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沒有金拱門速食的年代,爸爸媽媽流行去哪玩?

再過兩天就是重陽節了,

你是否已經在盤算著要帶爸媽去哪兒玩?

俗話說“人老心不老”,

縱使時光飛逝, 也不能阻止一顆愛玩的心~

但你是否曾經想過,

年輕時候的爸媽都愛去哪兒玩呢?

在今年“5·19”旅遊日活動中,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旅遊老照片的徵集,

得到了許多驢友們的熱情回饋~

網友們Po出的照片, 有這樣的:

小平:第一次北上

也有這樣的:

千層雪:第一次踏上萬里長城

還有這樣的:

Zoe:我與上海的故事

……

雖然那時生活條件一般, 物資匱乏,

有時還會為三餐能否吃飽而煩惱,

他們卻也沒有放棄那顆出去“浪”的心~

到底, 以前出遊會是怎樣的狀況?

那時候流行去哪兒畢業遊?

大家去什麼地方“拍拖仔”?

今天, 就讓我們穿越時光回到三四十年前,

去看看爸媽們年輕時候都流行去哪兒玩!

小夥伴們, 坐好啦,

現在就跟著小編坐上時光穿梭機

回到“那些年”!

我們首先一起來看看,

三四十年前出門旅遊都要準備些啥~

糧票在手, 吃飯不愁

那個年代出去吃飯是不用錢的。 (哇, 這麼好?)那是因為, 你必須拿上糧票才有得吃!糧票還有分全國版和地方版, 所以出門旅遊在省內其他縣市吃飯, 要換好全國票或者當地票才有飯吃哦~

《介紹信》=身份證

那個年代,沒有身份證,如果想自費旅遊,出門投宿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入住,那還得帶上介紹信,這一般是由工作所在的單位開具的。

一塊錢的三輪車旅社

那時,有些地方只有一家簡易的國營旅社,有些地方只有一家三輪車旅社。三輪車旅社是由三輪車修理行臨時改建的簡易旅社,每人只要一元一天,當然是通鋪,幾十人一間大房,男女分開住,公用廁所,沒有澡堂。

帳篷旅社

當年廣州鐵路局開辦了一個帳篷旅社,名稱很好聽,叫做“仙人居”,每頂帳篷5元,教師優惠到4元,可以並排放下兩床被子,泡沫塑料的地鋪,塑膠布門可用拉鍊密封,以避免毒蟲進入。

長途車票只要2塊3

那個時候的交通長途汽車票只要2塊多,火車票也只要3塊多。這票上還寫著:“最高指示:為人民服務”!

30多年前坐飛機

那時候買飛機票,也是要有介紹信的,否則有錢也買不到。七八十年代坐飛機的人大多都是政府官員因公出差,市民出行甚少選擇。那時候,一個月平均才掙三四十塊錢,而一張機票四五十塊錢,那可是相當奢侈的。

▲飛機上,乘務員在進行客艙服務

海鷗+135膠捲=旅行記錄神器

景區門票:一元、五角

當時的景區或許沒有現在綠化好、設施全、趣味強,門票也就一元、五角左右,但遊客們都能玩得盡興,保留最美好記憶。

每座城市,

總有那麼幾個陪著幾代人成長的景點,

或是山水湖泊、或是主題公園、

或是休閒度假區……

不管是哪種類型,

不管它們現在是否還在,

那裡都藏著屬於我們的不滅回憶,

都是我們心靈深處永不消失的樂園。

快來看看,

爸媽那些年流行去的景點吧!

廣州

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自元代開始就是“羊城八景”之一,風光綺麗,也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像、鎮海樓、中山紀念碑、遊樂場……都是老廣和外地遊客最愛的景點。

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廣州人的成長,還記得,小時候吵著要去公園玩(其實是想去動物園),最後總是被帶去越秀公園,不過還是能玩得盡興而歸。

廣州文化公園

▲1984年菊展/選自《廣州文化公園慶祝建園65周年老照片展覽》,下同

廣州文化公園建於1952年,前身是1951年10月的“華南土特產交流大會”,園名為葉劍英題寫。

▲1986年,文化公園內舉辦的廣告界設計界作品展

風兜、摩天輪、菊展、收租院、中心台表演、各式展覽……說起文化公園,老廣州們如數家珍,心中更湧起一股親切感,童年時光歷歷在目。

▲文化公園每晚的壓軸大戲都在中心台舉行,人海那叫壯觀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位於白雲山南麓先烈中路,它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

每逢清明前後,學校都會組織同學們來墓園緬懷烈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春遊活動。除此以外,這裡長年會有市民自發前來紀念這些為自由抗爭的英雄。

佛山

祖 廟

▲1959年,祖廟公園中的三門

佛山禪城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看著八十年代的祖廟圖片,相信不少人也會掉進小時代記憶的碎片中。很多並非佛山本地的街坊都會慕名而去。或去燒香禮佛,或去參觀廟宇。

▲1985年祖廟路

祖廟始建於北宋年間,至清代初年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不僅如此,祖廟內還陳設許多珍貴的藝術品,且工藝技術高超,一些前來參觀的外國友人更將祖廟譽為“東方民間藝術之宮”。

▲1987年春節,祖廟裡人頭洶湧

西樵山

舊時的西樵山,路上如鯽一樣的自行車人流。那時候,踩單車上山還很流行!

西樵山下的風光——河的那邊,良田千里,魚塘片片;河的這邊,燈火輝煌,你還認得老牌的雲影瓊樓等老建築嗎?

80年代開始,佛山或周邊的人選擇出行的方式越來越多,出行也越來越便捷,不僅有利於商貿往來,也有利於市民出行玩樂。

▲1980年佛山火車站

▲1982年小塘火車站

▲1989年,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廣佛高速開通

肇慶

肇慶七星岩、鼎湖山

▲那時候的牌坊還沒裝上燈飾,古色古香

拖家帶小遊七星岩,在七星岩牌坊前來一張合照;與兄弟姐妹們脫光光在鼎湖山飛水潭“打水戰”,與TA在鼎湖山下漫步、遊船;與小夥伴們圍在星湖塘邊看龍船……相信這些情景還歷歷在目,景色依舊如初,一如情懷讓人眷戀。

▲小編對屋頂上的朋友表示驚訝,為了坳造型也不容易啊

當年風靡一時的老電影——《好事多磨》便是在七星岩鼎湖山取景的。不少人就是被電影中的美景吸引到此遊玩。這部電影在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出品,男主角更是我國老戲骨——郭凱敏。

▲老電影中的七星岩、鼎湖山

中山

長江樂園

在那個沒有長隆、沒有歡樂穀等大型綜合樂園的年代,大家如果想去玩碰碰車、挑戰過山車、坐海盜船的話,會有好去處嗎?原來80年代初,中山已建有當時國內首個大型綜合遊樂園,甚至是東南亞最大規模的遊樂園——長江樂園。

樂園所在地雖然偏僻,而且園內項目票價不低,有些高達15元,要玩遍園內所有專案更需要100多元(當時普通一線工人每月才100元左右),但當時園內每天遊客爆滿,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班車一輛接著一輛,一些項目排隊都要一兩個小時,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排隊的人龍中,可曾找到你們其中一員?

▲長江樂園門票

中山西山寺

中山西山寺位於中山城區西山公園內, 原名仁壽禪林,又稱仁壽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逾四百年,是中山最古老的名寺。寺門前有一對對聯和橫額,相傳那字體是清代名書法家張玉堂用拳頭寫成的,後人稱為“拳書”。

▲西山公園牌坊 1962年攝 /選自《影像中山五十年.路華攝影集》

西山寺武峰環境優美,一直遊人不斷,每逢佛誕、初一、十五等節日,上香禮佛的信眾較多,寺內香火鼎盛。

汕頭

汕頭小公園

▲20世紀70年代末的汕頭小公園景觀

汕頭小公園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標和文化標誌。八十年代時重建了假山、噴水池,植種椰子樹、魚尾葵等喬木和灌木,將這裡作為街心綠島,重建之後的小公園煥然一新,與旁邊歷史感滿滿的老騎樓形成對比,一時間這裡成為人們遊玩的勝地,人頭攢動,日夜繁華。

汕頭中山公園

汕頭的中山公園是20年代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興建的,一開始是叫中央公園,後來才改叫中山公園,公園歷史悠久,古跡眾多,許多家長都會帶著小孩來這裡遊玩,這裡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成群結隊前來采風。

除此之外,還有汕頭的龍湖公園,曾經也給不少人留下歡樂的記憶……

▲80年代末 龍湖公園

潮州

潮州西湖

潮州西湖,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昔時是潮州古城的護城濠,俗稱“城壕池”。潮州西湖曲徑通幽、茂林修竹、奇石異峰,更有亭臺樓閣、寺觀祠廟,是中國傳統園林的典範。

▲西湖漁筏 選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畫冊,下同

這裡不僅是潮州古城與新城區的綠色分水嶺,更是市民喜歡前往休憩遊玩的好地方,也吸引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至。泛舟西湖、焚香禮拜、攀山玩水……這裡必定留下了很多人的足跡。

▲西湖涵碧樓

韓文公祠

在潮州,眾多文物古跡見證著韓愈在當地遺存的深遠影響,韓文公祠是其代表景點,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是人們爭相前往的地方,特別是每年橡木花開的時候,更是人頭攢動。

▲“韓祠橡木”

“韓祠橡木”寄託了潮州民間對“百代文宗”韓愈的崇敬之情,對學術的追求。時光荏苒,變的是時間,是環境,不變的,是個中情懷。

韶關

“三風”樓:風采樓、風度樓、風烈樓

“三風”樓在韶關當地甚有名氣,其中風采樓名聲最高,其歷史韻味更是外地遊客瞭解韶關的必去景點之一。

▲1497年,為紀念北宋名臣餘靖而建的風采樓

▲1190年,為紀念張九齡而建的風度樓原貌

▲1530年,為紀念陳朝天將軍侯安都而建的風烈樓原貌

韶關中山公園

那些年,韶關有好多遊樂場,比如芙蓉樂園、中山公園、兒童公園等等……除了中山公園外,很多遊樂場都已不復存在,但那些美好的回憶還歷歷在目。

▲20世紀80年代的韶關公園(1984年改稱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于1958年重新建成,於1984年由韶關文化公園改為此名。園區內不僅園林景觀豐富,娛樂設施齊全,而且園內中山紀念館還珍藏大批孫中山先生的珍貴史料,文化廣場還不定期舉行各類文藝活動表演,是市民娛樂、休息的好地方。

雲浮

雲浮烈士公園

雲浮烈士公園位於雲浮市中心,石麟山下,建於50年代,1987年改名為烈士陵園。園內正中是文化廣場,緊靠革命烈士紀念館。廣場東邊是人工湖,湖水波光粼粼,湖堤楊柳低垂,石橋花池,小亭樓榭點綴其中,是耐人尋味的好地方。

將近60年歷史的烈士公園,公園面積雖然不大,舊貌不再,但它依然是雲浮美景中不可割捨的部分,蘊含著幾代雲浮人的情懷。相信不少雲浮人心中都有一段拉著父母在公園划船遊玩,或者與TA拖手漫步湖畔的回憶。

▲那石山,那涼亭,那舞臺,有沒有你的足跡?

時光如白駒過隙,

爸媽年代的那些景點

或已不復存在,

或建設得更美好,

但唯一沒有消失的

便是這些發黃的老照片,

還有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回憶。

趁有時間,

帶上父母再走這些地方重溫當年情!

說不完的點點回憶,

道不盡的件件往事,

歲月在變,情懷不老!

那個年代,沒有身份證,如果想自費旅遊,出門投宿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入住,那還得帶上介紹信,這一般是由工作所在的單位開具的。

一塊錢的三輪車旅社

那時,有些地方只有一家簡易的國營旅社,有些地方只有一家三輪車旅社。三輪車旅社是由三輪車修理行臨時改建的簡易旅社,每人只要一元一天,當然是通鋪,幾十人一間大房,男女分開住,公用廁所,沒有澡堂。

帳篷旅社

當年廣州鐵路局開辦了一個帳篷旅社,名稱很好聽,叫做“仙人居”,每頂帳篷5元,教師優惠到4元,可以並排放下兩床被子,泡沫塑料的地鋪,塑膠布門可用拉鍊密封,以避免毒蟲進入。

長途車票只要2塊3

那個時候的交通長途汽車票只要2塊多,火車票也只要3塊多。這票上還寫著:“最高指示:為人民服務”!

30多年前坐飛機

那時候買飛機票,也是要有介紹信的,否則有錢也買不到。七八十年代坐飛機的人大多都是政府官員因公出差,市民出行甚少選擇。那時候,一個月平均才掙三四十塊錢,而一張機票四五十塊錢,那可是相當奢侈的。

▲飛機上,乘務員在進行客艙服務

海鷗+135膠捲=旅行記錄神器

景區門票:一元、五角

當時的景區或許沒有現在綠化好、設施全、趣味強,門票也就一元、五角左右,但遊客們都能玩得盡興,保留最美好記憶。

每座城市,

總有那麼幾個陪著幾代人成長的景點,

或是山水湖泊、或是主題公園、

或是休閒度假區……

不管是哪種類型,

不管它們現在是否還在,

那裡都藏著屬於我們的不滅回憶,

都是我們心靈深處永不消失的樂園。

快來看看,

爸媽那些年流行去的景點吧!

廣州

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自元代開始就是“羊城八景”之一,風光綺麗,也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像、鎮海樓、中山紀念碑、遊樂場……都是老廣和外地遊客最愛的景點。

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廣州人的成長,還記得,小時候吵著要去公園玩(其實是想去動物園),最後總是被帶去越秀公園,不過還是能玩得盡興而歸。

廣州文化公園

▲1984年菊展/選自《廣州文化公園慶祝建園65周年老照片展覽》,下同

廣州文化公園建於1952年,前身是1951年10月的“華南土特產交流大會”,園名為葉劍英題寫。

▲1986年,文化公園內舉辦的廣告界設計界作品展

風兜、摩天輪、菊展、收租院、中心台表演、各式展覽……說起文化公園,老廣州們如數家珍,心中更湧起一股親切感,童年時光歷歷在目。

▲文化公園每晚的壓軸大戲都在中心台舉行,人海那叫壯觀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位於白雲山南麓先烈中路,它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

每逢清明前後,學校都會組織同學們來墓園緬懷烈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春遊活動。除此以外,這裡長年會有市民自發前來紀念這些為自由抗爭的英雄。

佛山

祖 廟

▲1959年,祖廟公園中的三門

佛山禪城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看著八十年代的祖廟圖片,相信不少人也會掉進小時代記憶的碎片中。很多並非佛山本地的街坊都會慕名而去。或去燒香禮佛,或去參觀廟宇。

▲1985年祖廟路

祖廟始建於北宋年間,至清代初年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不僅如此,祖廟內還陳設許多珍貴的藝術品,且工藝技術高超,一些前來參觀的外國友人更將祖廟譽為“東方民間藝術之宮”。

▲1987年春節,祖廟裡人頭洶湧

西樵山

舊時的西樵山,路上如鯽一樣的自行車人流。那時候,踩單車上山還很流行!

西樵山下的風光——河的那邊,良田千里,魚塘片片;河的這邊,燈火輝煌,你還認得老牌的雲影瓊樓等老建築嗎?

80年代開始,佛山或周邊的人選擇出行的方式越來越多,出行也越來越便捷,不僅有利於商貿往來,也有利於市民出行玩樂。

▲1980年佛山火車站

▲1982年小塘火車站

▲1989年,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廣佛高速開通

肇慶

肇慶七星岩、鼎湖山

▲那時候的牌坊還沒裝上燈飾,古色古香

拖家帶小遊七星岩,在七星岩牌坊前來一張合照;與兄弟姐妹們脫光光在鼎湖山飛水潭“打水戰”,與TA在鼎湖山下漫步、遊船;與小夥伴們圍在星湖塘邊看龍船……相信這些情景還歷歷在目,景色依舊如初,一如情懷讓人眷戀。

▲小編對屋頂上的朋友表示驚訝,為了坳造型也不容易啊

當年風靡一時的老電影——《好事多磨》便是在七星岩鼎湖山取景的。不少人就是被電影中的美景吸引到此遊玩。這部電影在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出品,男主角更是我國老戲骨——郭凱敏。

▲老電影中的七星岩、鼎湖山

中山

長江樂園

在那個沒有長隆、沒有歡樂穀等大型綜合樂園的年代,大家如果想去玩碰碰車、挑戰過山車、坐海盜船的話,會有好去處嗎?原來80年代初,中山已建有當時國內首個大型綜合遊樂園,甚至是東南亞最大規模的遊樂園——長江樂園。

樂園所在地雖然偏僻,而且園內項目票價不低,有些高達15元,要玩遍園內所有專案更需要100多元(當時普通一線工人每月才100元左右),但當時園內每天遊客爆滿,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班車一輛接著一輛,一些項目排隊都要一兩個小時,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排隊的人龍中,可曾找到你們其中一員?

▲長江樂園門票

中山西山寺

中山西山寺位於中山城區西山公園內, 原名仁壽禪林,又稱仁壽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逾四百年,是中山最古老的名寺。寺門前有一對對聯和橫額,相傳那字體是清代名書法家張玉堂用拳頭寫成的,後人稱為“拳書”。

▲西山公園牌坊 1962年攝 /選自《影像中山五十年.路華攝影集》

西山寺武峰環境優美,一直遊人不斷,每逢佛誕、初一、十五等節日,上香禮佛的信眾較多,寺內香火鼎盛。

汕頭

汕頭小公園

▲20世紀70年代末的汕頭小公園景觀

汕頭小公園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標和文化標誌。八十年代時重建了假山、噴水池,植種椰子樹、魚尾葵等喬木和灌木,將這裡作為街心綠島,重建之後的小公園煥然一新,與旁邊歷史感滿滿的老騎樓形成對比,一時間這裡成為人們遊玩的勝地,人頭攢動,日夜繁華。

汕頭中山公園

汕頭的中山公園是20年代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興建的,一開始是叫中央公園,後來才改叫中山公園,公園歷史悠久,古跡眾多,許多家長都會帶著小孩來這裡遊玩,這裡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成群結隊前來采風。

除此之外,還有汕頭的龍湖公園,曾經也給不少人留下歡樂的記憶……

▲80年代末 龍湖公園

潮州

潮州西湖

潮州西湖,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昔時是潮州古城的護城濠,俗稱“城壕池”。潮州西湖曲徑通幽、茂林修竹、奇石異峰,更有亭臺樓閣、寺觀祠廟,是中國傳統園林的典範。

▲西湖漁筏 選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畫冊,下同

這裡不僅是潮州古城與新城區的綠色分水嶺,更是市民喜歡前往休憩遊玩的好地方,也吸引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至。泛舟西湖、焚香禮拜、攀山玩水……這裡必定留下了很多人的足跡。

▲西湖涵碧樓

韓文公祠

在潮州,眾多文物古跡見證著韓愈在當地遺存的深遠影響,韓文公祠是其代表景點,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是人們爭相前往的地方,特別是每年橡木花開的時候,更是人頭攢動。

▲“韓祠橡木”

“韓祠橡木”寄託了潮州民間對“百代文宗”韓愈的崇敬之情,對學術的追求。時光荏苒,變的是時間,是環境,不變的,是個中情懷。

韶關

“三風”樓:風采樓、風度樓、風烈樓

“三風”樓在韶關當地甚有名氣,其中風采樓名聲最高,其歷史韻味更是外地遊客瞭解韶關的必去景點之一。

▲1497年,為紀念北宋名臣餘靖而建的風采樓

▲1190年,為紀念張九齡而建的風度樓原貌

▲1530年,為紀念陳朝天將軍侯安都而建的風烈樓原貌

韶關中山公園

那些年,韶關有好多遊樂場,比如芙蓉樂園、中山公園、兒童公園等等……除了中山公園外,很多遊樂場都已不復存在,但那些美好的回憶還歷歷在目。

▲20世紀80年代的韶關公園(1984年改稱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于1958年重新建成,於1984年由韶關文化公園改為此名。園區內不僅園林景觀豐富,娛樂設施齊全,而且園內中山紀念館還珍藏大批孫中山先生的珍貴史料,文化廣場還不定期舉行各類文藝活動表演,是市民娛樂、休息的好地方。

雲浮

雲浮烈士公園

雲浮烈士公園位於雲浮市中心,石麟山下,建於50年代,1987年改名為烈士陵園。園內正中是文化廣場,緊靠革命烈士紀念館。廣場東邊是人工湖,湖水波光粼粼,湖堤楊柳低垂,石橋花池,小亭樓榭點綴其中,是耐人尋味的好地方。

將近60年歷史的烈士公園,公園面積雖然不大,舊貌不再,但它依然是雲浮美景中不可割捨的部分,蘊含著幾代雲浮人的情懷。相信不少雲浮人心中都有一段拉著父母在公園划船遊玩,或者與TA拖手漫步湖畔的回憶。

▲那石山,那涼亭,那舞臺,有沒有你的足跡?

時光如白駒過隙,

爸媽年代的那些景點

或已不復存在,

或建設得更美好,

但唯一沒有消失的

便是這些發黃的老照片,

還有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回憶。

趁有時間,

帶上父母再走這些地方重溫當年情!

說不完的點點回憶,

道不盡的件件往事,

歲月在變,情懷不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