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印度有好武器卻沒有好戰力,這輩子只有玩摩托車的命

眾所周知, 在中印空軍的現代化進程中, 俄羅斯軍工企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相比中國, 俄羅斯出口給印度的武器往往更先進。

這也讓印度軍方人士更納悶:印度有好武器, 卻為何沒有好的戰鬥力?


中國買什麼, 印度就買什麼

在中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中, 俄羅斯費佐倫公司的作用, 不亞於對中國銷售蘇-27/30戰鬥機的蘇霍伊設計局。 該公司當年提供給中國的先進機載雷達與印度的產品相比,

性能要相對弱一些。 對此, 費佐倫公司負責人做出了令人深思的解釋:中國擁有強大的科研生產體系, 什麼問題都可自己解決, 外國幫助總是暫時的。 而印度不一樣, 他們總會問我們向中國賣了什麼, 然後再問還有沒有更好的產品, 接著印度人就不惜鉅款買下來了。

中印兩國作為蘇聯解體以來, 從俄羅斯採購武器裝備的兩大客戶, 各自的採購總額一直都是在交替上升著。 一開始, 也就是在蘇聯解體前,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俄制武器採購國。 當俄羅斯獨立後, 中國一舉超越印度成為俄制武器採購大戶。 時序進入新世紀之後, 隨著中國自行研發武器的增多, 中國從俄羅斯採購的武器迅速減少,

這時印度再次成為俄制武器排頭兵。 現在, 這幾年隨著印度把外購武器的興趣逐步轉向美國、歐洲和以色列時, 中國又一次開始引進部分俄制裝備了, 代表作就是S-35和S-400(這個還在計畫中)。

但在國際軍火圈子裡, 有一個公認的說法, 那就是俄羅斯向印度出售的武器裝備, 原則上均優於向中國出售的同類裝備。 以銷量最大的蘇-30戰機為例, 俄向印度出售的大都是蘇-30MKI, 而向中國出售的只是蘇-30MKK, 誰都知道, 蘇-30MKK的性能明顯不如蘇-30MKI。 很多分析人士比較普遍的認為, 俄羅斯之所以把最先進的武器出售給印度, 而把差一點的武器出售給中國, 目的就在於對印度更加放心, 而對中國則只有擔憂。 俄羅斯還希望在關鍵的時候, 印度可以憑藉俄制武器的優異性能,

有可能力壓中國一頭, 還可以幫助俄羅斯在戰略上牽制中國。 曾經這種說法不論是在中國, 還是在國際上, 都很有說服力, 也曾使中國對俄羅斯的行為充滿憤慨。

不過, 現在通過俄羅斯的報導來看, 我們有些釋然了。 儘管仍不能排除俄羅斯方面有上述思維的存在, 但是綜合分析來看, 現在基本可以認為, 是源於印度自己的冷戰思維。 不管中國從俄羅斯採購什麼武器, 第二個採購者基本就是印度, 而且還必須向俄羅斯採購相比中國更先進的東西。 印度的目的, 就在於必須比中國要更好, 以便在未來可能的戰事中, 以技術優勢壓制中國。

不過, 另一個事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 那就是印度要求俄羅斯出售的最先進技術,

往往是一些沒有經過充分驗證的新技術, 而中國卻更願意採購那些相對成熟的技術, 蘇-30MKK就屬此類。 印度採購的蘇-30MKI雖然使用了很多新技術, 相對蘇-30MKK稍許先進, 但其技術俄羅斯人自己都沒有把握, 但是印度人願意花重金採購, 俄羅斯看到能夠賺到大把銀子也就只好順水推舟了。

印度先進武器毛病更多

那麼,印度強軍的目的達到了嗎?非也。俄羅斯賣給印度的武器雖然要比賣給中國的先進而且價格更高,可是印度購買的俄制武器卻很難比中國購買的俄制武器強到哪裡去,而且印度購買的俄制武器更容易出事故。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俄制裝備普遍在細節和品質上有瑕疵,而印度軍方在維護保養能力方面極差。另外,最主要的就是印度在俄制武器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上,遠遠不如中國,這一點恐怕很少有國家能與中國相比,“洋為中用”歷來是中國最善長的。而且,中國在採購俄制武器後,還會根據武器在使用中所暴露出來的優缺點,進行適合自己需要的改進和提高,從而使得引進的武器裝備成為最得心應手的寶貝。

經過中國改造後的俄制武器裝備,在性能方面大都有質的飛躍與提高,往往比原來的性能要提高一大步,這一點在戰機與導彈方面都有體現。特別是俄制武器經過中國技術摸透並消化吸收後,再設法融入到自己的武器設計生產之中,從而常常會誕生一種新型的既不完全屬於俄羅斯技術也並非西方技術的新型武器,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國武器的發展水準。

而印度在這方面的能力就不敢恭維了,不但按許可證製造的俄制武器水準低於直接採購的俄羅斯貨,就是直接使用俄羅斯配件組裝的產品也很不穩定,更不用說印度國內製造的零配件了。印度的槽糕表現還體現在國內較低水準的基礎工業上,曾高唱國產調子研製了數十年的“阿瓊”主戰坦克和“光輝”戰鬥機,因為不能滿足軍方的需要且品質低劣至今沒有批量裝備部隊。而印度組裝的蘇-30MKI連續墜毀,印俄兩國互相抱怨,印度對俄羅斯提供的配件品質頗有怨言,而俄羅斯則嚴厲指責印度的生產工藝和人員素質不過關。

而且,印度媒體還曝光稱,俄羅斯有將武器裝備性能降低後外銷的傳統。印度從俄羅斯引進了大批的T-90主戰坦克,但通過使用證明其戰力低下,無法與巴基斯坦引進的中國造坦克相對抗。因為俄方取消了售印T-90坦克中的一些系統,如用於保護T-90免遭反坦克導彈攻擊的“窗簾”主動防禦系統,該坦克配備的炮射導彈數量也被削減,而且其安裝的光電設備作用距離和範圍也被縮水……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印度雖然在採購俄制武器時似乎比中國有優先權,但其在與俄羅斯武器裝備交易中可謂受夠了委屈。除了上述的情況之外,赴俄改裝的“基洛”級潛艇所配備的新型“俱樂部”導彈發射6枚無一命中;從俄羅斯訂購的“塔巴爾”號護衛艦在完成舾裝後,武器系統與電子設備的不相容問題也讓印度拒絕在接艦書上簽字;印度還曾以改造不符合軍方提出的戰術和技術要求拒絕接收俄幫助改造、加裝“海蛇”偵察系統的“伊爾-38SD”反潛機;印度重金租借的俄制核動力潛艇“查克拉”號的關鍵部件出現問題而嚴重影響其作戰使用;印度向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從最初9.47億美元一路上漲翻了幾倍。

印度有好武器卻沒有好戰力

或許正是出於對俄制武器裝備的不信任,近年來印度逐漸把外購武器的目光轉向到西方國家。雖然現在俄羅斯每年仍舊向印度出口一大批武器,但是其中大都是一些常規低技術武器,或者是印度從西方國家採購不到的武器。而印度從西方採購的武器,印度自認為均優於俄制武器,比如,印度向美國採購的P-8A反潛機和C-17大型運輸機,從法國採購的“陣風”戰鬥機,從以色列採購預警機和“箭”式反導系統,從歐洲空客公司採購A330改裝型空中加油機……而這些武器原本都是計畫從俄羅斯採購的。

分析認為,這是印度為了降低對傳統軍火供應夥伴俄羅斯的依賴,同時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因而採取的軍購多元化國防戰略。印度的這些做法,是在利用東西方矛盾左右逢源,通過競購先進武器裝備,達到使印軍武器裝備的快速升級換代,實現更快躋身世界軍事強國之列的目標。但這樣一來,由於制式複雜,印度軍方很難在短時間內制定出與之配套的軍事理論及作戰方式,以及可靠的後勤保障支援體系,因此也就使它們難以迅速形成有效戰鬥力。

而反觀中國,儘管多年來連續遭受西方的武器禁運,但是有序合理的引進與自行研發相結合,使得自身的武器裝備發展迅速進步。隨著越來越多的國產武器裝備不斷進入現役,並開始擔負主要作戰任務,中國的軍力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極大的提高。而那些引進的武器在經過國內技術改進後,兩者已經可以互相媲美。在引進、消化、吸收、改進、創新的發展路子下,中國利用伊爾-76改裝研發出了著名的空警-2000、利用“基洛”技術改進了“宋”級潛艇並成功自行開發出“元”級、在S-300的基礎上採用東西方技術研製出“紅旗-9”遠端防空導彈、在“龍捲風”基礎上研發出A-100大口徑多管火箭炮系統、在蘇-27基礎上研製出殲-11B戰機、在蘇-30基礎上研製出殲-16,如此等等。

並且,在努力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新裝備的號召下,中國軍工正在進入一個異常的噴發期,殲-20和殲-31隱身戰機、運-20大型運輸機、武直-10武裝直升機、052D“中華神盾”導彈驅逐艦、055萬噸大驅、054A導彈護衛艦、041“元”級常規潛艇、99A2主戰坦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東風-41多彈頭洲際導彈等陸續亮相,並成為解放軍的作戰主力。

事實已經證明,依靠進口武器永遠難成為大國,中國和印度的不同軍購模式也說明了一切:印度雖然引進了很先進的俄歐裝備,但戰力卻是一潭“死水”,更沒有對印度的軍工發展起到多大的促進作用。

在中印的閱兵上,中國的各類尖端裝備都能成為吸引國際眼球的亮點,而印度的亮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台摩托車上架起的十幾個印度兵。

印度先進武器毛病更多

那麼,印度強軍的目的達到了嗎?非也。俄羅斯賣給印度的武器雖然要比賣給中國的先進而且價格更高,可是印度購買的俄制武器卻很難比中國購買的俄制武器強到哪裡去,而且印度購買的俄制武器更容易出事故。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俄制裝備普遍在細節和品質上有瑕疵,而印度軍方在維護保養能力方面極差。另外,最主要的就是印度在俄制武器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上,遠遠不如中國,這一點恐怕很少有國家能與中國相比,“洋為中用”歷來是中國最善長的。而且,中國在採購俄制武器後,還會根據武器在使用中所暴露出來的優缺點,進行適合自己需要的改進和提高,從而使得引進的武器裝備成為最得心應手的寶貝。

經過中國改造後的俄制武器裝備,在性能方面大都有質的飛躍與提高,往往比原來的性能要提高一大步,這一點在戰機與導彈方面都有體現。特別是俄制武器經過中國技術摸透並消化吸收後,再設法融入到自己的武器設計生產之中,從而常常會誕生一種新型的既不完全屬於俄羅斯技術也並非西方技術的新型武器,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國武器的發展水準。

而印度在這方面的能力就不敢恭維了,不但按許可證製造的俄制武器水準低於直接採購的俄羅斯貨,就是直接使用俄羅斯配件組裝的產品也很不穩定,更不用說印度國內製造的零配件了。印度的槽糕表現還體現在國內較低水準的基礎工業上,曾高唱國產調子研製了數十年的“阿瓊”主戰坦克和“光輝”戰鬥機,因為不能滿足軍方的需要且品質低劣至今沒有批量裝備部隊。而印度組裝的蘇-30MKI連續墜毀,印俄兩國互相抱怨,印度對俄羅斯提供的配件品質頗有怨言,而俄羅斯則嚴厲指責印度的生產工藝和人員素質不過關。

而且,印度媒體還曝光稱,俄羅斯有將武器裝備性能降低後外銷的傳統。印度從俄羅斯引進了大批的T-90主戰坦克,但通過使用證明其戰力低下,無法與巴基斯坦引進的中國造坦克相對抗。因為俄方取消了售印T-90坦克中的一些系統,如用於保護T-90免遭反坦克導彈攻擊的“窗簾”主動防禦系統,該坦克配備的炮射導彈數量也被削減,而且其安裝的光電設備作用距離和範圍也被縮水……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印度雖然在採購俄制武器時似乎比中國有優先權,但其在與俄羅斯武器裝備交易中可謂受夠了委屈。除了上述的情況之外,赴俄改裝的“基洛”級潛艇所配備的新型“俱樂部”導彈發射6枚無一命中;從俄羅斯訂購的“塔巴爾”號護衛艦在完成舾裝後,武器系統與電子設備的不相容問題也讓印度拒絕在接艦書上簽字;印度還曾以改造不符合軍方提出的戰術和技術要求拒絕接收俄幫助改造、加裝“海蛇”偵察系統的“伊爾-38SD”反潛機;印度重金租借的俄制核動力潛艇“查克拉”號的關鍵部件出現問題而嚴重影響其作戰使用;印度向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從最初9.47億美元一路上漲翻了幾倍。

印度有好武器卻沒有好戰力

或許正是出於對俄制武器裝備的不信任,近年來印度逐漸把外購武器的目光轉向到西方國家。雖然現在俄羅斯每年仍舊向印度出口一大批武器,但是其中大都是一些常規低技術武器,或者是印度從西方國家採購不到的武器。而印度從西方採購的武器,印度自認為均優於俄制武器,比如,印度向美國採購的P-8A反潛機和C-17大型運輸機,從法國採購的“陣風”戰鬥機,從以色列採購預警機和“箭”式反導系統,從歐洲空客公司採購A330改裝型空中加油機……而這些武器原本都是計畫從俄羅斯採購的。

分析認為,這是印度為了降低對傳統軍火供應夥伴俄羅斯的依賴,同時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因而採取的軍購多元化國防戰略。印度的這些做法,是在利用東西方矛盾左右逢源,通過競購先進武器裝備,達到使印軍武器裝備的快速升級換代,實現更快躋身世界軍事強國之列的目標。但這樣一來,由於制式複雜,印度軍方很難在短時間內制定出與之配套的軍事理論及作戰方式,以及可靠的後勤保障支援體系,因此也就使它們難以迅速形成有效戰鬥力。

而反觀中國,儘管多年來連續遭受西方的武器禁運,但是有序合理的引進與自行研發相結合,使得自身的武器裝備發展迅速進步。隨著越來越多的國產武器裝備不斷進入現役,並開始擔負主要作戰任務,中國的軍力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極大的提高。而那些引進的武器在經過國內技術改進後,兩者已經可以互相媲美。在引進、消化、吸收、改進、創新的發展路子下,中國利用伊爾-76改裝研發出了著名的空警-2000、利用“基洛”技術改進了“宋”級潛艇並成功自行開發出“元”級、在S-300的基礎上採用東西方技術研製出“紅旗-9”遠端防空導彈、在“龍捲風”基礎上研發出A-100大口徑多管火箭炮系統、在蘇-27基礎上研製出殲-11B戰機、在蘇-30基礎上研製出殲-16,如此等等。

並且,在努力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新裝備的號召下,中國軍工正在進入一個異常的噴發期,殲-20和殲-31隱身戰機、運-20大型運輸機、武直-10武裝直升機、052D“中華神盾”導彈驅逐艦、055萬噸大驅、054A導彈護衛艦、041“元”級常規潛艇、99A2主戰坦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東風-41多彈頭洲際導彈等陸續亮相,並成為解放軍的作戰主力。

事實已經證明,依靠進口武器永遠難成為大國,中國和印度的不同軍購模式也說明了一切:印度雖然引進了很先進的俄歐裝備,但戰力卻是一潭“死水”,更沒有對印度的軍工發展起到多大的促進作用。

在中印的閱兵上,中國的各類尖端裝備都能成為吸引國際眼球的亮點,而印度的亮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台摩托車上架起的十幾個印度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