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5位動人騎行者:如何玩轉環球(華)旅行

單臂單腿少年騎闖天路,

八卦掌傳人騎行亞非、拍攝尼羅河肖像,

6歲女童竟能單車環中國?

騎行中東成為戰地攝影記者,

青年單車環球4年騎到巴西看奧運,

……

勵志、親情、公益、勇氣、夢想、正能量,

這些心靈雞湯裡頻繁出現讓你熱情高漲的詞彙,

在這5位騎行者的動人故事裡,

淋漓盡致。

1

將中國功夫傳到非洲——杜風彥

杜風彥再度返回了非洲,

和攝影師朋友齊林一起去完成一個非洲紀實攝影的項目“尼羅河肖像”,

他們沿著尼羅河。 記錄了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的人們。

開心的小男孩

781天, 35000公里, 22國家,

從中國的南寧出發, 經過東南亞、南亞、中東,

然後進入非洲, 一路向南到達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曾經是北京城裡朝九晚五的IT工作人員,

在從未出過國、英語也極度蹩腳的情況下,

卻毅然背上重達70公斤的行李開始了單車環遊世界的理想。

戰亂中東、狂野非洲,

杜風彥經歷了哪些驚心動魄?

未曾經歷過的人, 恐怕難以想像。

重回非洲的杜風彥

亞美尼亞的草原, 埃及的西奈半島,

蘇丹的撒哈拉沙漠邊緣, 埃塞的東北部地球上最熱的地方……

這些都是杜風彥走過的荒野無人區,

經常數天都見不到人,

舉目四望, 喚一聲, 得不到半點回應。

在納米比亞一次野外露營, 走出帳篷的杜風彥驚呆了——

帳篷四周全是大象巨大的腳印和糞便!

才知道夜晚一個象群經過。

而騎行奔波後的杜風彥睡得毫不知情,

卻幸運的沒被大象們踩成肉餅……

作為八卦掌第六代傳人, 杜少俠身懷絕技。

一路上, 面對打劫IP卡、IQ、IC的不入流混混,

杜風彥擺出中國功夫的陣勢,

總能把一眾打劫者嚇得逃之夭夭。

憑藉自小學習的功夫,

他還在坦尚尼亞把一系列跆拳道愛好者收為中國武術的門徒。

和杜風彥擦出最多火花的,

是在吉布地認識的另一個騎行者瓦貝裡。

這位異國好基友和杜風彥巧遇多次,

臨別時送了個裝著400美金的信封。

對, 沒看錯, 是美金哦!

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是源于瓦貝裡年輕時獨闖歐洲, 錢財花盡,

一位歐洲人曾經贈送他一百美金。

他想讓這份騎行者的互助傳遞下去。

盛情難卻下, 杜風彥接受了誠意,並保證:

“一定讓溫暖傳遞。”

杜風彥作品

他的足跡,他的照相機鏡頭,

就對非洲有了某種鍾情。

2

獨腿獨臂騎行去西藏——郭少宇

遼寧小夥郭少宇是個90後,

在他14歲時,

因為貪玩,誤觸變壓器,發生了事故。

於是,體育處處強項的少年,

失去了右手和右腳。

帶著假肢上路

在騎行者人來人往的川藏線318國道上,

卻有一名騎行者總是能每天讓至少二十輛車為他停下、駐足,

走到哪裡,爭著合影的人群就出現在哪裡。

這是單臂單腿已經10年的郭少宇。

當年,電視上的殘疾人運動員的身影,

讓他放棄了輪椅,選擇了自行車。

誰都難以想像,他在離開輪椅之後,經過怎樣的艱難鍛煉,

才在四年內騎行了6.5萬公里。

還順便拿下了遼寧省運動會殘疾人組中,50米蝶泳的冠軍,

一路上翻山越嶺的高海拔的川藏線,對於普通人也是難事,

何況只有一條胳膊、一條腿的他呢?

單臂單腿騎車,要摔倒多少次?

當他決定騎行川藏線,很多人驚訝地問他:

“你也能騎川藏線?你能騎幾天?”

誠然,川藏線每年都有獨臂騎士騎行高原天路。

然而,不僅單臂而且單腿的騎行者,

卻只有這一個。

“有掏錢給我的,我拒絕了。有想要載我的,我也給拒絕了。還有很多給我食物和水的人,我不想拒絕,但沒辦法,我馱不動,也只好拒絕。”

19天,2200公里,

他騎到了拉薩。

面對慕名而來採訪的記者,他敷著面膜對答:

“這是客棧老闆剛給我的面膜,說我現在實在太黑了。”

儘管他曬得很黑,

但他舉止豪氣,談吐幽默,

因為腿部假肢的不利,多走路會疼。

與路人合影

他在騎行路上有了新的想法,考慮著要在拉薩開家客棧。

朋友問他:“你能留著看店麼?”

他嘿嘿一笑,說著當然不能。

接下來,他繼續向著高原西部騎行。

世人驚豔不已的單臂單腿騎行川藏線,

對他來說,

不過是他環華騎行的小小組成部分罷了。

3

4歲環華騎行?——齊海亮和六一

六一這個可愛小女孩還是4歲小公主的時候,

父親齊海亮把她放到了自行車後座的拖車上。

父女倆

一個父親,一個小女孩,和一隻狗,

400多個日夜,

滇藏線、新藏線、小女孩5歲生日純徒步岡仁波齊轉山,

從海邊到戈壁,穿越大半個中國。

艱難旅途,一起陪伴著可愛童年成長的,

倒不只是祖國山川,還有父愛。

5歲女孩,岡仁波齊轉山

六一的4歲生日,海亮這個父親卻因在騎行去羅馬的旅途中而錯過。

狂熱的愛好與父親的責任,因為環華騎行融合到了一起。

4歲的六一得意洋洋:要跟老爸一起去羅馬了。

跟著父親從河北去向了海南的騎行路,

卻壓根沒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事。

海亮騎車,六一則坐在自行車後拉著的拖車裡。

海亮說,一路上拉壞了5輛拖車。

途中,友人送了一隻兩個月的狗,七仔。

在海亮34歲生日那天,他們遭遇了車禍。

拖車破碎。

追尾導致了兩人一狗全都飛出。

當有驚無險的他們拖著壞了的車子半夜找到落腳點。

六一卻仿佛忘記了白天的危險和辛苦,

拍起小手,給滿臉沮喪的海亮唱起了生日歌。

真正的考驗,還是高原。

滇藏、新藏、新疆戈壁,

三道難關,卻還是沒難住他們。

當艱難新藏線騎完的七月底,小狗七仔居然丟了。

烏魯木齊全城找狗,朝夕相處的七仔,

意義早已不只是動物。

六一心裡如焚,齊海亮只好在網路留言:

“這是七仔照片,我們真離不開七仔”。

尋狗的消息,從烏魯木齊流傳,

然後這只環遊中國的狗兒瘋傳網路,

一夜間被轉發無數,包括網友和媒體。

一個夜間,流浪狗救助站才打來消息,

給這對環華騎行的父女找到了這環遊中國的狗兒。

出發前,出發後

海亮每天堅持著日記,400多個日夜後,在青海湖的深夜。

日記本上寫上:

“雖然已經騎行大半個中國了,等六一6周歲,再結束旅途吧。”

4

騎著自行車從杭州去巴西看奧運——鐘思偉

2007年,大學生鐘思偉騎著自行車在城中閒逛時,

偶遇一個自行車隊,

並有長輩鼓勵他暑假從長春騎行回江西。

從此,單車旅行和他密不可分。

右為鐘思偉

已經在杭州某旅遊公司工作兩年的鐘,

看到了國外人騎行去倫敦看奧運的帖子。

他動了念頭,從中國騎行去巴西看2016年奧運會。

儘管有團隊願意支持贊助,

但固執的鐘嫌棄他們的計畫不能符合自己的想法,

於是2013年6月,獨自上路。

他開始了環球騎行。

“我的自行車上面有一個車牌,是智利的牌照,

所以每次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智利人(而不是問中國人),

他們以為智利人翻過安第斯山脈,

跨越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這樣過來,

已經很遙遠了。

當我跟他們說是中國人的時候,他們露出驚訝。

又聽說是跨越了一整個大西洋,從亞洲非洲這樣過來,

騎行了4年,就比平常更加熱情,近乎崇拜中國人了。”

一路上,狗緣奇佳的鐘思偉,竟然在4年裡陸續收養了3只狗兒。

此刻,他還在南美洲的秘魯,至於何時結束單車環球的旅行。

崇尚深度旅行的他,恐怕並不著急。

他在日記中寫到:

埃及,被飛車黨搶劫,導致車摔人傷,

後沿尼羅河逆流而上,

多次遭遇當地流氓的圍追搶劫…

最後被13輛警車和1輛警摩持槍接力護送。

蘇丹,嘗試到水土不服的苦頭,

穿越撒哈拉沙漠時,

經常喝尼羅河沉澱的水導致頻繁胃病。

肯亞,在馬賽馬拉保護區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

險些成為鬣狗或者獅子的美餐時,

被印度商人搭救回營地。

馬拉威,路邊的男子拿著砍柴的長刀追著我搶錢,

還好我騎兩個輪子跑得快。

阿根廷,遇到巴塔哥尼亞暴風,

兩小時推行不到4公里。

穿越無公路的邊境,趟過冰冷的河流,

深陷沼澤緩慢爬行,

不得不讓自行車“騎我”。

智利,安第斯山脈的冬季氣溫,

冰冷的地面讓我紮營時經常被凍醒,

還在蒙特港被一男一女持鋼釘搶劫,

最後身受八處刀刺傷,還好保住了相機……

僅看他的日記,平淡的三言兩語,卻在敘述常人想像不出的驚心動魄的非凡歷險。。

影視之中都足以大書特書的驚險情節,

卻因他的淡然,而不被世人常提到。。。

或許,在他眼中,旅行是一件很私人的快樂事。

5

騎行到中東,成了戰地攝影記者——小池

小池,但他又不只是騎行,更是多面旅行家,

帆船、摩旅,多樣精通。

小池

小池在騎行橫穿美國、結束了美洲3年的旅行和遊學後,

在“一帶一路”概念近年來火熱之前,

2014年的夏天,小池從中國出發,

幾乎是沿著古代絲綢之路,

穿過新疆荒漠,經過了6個斯坦國以及阿富汗,伊朗,土耳其。

最終以自由記者的身份進入了全世界都心存恐懼的戰火之地——敘利亞。

在旅途中,他落腳的人家,

年長的主人熱情招待,滿桌擺滿了魚肉菜肴。

小池以為是在貧困的當地遇上了富人家,

豈料兩天之後,就只剩下了少許乾糧。

原來,主人為了款待他,把剩餘的食物全都耗光。

小池知道真相後,決定趕緊告辭。

主人卻在問了他是否有女朋友後,

想要留他下來,竟然說要把女兒許給他。

這成為他騎行途中最動人的插曲。

他身具才華,大學學習攝影攝像,

之後也在劇組拍過影視,

到了戰亂之地,鏡頭就有了溫度和責任感。

記錄了那些,在和平時代依然戰火紛飛的國度裡,

孩子們依然樂觀的笑臉,和生活的困頓。

連救護車都成為被襲擊的目標

被熱情好客的庫爾德居民招待,

他不斷地聽到了科巴尼這個城市的名字,

科巴尼是敘利亞一側的庫爾德區重鎮,

當時正在被ISIS恐怖組織圍攻。

數以萬計的難民湧入土耳其一側。

於是,旅途中止,他決定一探究竟。

當時天氣很冷,剛下完雨雪,難民營裡的人很多,

許多的孩子就在地上玩泥巴,

庫爾德婦女們就在欄杆上晾曬衣服。

雖然他們的條件非常簡陋和艱苦,

但他還是不斷地被難民們邀請進帳篷喝茶做客。

由小池籌集的物資送達難民手中,上面印有“來自中國的人民”字樣

由於他會說西班牙文,還為一個阿根廷醫生做過翻譯。

很快,他被當地的庫爾德組織邀請參與難民營的工作,

一起給難民營裡和分散在周圍不同村落的難民發放食物、搭建帳篷,

在科巴尼工作期間,一個專門接待國外記者的工作者見到他時,這樣問他:

“你們中國13億人,怎麼只派了你一個人來?”

小池笑笑,不言語。

杜風彥接受了誠意,並保證:

“一定讓溫暖傳遞。”

杜風彥作品

他的足跡,他的照相機鏡頭,

就對非洲有了某種鍾情。

2

獨腿獨臂騎行去西藏——郭少宇

遼寧小夥郭少宇是個90後,

在他14歲時,

因為貪玩,誤觸變壓器,發生了事故。

於是,體育處處強項的少年,

失去了右手和右腳。

帶著假肢上路

在騎行者人來人往的川藏線318國道上,

卻有一名騎行者總是能每天讓至少二十輛車為他停下、駐足,

走到哪裡,爭著合影的人群就出現在哪裡。

這是單臂單腿已經10年的郭少宇。

當年,電視上的殘疾人運動員的身影,

讓他放棄了輪椅,選擇了自行車。

誰都難以想像,他在離開輪椅之後,經過怎樣的艱難鍛煉,

才在四年內騎行了6.5萬公里。

還順便拿下了遼寧省運動會殘疾人組中,50米蝶泳的冠軍,

一路上翻山越嶺的高海拔的川藏線,對於普通人也是難事,

何況只有一條胳膊、一條腿的他呢?

單臂單腿騎車,要摔倒多少次?

當他決定騎行川藏線,很多人驚訝地問他:

“你也能騎川藏線?你能騎幾天?”

誠然,川藏線每年都有獨臂騎士騎行高原天路。

然而,不僅單臂而且單腿的騎行者,

卻只有這一個。

“有掏錢給我的,我拒絕了。有想要載我的,我也給拒絕了。還有很多給我食物和水的人,我不想拒絕,但沒辦法,我馱不動,也只好拒絕。”

19天,2200公里,

他騎到了拉薩。

面對慕名而來採訪的記者,他敷著面膜對答:

“這是客棧老闆剛給我的面膜,說我現在實在太黑了。”

儘管他曬得很黑,

但他舉止豪氣,談吐幽默,

因為腿部假肢的不利,多走路會疼。

與路人合影

他在騎行路上有了新的想法,考慮著要在拉薩開家客棧。

朋友問他:“你能留著看店麼?”

他嘿嘿一笑,說著當然不能。

接下來,他繼續向著高原西部騎行。

世人驚豔不已的單臂單腿騎行川藏線,

對他來說,

不過是他環華騎行的小小組成部分罷了。

3

4歲環華騎行?——齊海亮和六一

六一這個可愛小女孩還是4歲小公主的時候,

父親齊海亮把她放到了自行車後座的拖車上。

父女倆

一個父親,一個小女孩,和一隻狗,

400多個日夜,

滇藏線、新藏線、小女孩5歲生日純徒步岡仁波齊轉山,

從海邊到戈壁,穿越大半個中國。

艱難旅途,一起陪伴著可愛童年成長的,

倒不只是祖國山川,還有父愛。

5歲女孩,岡仁波齊轉山

六一的4歲生日,海亮這個父親卻因在騎行去羅馬的旅途中而錯過。

狂熱的愛好與父親的責任,因為環華騎行融合到了一起。

4歲的六一得意洋洋:要跟老爸一起去羅馬了。

跟著父親從河北去向了海南的騎行路,

卻壓根沒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事。

海亮騎車,六一則坐在自行車後拉著的拖車裡。

海亮說,一路上拉壞了5輛拖車。

途中,友人送了一隻兩個月的狗,七仔。

在海亮34歲生日那天,他們遭遇了車禍。

拖車破碎。

追尾導致了兩人一狗全都飛出。

當有驚無險的他們拖著壞了的車子半夜找到落腳點。

六一卻仿佛忘記了白天的危險和辛苦,

拍起小手,給滿臉沮喪的海亮唱起了生日歌。

真正的考驗,還是高原。

滇藏、新藏、新疆戈壁,

三道難關,卻還是沒難住他們。

當艱難新藏線騎完的七月底,小狗七仔居然丟了。

烏魯木齊全城找狗,朝夕相處的七仔,

意義早已不只是動物。

六一心裡如焚,齊海亮只好在網路留言:

“這是七仔照片,我們真離不開七仔”。

尋狗的消息,從烏魯木齊流傳,

然後這只環遊中國的狗兒瘋傳網路,

一夜間被轉發無數,包括網友和媒體。

一個夜間,流浪狗救助站才打來消息,

給這對環華騎行的父女找到了這環遊中國的狗兒。

出發前,出發後

海亮每天堅持著日記,400多個日夜後,在青海湖的深夜。

日記本上寫上:

“雖然已經騎行大半個中國了,等六一6周歲,再結束旅途吧。”

4

騎著自行車從杭州去巴西看奧運——鐘思偉

2007年,大學生鐘思偉騎著自行車在城中閒逛時,

偶遇一個自行車隊,

並有長輩鼓勵他暑假從長春騎行回江西。

從此,單車旅行和他密不可分。

右為鐘思偉

已經在杭州某旅遊公司工作兩年的鐘,

看到了國外人騎行去倫敦看奧運的帖子。

他動了念頭,從中國騎行去巴西看2016年奧運會。

儘管有團隊願意支持贊助,

但固執的鐘嫌棄他們的計畫不能符合自己的想法,

於是2013年6月,獨自上路。

他開始了環球騎行。

“我的自行車上面有一個車牌,是智利的牌照,

所以每次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智利人(而不是問中國人),

他們以為智利人翻過安第斯山脈,

跨越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這樣過來,

已經很遙遠了。

當我跟他們說是中國人的時候,他們露出驚訝。

又聽說是跨越了一整個大西洋,從亞洲非洲這樣過來,

騎行了4年,就比平常更加熱情,近乎崇拜中國人了。”

一路上,狗緣奇佳的鐘思偉,竟然在4年裡陸續收養了3只狗兒。

此刻,他還在南美洲的秘魯,至於何時結束單車環球的旅行。

崇尚深度旅行的他,恐怕並不著急。

他在日記中寫到:

埃及,被飛車黨搶劫,導致車摔人傷,

後沿尼羅河逆流而上,

多次遭遇當地流氓的圍追搶劫…

最後被13輛警車和1輛警摩持槍接力護送。

蘇丹,嘗試到水土不服的苦頭,

穿越撒哈拉沙漠時,

經常喝尼羅河沉澱的水導致頻繁胃病。

肯亞,在馬賽馬拉保護區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

險些成為鬣狗或者獅子的美餐時,

被印度商人搭救回營地。

馬拉威,路邊的男子拿著砍柴的長刀追著我搶錢,

還好我騎兩個輪子跑得快。

阿根廷,遇到巴塔哥尼亞暴風,

兩小時推行不到4公里。

穿越無公路的邊境,趟過冰冷的河流,

深陷沼澤緩慢爬行,

不得不讓自行車“騎我”。

智利,安第斯山脈的冬季氣溫,

冰冷的地面讓我紮營時經常被凍醒,

還在蒙特港被一男一女持鋼釘搶劫,

最後身受八處刀刺傷,還好保住了相機……

僅看他的日記,平淡的三言兩語,卻在敘述常人想像不出的驚心動魄的非凡歷險。。

影視之中都足以大書特書的驚險情節,

卻因他的淡然,而不被世人常提到。。。

或許,在他眼中,旅行是一件很私人的快樂事。

5

騎行到中東,成了戰地攝影記者——小池

小池,但他又不只是騎行,更是多面旅行家,

帆船、摩旅,多樣精通。

小池

小池在騎行橫穿美國、結束了美洲3年的旅行和遊學後,

在“一帶一路”概念近年來火熱之前,

2014年的夏天,小池從中國出發,

幾乎是沿著古代絲綢之路,

穿過新疆荒漠,經過了6個斯坦國以及阿富汗,伊朗,土耳其。

最終以自由記者的身份進入了全世界都心存恐懼的戰火之地——敘利亞。

在旅途中,他落腳的人家,

年長的主人熱情招待,滿桌擺滿了魚肉菜肴。

小池以為是在貧困的當地遇上了富人家,

豈料兩天之後,就只剩下了少許乾糧。

原來,主人為了款待他,把剩餘的食物全都耗光。

小池知道真相後,決定趕緊告辭。

主人卻在問了他是否有女朋友後,

想要留他下來,竟然說要把女兒許給他。

這成為他騎行途中最動人的插曲。

他身具才華,大學學習攝影攝像,

之後也在劇組拍過影視,

到了戰亂之地,鏡頭就有了溫度和責任感。

記錄了那些,在和平時代依然戰火紛飛的國度裡,

孩子們依然樂觀的笑臉,和生活的困頓。

連救護車都成為被襲擊的目標

被熱情好客的庫爾德居民招待,

他不斷地聽到了科巴尼這個城市的名字,

科巴尼是敘利亞一側的庫爾德區重鎮,

當時正在被ISIS恐怖組織圍攻。

數以萬計的難民湧入土耳其一側。

於是,旅途中止,他決定一探究竟。

當時天氣很冷,剛下完雨雪,難民營裡的人很多,

許多的孩子就在地上玩泥巴,

庫爾德婦女們就在欄杆上晾曬衣服。

雖然他們的條件非常簡陋和艱苦,

但他還是不斷地被難民們邀請進帳篷喝茶做客。

由小池籌集的物資送達難民手中,上面印有“來自中國的人民”字樣

由於他會說西班牙文,還為一個阿根廷醫生做過翻譯。

很快,他被當地的庫爾德組織邀請參與難民營的工作,

一起給難民營裡和分散在周圍不同村落的難民發放食物、搭建帳篷,

在科巴尼工作期間,一個專門接待國外記者的工作者見到他時,這樣問他:

“你們中國13億人,怎麼只派了你一個人來?”

小池笑笑,不言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