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42.2%上海市民經常鍛煉跑步游泳等最受歡迎

晨報記者 徐 明

昨天下午, 《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簡稱“300指數”)正式發佈。 在這份對2016年申城全民健身進行的全方位測評中, 本市全民健身事業總體發展情況比較令人滿意。 按照“300指數”的標準, 上海全民健身發展的總分為226.8分。 調查顯示, 上海市民經常鍛煉的比例達到42.2%。

在健身環境方面, 去年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有較大提高。 2016年, 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總投入7.7億元, 其中日常工作經費占比46.7%, 主要投入在社區體育場地的建設和維護, 以及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的舉辦。

運動參與方面, 本市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人口比例有較大提高,

從2015年的40.8%, 增加到42.2%。 資料表明, 跑步、快走(健步走)、騎自行車、羽毛球、游泳、籃球、力量健美、徒步登山攀岩、乒乓球、舞蹈類體育項目位居市民參與的前十名。

上海市民的體育消費水準也逐年提升。 在居民健身狀況調查中, 88.6%的受訪者表示在2016年發生了體育消費, 體育消費中位數達到1500元, 41.3%受訪者的消費金額在1001元至5000元。

2016年, 上海市民體質健康指數為71.8分。 全市共有1.5萬多名成年人和老年人參加了體質測定, 達成率為97.3%。 上海市民的體質達成率已連續三屆在全國國民體質監測中名列榜首。

不過, 在“科學健身素養”測評上, 上海市民的得分亮起了紅燈。 問卷滿分為100分, 包含健身知識和理念、運動技能與方法、運動傷害防護及運動干預等相關知識點。

在回收的1590份有效問卷中, 市民平均得分50.8分。 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市民雖然擁有積極的健身意願, 但科學健身水準總體不高。 其中, 青少年和老年人呈現兩頭低的狀況, 特別是老年人, 參與體育鍛煉的比例最高, 健身素養測評得分最低。

對此,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質研究與健身指導中心主任劉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市體育局將與衛計委合作, 通過“體醫結合”的方式, 向市民推送科學的健康指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