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華為:AI比全面屏更重要 Mate 10要賣1500萬台

2017年10月20日 華為在上海召開了Mate 10系列手機的中國發佈會。 會上共推出Mate 10、Mate 10 Pro和Mate 10保時捷版設計三款旗艦手機。 除了新產品外, 會上還宣佈了華為支付、華為VR等諸多服務的最新進展。 會後PChome前方記者有幸參加華為消費者業務CEO 余承東, 消費者業務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朱平的中國媒體群訪。 儘管採訪環節一度因為現場氣氛踴躍而拖堂, 但這並不影響二位高管頻頻解密Mate 10新品的幕後故事。

·用高端產品做全球第一 Mate 10要賣1500萬台

五年前, 華為手機業務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 當時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 全球銷量排名第六位,

排在華為前面的有三星、中興、LG、諾基亞等。 在當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公開表示, 未來主流手機品牌將不會超過四家, 華為將是其中一家。 此言一出整個行業充斥著各類質疑。 而在今天, 華為手機不僅砍掉了不掙錢的地段產品, 更是依靠Mate、P、Nova、麥芒等中高端產品, 強勢佔據各管道銷量冠軍。 據Counterpoint的最新資料顯示, 華為智慧手機的全球銷量已經連續兩月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 全球第二、中國第一是華為五年來用心做手機的最終成績單, 也用行動給予了那些質疑者們當頭一棒。

當談到未來多久可以成為全球第一時, 余承東直言表示“如果想把市場份額做成第一, 只需要做3000萬台低端機器就可以達到, 但華為是想往高端做, 想贏得更多的高端客戶, 因此華為把低端都砍掉了。 ”餘承東強調的做高端手機並非虛言, 華為前三個季度的增長來自歐洲、日本、中國、亞太, 越是發達國家市場華為的提速越快。 在中國和歐洲的部分市場, 華為的高端產品份額已經超越三星。

關於Mate 10的銷量預估, 余承東自信的表示“Mate 10我們希望可以達到1500萬台”。 坦白的說, 1500萬台銷量並不多, 中國排名前幾的手機品牌年銷量早已破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華為Mate 10系列手機是3899元起售的高端手機, 華為此次絕非定了一個小目標, 因為它背後可是超過600億人民幣的大生意。

·全面屏不是最大亮點 AI才是Mate 10的精髓

華為Mate 10全系列雖共發佈三款產品, 但從產品形態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個, 即Mate 10和Mate 10 Pro, 二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螢幕部分的差異。 前者採用標準的16:9窄邊框屏, 後者採用18:9全面屏。 儘管全面屏已經成為時下手機設計風潮的主旋律, 此次華為仍將寶押在了AI生態上。 “全面屏是很多沒有研發背景的廠商造就的一個趨勢”,

餘承東認為用戶關注的點絕非在是否減少了螢幕頂部和底部的黑邊, 更多的是在拍照、耐摔、續航、防水等方面。 不過在Mate 10系列上, 華為仍給消費者選擇的權利, 推出了全面屏設計的Mate 10 Pro。

對於消費者關注點上, 華為絲毫沒有懈怠。 想要在一部窄邊框或全面屏手機上兼顧耐摔和防水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不論是窄邊框還是全面屏, 對手機設計最大的挑戰在於天線的設計和跌落時螢幕可靠性兩個方面, 而防水上則對手機開孔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華為Mate 10系列手機均配備了4根天線, 而且可以做到超過IP57級的三防體驗, 這其中的黑科技雖在採訪中沒有被詳細解答, 但還是值得為華為的工程師點贊。

再看拍照、續航這兩個用戶需求點上,

Mate 10系列更加領先。 華為不僅採用了業內最領先的元器件, 如攝像頭配備了f/1.6的大光圈的模組、雙攝功能再次升級外。 還利用行業最前沿的AI智慧引擎來提升拍照時的場景優化和使用時的功耗優化。 “現在是APP時代, 未來是AI時代, 到了AI時代這種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余承東表示華為此次從硬體到軟體全面發力人工智慧, 目的是要打造一個開放的人工智慧生態, 為下一個時代做好充分的準備。

·服務升級 管道不追求數量更在意品質

過去消費者買手機要去手機賣場, 隨後演變到一些互聯網品牌所謂的線上管道為王的假像。 線下的手機賣場確實已成昨日黃花, 但真正的購機流量仍線上下實體管道。 隨著消費新升級的出現, 消費者對購物體驗上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品牌直營店成為消費者購機的新陣地。華為也順應大趨勢在2017年開始了新一輪的管道建設。據朱平先生介紹,華為的品牌服務專營店已經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總量超過500家。明年的目標要將全國所有地市都覆蓋,總量達到700-800家。在縣級佈局方面,華為現已覆蓋了1500個,未來目標增加到1800個。

隨著國內排名前五的品牌逐步將重點回歸到實體管道銷售,線下品牌店的市場也即將飽和。那麼華為如何在新一輪的管道洗牌中站穩陣腳呢?“華為做手機追求的是以用戶真正的使用場景為中心,把深厚的科技創新和美學設計這些能力整合起來,帶給消費者更多的使用價值和樂趣”,朱平表示接下來華為在國內管道的計畫並不是刻意增加數量,而是要做場景轉型,要讓消費者的每一次消費或體驗成為一次服務,從而實現以使用者使用場景為中心的品牌願景。

據悉,在全國現有的2400餘家門店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可以提供場景體驗服務。甚至在9月份開始,每個月的第一個週六、日被定位華為服務日,在這兩天消費者可以享受免費的手機清洗、貼膜、保養等服務,保修外的手機還可以做到免人工費處理,在部分店面甚至還會有資深的工程師座店解決各類疑難雜症。如此看來,手機的服務店有望成為像汽車行業裡的4S認證店,屆時實體銷售管道的權重將再加砝碼。

·寫在最後:為中國智造點贊喝彩

華為Mate 10手機的優劣各位可以參看Pchome的第一時間評測,總體來說稱其為中國品牌中的“機皇”並不為過。僅拍照一項更是奪得國際知名相機評測機構DxO的100分好成績。除了產品硬體上的追求極致外,在內容端的各類生態體系發展之快讓人瞠目結舌。不論是華為雲服務、華為音樂、華為視頻這些內容類別的服務,還是華為天際通、華為錢包、華為支付之類的功能性業務,甚至華為運動健康、華為智慧家居這些生態類的服務。華為都做到了不僅覆蓋,而且在資源、體驗、費用、數量方面全面超越競爭對手。以華為最近主推的HUAWEI Pay服務為例,消費者使用這項服務可以在160多個城市當交通卡使用,還可以與61家銀行實現一觸閃付,甚至還能直接解鎖OFO共用單車。這些雖是華為在踏踏實實做產品,勤勤懇懇搞研發的縮影,但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通過這些對消費者的洞察,對新時代購機場景的理解,華為登頂全球第一只是時間問題。

消費者對購物體驗上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品牌直營店成為消費者購機的新陣地。華為也順應大趨勢在2017年開始了新一輪的管道建設。據朱平先生介紹,華為的品牌服務專營店已經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總量超過500家。明年的目標要將全國所有地市都覆蓋,總量達到700-800家。在縣級佈局方面,華為現已覆蓋了1500個,未來目標增加到1800個。

隨著國內排名前五的品牌逐步將重點回歸到實體管道銷售,線下品牌店的市場也即將飽和。那麼華為如何在新一輪的管道洗牌中站穩陣腳呢?“華為做手機追求的是以用戶真正的使用場景為中心,把深厚的科技創新和美學設計這些能力整合起來,帶給消費者更多的使用價值和樂趣”,朱平表示接下來華為在國內管道的計畫並不是刻意增加數量,而是要做場景轉型,要讓消費者的每一次消費或體驗成為一次服務,從而實現以使用者使用場景為中心的品牌願景。

據悉,在全國現有的2400餘家門店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可以提供場景體驗服務。甚至在9月份開始,每個月的第一個週六、日被定位華為服務日,在這兩天消費者可以享受免費的手機清洗、貼膜、保養等服務,保修外的手機還可以做到免人工費處理,在部分店面甚至還會有資深的工程師座店解決各類疑難雜症。如此看來,手機的服務店有望成為像汽車行業裡的4S認證店,屆時實體銷售管道的權重將再加砝碼。

·寫在最後:為中國智造點贊喝彩

華為Mate 10手機的優劣各位可以參看Pchome的第一時間評測,總體來說稱其為中國品牌中的“機皇”並不為過。僅拍照一項更是奪得國際知名相機評測機構DxO的100分好成績。除了產品硬體上的追求極致外,在內容端的各類生態體系發展之快讓人瞠目結舌。不論是華為雲服務、華為音樂、華為視頻這些內容類別的服務,還是華為天際通、華為錢包、華為支付之類的功能性業務,甚至華為運動健康、華為智慧家居這些生態類的服務。華為都做到了不僅覆蓋,而且在資源、體驗、費用、數量方面全面超越競爭對手。以華為最近主推的HUAWEI Pay服務為例,消費者使用這項服務可以在160多個城市當交通卡使用,還可以與61家銀行實現一觸閃付,甚至還能直接解鎖OFO共用單車。這些雖是華為在踏踏實實做產品,勤勤懇懇搞研發的縮影,但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通過這些對消費者的洞察,對新時代購機場景的理解,華為登頂全球第一只是時間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