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九重陽節 高校志願者帶“尖板眼”為老人服務

人民網武漢10月27日電 明天就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 27日,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同學們來到通惠社區養老院,為老人們帶來了一次特殊的志願服務。 這次志願活動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同學們帶給了老人們帶來了一些新玩意兒,讓高科技產品真正走進了老齡生活圈。

華中大的志願者們為福利院的老人精心準備了包括防抖勺、步態輔助設備和血壓儀、血糖儀等高科技產品。 這些產品可以説明老人出門自己開車、用防抖勺自己吃飯,用步態輔助設備説明自己走路,用血壓儀、血糖儀、身體脂肪含量測試儀隨時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有自動體外除顫器等急救儀器為自己護航。 同學們表示,希望能用這些對老人們來說有些新奇的高科技智慧產品來説明他們更好地生活。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賈佳同學說:“看到他們就想到自己的爺爺奶奶。 今天把這些高科技的玩意帶來,希望能讓爺爺奶奶們過個不一樣的重陽節,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獨立,美好。

這些新鮮的高科技智慧產品的到來帶給老人們的是莫大的驚喜,大學生志願者們鮮活的青春面孔,更讓老人們感受到無盡溫暖。 正在參加智慧防抖勺體驗的葛永瑤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說到,自己手抖的老毛病有10年了,今天試用了這個勺子,感覺很實用。 很久沒有這樣不在別人的幫助下自己吃飯,減輕了別人的負擔,她也感覺很開心。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至2015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占總人口的16.1%。 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4.83億,每3個人當中就有1個老年人。 然而,目前我國的養老產業卻面臨著人才匱乏等問題。 當下國內失能半失能人員約3500萬,假設3個老人需要一個護理員,就需要1000多萬養老服務人員。

但目前,所有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僅有22萬,符合資格的僅有2萬。 中國現實與國際標準之間差了20倍。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院長丁建定教授談到,十九大報告中談到要讓人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他認為,我們應該更加關注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而如何做到?答案就是,人工加智慧。 所謂人工,就是社工體系以及保障體要更加完善。 而智慧,就要依靠現在的科技,能夠針對性的幫助老年人,通過科技,改變他們的生活。 人工加智慧的結合,是能達到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郭婷婷 王瀟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