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才聚京華」築巢引鳳,讓人才在大興有個溫暖的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和人才工作, 先後在不同場合多次就做好人才工作發表了重要的論述。

同時他也強調要“不唯地域引進人才, 不求所有開發人才,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北京作為首都, 圍繞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 有哪些做法吸引海外人才, 而這五年又有著怎樣的變化?今天我們來看大興區如何做~

2017年2月27日下午, 位於北京市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東配套區的住總·萬科橙社區3號樓樓下, 大興區人民醫院醫生李會珍激動的說道:“謝謝黨和政府一直想著我們!真的沒想到我還能住上位置這麼好的新房!”這是在大興區開展第一批人才公租房選房現場發生的一幕, 26名來自大興區企業、公共服務領域的人才, 在這一天選好了自己心儀的住房, 接下來簡單辦理完入住手續後,

他們將成為大興區人才公租房的首批“主人”。

為了給高端人才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解決人才住房問題, 大興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在現有人才公寓的基礎上, 啟動了人才公租房分配工作。

自2015年5月開始, 由大興區委組織部牽頭,

統籌區住建、人保、財政、國土和產業促進等部門共同成立聯合工作組, 對區內產業和公共服務領域人才住房需求情況進行調研, 對人才公租房房源籌集、政策物件、審核分配、資金撥付等內容進行討論和研究, 於2016年9月出臺了《大興區人才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試行)》和《大興區第一批人才公租房分配工作方案》。

《管理辦法》將區內入選中央“千人計畫”、北京市“海聚工程”、新區“新創工程”的高端人才, 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的主要承擔者,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入站博士後以及大興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引進的成熟人才等六類人群作為服務物件, 選擇了緊鄰地鐵站和購物商圈的住總·萬科橙社區作為房源, 讓在區內無產權住房的高端人才能以低於市場租金近一半的價格承租人才公租房。

政策一經公佈, 就受到了區內人才的廣泛稱讚。 最終經過嚴格資格審核, 26名高端人才順利入住人才公租房, 幫助高端人才在大興落了戶, 安了家, 更紮下了根。

幾年來, 大興區通過落實多項人才政策, 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免去其後顧之憂, 成為促進大興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政策為先, 構建立體化人才服務體系

政策是做好人才服務工作的基礎。 為配合大興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人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人才培養政策, 形成人才服務的制度體系, 大興區出臺了《關於建設高端產業領軍人才發展示範區的實施意見》,

明確了領軍人才引進和扶持政策, 每年設立2億元人才資金, 專項用於人才服務與創新創業扶持。

2017年, 大興區圍繞區域重點發展的產業和重點建設專案, 提出了“4+2”的人才工作重點, 制定了《大興區優勢產業和公共服務領域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畫》, 著力加強生物醫藥、創意設計、電子商務、臨空經濟及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的人才培養與服務,針對各領域人才特點及專業需求,制定符合行業特點的服務手段,形成了更具操作性的服務專案。

同時,為提升人才政策的層次性,大興區在現有高端產業領軍人才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啟動了青年骨幹人才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採用人才引進伯樂獎、骨幹人才科研專案支援等方式,打造與領軍人才政策之間上下搭配的政策體系。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即涵蓋了人才服務的廣度,又拓展了服務內容的深度,形成了立體的人才服務體系,保證了人才服務工作的開展。

強化服務,切實免除人才後顧之憂

2017年,大興區對屬地內全部領軍人才進行了深入走訪,全面瞭解人才本人和家庭成員等“身邊人”的需求,將特別牽扯領軍人才精力的住房保障、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等生活服務內容和政務協調、學習考察、企業金融等業務服務內容進行一一破解,提出了十項高端人才服務政策。

比如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為領軍人才提供“免排隊”的專屬貴賓服務;與協力廠商服務機構簽署協定,為領軍人才及其父母提供全市範圍高水準的醫療健康服務和公共文化服務;協調相關單位,在高端人才所在單位辦理工商、稅務以及人事服務等行政審批相關工作時享受“綠色通道”服務;結合區內優勢產業和重點領域需求,組織部分高端人才開展2次境內外脫產培訓服務等。

從服務內容上看,重點解決了困擾高端人才工作和生活的“兩難兩貴”(上學難、看病難、住房貴、融資貴)問題;從工作方式上,著力強化了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和人才服務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場化的服務內容提升人才服務水準。

突出產業,搭建特色人才服務平臺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人才服務政策,大興區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針對產業提供專項人才服務,搭建各具特色的人才服務平臺。

成立了大興區新興產業促進服務中心,在人才交流、子女教育、就醫、產業服務和政策宣傳等方面,重點開展高端人才服務工作。

另外,針對生物醫藥重點產業,特別成立了生物醫藥產業人才服務中心,作為專門性人才服務平臺。人才服務中心由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負責運營,除了為生物醫藥產業人才、園區企業高端人才提供生活服務、政府業務指導等工作外,還組織開展人才沙龍、專業培訓等促進人才成長的特色服務。

與此同時,憑藉與生物醫藥相關企業緊密接觸的優勢,人才服務中心正逐步成為宣傳大興區人才政策的前沿。除了生物醫藥人才服務中心外,大興區還通過在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推行“優+”服務,借助區委統戰部及民主黨派組織管道開展“高端知識份子人才政策宣講”等方法,為提升區域人才服務效率,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結對領導,建立人才意見回饋管道

人才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了解人才需求,因此形成一條暢通的溝通管道尤為重要。大興區通過建立《新區局級領導幹部聯繫高層次人才工作制度》,每半年與人才進行一次座談,每年到人才所在單位至少走訪調研一次,向人才介紹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聽取人才對政府決策的意見建議,幫助人才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點問題,同時,聽取領軍人才對區內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發揮智囊和參謀作用。這一管道的建立,促進了人才服務大興區建設的“主人翁”意識,提升了歸屬感和責任感。

引才、育才是推動人才隊伍成長的重要管道,而留才,則是確保人才隊伍不斷茁壯成長關鍵環節。大興區將留住人才作為人才事業發展的主要內容,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長和生活環境。“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大興這片孕育未來的熱土,正張開雙臂,迎接一批又一批創新創業人才的到來。

著力加強生物醫藥、創意設計、電子商務、臨空經濟及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的人才培養與服務,針對各領域人才特點及專業需求,制定符合行業特點的服務手段,形成了更具操作性的服務專案。

同時,為提升人才政策的層次性,大興區在現有高端產業領軍人才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啟動了青年骨幹人才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採用人才引進伯樂獎、骨幹人才科研專案支援等方式,打造與領軍人才政策之間上下搭配的政策體系。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即涵蓋了人才服務的廣度,又拓展了服務內容的深度,形成了立體的人才服務體系,保證了人才服務工作的開展。

強化服務,切實免除人才後顧之憂

2017年,大興區對屬地內全部領軍人才進行了深入走訪,全面瞭解人才本人和家庭成員等“身邊人”的需求,將特別牽扯領軍人才精力的住房保障、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等生活服務內容和政務協調、學習考察、企業金融等業務服務內容進行一一破解,提出了十項高端人才服務政策。

比如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為領軍人才提供“免排隊”的專屬貴賓服務;與協力廠商服務機構簽署協定,為領軍人才及其父母提供全市範圍高水準的醫療健康服務和公共文化服務;協調相關單位,在高端人才所在單位辦理工商、稅務以及人事服務等行政審批相關工作時享受“綠色通道”服務;結合區內優勢產業和重點領域需求,組織部分高端人才開展2次境內外脫產培訓服務等。

從服務內容上看,重點解決了困擾高端人才工作和生活的“兩難兩貴”(上學難、看病難、住房貴、融資貴)問題;從工作方式上,著力強化了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和人才服務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場化的服務內容提升人才服務水準。

突出產業,搭建特色人才服務平臺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人才服務政策,大興區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針對產業提供專項人才服務,搭建各具特色的人才服務平臺。

成立了大興區新興產業促進服務中心,在人才交流、子女教育、就醫、產業服務和政策宣傳等方面,重點開展高端人才服務工作。

另外,針對生物醫藥重點產業,特別成立了生物醫藥產業人才服務中心,作為專門性人才服務平臺。人才服務中心由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負責運營,除了為生物醫藥產業人才、園區企業高端人才提供生活服務、政府業務指導等工作外,還組織開展人才沙龍、專業培訓等促進人才成長的特色服務。

與此同時,憑藉與生物醫藥相關企業緊密接觸的優勢,人才服務中心正逐步成為宣傳大興區人才政策的前沿。除了生物醫藥人才服務中心外,大興區還通過在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推行“優+”服務,借助區委統戰部及民主黨派組織管道開展“高端知識份子人才政策宣講”等方法,為提升區域人才服務效率,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結對領導,建立人才意見回饋管道

人才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了解人才需求,因此形成一條暢通的溝通管道尤為重要。大興區通過建立《新區局級領導幹部聯繫高層次人才工作制度》,每半年與人才進行一次座談,每年到人才所在單位至少走訪調研一次,向人才介紹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聽取人才對政府決策的意見建議,幫助人才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點問題,同時,聽取領軍人才對區內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發揮智囊和參謀作用。這一管道的建立,促進了人才服務大興區建設的“主人翁”意識,提升了歸屬感和責任感。

引才、育才是推動人才隊伍成長的重要管道,而留才,則是確保人才隊伍不斷茁壯成長關鍵環節。大興區將留住人才作為人才事業發展的主要內容,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長和生活環境。“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大興這片孕育未來的熱土,正張開雙臂,迎接一批又一批創新創業人才的到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