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用格力手機的請舉手,挺多,請格力員工放下手,好,沒有舉手的了

還記得董明珠和雷軍打得一個10億的大賭嗎?雙方互相不服, 當時“格力”屬於強勢, 小米屬於“得勢”, 雙方各自堅持自己模式, 互不相讓。 如今過去了兩年, 今天結果已經見分曉了!

站在領獎臺上的雷軍和董明珠, 圍繞小米模式是否能戰勝格力模式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還以10億元為賭注, 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額能否超過格力。

雷軍認為董明珠必輸無疑, 而董明珠則認為雷軍不可能會贏。 這是不同商業模式和商業思維之間展開的又一次較量。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因與雷軍的10億賭局一時成為外界的焦點。 近日, 對於之前與雷軍的賭局問題上, 董明珠說:“大家都說董明珠死定了, 我活得好得很。 放心, 最後輸的一定是他(雷軍)。 真正的困局在心中, 只要心裡沒有困局, 所有的困難都不是難。 ”

董明珠和雷軍如今都遇到了瓶頸, 誰會贏?

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 小米不要因此而沉淪下去。 作為國產手機領域的佼佼者, 即便趕不了華為, 也要不出現斷崖式下跌現象。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 小米到底會以怎樣的面目出現, 繼續在行銷方式和互聯網行銷上做文章, 還是轉向技術研發與攻關, 可能是小米能否繼續輝煌下去的關鍵。

因為, 依靠行銷手段而紅極一時的企業, 大多死了, 如腦黃金、三株口服液、秦池酒、步步高等。 相反, 依靠技術創新與攻關細水長流的企業, 則越做越好。 如海爾、格力、華為等。 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 實體企業需要有良好的行銷機制, 但不是關鍵, 關鍵還在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 如何在政策、資金等環境營造方面更加有利於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 是中國經濟轉型必須做出的選擇, 更是中國經濟走出金融危機影響、走向新的平臺的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