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節氣養生」清明時節,須防風邪、祛春濕、疏養肝

清明時節,

須防風邪、祛春濕、疏養肝

清明節(Tomb-Sweeping Day),

又叫踏青節, 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是中國傳統節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一到, 氣溫明顯轉暖, 雨量增多, 空氣濕度增大, 百花齊放, 春意盎然, 春遊踏青正當時, 人們的戶外活動進一步增多。 然而中醫認為, “風為陽邪, 其性開泄”, 春風容易導致風寒入侵, 加上清明多雨, 濕氣較之前會有所加重。 在“風”和“濕” 共同作用下, 容易引發感冒、風濕、肩周炎等病痛。

因此, 清明節氣要尤其注意防止濕寒侵邪。 建議外出踏青賞春的市民, 穿衣仍然以輕便保暖為主, 可準備一件可隨時穿脫的輕薄外套, 及時增減衣物。 容易出汗的市民最好隨身攜帶一條小手帕或毛巾用來擦汗, 以免“風邪入體”。

整個春天的養生, 應以養肝為主,

清明也不例外。

從總體看, 清明應以養肝為主,

我們可以吃些

利於肝臟生髮、疏泄、養陰的食材。

那麼,

不同體質的人又如何養肝呢?

按照中醫學, 肝主疏泄, 是個躁烈的器官, 好的時候特別好,

幫助消化、理氣、活血, 但肝臟特別容易形成肝氣鬱滯、肝氣不調, 所以養肝在這裡不是補的意思, 而是調理的意思, 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特性進行養肝。 例如對於肝氣旺盛的人, 適合用芹菜、春筍、韭菜等綠葉蔬菜來清肝。 對於肝虛的人, 則應該在清明時多進食些動物肝臟來養肝。 對於肝氣鬱滯的人, 用些比較輕柔的食材疏肝理氣。

推薦食療

1

葛根土茯苓

水蛇湯

材料:葛根30克, 鮮土茯苓100克, 水蛇肉500克。

做法:葛根、鮮土茯苓加水煮半個小時後去渣留水備用;水蛇肉油煎至黃色;加入煮好的水中煮一個小時即可。

功效:葛根性涼味甘辛, 解表退熱, 生津、升陽止瀉;土茯苓有解肌止痛的作用。 推薦慢性風濕病患者多食用。

2

砂仁鯽魚湯

材料:鮮鯽魚150克,砂仁3克,陳皮6克,生薑、蔥、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鮮鯽魚刮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將砂仁放入魚腹中,然後與陳皮共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放入生薑、蔥、精鹽,煮至湯濃味香即可。

功效:醒脾、開胃、利濕

3

黃芪豬肝湯

材料:豬肝500克,黃芪片60克,鹽少許。

做法:將豬肝、黃芪同煮至肝熟,食肝飲湯。加鹽調味。

功效:豬肝配合黃芪有益氣,養血的功效;春季食用動物肝臟可補充維生素A,具有一定預防感冒的作用。

4

決明子花草茶

材料:單味炒決明子或已打碎的決明子15克

做法:直接泡茶飲用,可重複多次直至茶水無色。

功效:清肝瀉火、養陰明目、降壓降脂。對於老年人陰虛血少者,可加入枸杞子9克,杭白菊、生地各5克一同泡服;若老年人有氣虛之症,宜加生曬參3克同泡服。

覺得不錯,請點贊↓↓↓

砂仁鯽魚湯

材料:鮮鯽魚150克,砂仁3克,陳皮6克,生薑、蔥、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鮮鯽魚刮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將砂仁放入魚腹中,然後與陳皮共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放入生薑、蔥、精鹽,煮至湯濃味香即可。

功效:醒脾、開胃、利濕

3

黃芪豬肝湯

材料:豬肝500克,黃芪片60克,鹽少許。

做法:將豬肝、黃芪同煮至肝熟,食肝飲湯。加鹽調味。

功效:豬肝配合黃芪有益氣,養血的功效;春季食用動物肝臟可補充維生素A,具有一定預防感冒的作用。

4

決明子花草茶

材料:單味炒決明子或已打碎的決明子15克

做法:直接泡茶飲用,可重複多次直至茶水無色。

功效:清肝瀉火、養陰明目、降壓降脂。對於老年人陰虛血少者,可加入枸杞子9克,杭白菊、生地各5克一同泡服;若老年人有氣虛之症,宜加生曬參3克同泡服。

覺得不錯,請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