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抗戰時藏在山洞中的中國飛機廠:曾研發滑翔機和先進運輸機

(中意合作薩伏亞SM-81B式中型運輸轟炸機1)

第二飛機製造廠是抗戰時期我國最重要飛機製造廠之一。 第二飛機製造廠前身為南昌飛機製造廠, 始建於1935年, 由國民政府和義大利合作創辦。 飛機製造廠由義大利墊資建廠, 中國用五年時間分期回購, 主要生產布瑞達25式教練機和薩伏亞S-81式雙發動機轟炸機等意式機型。

(忠-28甲式教練機)

抗戰爆發後, 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遷往重慶南川海孔洞, 改組為第二飛機製造廠(重慶飛機製造廠, 也叫海孔飛機廠), 在深山的岩洞中研究生產飛機。 很多國內外航空專家和技術人才將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漆黑、潮濕、危險的岩洞中。 該廠曾仿製成功忠28甲下單翼驅逐機(仿蘇制伊―16驅逐機)、德國H17型中級滑翔機、狄克生式滑翔機等多種機型, 滑翔機生產技術位居世界前列。

(在飛機洞大門門外的“中運一”式運輸機)

該廠還自行設計、製造出“中運”系列運輸機。 中運系列運輸機設計獨特、性能優良, 以致國外根本不相信是中國自行生產的。 很多外國技術專家看到中運系列運輸機後讚不絕口。

此外, 第二飛機製造廠還曾在緬甸設分廠, 主要負責裝配美國P―40“戰鷹”式戰機。

(海孔洞飛機廠遺址)

抗戰時期, 該製造廠曾是日本人重點轟炸目標, 日本人妄想徹底摧毀第二飛機製造廠。 但是直到抗戰結束日本人也沒有得逞。 2000年, 一位日本老飛行員小野永健重返重慶謝罪, 曾強烈要求參觀第二飛機製造廠, 要看看這個藏在山洞中他們炸了無數次連地都沒找到的飛機製造廠。

當時日本人曾絕望的感歎:海孔這個地方根本不存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