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泗水生態新城提速崛起 青山綠水描繪綠色新畫卷

東方聖城網訊 10月26日, 第十一屆中國網路媒體濟寧行採訪團走進泗水, 來到了泗水生態新城。 從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之源到煥然一新的無邊光景,

泗水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 泗水生態新城也正以充滿活力的勢頭迅速崛起。

母親河孕育出“海岱名川”, 城鎮化描繪生態畫卷

泗河是泗水縣的母親河, 它承載著以“中華古文化之源”“聖人之源”與“卞仲姓之源”為代表的“源文化”。 在泗水生態新城的廣場上, 栩栩如生的雕刻造型敘述著源遠流長的東夷文化, 川流不息的泗河之上立著“海岱名川”的牌坊, 種類繁多的花草植被給秋季增添了無限色彩, 遊人悠然自得的享受著大自然的時光, 一幅幅綠色生態新畫卷為泗水生態立縣、城鎮化進程交出了滿意答卷。

走在充滿著源頭文化的泗河之濱, 不得不感歎泗水生態新城為這座縣城帶來的新的生機。

根據泗水縣城市建設規劃, 泗河以南為城市服務(生活區)區, 泗河以北為城市養生區, 中冊河以西則為運動休閒區。 城市服務區沿泗河與中軸線佈局縣級公共服務設施, 提升主城區生活品質;城市養生區通過打造辦公、休閒、養生度假等功能提升城市活力;運動休閒區採用旅遊服務與運動休閒服務設施帶動周邊旅遊地產的方式規劃佈局。 這座生態新城已被定位為“養心休閒地、品質生活城與活力新水岸”。

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構築城市發展新格局

一提到泗水, 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它原生態的綠色財富和一年四季的賞花匯。 而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 這座位於泗河兩岸的生態新城不僅為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運動休閒的便利場所,

也已逐漸成為遊客度假休閒的熱門選擇。

“來泗水除了賞花, 也可以看到我們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 比如東夷文化、女媧伏羲等, 還有很多動聽的傳說故事。 ”在泗河岸邊的文化廣場, 一位元遊客對記者說, 深入瞭解泗水後發現, 除了生態文明, 泗水還有“勝日尋芳泗水濱”“子在川上曰”等人文文化, 來到這裡不僅可以散心還能汲取不少知識, 讓自己的文化素養豐富了不少。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 新建的文化廣場、綠地花園不僅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居住環境, 同時也令他們幸福感大大提升。

“這麼的漂亮的建築和廣場以前都不敢想, 現在比一比, 我們也不比城市裡差。 ”穿行在泗河沿岸的綠道上, 迎面走來的當地居民向記者說,

泗水好山好水, 人傑地靈, 新城建設以來, 不少商業品牌也紛紛落戶, 給當地經濟帶來的不小的推動。

綠色新城加速崛起, 無邊光景日日更新

泗水生態新城位於泗河兩側, 北至星吳公路, 南至泉通路, 東至育才路, 西至聖昭路, 總面積19.48平方公里, 共涉及泗河街道、中冊鎮、金莊鎮3個鎮街, 28個村, 人口約3萬人。

在“生態立縣”戰略指導下, 2013年底, 泗水縣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 全面鋪開泗水生態新城建設。 陳舊的村落重新規劃, 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得以利用, 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發掘融合, 以優質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未來城鎮化主陣地初具雛形。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 泗河以南建築風格延續現有主城區現代風格,

洋溢著勃勃生機;泗河以北建築則以古典中式和新中式為主, 突顯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各類建築、雕塑、園林植物相得益彰, 勾勒出泗河兩岸的純美生態。

目前, 生態新城“三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已基本形成, 主要道路綠化、亮化初見成效。 泗水縣醫院新院、洙泗學校、泗河兩岸景觀工程、泗河泗水大橋等重點工程建成使用, 一個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的“養生福地、宜居新城”已經快速崛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