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麗鄉村到底怎麼建?|HND實踐考察報告(五)

9月底, 跟隨HND考察團一行前往鄉建導師孫君老師做的一部分美麗鄉村進行實地探訪, 雖然整個考察過程一路伴隨著風雨, 但仍然不虛此行。 在考察中看精品, 使我受益非淺, 拓寬了視野。 無論是他們的創新理念, 還是對特色鄉村文明的挖掘和提升, 尤其是他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那種責任和激情, 都深深的觸動了我。

遊客的角度—體驗

七星村

村民戶數較多, 民居組團化分佈, 連片的田壟景觀。

景觀裝置量多, 部分景觀裝置設計得很新穎, 貼近自然。

對於瓷磚貼面的房子有些成熟的處理方式。

小朱灣

戶數較少且分佈集中,梁子湖邊地形平坦,植物蔥郁。

有尺度宜人,空間豐富的宅間院落,建築表面裝飾濃。

景觀與建築搭配營造出許多村落感空間,完成度高。

桃源村

山關名地,自然環境優渥,天然的古村落感濃厚。

樹高,景透,山巍,水澈,搭配民居很有畫面感。

越往裡面環境處理得越好,入口部分相對簡單。

金嶺村

古村底子優越,民居聚落感強,院落空間豐富緊密。

建築材料顏色優美溫暖,花草成團,整體精緻優美。

入口處理儀式感足,但是村落整體像展覽館,目前無村民居住。

郝堂村

早期的村落改造,帶院子的民居非常古樸,大多是本地村民在居住。

建築材料豐富,保留很多當地的舊民居的痕跡,景觀搭配適中。

鄉建的角度—落地

在產權分散,可利用的建設用地非常有限的條件下,孫老師的鄉建實踐總結出了一些成熟的手法,因地制宜處理一個村甚至幾個村面積的建築景觀一體化外觀。

通過考察後,我想如何利用當地的資源營造出奇妙的體驗?如何設計人的行為讓鄉村體驗更為豐富?如何做出具有層次感和村落感的場所?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的問題。同時對於材料的熟知程度也決定了鄉建工作的深度,比如價格,安裝方式,防腐耐久等方面。

對建築師而言,城市和鄉村是設計場地的不同。而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是為了實現最初對空間的一種理想,一種為了追尋本土文化下的建築道路的理想。

對於瓷磚貼面的房子有些成熟的處理方式。

小朱灣

戶數較少且分佈集中,梁子湖邊地形平坦,植物蔥郁。

有尺度宜人,空間豐富的宅間院落,建築表面裝飾濃。

景觀與建築搭配營造出許多村落感空間,完成度高。

桃源村

山關名地,自然環境優渥,天然的古村落感濃厚。

樹高,景透,山巍,水澈,搭配民居很有畫面感。

越往裡面環境處理得越好,入口部分相對簡單。

金嶺村

古村底子優越,民居聚落感強,院落空間豐富緊密。

建築材料顏色優美溫暖,花草成團,整體精緻優美。

入口處理儀式感足,但是村落整體像展覽館,目前無村民居住。

郝堂村

早期的村落改造,帶院子的民居非常古樸,大多是本地村民在居住。

建築材料豐富,保留很多當地的舊民居的痕跡,景觀搭配適中。

鄉建的角度—落地

在產權分散,可利用的建設用地非常有限的條件下,孫老師的鄉建實踐總結出了一些成熟的手法,因地制宜處理一個村甚至幾個村面積的建築景觀一體化外觀。

通過考察後,我想如何利用當地的資源營造出奇妙的體驗?如何設計人的行為讓鄉村體驗更為豐富?如何做出具有層次感和村落感的場所?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的問題。同時對於材料的熟知程度也決定了鄉建工作的深度,比如價格,安裝方式,防腐耐久等方面。

對建築師而言,城市和鄉村是設計場地的不同。而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是為了實現最初對空間的一種理想,一種為了追尋本土文化下的建築道路的理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