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心臟房顫會引發中風!《中風120之心亂如麻

作者 孫國根 吳苡婷

在世界卒中日到來之際, 中國卒中學會中風120特別行動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血管著名專家何奔教授和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攜手, 共同策劃並製作的2分鐘《中風120之心亂如麻-房顫》短視頻10月27日由中美中風120工作室, 在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委員會, 中國卒中學會院前急救分會, 中國醫學救援學會科普分會, 上海市閔行區衛計委, 上海市急救中心, 上海市醫學會腦卒中分會等機構的支持下, 協同全國10個省市多點同時發佈。

據悉, 該視頻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和短小精悍的語言向人們揭秘房顫是中風的重要“幫兇”,

以明瞭形象的視頻“語言”再現了一旦血栓脫落, 就可能隨著血液流入腦部血管, 堵塞生命通道, 誘發中風的“場景”。 呼籲國人高度重視, 學會快速識別和處理, 以降低由此導致的高致死率和致殘率。 該發佈對減少房顫中風引起的嚴重後果, 搶救更多生命有重要意義, 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和歡迎。

房顫和中風, 一個是心臟的常見問題, 一個是大腦的突發事件, 看似毫無關係, 但臨床實踐證實兩者密不可分。

據中國卒中學會中風120特別行動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靜教授介紹,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 是一種完全不規則,

時常過快的心跳。 我國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有房顫, 75歲以上人群中每10人有1個房顫患者。 房顫大多悄無聲息, 也可讓人感覺心亂如麻, 渾身無力, 甚至呼吸困難。 由房顫導致的中風是最嚴重的缺血性中風, 由於栓塞面積更大, 合併疾病更多。 更可怕的是, 顫動的心房可導致血液在心房內淤滯, 形成血塊, 血塊脫離經動脈進入大腦血管, 形成堵塞, 導致中風。 房顫引發的中風往往悄然而至, 猝不及防, 如果不能及時識別和快速救治, 其中風風險是正常人的5倍, 死亡率是其他中風的2倍, 殘疾率高達73%。

令人遺憾的是, 大多數房顫患者已經行走在中風危險的邊緣, 自己卻渾然不知。 臨床實踐表明, 不少患者發生中風後, 才知道禍根竟是房顫。 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 房顫患者心跳不僅非常不規則, 而且“顫動”頻率非常快。 還有很多人不理解:房顫明明是心臟問題, 為什麼會導致中風呢?短視頻告訴人們, 正常人的心臟是有節律地一張一弛, 發生血栓的幾率很小, 而房顫患者顫抖的心房不能有效泵出血液,

心房內的血液容易出現滯留, 就好比一條流暢的河流出現淤積一樣, 進而形成漩渦, 由此極容易導致血栓。 一旦血栓形成, 人體就如同被安上了“定時炸彈”。

“中風120三步法”創始人趙靜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劉仁玉教授共同表示, 正是基於目前國內房顫患者中風預防意識弱、中風識別能力差, 中國卒中學會中風120特別行動組在世界卒中日特別策劃製作該視頻;趙靜和劉仁玉教授同時提醒人們, 為預防和減少中風的發生, 房顫患者一定要做好兩件事, 一是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中風風險測評, 二是堅持規範治療尤其是抗凝治療。 一旦意外突然而至, 不幸發生中風, 牢記中風120, 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搶救。

目前, 對付中風, 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發病後4.5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6小時內進行取栓治療。

短視頻特別強調, 快速識別中風症狀, 只需記住“中風120三步法”, 即1 看-1張臉不對稱, 口角歪;2查-兩隻手臂, 單側無力, 不能抬;0(聆)聽, 說話口齒不清, 不明白。 學會“中風120識別法”必備技能, 能救命。 瞭解更多關於中風120, 請流覽中風120官方網站(www.stroke120.org),或登陸中風120微信公眾號(zf12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