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鄭州民警路守澤:同事眼中的“法律活字典”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 李一川 見習記者 彭飛 通訊員 李丹 文圖

核心提示:沒有週末、沒有節假日, 只要同事需要他, 他總是第一時間為各類疑難、複雜的治安案件提供法律支援, 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行走的法律活字典”。 另外, 他還是基層民警眼中雞蛋裡挑骨頭的“路哥”, 是嚴苛的案件“把關人”。

他就是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法制科民警——路守澤。 從律師到民警, 他以更直接的方式用法律服務社會。

他是同事眼中的“法律活字典”

對於鄭州基層的治安警來說, 今年39歲的路守澤稱得上是他們的“資深顧問”, 在追求“規範執法”、“公正執法”的今天, 治安民警的法律需求越來越大, 因而他的工作也越來越忙碌。

據瞭解, 路守澤每天通過電話解答的法律諮詢不下30起。

10月21日上午, 對路守澤的採訪不時被打斷, 原因是他的電話不時響起。 無一例外, 全是基層民警來的法律諮詢。

其中一通電話是, 對方詢問路守澤關於煙花爆竹的執法事宜, 路守澤隨口說出“出臺的有煙花爆竹管理條例, 省廳專門有一個裁量標準”, 隨後他向民警進行解釋, 並讓對方在相關網站查閱。

“除了電話諮詢, 每天抱著案卷來找的也有很多。 ”法制科同事郭涵說,

打電話的大多是基層執法辦案中出現的難題和疑問, 路守澤總是細緻耐心的予以解答, 幫助辦案民警出主意想辦法。

路守澤說, 鄭州每天接到的警情在數千起, 其中有效的治安案件占一半, 而治安案件涵蓋傷害類、侵財類、涉黃涉賭類、食藥環(食品、藥品、環保)類等, 涉及200多種案件。 每一類案件都涉及到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規定, 他必須將每項規定爛熟於心, 才能保證為執法民警提供客觀、準確的解決方案。 除了要瞭解人大、國務院、省、市的相關規定, “街道辦出臺的檔都要一清二楚, 深入研究”, “需不斷地學習非常細的法律”。

郭涵說, 小路就是一本“法律活字典”, “每次有人諮詢他時, 他都能說出運用哪個法律第幾條、第幾款。

他牽頭編的兩本書成民警“實戰指南”

法制民警大多默默無聞, 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案卷, 卻需要精通各類法律知識和各種辦案程式, 路守澤在法制崗位上始終任勞任怨, 甘當執法後盾。

除了對法律瞭若指掌, 路守澤還經常深入一線, 發掘各類典型案件, 現場進行指導。 “你給人家的指導不能出現偏差, 說出的話不能脫離工作實際。 ”路守澤說, 必須要將法條與案件實際結合起來, 給一線民警提供建設性、可操作的方案。

今年9月初, 鄭州某公安分局轄區一物流公司雖經前期整改, 但仍被發現未開封驗視, 導致案值一百多萬假煙被通過該物流公司運輸。 因案情重大, 分局將案件上報治安支隊, 治安支隊立即指派路守澤深入一線進行法律指導。

此案中, 物流公司該承擔何責?如需處罰, 依據在哪?路守澤當即提出可依據《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第十九條對該物流公司進行處罰, 並將處罰結果抄報主管單位交運委。 最後, 辦案單位對該物流公司處行政罰款五萬元, 並將結果抄報了交運委。“通過該案件的處罰,除了夯實了物流公司的主體責任,協同了交運委的行業主管責任,另外,還使基層辦案單位對法律的不敢用、不會用轉為大膽用、敢於用。”路守澤說。

路守澤舉例說,僅涉及故意傷害的就有十幾條法律,他將每一條都梳理出來,並要結合典型案例,列出證據目錄,進行問題分析。另外,為了讓一線民警能合法、高效地對治安管理現場進行檢查,做到規範執法。在治安支隊法制科同事的配合下,路守澤結合案例,牽頭梳理出兩本《鄭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現場檢查工作要點》,實現了全市治安管理現場檢查過程中的五統一。

除此以外,路守澤還結合各單位上報的行政處罰戰果,總結分析了30起以上典型案例,進行了證據分析、實務應用分析,制定下發了《全市公安機關適用反恐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罰典型案例通報》(一)和(二),指導基層民警規範執法。

他的格言是“真理掌握在法律的射程之內”

現實中,不少人對公安機關警種部門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刑偵隊、治安隊、緝毒隊這樣的層面,而要論及“法制民警”這個詞,他們還覺得陌生。而實際上,公安機關法制部門掌握著法制監督、行政覆議、治安及刑事案件的審核等諸多許可權,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

作為執法品質的“守門員”,路守澤還敢於“較真兒”,對一些存在辦案瑕疵的案件下發督辦整改函,使這些案件得以糾正,“作為一名法制民警,對於案件,不能有半點馬虎。”

“剛開始,對於‘雞蛋裡挑骨頭’的法制民警,我一開始雖然挺排斥,內心總是感覺自己人為啥總卡自己人?!但幾年辦案下來,時間久了,工作經歷的多了,說實話,還真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因為,除了辦案民警之外,法制科是唯一能保障這一環節不出問題的人。”一位基層民警說。

現實中,一些重大案件、新型犯罪案件如何定性,始終是擺在法制民警面前的一道難題。面對罪與罰,路守澤們也不斷地為新事物帶來的新問題找法律依據、找對策。他組建了全市法制業務分享群,邀請了38家執法單位的業務骨幹加入。“有些新問題找不到相關法律依據,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路守澤說,網約車、共用單車剛興起時,由於相關規定尚未出臺,一線民警陷入執法困境,這時就在群裡和大家討論最能適用該問題的法律,讓民警執法有據。

據瞭解,為了提高民警的執法水準,路守澤同志還送教下基層。近一個月,他到金水路、未來路等基層辦案單位進行法制授課50餘次。另外,他每週還要到鄭州市人民警察培訓學校開展1-2次培訓。

並將結果抄報了交運委。“通過該案件的處罰,除了夯實了物流公司的主體責任,協同了交運委的行業主管責任,另外,還使基層辦案單位對法律的不敢用、不會用轉為大膽用、敢於用。”路守澤說。

路守澤舉例說,僅涉及故意傷害的就有十幾條法律,他將每一條都梳理出來,並要結合典型案例,列出證據目錄,進行問題分析。另外,為了讓一線民警能合法、高效地對治安管理現場進行檢查,做到規範執法。在治安支隊法制科同事的配合下,路守澤結合案例,牽頭梳理出兩本《鄭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現場檢查工作要點》,實現了全市治安管理現場檢查過程中的五統一。

除此以外,路守澤還結合各單位上報的行政處罰戰果,總結分析了30起以上典型案例,進行了證據分析、實務應用分析,制定下發了《全市公安機關適用反恐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罰典型案例通報》(一)和(二),指導基層民警規範執法。

他的格言是“真理掌握在法律的射程之內”

現實中,不少人對公安機關警種部門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刑偵隊、治安隊、緝毒隊這樣的層面,而要論及“法制民警”這個詞,他們還覺得陌生。而實際上,公安機關法制部門掌握著法制監督、行政覆議、治安及刑事案件的審核等諸多許可權,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

作為執法品質的“守門員”,路守澤還敢於“較真兒”,對一些存在辦案瑕疵的案件下發督辦整改函,使這些案件得以糾正,“作為一名法制民警,對於案件,不能有半點馬虎。”

“剛開始,對於‘雞蛋裡挑骨頭’的法制民警,我一開始雖然挺排斥,內心總是感覺自己人為啥總卡自己人?!但幾年辦案下來,時間久了,工作經歷的多了,說實話,還真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因為,除了辦案民警之外,法制科是唯一能保障這一環節不出問題的人。”一位基層民警說。

現實中,一些重大案件、新型犯罪案件如何定性,始終是擺在法制民警面前的一道難題。面對罪與罰,路守澤們也不斷地為新事物帶來的新問題找法律依據、找對策。他組建了全市法制業務分享群,邀請了38家執法單位的業務骨幹加入。“有些新問題找不到相關法律依據,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路守澤說,網約車、共用單車剛興起時,由於相關規定尚未出臺,一線民警陷入執法困境,這時就在群裡和大家討論最能適用該問題的法律,讓民警執法有據。

據瞭解,為了提高民警的執法水準,路守澤同志還送教下基層。近一個月,他到金水路、未來路等基層辦案單位進行法制授課50餘次。另外,他每週還要到鄭州市人民警察培訓學校開展1-2次培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