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醫聯體下6大新變局,影響醫療界!

醫聯體下6大新變局, 影響醫療界!

原創 2017-10-20 靈犀 基層醫師公社

【近日, 嘉峪關市設立獎金兩百多萬, 面向全國徵集嘉峪關城市Logo、嘉峪關城市吉祥物(一對吉祥物命名為“嘉嘉”與“關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院標等創意設計作品以及旅遊文創類創業創新項目。 大賽由嘉峪關市人民政府主辦, 甘肅首嘉文化旅遊產業園、北京源創智庫文化創意中心承辦, 北京左右逢源創投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

醫聯體的概念提出沒幾年, 卻在政府的主導下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醫聯體的框架已經初步建成, 回眸一看, 醫療圈的整個格局已經被悄然地打破、重組。

對身在圈子裡的你, 又會有什麼影響呢?

第一:三級綜合醫院危機來了

我們知道開展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 是深化醫改的重要步驟, 旨在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佈局, 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 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而更直觀的導向就是防止和破解大醫院壟斷資源、“跑馬圈地”、“虹吸”基層資源現象。 無論是病患資源、還是優質醫療資源就那麼多, 如果想要多給基層點, 那就得從大醫院身上往下砍, 所以在醫聯體的大趨勢下, 三級醫院規模被削弱是必然結果,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三級醫院數量上被限制

這裡所說的三級醫院數量上的限制, 主要體現在三級綜合醫院數量上的限制。

目前醫聯體內對三級醫院的定位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服務, 所以相對來說更扶持三級專科醫院, 對三級綜合醫院是“保守式打壓”的姿態。

以前段時間, 江蘇省三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7-2020年)為例, 該規劃就明確要嚴格控制三級綜合醫院數量, 使三級綜合醫院和不同類別專科醫院佈局趨於合理。

截止到2020年, 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中, 全省綜合性醫院僅增設1家, 而對專科醫院卻要增設35家。 這樣的比例太懸殊了。 三級綜合醫院雖然有其強大的業務能力, 但面對專科醫院、基層醫院的分流, 其優勢明顯被削弱。

可預見, 三級綜合醫院數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大幅度上升了。

2、三級醫院門診量, 大降!

近日, 一個檔引起了業內的一片譁然——廣東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東莞市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工作方案》, 其中要求在門診業務上, 三級醫院和鎮街醫院要逐步壓縮和關停普通門診, 原則上僅保留專科(專家)門診。

其實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醫聯體的建設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常見病患者留在基層, 如果三級醫院也看常見病那豈不是和基層爭搶資源嗎?

無獨有偶, 今年, 青海省衛計委要求自2017年7月1日起全部取消簡易門診, 基礎普通用藥由基層醫療機構提供。 同時, 要求西寧地區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數量要較上年減少25%。

可見, 為了順應分級診療, 降低三級醫院普通門診是改革的必然措施,

三級醫院門診量被沖淡也在情理之中。

3、三級醫院人員上被削弱、轉移

那麼, 三級醫院這麼多簡易門診、普通門診被撤, 閒置的人員如何安置?這是和改革的設計有關, 要壓縮三甲醫院門診, 將多出來的醫生將通過醫聯體下派到縣級醫院來。

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據可循, 今年,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提到:城市與農村之間可以城市三級公立醫院為主體單位, 在已建立的長期穩定對口支援關係基礎上, 通過託管區域內縣級醫院等多種形式組建醫聯體, 三級公立醫院可向縣級醫院派駐管理團隊和專家團隊, 重點幫扶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與水準。

所以, 每家三級醫院的醫護人員都有被派駐到縣醫院的幾率。

10月底前所有三級公立醫院都要啟動醫聯體建設工作, 對那些綜合實力不強, 打腫臉充胖子晉升的三級的醫院來說, 不僅面臨以上種種危機, 還得面臨不同級別醫院醫保報銷幅度的牽制, 真是大考驗, 曾經輝煌一時的三級醫院即將走向平穩路線了。

第二:大批衛生院被託管, 權利被減

目前, 我國醫聯體的建設主要有這四大類:在城市主要組建醫療集團、在縣域主要組建醫療共同體、跨區域組建專科聯盟、在邊遠貧困地區發展遠端醫療協作網。

對於基層來說, 這四種模式實施最多、相對較成熟的就是縣域內醫共體, 將縣醫院、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合理捆綁。

如果讓縣域醫共體見成效,那麼一定不是請幾個專家到基層坐坐門診,這種鬆散型醫聯體模式這麼簡單。近年,各地正在嘗試著緊密型、完全型的醫共體合作模式,也就是縣級醫院直接託管衛生院,如果是完全型,那麼基本上衛生院會淪為縣級醫院的附屬科室。

雖然這樣衛生院的業務水準會在縣醫院的帶動下直線上升,但同時實施同一管理模式,衛生院的自主權也會被削弱。同時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這塊的大權也會易主了。

從長遠上來看,要把病人留在縣域內,只有基層醫院齊心才能完成,而醫共體就是捆綁基層三級醫療機構的有效手段,衛生院的管理權將逐步弱化也是一個趨勢。

第三:大變革!多餘的縣醫院轉型養老院

其實醫聯體內,受益最大的將是縣級醫院,有大醫院的幫扶,有衛生院、村衛生室的轉診,門診量、業務水準都會大幅度提高,而且國家還捨得給縣級醫院花錢更是促進了縣醫院快速成長。

但是問題來了,並不是所有縣級醫院都會在醫聯體中崛起,一部分扶不起來的阿斗註定要轉型。

今年年初,上海市衛計委曾發文鼓勵現有二級乙等醫院功能轉型,鼓勵部分二級醫院和社會辦醫療機構轉型為老年護理院。

而在近期,安徽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也提到“鼓勵將城區資源密集、功能近似的部分二級醫療機構逐步轉型為長期護理、養老機構,與周邊三級醫院組建醫養結合型醫聯體鼓勵將城區資源密集、功能近似的部分二級醫療機構逐步轉型為長期護理、養老機構,與周邊三級醫院組建醫養結合型醫聯體。”

換句話說,部分地區二級醫院過剩,而養老、康復護理等機構又匱乏,而二級醫院雖然業務能不強,但是還是有一定成形的醫療運營經驗,於是一拍即可,將多餘的二級醫院向醫養結合方向發展。

對那些實力不強的縣級醫院,這無疑是一個大危機。

第四:康復機構大批崛起,康復人才緊俏

目前,我國專業康復機構資源不足,在醫聯體建設中,國家也鼓勵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等加入醫聯體。加強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為患者提供一體化、便利化的疾病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

甚至為了鼓勵發展三級康復醫院,其設置數量上不受規劃限制。這對康復專業的人員來說,無疑是地位上的反轉,在政策的帶動下,未來幾年內康復機構也必定會大批崛起。

第五:獨立醫療中心遍地開花,檢驗類人員身份逐步社會化

為了實現醫聯體區域資源分享,國家鼓勵醫聯體內可建立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後勤服務中心等,為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間互認檢查檢驗結果。

首先從開辦上,國家衛計委曾先後下發了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病理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安寧療護中心等五類獨立設置機構基本標準及管理規範,來支援這些中心的開辦。

而在實施中,為了加快縣域獨立醫療中心的建立,也有地區將多家縣醫院檢驗科直接交由協力廠商進行並購。

雖然這是個案現象,但也傳遞了一個信號,以後這些檢驗類人才就業地點不單單是醫院了,以後更多的會在獨立醫療中心就業。

今年,還興起了很多“共用醫療”模式,都是醫生依託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自由執業。而區域內獨立醫學中心的完善必將帶動這一模式的前行。

星星之火終究可以燎原,總之,檢驗、影像、病理等中心只歸屬醫院的時代將被打破了,這些醫務人員身份上也將會朝向社會人轉化。

第六:百萬醫師大流動,醫生更自由

為了增加醫療資源流動性,國家已經准許“一次註冊,區域有效”。而在醫聯體(包括跨區域醫聯體)內,醫務人員在簽訂幫扶或者託管協議的醫療機構內執業,不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手續。這將更進一步的促進了醫生流動。

不一樣的時代,將開啟不一樣的篇章,醫聯體下各個醫療機構的地位將被重新定位,醫務人員也不再是鐵飯碗,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如果讓縣域醫共體見成效,那麼一定不是請幾個專家到基層坐坐門診,這種鬆散型醫聯體模式這麼簡單。近年,各地正在嘗試著緊密型、完全型的醫共體合作模式,也就是縣級醫院直接託管衛生院,如果是完全型,那麼基本上衛生院會淪為縣級醫院的附屬科室。

雖然這樣衛生院的業務水準會在縣醫院的帶動下直線上升,但同時實施同一管理模式,衛生院的自主權也會被削弱。同時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這塊的大權也會易主了。

從長遠上來看,要把病人留在縣域內,只有基層醫院齊心才能完成,而醫共體就是捆綁基層三級醫療機構的有效手段,衛生院的管理權將逐步弱化也是一個趨勢。

第三:大變革!多餘的縣醫院轉型養老院

其實醫聯體內,受益最大的將是縣級醫院,有大醫院的幫扶,有衛生院、村衛生室的轉診,門診量、業務水準都會大幅度提高,而且國家還捨得給縣級醫院花錢更是促進了縣醫院快速成長。

但是問題來了,並不是所有縣級醫院都會在醫聯體中崛起,一部分扶不起來的阿斗註定要轉型。

今年年初,上海市衛計委曾發文鼓勵現有二級乙等醫院功能轉型,鼓勵部分二級醫院和社會辦醫療機構轉型為老年護理院。

而在近期,安徽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也提到“鼓勵將城區資源密集、功能近似的部分二級醫療機構逐步轉型為長期護理、養老機構,與周邊三級醫院組建醫養結合型醫聯體鼓勵將城區資源密集、功能近似的部分二級醫療機構逐步轉型為長期護理、養老機構,與周邊三級醫院組建醫養結合型醫聯體。”

換句話說,部分地區二級醫院過剩,而養老、康復護理等機構又匱乏,而二級醫院雖然業務能不強,但是還是有一定成形的醫療運營經驗,於是一拍即可,將多餘的二級醫院向醫養結合方向發展。

對那些實力不強的縣級醫院,這無疑是一個大危機。

第四:康復機構大批崛起,康復人才緊俏

目前,我國專業康復機構資源不足,在醫聯體建設中,國家也鼓勵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等加入醫聯體。加強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為患者提供一體化、便利化的疾病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

甚至為了鼓勵發展三級康復醫院,其設置數量上不受規劃限制。這對康復專業的人員來說,無疑是地位上的反轉,在政策的帶動下,未來幾年內康復機構也必定會大批崛起。

第五:獨立醫療中心遍地開花,檢驗類人員身份逐步社會化

為了實現醫聯體區域資源分享,國家鼓勵醫聯體內可建立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後勤服務中心等,為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間互認檢查檢驗結果。

首先從開辦上,國家衛計委曾先後下發了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病理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安寧療護中心等五類獨立設置機構基本標準及管理規範,來支援這些中心的開辦。

而在實施中,為了加快縣域獨立醫療中心的建立,也有地區將多家縣醫院檢驗科直接交由協力廠商進行並購。

雖然這是個案現象,但也傳遞了一個信號,以後這些檢驗類人才就業地點不單單是醫院了,以後更多的會在獨立醫療中心就業。

今年,還興起了很多“共用醫療”模式,都是醫生依託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自由執業。而區域內獨立醫學中心的完善必將帶動這一模式的前行。

星星之火終究可以燎原,總之,檢驗、影像、病理等中心只歸屬醫院的時代將被打破了,這些醫務人員身份上也將會朝向社會人轉化。

第六:百萬醫師大流動,醫生更自由

為了增加醫療資源流動性,國家已經准許“一次註冊,區域有效”。而在醫聯體(包括跨區域醫聯體)內,醫務人員在簽訂幫扶或者託管協議的醫療機構內執業,不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手續。這將更進一步的促進了醫生流動。

不一樣的時代,將開啟不一樣的篇章,醫聯體下各個醫療機構的地位將被重新定位,醫務人員也不再是鐵飯碗,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