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是“滴血驗癌”,元芳你怎麼看?東大學子新發明 “滴血驗癌”取得新進展!

昨天和今天又被“滴血驗癌”的報導刷屏了, 這次的主人公是東南大學95後女博士常甯團隊, 他們利用光子晶體微球技術, 來判斷腫瘤標誌物的濃度。

筆者也登陸了東南大學官方網站上也發現了這則報導。

該報導是學校官方網站發佈的文章標題前方備註了“南京廣播網”, 筆者猜測轉載自南京廣播網吧。 咱們先看看該校網站上的原文吧。

東大學子新發明 “滴血驗癌”取得新進展

關於“滴血驗癌”的研究, 一直是醫學界的重難點。 在近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 東南大學團隊展示了一款最新研製的癌症檢測儀, 滴一滴血, 就能完成16項癌症篩檢, 這項技術一舉摘得大賽“銀獎”。

說起“滴血驗癌”的原理,

東南大學MxHealth團隊負責人常甯解釋道說, 他們利用光子晶體微球技術, 一是把測量癌症的尺子。 團隊利用將不同顏色的光子晶體微球, 連接在相應的腫瘤抗體, 嵌在晶片上。 當被檢查者的血液流過晶片時, 血液中的腫瘤標誌物就會被腫瘤抗體捕捉。 常寧:“我們使用白光的光源來拍光子微球的顏色, 根據螢光強度, 來判斷腫瘤標誌物的濃度。 如果說患者血液中的濃度已經超過了預警值的話, 他的身體中可能部分已經發生了癌症病灶。 ”

目前, 部分大醫院已經配備了用都是通過血液檢測癌症的生化儀器指標來協助診斷癌症。 常寧表示, 相較之下, 他們團隊研發的這款癌症檢測儀更省錢、省時間, 抽取的血量也只需醫院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適合癌症的初步篩查。

常寧:“去醫院可以測的像CAA或AFP, 基本上是早上去抽血, 下午才能拿到結果, 而我們這個儀器, 可以五到十分鐘就能拿到結果。 與此同時, 去醫院測單指標, 差不多50塊錢, 如果測5、6個指標的話, 就要3、400塊錢, 而我們這個儀器可以把成本降到100元以下。 ”

目前, 這款癌症檢測儀已經可以初步篩查出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症, 準確率75%-90%。 常寧表示, 由於這款儀器屬於三類醫療器械, 目前, 團隊正在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出審批申請, 再進行臨床試驗, 預計投入市場還需2-3年的時間。

常寧:“國家現在號召建設一些小型社區醫院, 如果說後期社區醫院發展起來, 那我們就可以往社區醫院推。

醫院的大型生化檢測儀可能要50萬, 甚至上百萬, 然後我們這台儀器的成本是10-15萬, 後續量產的話, 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那麼社區醫院就能買得起了。 ”

——————原報導結束——————

另據中新網10月25日報導 《東大“90後”科研團隊突破“滴血驗癌”難關》, 相關報導截圖如下:

“監測”與“檢測”雖是一字之差,但是在臨床上的意義則相去甚遠。監測僅僅是評估概念,而檢測則是診斷概念,強調的是發現腫瘤。所謂的“一滴血”查癌症,就是查血中的“腫瘤標誌物”。什麼是“腫瘤標誌物”,簡單點說就是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腫瘤刺激人體產生的物質。

我們先瞭解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並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存在于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腫瘤標誌物升高了,是不是就意味著患癌了?

其實沒那麼簡單,因為癌細胞本身就是來源於正常細胞,癌細胞能分泌的腫瘤標記物,正常細胞也能分泌。正常細胞惡變成癌細胞,會促進腫瘤標記物的升高,但正常細胞發生其他變化,也可能導致腫瘤標記物升高。因此,單單靠腫瘤標誌物來診斷癌症,就有很大可能出現誤診。避免誤診,就首先要評估腫瘤標誌物在診斷癌症中的有效性。

現在有一定比例的人群,比如腫瘤血清標記物比較高,都會超過標準,專業上叫做假陽性;還有一些人群得了癌症,一直到去世的整個過程中,一直都沒有超標。這個比例比較大,超出醫學上可以接受的範圍,基於這樣的原因,它並不是診斷腫瘤可信的標準。

我們不應該把它用在人群中橫向的比較,但可以用於患者自身的比較。如果在患腫瘤時,血清標記物指標比較高,做過手術或相應治療後,指標降下來了,我們就認為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基本上在臨床是應用於治療效果的評估。

古有“滴血驗親”,今有“滴血驗癌”。“滴血驗親”已經被現代醫學證明是不準確的,那麼,“滴血驗癌”就一定能檢查出癌症嗎?

事實上,目前還不存在能100%診斷出癌症的腫瘤標誌物,並且,“滴血驗癌”只能算是腫瘤診斷的“輔助工具”,而不能成為確診方法。

可能是媒體報導時候進行了放大或者說在使用詞彙上使用了一些能讓百姓誤解的詞彙,比如本文標題的“滴血驗癌”似乎在誇大了意思。會讓非醫學認識產生一滴血就可以查出來癌症的誤解。

科學特別是醫學都在進步,即便大家對一些新的方法或者新的發現產生了質疑,也非常正常。因為在不斷的批評中才會成長。

關於“滴血驗癌”,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綜合整理自東南大學網站、中新網、百利康。本文不代表檢驗醫學微信公眾號的觀點,僅僅用於交流。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臺

“監測”與“檢測”雖是一字之差,但是在臨床上的意義則相去甚遠。監測僅僅是評估概念,而檢測則是診斷概念,強調的是發現腫瘤。所謂的“一滴血”查癌症,就是查血中的“腫瘤標誌物”。什麼是“腫瘤標誌物”,簡單點說就是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腫瘤刺激人體產生的物質。

我們先瞭解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並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存在于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腫瘤標誌物升高了,是不是就意味著患癌了?

其實沒那麼簡單,因為癌細胞本身就是來源於正常細胞,癌細胞能分泌的腫瘤標記物,正常細胞也能分泌。正常細胞惡變成癌細胞,會促進腫瘤標記物的升高,但正常細胞發生其他變化,也可能導致腫瘤標記物升高。因此,單單靠腫瘤標誌物來診斷癌症,就有很大可能出現誤診。避免誤診,就首先要評估腫瘤標誌物在診斷癌症中的有效性。

現在有一定比例的人群,比如腫瘤血清標記物比較高,都會超過標準,專業上叫做假陽性;還有一些人群得了癌症,一直到去世的整個過程中,一直都沒有超標。這個比例比較大,超出醫學上可以接受的範圍,基於這樣的原因,它並不是診斷腫瘤可信的標準。

我們不應該把它用在人群中橫向的比較,但可以用於患者自身的比較。如果在患腫瘤時,血清標記物指標比較高,做過手術或相應治療後,指標降下來了,我們就認為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基本上在臨床是應用於治療效果的評估。

古有“滴血驗親”,今有“滴血驗癌”。“滴血驗親”已經被現代醫學證明是不準確的,那麼,“滴血驗癌”就一定能檢查出癌症嗎?

事實上,目前還不存在能100%診斷出癌症的腫瘤標誌物,並且,“滴血驗癌”只能算是腫瘤診斷的“輔助工具”,而不能成為確診方法。

可能是媒體報導時候進行了放大或者說在使用詞彙上使用了一些能讓百姓誤解的詞彙,比如本文標題的“滴血驗癌”似乎在誇大了意思。會讓非醫學認識產生一滴血就可以查出來癌症的誤解。

科學特別是醫學都在進步,即便大家對一些新的方法或者新的發現產生了質疑,也非常正常。因為在不斷的批評中才會成長。

關於“滴血驗癌”,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綜合整理自東南大學網站、中新網、百利康。本文不代表檢驗醫學微信公眾號的觀點,僅僅用於交流。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