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萬聖節來了,租房的朋友請小心

壹讀知道

在閱鬼故事無數後, 壹讀君得出了個頗為辛酸的結論:

在所有倒楣蛋中, 租房客往往死得最慘。

更慘的是, 他們死後通常還得繼續困在這個從不曾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 等待下一個房客的到來。

生不歸於家, 死不安於塚。

荒誕的鬼故事下盡顯無所歸依的悲涼。

愛讀鬼故事的壹讀君|皮皮魯

曾有人專門針對發生在私密空間的鬼故事進行分析, 發現主人公的安全感有一條非常明確的界限:門窗。

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被父母告誡過“不要給陌生人開門”、“老實呆在家裡, 別往外跑”, 這些觀念最終都內化為潛意識, 陪伴我們到成年。 它讓我們相信:

門外的人, 是外人;門外的世界, 很危險。

所以在鬼故事中, 門窗作為連接內外環境的媒介, 是厲鬼最容易出現的地方。 深夜的門鈴、小小的貓眼、走廊裡明滅的燈光, 這種外部空間有鬼-拒絕開門-內部空間安全的故事結構已經是靈異事件中的固定套路。

但無論如何, 住在自己屋子的人還有“家”這個安全域, 但租房住的人連這個庇護所都沒有。

因為你甚至不能確定房子本身安不安全。 大部分人租房都只能從仲介那裡獲得資訊, 看看《咒怨》裡伽椰子作祟那麼久仲介都能源源不斷把人往裡帶, 他們說的哪個字你敢信?

信任感的缺乏是恐怖臆想的源頭。

記得在蓮蓬鬼話上看到過一個貼子。 女白領在外租房子獨自居住, 半夜聽見有人敲門, 從貓眼往外看什麼都沒有。 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天, 害怕的她叫了閨蜜來陪自己。 半夜敲門聲又響起, 依然門外無人。 結果過了幾天閨蜜猶豫著告訴她, 那晚的敲門聲好像是在門內.......

安全域內外界線的模糊同樣體現在那些牆內發現屍體的傳說。

牆有別於門窗, 不是內外兩邊的交接, 反而是隔絕, 所以一般情況下象徵的是堅實的保護。 鬼的本體在牆裡其實就是在宣告保護的喪失, 對於租房的人而言, 出租屋並非安全穩定的空間環境,

那層脆弱的外殼隨時能被擠得粉碎。

其次, 鬼故事中的租房客在遇到危險時通常獨立無援。

鄰居就別提了, 基本與員警同步出場;明明是住著幾十戶人家的公寓, 可主角永遠奔逃在空蕩蕩的走廊上, 無論叫得多大聲也不會有誰開門來看看。 反觀以農村為背景的怪談, 大柱中邪了二柱三柱能及時趕到把他看護起來等村長請神婆, 鬧出人命的概率自然小了很多。

但對於租房客而言, 最紮心的不——是鄰居不開門, 而是打開自家門後同樣空無一人。

沒有親友在身邊, 存活率先低了一半。 學校怪談那麼多, 但正兒八經掛掉的真沒幾個。 只要不是徹底的炮灰, 關鍵時刻室友都會開門驚鬼。 租房客就不同了, 你在房間內快把自己掐死了別人也不知道,

就算知道也沒鑰匙進門。

再者, 他們能支撐你的精神。

恐怖小說中有部神作叫《一封家書》。 主人公異國求學, 和幾個朋友合租了一套不錯的別墅。 誰料這是套凶宅, 厲鬼通過誘導他們玩筆仙重回人間作祟, 不管他們是在外面還是呆在別墅裡, 每週五雷打不動的遇見恐怖事件,並且嚴重程度指數級遞增。

當一直並肩作戰的好兄弟最終也掛了後,主角徹底崩潰了。他其實知道自己還有一周做最後的努力,卻沒有再耗費時間尋找保命的辦法,只是坐在空蕩蕩的鬼屋給大洋彼岸的父母寫了一封長長的家書。

死亡需要獨自面對,但親密關係可以減輕恐懼。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鬼故事的背景從家到校園最後到出租屋,暴力程度是逐漸遞增的。越是高壓孤立的環境,越多兇惡的鬼魂。

所以獨自租房的朋友,無論你平時多麼宅,壹讀君真誠建議你萬聖節那天出門和小夥伴們找點樂子。南瓜燈能不能嚇退鬼不要緊,至少能借要糖的機會和自己鄰居混個臉熟啊。

參考文獻:

1、《鬼話連篇——網路鬼故事研究》,楊斯康,廣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論個體心理——社會心理的互動與社會化》,石鳳妍,南開大學學報

圖片來自全景

每週五雷打不動的遇見恐怖事件,並且嚴重程度指數級遞增。

當一直並肩作戰的好兄弟最終也掛了後,主角徹底崩潰了。他其實知道自己還有一周做最後的努力,卻沒有再耗費時間尋找保命的辦法,只是坐在空蕩蕩的鬼屋給大洋彼岸的父母寫了一封長長的家書。

死亡需要獨自面對,但親密關係可以減輕恐懼。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鬼故事的背景從家到校園最後到出租屋,暴力程度是逐漸遞增的。越是高壓孤立的環境,越多兇惡的鬼魂。

所以獨自租房的朋友,無論你平時多麼宅,壹讀君真誠建議你萬聖節那天出門和小夥伴們找點樂子。南瓜燈能不能嚇退鬼不要緊,至少能借要糖的機會和自己鄰居混個臉熟啊。

參考文獻:

1、《鬼話連篇——網路鬼故事研究》,楊斯康,廣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論個體心理——社會心理的互動與社會化》,石鳳妍,南開大學學報

圖片來自全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