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踢爆好萊塢性侵醜聞的少年:30年內,他將成為美國總統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 叫Ronan Farrow。

他曾被稱為“天才少年”, 11歲上大學, 15歲拿到大學學位;16歲被耶魯大學法學院錄取;21歲就進入美國國務院工作, 給希拉蕊當過特別顧問;他還是MSNBC史上最年輕的主持人。

他在各個領域都大放異彩, 是政治活動家, 記者, 律師, 外交官, 作家...

2012年, 他被選為福布斯法律及政策領域30位30歲以下“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的第一位。

2013年, 他還被選為“全球最性感的男人”之一。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金髮碧眼的他就是一個渾身散發著光芒的全能男神, 顏值高, 頭腦力Max。

而最近, 他對好萊塢電影大佬哈威·韋恩斯坦性騷擾的獨立調查報導, 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他經過了10個月的調查採訪, 曝光了哈威·韋恩斯坦被掩蓋多年令人髮指的惡行與黑暗;他為女性受害者發聲, 公然對抗這位好萊塢金字塔尖最有權勢的公關大帝。

在事件的持續發酵下, 曾被認為地位永遠無法撼動的哈威·韋恩斯坦才終於被扳倒。

所以, 這個未滿30歲的全能才俊, 到底是如何練就這一身本事的?

Ronan從小就熱愛閱讀,

喜歡待在家裡看各種書, 鑽研各種課題。

10歲時, 他已經在研讀高中課程, 能完成獨立研究項目。

他的家人和老師意識到, Ronan早已比同齡人超出很大一截。 他在11歲那年, 就被巴德大學Simon's Rock分校錄取, 成為了該校招收的最年輕的學生。

4年後, 15歲的他順利拿到了哲學和生物學的大學本科雙學位,

且又刷新了一個記錄——成為他學校最年輕的畢業生。

16歲那年, 他被耶魯大學法學院錄取。

在耶魯大學就學期間, 他先後進入了律師事務所, 和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首席律師顧問辦公室實習。

從2001年到2009年, 他擔任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少年發言人, 為蘇丹達爾富爾地區遭受迫害的婦女兒童發聲。

從耶魯畢業後,Ronan在美國電視臺做過時政評論員,為《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報紙寫過很多報導。

21歲那年,Ronan進到了美國國務院工作,進入霍爾布魯克(美國資深外交家,曾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的班子。

隨後,他在國務院成為了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的全球青年問題特別顧問,和全球青年事務辦公室的主管。

只有20歲出頭的他,到這裡的履歷已經非常牛掰。

然而他傳奇的故事還在繼續。

2012年,他拿到了全球競爭最激烈、最難申請的“羅德獎學金”,讓他得以去到牛津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位。

2014-20015年,Ronan加入了MSNBC電視臺,主持了一檔電視新聞節目,成為了電視臺史上唯一的一位20幾歲的單獨主持人。

那之後,Ronan成為了NBC NEWS的一名調查記者,報導過勞工權益、心理健康、校園性侵等話題。

各個方面都技能點滿,還有顏值和魅力的加持,深得各界人士喜歡。

有人甚至在他才20幾歲時就大膽預言:“他差不多在30年內將會成為我們的總統”。

如此讓人驚豔的履歷,讓Ronan的人生看起來好像總是一帆風順,天生就人生贏家。

然而,在Ronan這麼多光芒的背後,卻有著一個努力掙脫家庭黑暗陰影的過往。

事實上,Ronan從很小就被捲進了自己家庭的醜聞漩渦之中。

他的家庭“狗血八卦史”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對於他而言,他一直蒙受在痛苦的陰影中,他從小到大都在拼命擺脫父母帶給他的影響。

他的父親,是頂頂大名的天才導演伍迪.艾倫。

他的母親,Mia Farrow,是一個知名的女演員,得過眾多獎項。

在1982年到1992年的十年間,Mia幾乎主演了伍迪.艾倫的所有電影。

兩人從1980年就開始交往,雖然兩人並沒有住到一起,但相隔也不過十分鐘的路程。

Mia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收養了很多不同國家的孩子。

所以,在Ronan的最早童年記憶裡,家中有眾多寵物,還有很多不同膚色、來自各個國家的兒童。

他桌子對面是患有腦癱的哥哥,旁邊姐姐的生母是貧民窟裡的吸毒者,甚至還有雙目失明者。

這些孩子在Mia的公寓裡,每天都吵吵鬧鬧,沒有一刻安靜。但是,在這吵鬧中,至少也算有幾分溫馨。

可是,這樣熱鬧安穩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在他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Mia,在父親伍迪的公寓中,發現了自己19歲的養女Soon-Yi的裸照。

從那一刻起,Ronan的生活天翻地覆。

媒體開始無休無止的關注這個家庭的私生活,無數個鏡頭對準了他們每天出入的大門。母親Mia以淚洗面,開始對伍迪口誅筆伐,而本來被他稱作姐姐的Soon-Yi,後來成了父親的情人。

曾經熱鬧溫馨的家庭暫態間分崩離析,母親Mia和父親伍迪開始在法庭上爭吵不休,7歲的姐姐Dylan爆出了她曾被父親性侵的事情,哥哥Moses 痛斥伍迪並要求與他斷絕關係。

他開始憎恨曾經的父親,厭惡這個將曾經美好生活打散的人。

在Woody前去探望Ronan的時候,他狠狠地用手抹掉了父親的親吻。

即使在後來,官司結束,他被判給母親Mia撫養多年後,Ronan對於伍迪的厭惡之情,也沒有半分消散。

他拒絕提及自己的身世,不願意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的父親、甚至母親的名字。

童年的這段經歷,讓Ronan比別的孩子更加早熟,曾有人形容過他像是“一個待在小孩身體裡的老成之人”。

身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在父親醜聞的陰影中,Ronan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大概就是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地。

“他從一開始就幾乎一直堅持,決不沾父親或是母親的任何光兒”,Ronna教授說。

Ronan後來坦露,“我拼命努力,來讓我自己遠離痛苦的被曝光的家庭歷史,我想要通過我的工作,讓自己站起來”。

那之後,Ronan一直與父親保持著距離。

他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已經根本不想見到他。

“他是我父親,卻娶了我姐姐。這讓我既是他兒子,又是他的小舅子。這是何等的道德淪喪?”

在2012年,他發了一條推特,諷刺伍迪:“父親節快樂——或者用我們家的說法,姐夫節快樂”。

但現實有時比電影更加戲劇化。

2013年,他的母親Mia爆出,Ronan可能不是伍迪與她的親生兒子,而“有可能”是前夫Frank Sinatra的兒子,因為他們兩個離婚二十年,也不曾真正斷了聯繫。

對此,Ronan只是用幽默回應。“聽著,我們都‘有可能’是Frank Sinatra的兒子。”

在這樣驚爆的事情還沒有平穩過去前,他家庭裡陳年的傷疤又一次被血淋淋的揭開,放到了大眾面前。

伍迪.艾倫的《藍色茉莉》獲得三項奧斯卡提名,所有的媒體都在大肆報導慶祝,而Ronan的姐姐Dylan在這樣鋪天蓋地的報導下,回想起了7歲時被父親性侵的經歷,再一次崩潰。

Dylan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封信,否定自己是收到母親Mia的教唆撒謊,才指責Woody性侵,而是確有此事,而且自己至今仍然沒能走出陰影。

“我七歲的時候,伍迪艾倫牽著我的手,把我帶到了閣樓上。然後他讓我躺下,去玩電動火車,然後開始性侵我。”

“在那個時候,我一直盯著那個玩具火車,所以直到現在,我在看到玩具火車的時候依然會一陣絞痛。”

“那些正在慶祝的人,想像一下你七歲的女兒被伍迪艾倫帶到閣樓。而後在她一生中,需要無數次的忍著噁心,重複聽到他的名字,聽到整個世界都在為這樣一個人歡呼慶祝。”

Ronan知道這些年,姐姐Dylan的處境,所以全力支持著她,在多個報導上聲援,指責媒體被伍迪艾倫操作脅迫,以“不作為”成為這些加害者沉默的共犯。

在報導中,Ronan表示多年來伍迪背後強大的公關公司一直在對媒體施壓,在洗白他的性侵醜聞。

“每一天,我媒體界的同事都會把他們收到郵件轉發給我看,這些郵件來自于伍迪強大的公關人員,裡面羅列好了各種能洗白他性侵的要點,都是現成的,讓記者能直接寫成文章,還附件了來自治療師、律師、朋友等的‘證言’。

從博客到各大新聞媒體,這些洗白報導不斷地出現,給讀者洗腦”。

為什麼記者們大多都會按照公關公司的指示發佈洗白報導?

Ronan表示因為伍迪背後的公關公司人脈和勢力都非常強大,他們手上握有很多大牌明星的資源,如果記者不按他們的要求報導,他們就不給這些記者採訪資源。

“事實上,我姐姐一開始想要公開發聲時,她找了好多家報紙,基本上都不願報導她的故事。《洛杉磯時報》的一位編輯曾答應要發表她的信,最後被這位編輯的老闆否了。

《紐約時報》最終發表了我姐姐的信,也只是在網路版給了她936字的篇幅,而過後他們給了伍迪兩倍的篇幅,並且在在印刷版的主要位置。

這是赤裸裸的一個提醒,我們的媒體是如何對待受害者和有權勢的性侵者的”。

儘管Ronan在努力想要發聲,但伍迪在電影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以及其背後權勢強大的公關公司,一直在保全著伍迪。

“儘管被指證性侵,這位大導演至今仍然深受明星們的喜愛,依然有無數演員爭相出演他的電影,媒體也依舊避而不談”。

Ronan表示,這關乎到的是整個社會女性受害者的權益。

“很多時候,女性性侵受害者不會也不敢對犯罪者提出指控,那些勇敢地站出來指證的人,最後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她們面對的,是一個會把她們撕成碎片的司法體制和文化。而身為記者,報導事實,嚴肅地對待事實,是我們的職責。有些時候,我們是唯一能擔當這個角色的”。

“在這樣的事情面前,沉默是錯誤,甚至是危險的。因為他們的沉默會向受害者認為,站出來去面對、承擔痛苦,是不值得的……

我們需要變革,需要建立一個讓被性侵者不再被無視的社會文化環境。”

在與父親權勢的對抗中,Ronan早已深知好萊塢和演藝圈的黑暗與惡劣行徑。

但他從未退縮,也毫無畏懼,他堅守著自己身為一個調查記者的職責,努力在為受害者們發聲。

而他最近的一次與惡行的對抗,就是曝光了好萊塢電影大亨,金牌製作人,奧斯卡公關大帝哈威·韋恩斯坦性騷擾的醜聞。

他花了10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查取證,採訪了13位曾遭到哈威·韋恩斯坦性侵的女性受害者。裡面包含了受害者的親述,和錄音證據。

他在《紐約客》發佈的報導,和《紐約時報》兩位元女記者的報導一起,揭露了過去幾十年來從未有人敢發聲報導的哈威·韋恩斯坦的醜惡行徑。

韋恩斯坦在好萊塢電影界地位極高,影響力非常大,是可以翻雲覆雨的大亨級人物。

而就是這個好萊塢金字塔尖教父級別的人物,在幾十年中,對多名女性和女明星性騷擾。

礙於他的權勢和他在好萊塢、電影圈的地位,此前一直無人敢揭露這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秘密”。

沒有受害者敢站出來發聲,因為沒有人沒有媒體願意為她們發聲,她們也無法承受與權勢對抗的後果和下場。

一直到這個月初,兩位元女記者Jodi Kantor、Megan Twohey和Ronan的報導,才讓事件不斷發酵,影響力不斷擴大,最終推到了這座“大山”。

然而這曝光的過程,並不只是按下發佈按鈕那麼簡單。

在Ronan的報導發佈後,很多人都在好奇,Ronan是NBC的調查記者,為什麼最後文章卻發表在了《紐約客》上?

關於這個問題,Ronan回答說:“這裡面的細節,你們就要去問NBC和NBC的高層了”。

據HuffPost,Ronan在調查韋恩斯坦性侵案時,NBC曾阻止他採訪一位受害者,拒絕為他提供攝像設備和人員。最後Ronan只能自掏腰包請一位同事來幫忙完成採訪。

而在他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的調查後,Ronan表示他的報導最後卻被NBC的高層否決不給發表。

NBC的高層後來回應稱他們駁回Ronan的報導,是因為Ronan的報導沒有達到“可發表”的標準。

報導被否掉後,Ronan最後怒把自己的稿子送到了《紐約客》的辦公室。

“我走進《紐約客》的辦公室,帶著一份早該公諸於世,爆炸性的、可發表的調查報導。《紐約客》立刻就認可了這份報導,說它沒有達到‘可發表’標準是不準確的”。

除了受到上級的壓力,Ronan還表示他還收到了韋恩斯坦要起訴他的威脅。

但他仍沒有退縮一步,正如他之前所說,報導真相是身為記者的他的職責。

他要站出來為這些女性受害者們發聲,他要讓受性侵者不再被無視。

他像一個孤膽英雄,在對抗著黑暗,而這條路,他依然會無畏地走下去。

為蘇丹達爾富爾地區遭受迫害的婦女兒童發聲。

從耶魯畢業後,Ronan在美國電視臺做過時政評論員,為《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報紙寫過很多報導。

21歲那年,Ronan進到了美國國務院工作,進入霍爾布魯克(美國資深外交家,曾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的班子。

隨後,他在國務院成為了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的全球青年問題特別顧問,和全球青年事務辦公室的主管。

只有20歲出頭的他,到這裡的履歷已經非常牛掰。

然而他傳奇的故事還在繼續。

2012年,他拿到了全球競爭最激烈、最難申請的“羅德獎學金”,讓他得以去到牛津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位。

2014-20015年,Ronan加入了MSNBC電視臺,主持了一檔電視新聞節目,成為了電視臺史上唯一的一位20幾歲的單獨主持人。

那之後,Ronan成為了NBC NEWS的一名調查記者,報導過勞工權益、心理健康、校園性侵等話題。

各個方面都技能點滿,還有顏值和魅力的加持,深得各界人士喜歡。

有人甚至在他才20幾歲時就大膽預言:“他差不多在30年內將會成為我們的總統”。

如此讓人驚豔的履歷,讓Ronan的人生看起來好像總是一帆風順,天生就人生贏家。

然而,在Ronan這麼多光芒的背後,卻有著一個努力掙脫家庭黑暗陰影的過往。

事實上,Ronan從很小就被捲進了自己家庭的醜聞漩渦之中。

他的家庭“狗血八卦史”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對於他而言,他一直蒙受在痛苦的陰影中,他從小到大都在拼命擺脫父母帶給他的影響。

他的父親,是頂頂大名的天才導演伍迪.艾倫。

他的母親,Mia Farrow,是一個知名的女演員,得過眾多獎項。

在1982年到1992年的十年間,Mia幾乎主演了伍迪.艾倫的所有電影。

兩人從1980年就開始交往,雖然兩人並沒有住到一起,但相隔也不過十分鐘的路程。

Mia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收養了很多不同國家的孩子。

所以,在Ronan的最早童年記憶裡,家中有眾多寵物,還有很多不同膚色、來自各個國家的兒童。

他桌子對面是患有腦癱的哥哥,旁邊姐姐的生母是貧民窟裡的吸毒者,甚至還有雙目失明者。

這些孩子在Mia的公寓裡,每天都吵吵鬧鬧,沒有一刻安靜。但是,在這吵鬧中,至少也算有幾分溫馨。

可是,這樣熱鬧安穩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在他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Mia,在父親伍迪的公寓中,發現了自己19歲的養女Soon-Yi的裸照。

從那一刻起,Ronan的生活天翻地覆。

媒體開始無休無止的關注這個家庭的私生活,無數個鏡頭對準了他們每天出入的大門。母親Mia以淚洗面,開始對伍迪口誅筆伐,而本來被他稱作姐姐的Soon-Yi,後來成了父親的情人。

曾經熱鬧溫馨的家庭暫態間分崩離析,母親Mia和父親伍迪開始在法庭上爭吵不休,7歲的姐姐Dylan爆出了她曾被父親性侵的事情,哥哥Moses 痛斥伍迪並要求與他斷絕關係。

他開始憎恨曾經的父親,厭惡這個將曾經美好生活打散的人。

在Woody前去探望Ronan的時候,他狠狠地用手抹掉了父親的親吻。

即使在後來,官司結束,他被判給母親Mia撫養多年後,Ronan對於伍迪的厭惡之情,也沒有半分消散。

他拒絕提及自己的身世,不願意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的父親、甚至母親的名字。

童年的這段經歷,讓Ronan比別的孩子更加早熟,曾有人形容過他像是“一個待在小孩身體裡的老成之人”。

身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在父親醜聞的陰影中,Ronan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大概就是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地。

“他從一開始就幾乎一直堅持,決不沾父親或是母親的任何光兒”,Ronna教授說。

Ronan後來坦露,“我拼命努力,來讓我自己遠離痛苦的被曝光的家庭歷史,我想要通過我的工作,讓自己站起來”。

那之後,Ronan一直與父親保持著距離。

他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已經根本不想見到他。

“他是我父親,卻娶了我姐姐。這讓我既是他兒子,又是他的小舅子。這是何等的道德淪喪?”

在2012年,他發了一條推特,諷刺伍迪:“父親節快樂——或者用我們家的說法,姐夫節快樂”。

但現實有時比電影更加戲劇化。

2013年,他的母親Mia爆出,Ronan可能不是伍迪與她的親生兒子,而“有可能”是前夫Frank Sinatra的兒子,因為他們兩個離婚二十年,也不曾真正斷了聯繫。

對此,Ronan只是用幽默回應。“聽著,我們都‘有可能’是Frank Sinatra的兒子。”

在這樣驚爆的事情還沒有平穩過去前,他家庭裡陳年的傷疤又一次被血淋淋的揭開,放到了大眾面前。

伍迪.艾倫的《藍色茉莉》獲得三項奧斯卡提名,所有的媒體都在大肆報導慶祝,而Ronan的姐姐Dylan在這樣鋪天蓋地的報導下,回想起了7歲時被父親性侵的經歷,再一次崩潰。

Dylan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封信,否定自己是收到母親Mia的教唆撒謊,才指責Woody性侵,而是確有此事,而且自己至今仍然沒能走出陰影。

“我七歲的時候,伍迪艾倫牽著我的手,把我帶到了閣樓上。然後他讓我躺下,去玩電動火車,然後開始性侵我。”

“在那個時候,我一直盯著那個玩具火車,所以直到現在,我在看到玩具火車的時候依然會一陣絞痛。”

“那些正在慶祝的人,想像一下你七歲的女兒被伍迪艾倫帶到閣樓。而後在她一生中,需要無數次的忍著噁心,重複聽到他的名字,聽到整個世界都在為這樣一個人歡呼慶祝。”

Ronan知道這些年,姐姐Dylan的處境,所以全力支持著她,在多個報導上聲援,指責媒體被伍迪艾倫操作脅迫,以“不作為”成為這些加害者沉默的共犯。

在報導中,Ronan表示多年來伍迪背後強大的公關公司一直在對媒體施壓,在洗白他的性侵醜聞。

“每一天,我媒體界的同事都會把他們收到郵件轉發給我看,這些郵件來自于伍迪強大的公關人員,裡面羅列好了各種能洗白他性侵的要點,都是現成的,讓記者能直接寫成文章,還附件了來自治療師、律師、朋友等的‘證言’。

從博客到各大新聞媒體,這些洗白報導不斷地出現,給讀者洗腦”。

為什麼記者們大多都會按照公關公司的指示發佈洗白報導?

Ronan表示因為伍迪背後的公關公司人脈和勢力都非常強大,他們手上握有很多大牌明星的資源,如果記者不按他們的要求報導,他們就不給這些記者採訪資源。

“事實上,我姐姐一開始想要公開發聲時,她找了好多家報紙,基本上都不願報導她的故事。《洛杉磯時報》的一位編輯曾答應要發表她的信,最後被這位編輯的老闆否了。

《紐約時報》最終發表了我姐姐的信,也只是在網路版給了她936字的篇幅,而過後他們給了伍迪兩倍的篇幅,並且在在印刷版的主要位置。

這是赤裸裸的一個提醒,我們的媒體是如何對待受害者和有權勢的性侵者的”。

儘管Ronan在努力想要發聲,但伍迪在電影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以及其背後權勢強大的公關公司,一直在保全著伍迪。

“儘管被指證性侵,這位大導演至今仍然深受明星們的喜愛,依然有無數演員爭相出演他的電影,媒體也依舊避而不談”。

Ronan表示,這關乎到的是整個社會女性受害者的權益。

“很多時候,女性性侵受害者不會也不敢對犯罪者提出指控,那些勇敢地站出來指證的人,最後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她們面對的,是一個會把她們撕成碎片的司法體制和文化。而身為記者,報導事實,嚴肅地對待事實,是我們的職責。有些時候,我們是唯一能擔當這個角色的”。

“在這樣的事情面前,沉默是錯誤,甚至是危險的。因為他們的沉默會向受害者認為,站出來去面對、承擔痛苦,是不值得的……

我們需要變革,需要建立一個讓被性侵者不再被無視的社會文化環境。”

在與父親權勢的對抗中,Ronan早已深知好萊塢和演藝圈的黑暗與惡劣行徑。

但他從未退縮,也毫無畏懼,他堅守著自己身為一個調查記者的職責,努力在為受害者們發聲。

而他最近的一次與惡行的對抗,就是曝光了好萊塢電影大亨,金牌製作人,奧斯卡公關大帝哈威·韋恩斯坦性騷擾的醜聞。

他花了10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查取證,採訪了13位曾遭到哈威·韋恩斯坦性侵的女性受害者。裡面包含了受害者的親述,和錄音證據。

他在《紐約客》發佈的報導,和《紐約時報》兩位元女記者的報導一起,揭露了過去幾十年來從未有人敢發聲報導的哈威·韋恩斯坦的醜惡行徑。

韋恩斯坦在好萊塢電影界地位極高,影響力非常大,是可以翻雲覆雨的大亨級人物。

而就是這個好萊塢金字塔尖教父級別的人物,在幾十年中,對多名女性和女明星性騷擾。

礙於他的權勢和他在好萊塢、電影圈的地位,此前一直無人敢揭露這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秘密”。

沒有受害者敢站出來發聲,因為沒有人沒有媒體願意為她們發聲,她們也無法承受與權勢對抗的後果和下場。

一直到這個月初,兩位元女記者Jodi Kantor、Megan Twohey和Ronan的報導,才讓事件不斷發酵,影響力不斷擴大,最終推到了這座“大山”。

然而這曝光的過程,並不只是按下發佈按鈕那麼簡單。

在Ronan的報導發佈後,很多人都在好奇,Ronan是NBC的調查記者,為什麼最後文章卻發表在了《紐約客》上?

關於這個問題,Ronan回答說:“這裡面的細節,你們就要去問NBC和NBC的高層了”。

據HuffPost,Ronan在調查韋恩斯坦性侵案時,NBC曾阻止他採訪一位受害者,拒絕為他提供攝像設備和人員。最後Ronan只能自掏腰包請一位同事來幫忙完成採訪。

而在他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的調查後,Ronan表示他的報導最後卻被NBC的高層否決不給發表。

NBC的高層後來回應稱他們駁回Ronan的報導,是因為Ronan的報導沒有達到“可發表”的標準。

報導被否掉後,Ronan最後怒把自己的稿子送到了《紐約客》的辦公室。

“我走進《紐約客》的辦公室,帶著一份早該公諸於世,爆炸性的、可發表的調查報導。《紐約客》立刻就認可了這份報導,說它沒有達到‘可發表’標準是不準確的”。

除了受到上級的壓力,Ronan還表示他還收到了韋恩斯坦要起訴他的威脅。

但他仍沒有退縮一步,正如他之前所說,報導真相是身為記者的他的職責。

他要站出來為這些女性受害者們發聲,他要讓受性侵者不再被無視。

他像一個孤膽英雄,在對抗著黑暗,而這條路,他依然會無畏地走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