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茅臺酒和上海房的關係?

前不久有篇“男子靠賣番茄在上海買三套房, 每年毛利一個億”的報導曾經引發網友熱議

近日, 則有“幾年前30萬買茅臺股, 如今上海輕鬆一套房”的感歎。

對此, 小編不僅感歎, 怎麼什麼事都要和上海的房子聯繫起來呢?

此前的報導說, 有一個叫曹建的人, 在上海市嘉定區的江橋批發市場做批發番茄業務, 從最初在上海租房住, 到現在已在上海有兩、三套房了。

為了讓大家相信,

報導詳細記述, 曹建在2002年時每年能賣出200噸番茄, 但隨著近幾年番茄銷量上漲, 到了2017年, 他幾乎每天都能在上海賣出100到180噸。

僅此, 曹建每年的營業額按毛利來說可達一億元左右, 其個人所得利潤也在150到200萬元左右。 所以, 在上海買兩三套房便成了新聞的關注點。

無獨有偶。 這一報導引發的關注還沒有過去多久, 近日, 就有媒體說有群眾算了一筆賬, 稱9年前要是買了30萬元的茅臺, 現在就可以輕鬆在上海買套房子。

報導說, 貴州茅臺2008年11月份股價底部時, 到過30.62元, 而2017年10月26日貴州茅臺的股價又一次大幅高開拉升, 早盤一副要漲停的架勢。

到上午收盤, 就上漲了6.07%, 報收600元。 而對這一上漲勢頭, 有券商表示茅臺要漲到845塊!據此, 有媒體就稱, 9年前買30萬茅臺股票的話, 今天就可以在上海輕輕鬆松擁有一套房了。

眾所周知, 在國際上是以美元來計算貿易或者做生意賺賠的比值的。

但從賣番茄在上海買房, 炒茅臺股票9年就可以在上海輕鬆擁有一套房來看, 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我們的國人衡量價值的標準變成了以房子做參照,

或者說以房子做標準了。

平時大家聊天, 或者給人介紹物件時, 總是以有房有車作為評價標準。 如果說哪個男人有房有車還沒有結婚, 估計聽到的人肯定大都會說這人是鑽石王老五, 而現在的年輕女孩,

一旦知道對方有房有車, 可能就會把找物件的標準放的適當寬些。

這從什麼時間起, 房子變得如此重要, 而成了證明人有沒有經濟實力的標準?真的不得而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