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為什麼說殲31暫時更適合俄羅斯空軍而不是中國空軍?

央視日前密集曝光中國空軍殲20戰機近況, 作為重型雙發隱形戰鬥機, 殲20顯然是中國空軍未來10-15年的“真命天子”, 很多網友都會問, 沈飛研製的FC31“鶻鷹”是否就打了水漂呢?

其實除了中國空軍之外, 它還有一個更好的歸宿:是俄羅斯空軍。

FC31的二號原型機

這樣的說法, 可能有點荒誕不經, 但現在的俄空天軍第五代戰鬥機蘇-57卻麻煩纏身。 原本說是今明兩年服役, 今年8月塔斯社又說要到2019年才能服役, 比殲20還早一年首飛, 但服役進度已經大大延緩, 而且原型機階段還曾兩次出現起火事故, 技術可靠性一塌糊塗。

起火的055號蘇57原型機

而且作為一種“拍扁的蘇-27”, 蘇-57戰鬥機存在先天不足。 就拿隱形戰鬥機最引以為傲的隱形設計來說, 蘇-57顯然有大量不合格的地方, 甚至隱形戰鬥機核心技術——空中開啟彈艙的試驗, 蘇-57都從沒曝光過相關圖片, 而側彈艙究竟在哪, 現在竟然停留在航空愛好者的猜測之中。

蘇-57要到2019年才能服役

如果把FC31作為中俄聯合研製新型飛機的又一個產物, 或許對俄羅斯空天軍和“鶻鷹”專案本身來說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現在FC31已經有技術狀態更為成熟的2號原型機試飛中, 其整體隱形設計還是比較到位的, 比蘇-57強不少, 對俄羅斯空天軍來說是一個成熟的貨架產品, 而且RD93系列發動機, 也在俄空天軍現有發動機產品範圍內。

而且, 俄羅斯擁有RD33/93系列渦扇發動機的改進型RD33MK, 加裝了發動機數位控制系統(FADEC), 加力推力從8.3噸增強至9噸, 軍推增加至5.4噸, 很好的解決了“鶻鷹”戰機最薄弱的“心無力”狀況,

作為過渡性發動機也不錯, 而中國自身在中推領域基礎薄弱, 新一代推比10一級中推起碼要10年後才能成熟。

RD33MK

事實上, 不論從內需還是外銷, 俄羅斯對中型五代機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內需而言, 除了蘇-57的不靠譜之外,

事實上蘇聯時代對於隱形戰鬥機的規劃就有重型的MFI(後演變為PAK FA)和LFI(輕型戰鬥機, 米格負責)之分, 而且目前米格局四處兜售的米格35(米格29M2)在技術上也老舊, 根本無法和F35抗衡。

米格35現在外銷形勢也一般

如果中俄在“鶻鷹”專案中聯合組隊, 可參考EC175/AC352等中法航空合作項目思路, 中俄各有一條生產線,俄方生產線甚至就可以定在米格局旗下工廠。俄空天軍作為FC31的裝備主體,而且可以負責在獨聯體、東歐方向的市場拓展,加上目前中國主攻的亞非拉市場,無疑將擴大“鶻鷹”的市場份額。

這樣的合作方式,也將讓“鶻鷹”項目有更光明的前景,成為一款中俄合作的“JSF”,而等到新一代推比10一級的中推成熟,或者殲20生產供不應求時,FC31再加入中國空軍也不遲,當然這一切,顯然要中方或者中航工業有這樣的想法,並要說服俄羅斯放棄內心的傲嬌症,尤其是讓俄羅斯能夠放下面子,這難度不小。

『侃軍情,觀天下,想跟烏龍漲姿勢,就在今日頭條或悟空問答關注我吧!如需轉載,請先聯繫作者』

中俄各有一條生產線,俄方生產線甚至就可以定在米格局旗下工廠。俄空天軍作為FC31的裝備主體,而且可以負責在獨聯體、東歐方向的市場拓展,加上目前中國主攻的亞非拉市場,無疑將擴大“鶻鷹”的市場份額。

這樣的合作方式,也將讓“鶻鷹”項目有更光明的前景,成為一款中俄合作的“JSF”,而等到新一代推比10一級的中推成熟,或者殲20生產供不應求時,FC31再加入中國空軍也不遲,當然這一切,顯然要中方或者中航工業有這樣的想法,並要說服俄羅斯放棄內心的傲嬌症,尤其是讓俄羅斯能夠放下面子,這難度不小。

『侃軍情,觀天下,想跟烏龍漲姿勢,就在今日頭條或悟空問答關注我吧!如需轉載,請先聯繫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