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生放學早,家長下班晚,“三點半難題”怎麼破?長沙7位校長給出這些建議

“高效率”“緊迫感”這些詞語經常會出現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中。 近日, 以“三點半放學難題如何破解”為主題, 長沙六區七校的小學校長與家長們在論壇上展開深入探討。 本應討論破解方法與途徑, 多位校長卻從教育的本質入手提出了“慢教育”的共識。

“現在的孩子不是學得太少, 而是太多”

“要讓孩子成為當下的孩子, 成為喜歡玩, 愛玩, 有時間玩的孩子”

……

校長們的呼籲試著拉住當下焦慮、強迫的家長:對待孩子的成長不能急功近利, 不要以透支的方式去拼人生, 要讓教育慢下來。

家長困惑

“三點半放學”尷尬如何破

“三點半難題”是此次論壇的破解議題。 其實, 這已經不算一個新鮮話題。

根據長沙市的統一安排部署, 各小學從2016年春季開學起實施錯時放學制度。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 下午只有一節課, 三點半就放學了, 但雙職工父母大多是下午五六點才下班,

這樣的時間錯位, 使得眾多家長憂心:家裡有老人接, 接送也麻煩, 家裡沒老人接, 孩子放學後往哪裡去?

“三點半”放學制度是教育部為學生減負而提出的, 與早上推遲到校時間出於同一個原因, 給孩子充足的睡眠, 減少孩子坐在課堂的時間, 增加家庭教育的內涵。

但本意讓孩子減負、多融入社會的“三點半放學”政策卻迎來“孩子無人看管”的尷尬。

“一放學就補習”是很多家長的選擇, 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孩子們從一個教室走向了另一個教室。

“媽媽, 我上午上奧數, 下午上英語,

我感覺我已經沒有童年了, 我多想回去幼稚園”

媽媽何女士聽到孩子這麼說, 很心酸, 可是這個學期開學, 因為覺得孩子的成績在班上有所下降, 何女士再三思考給兒子報了兩個補習班。

何女士說, 現在放學早, 她不想給孩子報班, 但別人都報了, 自己的孩子不報就會擔心跟不上...

“在目前的環境中, 不補習就好像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他在學校中學習下降了, 身邊的孩子都在補習, 我們作為家長就會非常焦慮, 不論孩子願不願意, 我們不斷拿著鞭子趕著他往前跑, 真的不知道對不對。 ”

老師尷尬

老師精力遇“不能承受之重”

除了像何女士一樣將孩子推進培訓班, 有很大一部分家長會選擇讓孩子留在學校。

芙蓉區馬王堆小學校長熊偉紅:

“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的滿足全校孩子在三點半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的需求。 ”這是一個讓老師們無奈又無解的難題。

熊偉紅用“三有三無”來概括“三點半難題”:

對於老師, 是無奈無助無解。

對於家長, 則是有需求有市場有矛盾。

“在三點半難題的解決辦法上, 我們考慮的更多的是家長和學生的需求, 卻忽略了老師的需求和成長。 ”許多學校在給老師們三點半後排班的時候, 總會遇到時間不協調的問題。

芙蓉區一名小學教師歎息著說:

“放學後, 是老師備課、學習充電、學科競賽的時間段, 像我們星期一下午有全體教職工大會, 星期二下午有大掃除, 星期三下午參加青年教師的成長驛站, 星期四下午有芙蓉區統一組織的各學科教師的培訓, 星期五下午還有社團活動……”真是分身乏術。

天心區銅鋪街小學校長胡雪瀅也表示,有的家長可能會產生錯覺,三點半放學這相當於給學校和老師減負而給家庭增負了。事實上孩子在學校的課程並沒有減少,只是壓縮了中午午休的時間。老師們在學生離開學校之後要批改作業、參加教研活動、個別輔導,下班時間並沒有提前。

校長建議

未必要把三點半後填滿

“三點半”放學最主要的矛盾點在於出現了近兩個小時的“放羊”“管理真空區”。

“我們一定要把孩子三點半之後的時間填得滿滿的嗎?未必要!”長沙高新區明華小學校長左鵬表示,當家長課後想盡一切辦法希望去填補孩子的閒置時間時,是否該去思考理解一下這句話“教育出於閒暇”。

左鵬作為校長和孩子父親兩重身份分享了他的教育觀

“我觀察我女兒發現,不要小看孩子發發呆、無所事事的時間。對於她來說,也許很重要,因為孩子也需要休養、調整。我們對待孩子課後時間的態度,可以多點無為,少點有為。”

“馬雲曾說過,未來30年,不會玩的孩子找不到工作。這句看似偏激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左鵬表示,未來30年是人工智慧時代,家長們不能再用過去的思維培養當下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生活。

“我希望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能用未來的思維去引導當下的孩子,讓他們成長,去適應未來二十年的生活。

我認為在三點半之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完成三件事,

一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溫故而知新;

二是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勞動;

三是讓孩子有閒暇時光。”

面對家長的憂慮和困擾,雨花區砂子塘泰禹小學校長李臻也表示,孩子是需要調整和休養的,教育的初心就是讓孩子幸福。家長們要相信孩子成長的力量,把握孩子的狀態,要給孩子真正適合的,而不是家長認為適合的。

“三點半課後如果安排做陶藝,家長們就會不樂意了,為什麼不上作文和奧數呢?”李臻表示,解決三點半放學的問題,還有待于家長培養孩子理念的轉變。

“家長應該做‘三有三無’家長,有智慧有耐心有計劃,無焦慮無痕跡無包辦。課後培訓班是注重學習還是孩子的興趣也是我們難以抉擇的一點。我想家長對孩子的培養理念,是不是也應該有所轉變,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熊偉紅表示。

對孩子的教育,

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

星期五下午還有社團活動……”真是分身乏術。

天心區銅鋪街小學校長胡雪瀅也表示,有的家長可能會產生錯覺,三點半放學這相當於給學校和老師減負而給家庭增負了。事實上孩子在學校的課程並沒有減少,只是壓縮了中午午休的時間。老師們在學生離開學校之後要批改作業、參加教研活動、個別輔導,下班時間並沒有提前。

校長建議

未必要把三點半後填滿

“三點半”放學最主要的矛盾點在於出現了近兩個小時的“放羊”“管理真空區”。

“我們一定要把孩子三點半之後的時間填得滿滿的嗎?未必要!”長沙高新區明華小學校長左鵬表示,當家長課後想盡一切辦法希望去填補孩子的閒置時間時,是否該去思考理解一下這句話“教育出於閒暇”。

左鵬作為校長和孩子父親兩重身份分享了他的教育觀

“我觀察我女兒發現,不要小看孩子發發呆、無所事事的時間。對於她來說,也許很重要,因為孩子也需要休養、調整。我們對待孩子課後時間的態度,可以多點無為,少點有為。”

“馬雲曾說過,未來30年,不會玩的孩子找不到工作。這句看似偏激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左鵬表示,未來30年是人工智慧時代,家長們不能再用過去的思維培養當下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生活。

“我希望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能用未來的思維去引導當下的孩子,讓他們成長,去適應未來二十年的生活。

我認為在三點半之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完成三件事,

一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溫故而知新;

二是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勞動;

三是讓孩子有閒暇時光。”

面對家長的憂慮和困擾,雨花區砂子塘泰禹小學校長李臻也表示,孩子是需要調整和休養的,教育的初心就是讓孩子幸福。家長們要相信孩子成長的力量,把握孩子的狀態,要給孩子真正適合的,而不是家長認為適合的。

“三點半課後如果安排做陶藝,家長們就會不樂意了,為什麼不上作文和奧數呢?”李臻表示,解決三點半放學的問題,還有待于家長培養孩子理念的轉變。

“家長應該做‘三有三無’家長,有智慧有耐心有計劃,無焦慮無痕跡無包辦。課後培訓班是注重學習還是孩子的興趣也是我們難以抉擇的一點。我想家長對孩子的培養理念,是不是也應該有所轉變,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熊偉紅表示。

對孩子的教育,

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