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傳統文化 提升人文底蘊——錦江區傳統文化課題研討活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記憶, 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 成都市提出要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 努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市錦江區作為中心城區, 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滲透於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當中, 積極開展多種傳統文化傳承教育活動, 發揮學校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

2017年10月26日上午, 鹽道街小學卓錦分校開展了錦江區傳統文化課題研討活動。 參與本次活動的有四川省教科所楊賢科主任、錦江區小教科魏曉敏科長、涼山州骨幹教師團隊、金堂縣趙鎮三小教師以及區域的兄弟學校,

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學校如何有效提升學生人文底蘊的傳統文化教育實施策略。

鹽小卓錦分校姚世娜副校長介紹活動目的及流程

活動在姚世娜副校長的介紹中拉開序幕。 首先, 五年級徐姍老師採取專案式教學法向大家呈現了一堂有深度的中國傳統節日課——“話說重陽節”。

課堂教學環環相扣, 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意義建構;認知衝突激發情感共鳴;活動設計鍛煉實踐創新能力, 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走進重陽節, 領悟重陽節中蘊涵的情感、智慧和美德, 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課後, 教科室路豔主任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瞭解讀, 分別從前置學習、深度理解、評價反思和實踐創新4個維度細緻分析, 同時, 具體說明了學校在開展“傳統節日”學習的整體思路, 強調了“項目式教學”對於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的重要作用。

徐姍老師引導孩子們追溯重陽節的來歷

孩子們用錨圖介紹重陽節活動的演變

鹽小卓錦分校路豔主任對“話說重陽節”課的設計進行分析

一節課不足以呈現學校的系列探索。 接下來, 課題負責人葉文春老師對學校《以“走進名家”為主線培養學生文化理解與傳承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的階段研究情況進行了彙報,

從培養目標設計、研究框架搭建、課題實施到研究成效進行了全面、系統地介紹, 用大量的實證案例展示了學校在學科滲透、專題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3條實施途徑上所做的探索, 讓在座的專家和老師們充分感受到了學校課題研究切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提升了學生的人文底蘊。

鹽小卓錦分校葉文春老師對課題的階段研究情況進行彙報

專家的高屋建瓴和畫龍點睛總能讓大家茅塞頓開。在觀課和聽取彙報的基礎上,魏曉敏科長評價這堂課是大閱讀、大表達和大思維的體現,對學校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入生活方式的做法給予了肯定,並對如何改革語文課堂教學給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楊賢科主任從課堂、教學、教師三個角度對課的設計進行了點評,期待學校在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中做得更扎實、更深入。同時,區域兄弟學校和參會老師對於傳統文化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共同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大家彼此碰撞、相互啟發,探尋學校推進傳統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徑。

錦江區教育局小教科魏曉敏科長針對本次研討活動發表看法

四川省教科所楊賢科主任從課堂教學和課題研究兩個角度提出建議

歷時兩個半小時的傳統文化課題研討活動圓滿結束,雖意猶未盡,但讓我們更加深入理解了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和價值,進一步明確了學校課題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我們將及時調整課題研究方案,繼續扎實地開展課題探索,讓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生根發芽,有序地培養孩子們的人文底蘊。

鹽小卓錦分校葉文春老師對課題的階段研究情況進行彙報

專家的高屋建瓴和畫龍點睛總能讓大家茅塞頓開。在觀課和聽取彙報的基礎上,魏曉敏科長評價這堂課是大閱讀、大表達和大思維的體現,對學校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入生活方式的做法給予了肯定,並對如何改革語文課堂教學給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楊賢科主任從課堂、教學、教師三個角度對課的設計進行了點評,期待學校在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中做得更扎實、更深入。同時,區域兄弟學校和參會老師對於傳統文化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共同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大家彼此碰撞、相互啟發,探尋學校推進傳統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徑。

錦江區教育局小教科魏曉敏科長針對本次研討活動發表看法

四川省教科所楊賢科主任從課堂教學和課題研究兩個角度提出建議

歷時兩個半小時的傳統文化課題研討活動圓滿結束,雖意猶未盡,但讓我們更加深入理解了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和價值,進一步明確了學校課題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我們將及時調整課題研究方案,繼續扎實地開展課題探索,讓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生根發芽,有序地培養孩子們的人文底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