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987年,蘇27割了P3偵察機,14年後的殲8為何沒有?

1987年9月13日, 一架所屬於挪威空軍的P3遠端偵察機在蘇聯沿岸進行偵查活動。 但是很不幸, 這架挪威偵察機遇到了蘇聯新式戰機蘇27.在經過幾輪較量以後, 蘇聯空軍的蘇27戰機直接利用自己鋒利的尾翼, 將那家偵察機的腹部隔開了一個大口子。 請聯想, 14年後的殲8戰鬥機為何做不到?

一、蘇聯國力強大, 蘇27的性能優秀

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從表面上看是一個非常意外的事件, 但是深入的說, 還是國力和科技水準的較量。 蘇27戰機是蘇聯為了對付美國F15等戰機, 專門研製的新型號戰機。 從各個方面來說, 放在80年代後期, 蘇27的綜合水準都是世界一流的。 尤其是高超的機動性, 超眼鏡蛇機動這個動作並不是什麼戰機都做得到的。 1985年, 蘇27戰機開始裝備蘇聯空軍部隊。 僅僅2年以後, 便出現了巴倫支海事件。 從技術水準上來說, 蘇27做出這個舉動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如果僅僅技術水準的問題,

那還不能說明問題。 一個弱國面對一個強國, 即使擁有先進的戰機, 為了避免過度刺激對付, 弱國也不會採用過分的行動。 一切外交和軍事行動的背後所依靠的都是國力, 而蘇聯具備這樣的國力。

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這一段時間屬於蘇聯的鼎盛時期。 到了80年代後期, 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回落。 石油紅利時代已經遠去, 這對蘇聯影響非常大。 到了80年代的後期, 蘇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但是蘇聯畢竟是堪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超級大國, 如果任由其他國家的飛機來去自由, 那蘇聯的威嚴何在?長期的強國心態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 因為蘇聯空軍會有那樣的動作並不奇怪。 在1年以後, 也就是1988年, 蘇聯海軍忘我號護衛艦奮力撞擊了侵入自己海域的美國約克城號巡洋艦。 這一系列較量的背後都是國力的對比, 蘇聯當時雖然已經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作為一個世界強國, 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戰術動作很正常。

二、殲8戰機不具備那樣的能力, 我們的國力也不允許

4月1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16年前發生了著名的81192事件。 當時中國海航出動的機型就是殲8, 認真的說, 殲8的綜合水準與蘇27存在很大的差距。 殲8最初是殲7的放大型號, 它的競爭目標是米格23戰機。 這還屬於傳統的攔截機模式,

雖然後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 但是由於自己的基礎不行。 殲8戰機再怎麼改進也不可能達到蘇27的機動水準,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 當時即使殲8戰機確實想仿效當年巴倫支海行動, 但殲8戰機的技術性能也做不到。 關於究竟誰先下手的問題, 雙方至今都有爭議。 美國方面一直強調是殲8戰機先動的手, 不過這一點, 我們矢口否認。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無法做出更多的評價,只能從當時的情況進行推測。事情發生在2001年,當時中國雖然已經推行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但在國力上與美國的差距明顯。畢竟我們起步的起點太低,即使大步追趕也是需要時間的。我們還不具備10多年前蘇聯的底氣,正是由於這樣的情況,當時我們也很難下決心做出類似巴倫支海事件的行動。當然了,隨著國力的增強,我們在此類事件中的態度也是越來越強硬。最後做出一個推測,當年殲8戰機沒有做出類似巴倫支海事件的行動,先動手的是那架美國偵察機。不管怎麼說,那架81192成了這個時代永遠的記憶,也是一種警示。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無法做出更多的評價,只能從當時的情況進行推測。事情發生在2001年,當時中國雖然已經推行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但在國力上與美國的差距明顯。畢竟我們起步的起點太低,即使大步追趕也是需要時間的。我們還不具備10多年前蘇聯的底氣,正是由於這樣的情況,當時我們也很難下決心做出類似巴倫支海事件的行動。當然了,隨著國力的增強,我們在此類事件中的態度也是越來越強硬。最後做出一個推測,當年殲8戰機沒有做出類似巴倫支海事件的行動,先動手的是那架美國偵察機。不管怎麼說,那架81192成了這個時代永遠的記憶,也是一種警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