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我們一直對月球充滿誤解,它對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我們先從一個典型的誤解說, 那就是月經是月亮引起的。

因為女人和很多靈長類動物都是有經期的, 28天左右,
但其實這種週期性的影響只是一種臆想, 月經基本和人的身體狀況、飲食生活習慣關係最緊密, 當然最主要是由那些靈長類的基因決定的。

從健康女子的月經週期統計看, 當然是28天左右的占比最多, 但是短的也有很多人, 比如25天, 也有以35天為週期, 甚至40天為週期的。 只要週期穩定, 是25天還是40天都正常的。

當然, 還沒有15天的, 估計那樣短週期的都因為貧血被淘汰掉了。 咱也不能說這些40天為週期的女性不受月球影響。 月經只是女性生殖在進化過程中出現的子宮內膜上的變化特點:卵巢從分泌出一個濾泡, 到濾泡成熟, 然後排卵, 黃體形成, 再到黃體退化。

地球上除了靈長類動物有月經, 其他很少有動物這麼頻繁, 比如蝙蝠是26天左右。

但狗大都是半年來一次, 每次半個月, 剩下絕大部分哺乳動物是一年一次, 甚至幾年一次。 它們也都是在地球上生活受到月球週期影響的, 要月經大家一起月經嘛。

又因為月球引起的潮汐, 有點像月經潮汐那樣。 所以在最早沒有知識的年代,

很多人把月經和月亮聯繫在一起, 再結合什麼陰性啊, 水啊, 整出一套說辭。 我們生活在2017年的新時代女性都要提高辨識能力。

但這並不代表月球對我們影響小, 月球對人類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 可以說沒有月球, 地球可能就是另外一副模樣了, 也許根本沒有生命。 相比其他行星的衛星, 月球和地球的尺寸比例是很稀少的, 地球大約1萬3千公里直徑, 月球是3500公里直徑, 在天體中其實相差不太多。 按其他行星, 那衛星也就是幾百公里。

所以月球對地球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引力。 這個引力比其他太陽系星體對地球的影響還要大很多。 地球能以一個穩定的角度自轉還要拜月球所賜。

有科學家曾經模擬計算過沒有月球的情況, 那時候地球的自轉軸會大幅度的週期性的擺動, 可能十幾萬年北極永遠朝向太陽自轉, 又過十幾萬年換成南極, 春夏秋冬就不存在了, 會經常發生劇烈的氣候變化, 另一側陰暗面溫度很低, 向陽一面溫度很高。

就算沒有月亮, 地球的自轉軸也可以在幾十億年裡保持穩定, 那我們也會面臨一個新的夜景, 夜晚幾乎是一片漆黑, 沒有什麼可見光。 就算那時候有生物存在, 估計它們可能會進化出更寬的視覺範圍, 比如對紅外光的可視, 或者更加靈敏的耳朵與嗅覺。

月球的潮汐對地球表面物質分佈的影響應該也是決定性的。 沒有月球,地球表面的氣體和液體的物質流動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快速,但這種影響有多大是很難研究的,我們沒有建立起全球物質分佈的模型。

但從感性上說,月球的存在與不存在對地表特徵的影響至少是僅次於太陽的。不知道阿拉伯文化是怎麼介紹月球對人的影響的,我覺得這很難說,因為它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和整個地球歷史範圍內的,很難定位在對某個物種的影響上,除非把它往文化歷史上說,比如床前明月光,吸血鬼,狼人,甚至超級賽亞人之類的。

不過自從阿波羅登月後,在月球表面安裝了反射鏡,我們每天都測量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這60多年的發現,平均來看,月球每年遠離我們3.8cm,所以大約在幾十億年後月球可能會永遠離開地球軌道,在太陽系內以一個新軌道運行,不過那時候就連太陽可能都要燃燒殆盡了。

沒有月球,地球表面的氣體和液體的物質流動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快速,但這種影響有多大是很難研究的,我們沒有建立起全球物質分佈的模型。

但從感性上說,月球的存在與不存在對地表特徵的影響至少是僅次於太陽的。不知道阿拉伯文化是怎麼介紹月球對人的影響的,我覺得這很難說,因為它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和整個地球歷史範圍內的,很難定位在對某個物種的影響上,除非把它往文化歷史上說,比如床前明月光,吸血鬼,狼人,甚至超級賽亞人之類的。

不過自從阿波羅登月後,在月球表面安裝了反射鏡,我們每天都測量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這60多年的發現,平均來看,月球每年遠離我們3.8cm,所以大約在幾十億年後月球可能會永遠離開地球軌道,在太陽系內以一個新軌道運行,不過那時候就連太陽可能都要燃燒殆盡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