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花錢流轉土地,還翻倍賺錢?

農業2018, 這是一篇不能不看的預言!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依據是什麼?

1、政策大力發力

回顧今年幾個重要政策的發佈,就會發現,國家對農業下的決心不是一般的大。

從土地到產業,再到補貼、金融,都有大輻度地政策推進。

2、產業已具初步發展雛型

隨著各產業升級和各新興產業出現,農業產業呈全面發展之勢,並且已初具雛型。 一樣東西一旦框架基礎建立以後,隨後就會迎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

3、經營主體力量龐大

經營主體數量已達百萬,並且其中上規模的經營主體開始越來越多。 這就具備了產業發展的推動力。

4、資金開始大量進入農業

之前說過,人來了、錢來了,這個產業馬上就要發展起來了。

2018,農業將面臨的幾個破局!

政策大力引導、產業初具雛型、經營主體數量龐大,再加上資金湧入,這幾個因素足以使一個產業爆發。 而當前農業的這些困境和現狀,在2018年就將面臨破冰。

1、種養殖拉開新序幕:

種植領域不再徘徊在玉米、馬鈴薯、雜糧等種什麼的問題,種什麼已不再決定盈利,而是怎麼種將需要更多思考;

養殖方面將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嚴格環評,一些養殖場面臨禁養、淘汰,但是危機的同時一定也是大機會,另一個就是快速轉變格局,迅速發展的問題。

2、土地問題將有新突破

土地問題將迎來幾個破冰:

一是土地承包權到期問題將隨著新土地法的頒佈而出臺具體措施;

二是土地抵押貸款問題將加大試點,也就是說,通過土地又多了一個來錢路徑;

三是土地入市問題,這也將會在2018年有初步的進展。

3、新型主體地位提升

主要有兩個點:

一是未來農業發展中,合作社、農企、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主體將發揮主要帶動作用,扶持力度也會更大。

二是互聯網+農業”已開始顯效,未來更將充分發展,農業不再靠天吃飯,農業經營、農產品銷售等都將有重大創新突破。

4、補貼總額不變,但補貼結構要大變。

國家大力扶持農業,但決不是只靠補貼去拉動農業。 真正能拉動農業,使農業利潤高起來是要發展產業。 發展產業需要資金,這個資金靠補貼是支撐不了的,這時金融就進來了。 也就是說,當金融開始向農業傾斜的時候,就是農業的大機會開始的時候。

那補貼是幹什麼用的呢?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基礎補貼,這個面比較廣,金額不算太高,但相對條件比較低,拿到比較容易;另一個是產業補貼,主要補給規模經營主體及重點專案(比如休閒、生態等),這類補貼金額較大,主要是扶持這些主體,讓他們帶動更多農戶發展。

同時,也鼓勵那些小規模經營主體去重視經營,快速提高自己的產值,通過補貼降低他們的經營成本,從而使他們快速發展起來。

是快速增長期,也是快速淘汰期!

可以看出,2018年將是農業的一個快速增長期,但同時也是快速淘汰期。 考驗的是總體的經營盈利能力。 也就是說,誰能快速抓住機遇,經營起來,誰就能搶到先機;而誰抓不住這個機會,誰就很可能被淘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