人, 比如兒子, 孫子都有了名義上的繼承權, 而這些家庭成員又沒有確認好土地證上改誰的名字, 導致一塊土地可能有幾個甚至十幾個, 幾十個繼承人。 日本法律規定, 如果對這些土地進行開發或再利用, 必須得到所有名義繼承人的許可, 少一個這塊土地都動不了。 如此一來, 就增加了土地開發的成本和難度。 因為常常會出現兒子在東京, 孫子在海外, 而且聯絡不上的情況。

那麼, 為什麼有的土地會出現繼承人還在世, 仍會出現比較多的“無主土地”呢?

除了上述的繼承人過多, 或者聯絡不上, 導致開發艱難的情況外, 還有的是老一代人逝世, 而子孫後輩並沒有及時更改土地證上的名字, 導致土地變成了無主土地。

日本的法律並沒有規定繼承人要及時更改土地證名字的法律義務, 導致人們缺少“法律意識”, 況且改名需要繳納10萬日元(約合6000人民幣), 影響了人們的積極性。 更為重要的是, 現在日本人口減少, 地方城市人口凋敝, 房地產業早已成了一般行業, 不是說擁有一塊土地就是暴發戶, 這樣導致土地的買賣開發並沒有那麼賺錢, 這樣就導致了許多土地, 就算找到了繼承人, 但也想賣賣不掉, 還耽誤時間, 索性就放在那”自生自滅“的情況。

無主土地的影響

據日本政府測算, 無主土地常常會導致市政工程無法開展, 並影響經濟發展的惡果。 目前, 這相當於一個九州的無主土地, 年經濟損失搞到1800億日元。 其中農業損失342億日元,

公共建設損失209億日元, 無法再開發損失118億日元。

日本媒體指出, 以前普遍認為, 無主土地主要發生在偏僻鄉村, 但近年隨著城市人口減少, 無主土地也越來越多出現在城市。 導致有時候市政要擴路、新修公共設施, 由於找不到土地所有者, 而被迫作罷或者花更多成本的情況。

另外,還有一些市民反映,周邊有著無主土地,房屋老化,成為了垃圾場,而且還有隨時因為地震倒塌的風險,這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日本政府的對策

鑒於目前的情況,日本政府端出對策,擬在無主土地上,進行5年短期利用。意思就是現在無主土地上,進行農田或防災等公共簡易建設,將土地利用起來。如果有一天戶主突然出現,再向戶主繳納租金,如果5年後戶主仍未出現,臨時租借措施還可以繼續順延。

日本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再不對無主土地進行管理,到了2040年,無主土地面積可能要到現有面積的1.7倍以上。

另外,還有一些市民反映,周邊有著無主土地,房屋老化,成為了垃圾場,而且還有隨時因為地震倒塌的風險,這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日本政府的對策

鑒於目前的情況,日本政府端出對策,擬在無主土地上,進行5年短期利用。意思就是現在無主土地上,進行農田或防災等公共簡易建設,將土地利用起來。如果有一天戶主突然出現,再向戶主繳納租金,如果5年後戶主仍未出現,臨時租借措施還可以繼續順延。

日本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再不對無主土地進行管理,到了2040年,無主土地面積可能要到現有面積的1.7倍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