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悠悠黃河岸 聲聲磧吼聲

在黃河流域曾流傳著一句民謠:黃河大同磧, 河槽滾激流, 白晝聲聲雷, 夜晚聽“磧吼”!道出了黃河大同磧猶如萬馬奔騰、波濤滾滾的咆哮聲。

“大同磧”也就是現在的黃河二磧, 位於秦晉大峽谷吳堡縣境內的丁家畔村, 與山西省磧口古鎮隔河相望。 黃河流經此處, 河道緊縮, 形成巨大落差, 激流傾瀉於暗礁石壁, 卷起驚濤駭浪, 勢如龍騰, 聲似虎嘯!他的景觀僅次於壺口瀑布, 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二磧”。

沿黃記者采風團一行還未走近二磧岸邊, 就聽到拍岸飛濺的浪水聲了。 由於此段黃河河道底部是起伏的岩石, 使得本來安靜的河道突然變窄, 黃河水便猛如一條巨龍翻滾奔騰, 寬闊的河面上濺起黃色的浪花, 澎湃的水聲不斷傳入耳畔。 這與一路上柔靜安和的黃河截然不同, 令二磧不負盛名!

由景觀塔、黃河奇石館、漂流廣場、觀景廊廳、停車場及相關附屬設施等組成黃河二磧旅遊風景區。

目前, 景觀塔、黃河奇石館、漂流廣場、觀景廊廳工程已完工, 正在進行景觀塔附屬和停車場主體工程。

穿過古香風貌的觀景長廊, 在被西斜的陽光拉長的長影中感受傾聽波光閃爍的奔騰流水, 數著錯落有致的下行臺階, 步入黃河岸邊, 而此地, 便是1987年黃河首漂7勇士的漂流起點。 30年前, 他們乘坐無動力裝置橡皮艇, 從黃河源頭出發, 輾轉近5個月, 成功首漂全程5464公里、落差4831米。 儘管為此付出7條生命的代價, 但“黃漂”精神和連奪五次世界冠軍的中國女排精神, 在當時被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兩支精神催化劑。

為紀念黃河首漂7勇士30周年, 黃河二磧旅遊風景區建立漂流廣場, 這便是遊覽此處的第三站。

廣場中央矗立著黃河首漂7勇士的集體石雕, 個個栩栩如生, 駐足凝望, 感覺往事歷歷在目!在憶往事的情緒中, 你會抬頭看見一座色彩豐富、外形醒目的黃河二磧觀景塔, 又名“紅龍塔”, 是吳堡縣黃河二磧旅遊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黃河二磧旅遊風景區的第四站。 世界本有埃菲爾鐵塔、比薩斜塔和我國的山西應縣木塔“三大奇塔”, 而紅龍塔便是仿照應縣木塔而建, 從外觀看呈平面八角形, 出門憑欄遠眺, 黃河二磧驚濤駭浪, 盡收眼底。 其中遠眺的一處盛景, 便是黃河二磧旅遊風景區的最後一站——黃河奇石館, 可以說, 這裡將秋天的金黃、冬天的潔白、江河的盤曲、高山的險峻、森林的蒼莽、原野的遼闊、小草的柔嫩、鮮花的嬌豔、大樹的挺拔、枯木的蒼桑、彩雲的飄逸、月色的朦朧、葉落而知秋至、風疾而知草勁、滴水猶能穿石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奇石之奇, 奇在形態, 奇在“人”“文”。 黃河人物、文字石在全國諸多奇石類別中獨樹一幟, 形式之多樣、內涵之豐富, 令人歎為觀止。 人物石栩栩如生, 文字石惟妙惟肖, 陸遊詩雲:“石不能言最可人”, 但黃河奇石卻似“精美的石頭會說話”, 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是奇石藝術的珍品, 也是吳堡石文化、黃河石文化的精髓。

吳堡天然形成的奇石, 令人拍案叫絕!真可謂:一石一世界, 一石一亙古。 茶餘飯後, 細細品味, 石畫合一, 色澤天成, 意蘊深刻, 讓人領略到無窮情趣。

一塊塊黃河奇石, 是無言的詩、不朽的畫,

是上蒼的手筆、母親的刀工。 一枚枚靈秀神奇的觀賞石, 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這些天然藝術品, 散逸著天地的神秘和靈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