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代替的6個職業

1.人工智慧代替職業——初級律師

德勤2016年公佈的一項報告預測, 未來20年法律行業可能將有約11.4萬個崗位被自動化替代。 技術已造成該行業約3.1萬份工作流失。

該報告預測, 未來20年另有39%的崗位是可能被裁員的“高危”崗位。

2.人工智慧代替職業--司機

2014年5月28日穀歌推出新產品--無人駕駛汽車。 與一般的汽車不同,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和刹車。 而無人駕駛汽車也是人工智慧發展中的一座豐碑。 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慧汽車, 也可以稱為輪式移動機器人, 主要依靠車內的以電腦系統為主的智慧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

3.人工智慧代替職業--圍棋手

2016年, 圍棋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以4:1的成績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 2017年, AlphaGo化身Master, 再次出戰橫掃棋壇, 讓人類見識到了人工智慧的強大。

4.人工智慧代替職業--服務業

現在我相信每一個發展差不多的城市都會有人工智慧機器人店,

裡面售賣簡易的掃地機器人, 家務機器人等等。 總有一天服務類機器人會更先進更廣泛。 因為其服務周到, 沒有情緒化等優點會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

5.人工智慧代替職業--醫生

手術機器人, 主要用於心臟外科和前列腺切除術。 外科醫生可以遠離手術臺操縱機器進行手術, 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手術 概念, 在世界微創外科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革命性外科手術工具。

6.人工智慧代替職業--流水線工人

流水線機器式的重複的工作是最易被代替的職業, 反而機器人可以更精准更高效且不知疲倦。 富士康昆山工業區解雇了6萬名員工用機器人代替生產, 以此降低勞動力成本。

不過人類也不用過度擔心, 因為大半職業中仍將殘留機器人所無法替代的複雜性工作,

能夠完全自動化(完全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占整體比重不到 5%。 喪失職位不一定等於喪失工作, 只是改變人類負責範疇, 屆時新職位空缺將趨向要求應徵者更具創意、社交技巧及運用人工智慧的能力, 會有更多自由工作者, 也會衍生出一些20至40人的小型企業, 利用人工智慧提升速度及固有技術, 挑戰大企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