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勵志!手有殘疾仍自力更生,海口阿婆巧手愛心縫紉15年……

年輕工作時不慎失去一根手指, 下崗後為增加家庭收入做起了縫紉生意。

已過了15個年頭, 如今63歲的馮鄧妹仍然以低於市場價的收費服務街坊鄰居, 也依靠縫紉增加生活的收入, 支持孫子上學, 她受到鄰里稱讚“真勵志”。

不幸失去一根手指

下崗做起縫紉生意

63歲馮鄧妹是海口龍華區永興社區居委會的居民, 上世紀70年代, 她在一個工廠裡幫忙做塑膠瓶子, 可一次, 由於操作不慎, 她左手的無名指被絞斷, 鮮血直流, 並很快失去工作。 為了解決家裡生計, 馮鄧妹就打起做縫紉的主意。

“因為年輕時就學過, 懂一些, 我就在市場上花了近100元買了個二手縫紉機, 那時我48歲。 ”馮鄧妹說。

從此, 每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六七點, 她都在老百貨大樓背後一條小巷的角落裡工作。 因為是角落, 還靠近公廁, 剛開始又不熟練, 生意冷清。 不過, 馮鄧妹堅持了下來,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

她越來越熟練、高效。 如今, 她的生意很興隆, 街坊鄰居都知道這裡有個馮鄧妹縫補衣服, 紛紛找她來縫補。

15年縫縫補補

低價收費受鄰里好評

“一干就是15年, 馮阿婆很努力, 有時候下雨也在做, 生病咳嗽都不捨得看醫生, 還是我勸的她才去看。 ”永興社區居委會幹部黃子銳說, 馮阿婆很勵志、很拼。 為了幫助馮阿婆, 居委會在馮阿婆工作的角標注了15分鐘便民圈和愛心牌子, 馮阿婆也積極回應居委會的“雙創”工作, 保持工作地點乾淨整潔。

“鄧妹的做工很細緻, 收費也低, 有時候做個褲腿只收三元, 外面市價大多數收到七八元。 ”鄰里張婆婆說, 她一有衣服需要縫補或改線都來找馮鄧妹, 已經找了十幾回了。

“我這裡會做褲腿、縫破洞、補紐扣、上拉鍊等等, 一般都比市場價低, 加上做工細, 人家才會經常來找你, 這才有好口碑!”馮阿婆滿意地說。

馮阿婆和丈夫吳阿公住在近20平米的小房子裡, “由於年邁已高, 每天接的縫補活兒大約10件, 但都比較耗時, 一天坐在縫紉機前12個小時,

身子發麻了也就掙個五六十元, 一個月也就1000來塊錢。 ”馮阿婆說, 好在她和丈夫兩人還有個約3000元的退休金, 日子還算過得不錯。

自己做縫紉, 身上卻穿著簡陋的衣服, 可馮阿婆用隔著老花鏡的堅定眼神告訴記者, 她還會繼續做縫紉下去, 因為這一行的從業者實在不多了。

編輯:uu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