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的安葬追思方式逐漸增多 杭城興起新型生態葬

4月2日上午10時, 浙江安賢園常青苑內人來人往。 杭州市民劉先生拿出鮮花和祭祀品, 放到一塊綠草環繞的臥碑前, 這是他和父親為家人精心挑選的草坪葬。 “傳統墓葬往往很密集、擁擠, 草坪葬風景優美, 墓穴數量不多, 掃墓環境很清靜。 我相信父親會更喜歡!”

和劉先生想法類似的, 還有市民朱女士。 清明節前, 朱女士參加了浙江安賢園的骨灰深埋儀式, 包括朱女士父親在內的12位逝者, 安葬在新概念生態藝術苑內。 生態藝術苑採用可降解骨灰壇, 逝者骨灰將在半年內降解, 與土壤融為一體。

隨著科技的發展, 新的安葬追思方式逐漸增多。 在錢江陵園博愛林內的壁葬區, 市民張女士將由母親骨灰製作成的生命晶石存放於此。 這是杭州市第一例生命晶石:一個小小的透明罐子, 裡面存放了上百顆由骨灰製成的小石頭。 它們加起來, 大小也只有人骨灰體積的10%至15%。

在張女士眼裡, 這一顆顆晶石, 就是母親生命的凝結。

杭州市殯葬行業協會秘書長蔡黛鷹說, 這兩年杭州各大陵園、公墓推出了多種多樣的生態葬方式。 作為杭州擁有最多、最全生態葬項目的陵園, 僅浙江安賢園已有近千人選擇節地生態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