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淺談LOGO設計趨勢之扁平化

今日重點:為什麼說趨勢就是趨利?什麼是扁平化背後的品牌邏輯?

扁平化設計語言其實最早出現在Zune的UI介面設計上, 六年後, 微軟旗下Windows、Office以及XBOX三大品牌都有了統一的扁平化風格。 隨後, iOS7介面設計也拋棄了寫實的擬物化風格。 自此, 扁平化的風潮從UI設計蔓延至LOGO設計。

2012年, 微軟將扁平化第一次系統的運用到品牌形象上。

然而扁平化設計並不是完美的:

一、造型更抽象, 資訊傳達不直觀。

以UI為例, 一個逼真的立體造型的按鈕, 更能引導互動者的點擊, 如果只是一個圓點, 人的感知度就會下降, 學習成本也就相應增高;

二、風格更單一, 個性也被抹平。

從擬物化到扁平化, 就是從三維到二維的過程, 表現風格必然受限。

歸納的說, 一是資訊傳達不明確, 二是視覺個性不突出。 在這兩個“致命”缺陷的面前, 扁平化為何反成為一種趨勢?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穀歌貌似是扁平化的第一個“跟風者”, 但從它的品牌改造軌跡中,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扁平化的演變過程。

從穀歌的案例中,扁平化的過程就是去陰影、去立體效果、去漸變。因此,我們可以粗略的得出一個結論,扁平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去掉冗餘的裝飾效果。

在扁平化趨勢剛興起的時候,很多人會理解為跟風。也有不少把扁平化原因歸為審美疲勞、運算速度、寫實手法的失效等等。

然而在商業世界,所有大趨勢都是趨大利。設計的趨勢無非是解決新問題的一種外在形式,我們想要理解扁平化更深層次的含義,就要回到設計的原點。

下面先看一組資料:《2013-2017年中國智慧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估算,2012前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用戶總數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而2011前三季度的用戶量只有約7億戶。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

那麼問題來了,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大趨勢面前,品牌(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將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是移動端小屏的媒介屬性,使得視覺資訊內容承載受到限制。去立體去光影效果都是在給視覺資訊做瘦身,剝離出一切不必要的功能和設計,強調品牌的核心視覺資產是扁平化最核心的內涵。

扁平化作為目前一種設計趨勢,而不是審美趨勢,它是品牌趨利避害,自然選擇的一種最高效的表達方式。

從穀歌的案例中,扁平化的過程就是去陰影、去立體效果、去漸變。因此,我們可以粗略的得出一個結論,扁平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去掉冗餘的裝飾效果。

在扁平化趨勢剛興起的時候,很多人會理解為跟風。也有不少把扁平化原因歸為審美疲勞、運算速度、寫實手法的失效等等。

然而在商業世界,所有大趨勢都是趨大利。設計的趨勢無非是解決新問題的一種外在形式,我們想要理解扁平化更深層次的含義,就要回到設計的原點。

下面先看一組資料:《2013-2017年中國智慧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估算,2012前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用戶總數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而2011前三季度的用戶量只有約7億戶。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

那麼問題來了,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大趨勢面前,品牌(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將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是移動端小屏的媒介屬性,使得視覺資訊內容承載受到限制。去立體去光影效果都是在給視覺資訊做瘦身,剝離出一切不必要的功能和設計,強調品牌的核心視覺資產是扁平化最核心的內涵。

扁平化作為目前一種設計趨勢,而不是審美趨勢,它是品牌趨利避害,自然選擇的一種最高效的表達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