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媒全球大學排名:中國大學排名“大躍進”

美媒全球大學排名:中國大學排名“大躍進” 報導外媒稱, 美媒全球大學排名, 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大學排行榜顯示, 在研究創新、推動工業和市場應用領域, 歐美大學比亞洲同行仍更具競爭力 。

導讀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9月28日報導稱, 路透社發表的2017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的100所大學排行榜上, 北美大學占了51所, 歐洲大學26所, 亞洲20所, 中東有3所。

外媒發佈最具創新力大學排行榜 中國大學排名“大躍進”

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大學排行榜顯示, 在研究創新、推動工業和市場應用領域, 歐美大學比亞洲同行仍更具競爭力。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9月28日報導稱, 路透社發表的2017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的100所大學排行榜上, 北美大學占了51所, 歐洲大學26所, 亞洲20所, 中東有3所。

美國斯坦福大學再次蟬聯冠軍。 位於加州矽谷中心的斯坦福大學, 在現代網路技術發展中始終扮演著關鍵角色。 該校畢業生中, 很多人成為IT業領頭企業的創辦人, 如穀歌、英特爾、惠普等。 源自斯坦福的新技術和創意在全球學術界和工業界被頻繁引用。 這也是這一排行榜衡量高校創新的標準之一。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也再次名列第二、第三。

排在第四的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具有近600年歷史的比利時魯汶大學位居第5。

此次進入創新高校前20名的亞洲大學中有兩所韓國大學, 分別是的韓國科學技術學院(第6名)和浦項工業大學(第14名)。

報導稱, 中國今年有3所大學進入百強榜單, 分別是清華、北大和浙大。 與去年相比這幾所高校的排名都有很大進步, 清華躍進15名, 排名51;北大上升了10名, 排在第60;浙江大學首次躋身百強, 排在第100名。

分析還指出, 亞洲高校總體上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是日本大學長年經費不足。 大學是日本科研重鎮, 但非常依賴政府撥款。 日本經濟增長停滯、通貨緊縮已長達20年, 投入高校的公共資金減少, 意味著創新能力的下降。 此次上榜的日本大學有8所,

排名最靠前的是東京大學, 排在21位。

報導稱, 德國有7所大學進入創新百強, 包括慕尼克工大(第40名), 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第50名), 慕尼克大學(64), 弗賴堡大學(81), 柏林自由大學(86), 美因茨大學(91), 德累斯頓工大(97)。

境外媒體稱中國大學全球排名迅速上升:“留學熱”或將降溫

9月7日報導港媒稱, 在最新出爐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誌“世界大學排行榜”上, 中國內地大學表現出色,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同時躋身世界排名前30, 是排行榜創立13年來的首次。 內地共有7所大學打入200強。

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9月6日報導, 排行榜前30名的精英大學仍然由英美壟斷, 美國占19所, 英國占6所, 瑞士和加拿大各有1所, 亞洲地區共有3所, 除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外,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是內地大學。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表示, 中國內地共有兩所大學躋身前30名, 其領先學府已躋身全球精英大學行列。 內地往年排名較低的大學也進步神速:上海復旦大學跳升39名, 升至116;而此前未進入前200名的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 分別躍升至第169名及177名。 另外, 中國科技大學排在第132位, 上海交通大學列188名。

另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9月5日報導,6所澳大利亞大學已經躋身世界前100所高校之列。不過有人告誡說,它們可能很快被中國的大學超越。中國大學的全球排名正在迅速上升。

墨爾本大學是排名最高的澳大利亞大學。在最新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誌“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它的整體排名是第32位。

報導稱,這個年度排行榜考察了7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所大學,並調查它們在教學、研究、論文引用率、國際展望和行業收入方面的表現。

該排行榜的編輯菲爾·貝蒂說:“今年的一個重要情況是,中國大學的排名繼續上升,有兩所中國大學第一次擠入前30名。”

雖然過去一年中澳大利亞大學的國際學生數量增加了15%,但貝蒂說,這一增長可能會因為亞洲大學排名的上升而受到影響。

目前,澳大利亞國際學生中有大約30%來自中國,有大約11%來自印度。

貝蒂說:“隨著中國高教系統的改善,很多中國學生可能會選擇留在國內接受大學教育,而不是去海外念書。”

報導稱,亞洲大學的崛起也會影響英國、美國等其他英語國家。

貝蒂說:“在這份排行榜中,澳大利亞不是唯一會被亞洲超越的國家。在今年的排行中,美國、英國和歐洲的一些大學已經被亞洲大學超越。這是由於亞洲大學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聲譽提高導致的。”

貝蒂還說:“語言可能是很多國際學生在亞洲國家學習的主要障礙之一。但隨著亞洲的頂級大學躋身全球精英大學之列,亞洲的海外學生數量可能會增加。”

中國須警惕傳銷黑手伸向校園 美媒:“商業邪教”瞄準大學生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美媒稱,在中國,一些“高科技企業”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承諾可以快速致富,還有的偽裝成慈善團體以加入會員為誘餌或構建新產品銷售網來行騙。這些團夥日益顯現威脅:金字塔騙局(即傳銷——本網注)的擴散吸引了大量追隨者和巨額資金,引發並加重了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廣泛擔憂。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27日報導,據非政府組織中國反傳銷協會稱,現在有4000多萬人掉入傳銷陷阱,可能還不止,僅今年夏天被搗毀的一個傳銷組織據稱就有超過500萬註冊會員,另一個南方的組織至少收取了5400萬美元。去年,當局調查了2800多萬起傳銷案件,比2015年增長19%。

報導稱,這種騙局形式多樣,但中國媒體將最惡劣的稱為“商業邪教”,因為他們偽裝成精英企業或初創公司,雇用大學畢業生,利用高壓教化策略,要求員工要有狂熱的忠誠,有時候還會採取綁架或暴力手段來斂財。新會員要繳納會費並說服其他人加入,他們拉的人越多,自己和老闆賺的錢就越多。但如果退出的人太多或是沒有願意付錢的新成員加入,這個金字塔就會崩潰,其連鎖反應就是許多家庭破產,增加中國金融系統壓力。

幫助受害家庭尋找失蹤親屬的劉利兵(音)也曾身陷傳銷騙局。他說:“他們承諾了發財夢,實際上,他們會給你洗腦,把你控制起來。”

報導稱,中國一直擔心傳銷對社會造成的不穩定後果,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放鬆對經濟的控制以來,這種騙局就在中國猖獗起來。但政府最近警告說,傳銷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社交媒體正在更加快速、更大規模地擴散。隨著經濟增長放緩,他們承諾的高回報更具吸引力,尤其是中國普通民眾缺乏可靠的投資選擇。此外,最近北京發生的一起抗議活動加劇了一些組織鼓勵的絕對忠誠對社會穩定產生威脅的擔憂:示威者不是要求賠償或調查傳銷,而是抗議逮捕其頭目。

執法人員稱,中國的傳銷騙子通常把重點放在老年人身上,而“商業邪教”則剝削出身窮人家的大學生,他們這樣做是抓住了為避免失業而全力以赴的一代人的憂慮情緒。

在高校擴招後,中國現在出現了大學畢業生過剩和高薪職位短缺的問題,大學文憑曾是進入中產階級的入場券,而現在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卻只能找到低薪職位甚至找不到工作。據中國媒體報導,近幾個月,中國有成千上萬年輕人陷入傳銷騙局,包括在天津的許多人。

報導稱,這些組織非常善於利用中國年輕人渴望加入初創企業的心態,受害者經常被吸引到偏遠的農村,住在封閉的社區,被灌輸白手起家的神話。曾經的傳銷組織成員說,一些組織在熱門求職網站上打廣告,解釋簡陋的設施和條件是他們在培養一種“初創環境”。

四月,在中國西南部城市北海的一次打擊行動後,被指控參與一個傳銷組織的人群遭警方拘捕。

另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9月5日報導,6所澳大利亞大學已經躋身世界前100所高校之列。不過有人告誡說,它們可能很快被中國的大學超越。中國大學的全球排名正在迅速上升。

墨爾本大學是排名最高的澳大利亞大學。在最新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誌“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它的整體排名是第32位。

報導稱,這個年度排行榜考察了7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所大學,並調查它們在教學、研究、論文引用率、國際展望和行業收入方面的表現。

該排行榜的編輯菲爾·貝蒂說:“今年的一個重要情況是,中國大學的排名繼續上升,有兩所中國大學第一次擠入前30名。”

雖然過去一年中澳大利亞大學的國際學生數量增加了15%,但貝蒂說,這一增長可能會因為亞洲大學排名的上升而受到影響。

目前,澳大利亞國際學生中有大約30%來自中國,有大約11%來自印度。

貝蒂說:“隨著中國高教系統的改善,很多中國學生可能會選擇留在國內接受大學教育,而不是去海外念書。”

報導稱,亞洲大學的崛起也會影響英國、美國等其他英語國家。

貝蒂說:“在這份排行榜中,澳大利亞不是唯一會被亞洲超越的國家。在今年的排行中,美國、英國和歐洲的一些大學已經被亞洲大學超越。這是由於亞洲大學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聲譽提高導致的。”

貝蒂還說:“語言可能是很多國際學生在亞洲國家學習的主要障礙之一。但隨著亞洲的頂級大學躋身全球精英大學之列,亞洲的海外學生數量可能會增加。”

中國須警惕傳銷黑手伸向校園 美媒:“商業邪教”瞄準大學生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美媒稱,在中國,一些“高科技企業”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承諾可以快速致富,還有的偽裝成慈善團體以加入會員為誘餌或構建新產品銷售網來行騙。這些團夥日益顯現威脅:金字塔騙局(即傳銷——本網注)的擴散吸引了大量追隨者和巨額資金,引發並加重了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廣泛擔憂。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27日報導,據非政府組織中國反傳銷協會稱,現在有4000多萬人掉入傳銷陷阱,可能還不止,僅今年夏天被搗毀的一個傳銷組織據稱就有超過500萬註冊會員,另一個南方的組織至少收取了5400萬美元。去年,當局調查了2800多萬起傳銷案件,比2015年增長19%。

報導稱,這種騙局形式多樣,但中國媒體將最惡劣的稱為“商業邪教”,因為他們偽裝成精英企業或初創公司,雇用大學畢業生,利用高壓教化策略,要求員工要有狂熱的忠誠,有時候還會採取綁架或暴力手段來斂財。新會員要繳納會費並說服其他人加入,他們拉的人越多,自己和老闆賺的錢就越多。但如果退出的人太多或是沒有願意付錢的新成員加入,這個金字塔就會崩潰,其連鎖反應就是許多家庭破產,增加中國金融系統壓力。

幫助受害家庭尋找失蹤親屬的劉利兵(音)也曾身陷傳銷騙局。他說:“他們承諾了發財夢,實際上,他們會給你洗腦,把你控制起來。”

報導稱,中國一直擔心傳銷對社會造成的不穩定後果,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放鬆對經濟的控制以來,這種騙局就在中國猖獗起來。但政府最近警告說,傳銷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社交媒體正在更加快速、更大規模地擴散。隨著經濟增長放緩,他們承諾的高回報更具吸引力,尤其是中國普通民眾缺乏可靠的投資選擇。此外,最近北京發生的一起抗議活動加劇了一些組織鼓勵的絕對忠誠對社會穩定產生威脅的擔憂:示威者不是要求賠償或調查傳銷,而是抗議逮捕其頭目。

執法人員稱,中國的傳銷騙子通常把重點放在老年人身上,而“商業邪教”則剝削出身窮人家的大學生,他們這樣做是抓住了為避免失業而全力以赴的一代人的憂慮情緒。

在高校擴招後,中國現在出現了大學畢業生過剩和高薪職位短缺的問題,大學文憑曾是進入中產階級的入場券,而現在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卻只能找到低薪職位甚至找不到工作。據中國媒體報導,近幾個月,中國有成千上萬年輕人陷入傳銷騙局,包括在天津的許多人。

報導稱,這些組織非常善於利用中國年輕人渴望加入初創企業的心態,受害者經常被吸引到偏遠的農村,住在封閉的社區,被灌輸白手起家的神話。曾經的傳銷組織成員說,一些組織在熱門求職網站上打廣告,解釋簡陋的設施和條件是他們在培養一種“初創環境”。

四月,在中國西南部城市北海的一次打擊行動後,被指控參與一個傳銷組織的人群遭警方拘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