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給孩子沖了一張公交卡,結果……

剛充了100元的公交卡沒多久就被孩子消費完了, 家長“湯圓兒”(網名)覺得很奇怪。 詢問孩子後才知道, 兒子除了乘車刷卡外, 買零食也刷公交卡,

她擔心這樣會使孩子花錢無節制, 如此下去容易誘導社會經驗和自製能力有限的學生亂花錢。 她在網上發帖責怪公交, “金華BRT網站上鋪設的購物站, 為什麼連用公交卡坐車的小孩都不放過?”

BRT站內購物機惹爭議

該家長質疑:“建設BRT, 開設網站服務是件便民利民的好事情, 但是佔用公共資源, 擺設這些垃圾食品飲料的售賣機, 用公交卡就能買, 這不是在害小孩子嗎?”

帖子一出, 引起不少網友議論。

“清水河畔”:“跛子反怪路不平。 典型的中國式家長思維。 ”

“夕武風”:“你孩子玩不玩手機遊戲?小心充值幾十萬元。 你要教育好。 ”

“可親寶貝”:“一句話打翻一船人, 個人認為售貨機還是方便大眾的。 怕小孩亂買東西, 就該從自身出發,

做好監管和教育。 ”

不少網友替BRT叫屈, 認為“BRT躺著都中槍”。

公交集團:初衷為方便市民

記者就此事向一些學生家長詢問, 發現此類情況在中小學生中雖有出現, 但不常見。 學生家長彭先生和部分家長呼籲, 能否針對學生卡的消費功能進行遮罩, 或者賦予家長一定的自主權, 對不同家長區別對待, 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為子女公交卡開通消費功能。

對此, 金華公交集團IC卡中心主任章群表示, 他們未接到過學生家長反映類似情況, 由於該卡設計及功能使用均由專門的合作部門開發負責, 目前還沒有什麼有效的監管手段和限制政策。 另外, 網站的售賣機內銷售的多為水、飲料、餅乾等, 主要為市民提供便利。 學生群體是針對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這類人群也有此類消費需求, 她建議, 發現上述行為學生的家長, 可以一次性給學生卡充值少些, 控制孩子每月在公交IC卡上的金額。

孩子更缺理財教育

記者瞭解到, 公交卡除了具有乘坐公交刷卡優惠的功能外, 在一些大中城市還越來越多地被用於超市購物、電影院購票等方面, 這些為市民提供了便利。 就上述家長提出的擔憂, 理財專家認為, 功能多樣的公交卡其實為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提供了方便。

招商銀行金華分行國際金融理財師朱俏君認為, 理財教育是一種最基本的生存教育, 應該從小抓起。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錢。 其實, 為孩子的公交卡充值就是給孩子零花錢,

如何引導孩子花好零花錢, 這需要家長好好動動腦筋。

如何利用公交卡進行理財教育呢?朱俏君建議, 首先, 家長不要圖省事, 一次往公交卡記憶體錢過多。 每次充值30~50元。 其次, 理財教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理清哪些是必要開支, 哪些是次要開支, 或者是奢侈性開支。 就公交卡目前本身對孩子所具有的功能來說, 一方面是乘坐公車, 一方面是買零食。 這兩種消費對比, 坐車上學是必要開支, 買零食就是次要開支。 作為家長, 不妨和孩子算一算, 每天上下學坐車, 需要花多少錢, 再和孩子商量好, 多長時間充50元錢最合適。 在此期間, 讓孩子自由支配, 錢是用於坐車還是用於買零食。 “如果孩子買零食的花費超支,

不妨讓孩子體會一下走著上學的艱苦, 讓他認清孰重孰輕。 ”

朱俏君說, 公交卡每次刷卡都會顯示金額和餘額,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記帳, 把每天的花銷記錄下來。 “公交卡的消費功能沒有那麼可怕, 利用好了非但不會助長孩子的不良消費習慣, 相反還為家長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家長應該抓好這樣的教育契機。 ”

編輯:大排妹 商務合作:paipai66699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