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郴州人的朋友圈 竟然是騙人的!真相是……

這兩天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

都被這個測試刷屏了

▼▼▼

這款名為“這個男人的眼睛

在一條直線上嗎?”的測試

做9道題,

就能分析出你左右腦的理論年齡,

還給你一段分析,

然後生成圖片,

朋友圈裡。

測試雖然蠻有趣, 但怎麼總感覺有點可疑?

果然, 很快就有人發現, 為啥我做了幾次,

同樣的答案, 居然會有不同結果?

難道我不同時間下左右腦年齡還會浮動的?

圖片裡標藍的那句, 據說意思就是“隨機”……

So, 做完測試感覺“挺准”的小夥伴們,

醒醒啦~

也早有網友發現測試的答案

根本不靠譜

@鍵盤俠BroYang:意料之中, 測了好幾次相同的答案結果每次都不一樣, 而且頁面廣告巨多, 就是一變相引流的手段, 從這麼多人都參加的情況來看目的已經達成了……

@南南南1994_402:朋友圈出現這種情況我都測兩次, 相同輸入下, 從沒遇到過一致的輸出, 我就明白了, 這種東西真的是騙人都騙的不嚴謹啊

@Dora時光機:難道你們都是看了代碼才知道的?早就發現了…

但是, 問題來了, 的確真的很多人覺得“挺准噠”

記者在採訪中也問了這個問題,

給出的答案是——

這可以用一個名為

“福勒效應”(又名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現象來解釋: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 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 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 卻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Emmm, 意思就是說——

不管是神馬左右腦測試、性格測試、職業潛能測試……

有很大程度上, 都會受“福勒效應”影響,

並不是真的准, 而是讓你覺得准。

至於所謂左右腦的不同分工, 其實也並不是絕對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左右腦不同分工, 來自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提出的“左右腦分工理論”, 他也因此榮獲了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根據這一研究成果, 人類的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等, 因此被稱為“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 而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美術、音樂等, 因此又可稱為“創造腦”、“藝術腦”、“音樂腦”。

不過隨著對大腦研究的進一步發展,人們也發現了一些不同的情況。

實際上,有很多患者在切除左腦後依然可以說話唱歌,國外還專門有一個網站就是講述這些“半腦人”的故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尹文剛研究員認為,人的大腦很多區域分化越來越明顯,但這個區分也不是絕對的,大腦一個區域受損之後,往往另一個區域可以替代這個功能。

他表示:“只有一半大腦,能大學畢業,能正常生活,什麼都是正常的,說明人類有一半大腦就已經夠了,換句話說,人大腦的潛力起碼有50%沒開發呢!”

好吧,借用網友的話說——

“你的努力程度,

根本還沒有資格談大腦的潛力”

至於你的左右腦年齡測試,

你開心就好,你的腦子根本不care噠

不過隨著對大腦研究的進一步發展,人們也發現了一些不同的情況。

實際上,有很多患者在切除左腦後依然可以說話唱歌,國外還專門有一個網站就是講述這些“半腦人”的故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尹文剛研究員認為,人的大腦很多區域分化越來越明顯,但這個區分也不是絕對的,大腦一個區域受損之後,往往另一個區域可以替代這個功能。

他表示:“只有一半大腦,能大學畢業,能正常生活,什麼都是正常的,說明人類有一半大腦就已經夠了,換句話說,人大腦的潛力起碼有50%沒開發呢!”

好吧,借用網友的話說——

“你的努力程度,

根本還沒有資格談大腦的潛力”

至於你的左右腦年齡測試,

你開心就好,你的腦子根本不care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