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內外軟體壽命分析

有讀者一直很疑惑為何有企業仍在使用10年前的軟體或應用系統, 這在國內確實難以理解, 難以相像, 我們用著10年前的軟體系統會是怎樣一種體會?回想一下, 國內軟體有超過10年壽命仍然活躍於市場的嗎?但在國外還是比較普通的。 以下從程式設計語言、作業系統、企業管理軟體等方面來分析國內外軟體的壽命長短。

一、程式設計語言

根據IEEE發佈的2017年程式設計語言TOP10中, 有8種語言壽命超過10年。

(1)Python, 於1991年發佈, 距今26年。

(2)C, 於1972年發佈, 距今45年。

(3)Java, 於1995年發佈, 距今22年。

(4)C++, 於1983年發佈, 距今34年。

(5)C#, 於2000年發佈, 距今17年。

(6)R, 於1980年發佈, 距今37年。

(7)JavaScript, 于1995年發行, 距今22年。

(8)PHP, 于1998年發行, 距今19年。

(9)Go, 于2009年發行, 距今8年。

(10)Swift, 于2014年發行, 距今3年。

二、作業系統

現今作業系統主要分Windows、Linux、Apple OS三大體系, 每個體系又在不同時期, 演進出各種各樣的發行版本本。 以Windows為例, Windows XP發行於2001年, 官方2014年宣佈停止對該系統提供服務, 生命週期為13年。 Windows Server發行於2003年,

官方於2015年宣佈停止提供服務, 生命週期為12年。 印象中, 其中一個命運比較悲慘的系統是諾基亞的塞班系統, 最早發行於1999年, 於2014年宣佈停止服務, 生命週期為15年。

三、企業管理軟體

且不看新興互聯網企業的各類軟體產品, 因為該行業才興起幾年, 伴隨其誕生的新產品壽命也就只有幾年時間。

我們來分析一下傳統企業管理軟體, 其主要分類有企業資源管理軟體(ERP)、企業辦公軟體(OA)、企業客戶關係管理軟體(CRM)、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軟體(EHR)、內容管理系統(CMS), 等等。 以ERP為例, 國外知名廠商有SAP, 獲得了世界500強企業85%以上客戶的佔有率。 SAP來自于德國, 成立於1972年, ORACLE來自于美國, 成立於1977年。 值得欣慰的是, 國內亦有兩大ERP軟體廠商, 號稱“南金蝶、北用友”, 二分天下。 金蝶成立於1993年, 用友成立于1988年, 二者都有二十多年的歷史, 依然活躍於企業軟體市場, 實屬不易。

同時, 偏向底層的軟體包括中介軟體、資料庫, 等等, 也有太多國外商業或開源產品, 歷史久遠。 資料庫產品依然被幾大國外廠商壟斷, 包括ORACLE、IBM的DB2、SAP的Sybase、微軟的SQL Server。 據稱國內較多金融體系的大企業, 其核心系統的資料庫依然選擇更加穩定可靠的上述幾個國外產品。

另外, 很多國外軟體的不同版本之間, 大多支援向下相容和平滑升級。 筆者曾在3年前對Atlassian的JIRA(任務管理平臺)由版本V4升級到版本V6, 從Windows環境遷移到Linux環境,

由於版本跨度原因, 期間要求從V4升到V5, 再由V5升到V6。 同時資料的遷移也較為順利。 可見, 2014年發行的軟體版本仍然支援2009年的版本的平滑升級, 並且還支援跨平臺遷移, 資料一致性也較為保證, 不得不佩服其設計水準。

最後, 再來回顧一下面向消費者的早期使用者終端軟體, 在筆者的印象中, 擁有較長歷史的國產軟體, 只剩下QQ, 發行於1999年, 距今18年。 同類的國外軟體有微軟的msn, 發行於1996年, 並於2013年停用, 取而代之的是同一公司的Skype。 由於資訊來源有限, 如有遺漏或錯誤, 歡迎指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