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陽節︱爸媽的世界,我們不缺席

南川微發佈, 資訊快一步!

NEWS

我來到這個世界時, 您風華正茂

我茁壯成長時, 您為我操碎了心

我長大成人時, 您卻已步入滄桑

……

重陽節來了,

這個被稱為“老人節”的日子

讓我們走進爸媽的世界

願以後的以後

能一直陪您到老

重陽

Double Ninth

佳節

Festival

父母喜歡在朋友圈關注什麼?

九月九日重陽節, 因“九九”與“久久”諧音, 有長久之意, 所以也叫敬老節。 那你是否瞭解你的父母, 平時會關注父母的朋友圈嗎?重陽節來臨之際, 我們採訪了多位市民和網友, 看看父母的朋友圈都喜歡聊點啥。

我喝過最濃的湯就是父母的心靈雞湯

陳棗:《女人, 願你這樣活著》《女人, 就該這樣霸氣》《人生, 擇善而交》《不占人便宜, 是一生的修行》……隨手一翻就能翻到老媽朋友圈裡的各種心靈雞湯。

我只是偶爾看那些文章內容, 因為對於我來說, 所謂心靈雞湯其實就是媽媽的嘮叨。 自從上班以後, 我們母女之間少了很多交流的時間,

偶爾有空她想和我聊聊, 可是忙碌一天的我一點也不想聽。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 她開始把那些想對我嘮叨的話借由這些心靈雞湯說出來發給我看, 有時候看著覺得好笑, 有時候看著心裡也很難受, 每一條轉發其實都藏著媽媽對我的愛。 這些關心和叮囑的話, 其實是她通過朋友圈在表達對我的關愛。

有一種擔憂叫你媽怕你上當

劉德禮:我爸媽經常都會給我發一些類似於防騙的文章和文字, 其實, 爸媽之所以會轉發這類防騙、闢謠的內容, 主要是出於對家人特別是對我們子女的關心。 他們通過這種方式, 為在生活壓力下努力奮鬥的孩子提供一些助力, 背後的關愛和期盼之心無可厚非。

作為子女, 在教會父母上網之外, 更重要的是不管多忙, 一定要多和父母交流, 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讓他們對生活少一分憂慮, 對子女少一些不必要的操勞。

勤奮好學的“研究孫”

張佳佳:我的寶貝出生以後就是媽媽在幫我帶, 現在已經2歲半了。 媽媽帶小孩的經驗大多來自她的朋友圈, 她也喜歡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轉發出去。 孩子幾個月大時要開始添加輔食, 幾歲適合去幼稚園, 都是她給我們提出建議。

現在她最愛在朋友圈裡面就關注的是孩子的保健和有關孩子成長的各種內容, 比如發燒了如何物理降溫、如何訓練孩子口齒清晰等等。 其實有很多內容是我不曉得的, 在帶孩子方面媽媽比我上心多了,

感覺有點慚愧。

朋友圈就是父母的興趣部落

吳小桐:我天秤座的媽媽喜歡一切高大上的愛好, 幾年前她自己在網上看視頻自學做甜品、蛋糕之類的, 現在她辦公室的同事都叫她“大師”, 家裡人過生日都不用去外面買生日蛋糕, 因為她能做出跟店裡一樣好看的。

她的朋友圈裡全是曬的自己的作品, 芒果班戟、提拉米蘇、蛋黃酥、優酪乳慕斯、甜甜圈……這些她全都會做。 今年中秋節遇到國慶日, 我們出去旅遊專門叫媽媽給我們做了幾個月餅帶路上吃。 有時候我覺得我媽就是個超人, 她既要上班, 又要給我帶孩子, 還有時間去學做這些東西, 我很佩服她為了自己的興趣可以不斷自學, 孩子也非常驕傲有一個會做蛋糕的外婆。

微小妹的爸爸都關注些啥?

是的, 微小妹的爸爸默默關注著小編的生活和工作, 朋友圈每天分享的都是咱們“南川微發佈”發佈的消息, 滿滿都是愛!

朋友圈該不該遮罩父母?

正方:遮罩, 保留自己的小秘密!

網友“與我常在”:我認為朋友圈不僅是交流、溝通的平臺, 還是塑造自己形象和展示日常生活的媒介。有的是職場形象管理,有的是生活日常記錄,在朋友圈裡曬的不一定是日常的自己。淩晨兩點轉發了一個動態,父母就會一通說教,發了很多“人體休息”的養生知識給我;發個新買的口紅,父母要說有那麼多口紅要買嗎;和朋友們一起聚會,有人穿得比較時尚,我媽非說人家是個壞女人……最後我發現,不管朋友圈發什麼,他們都有話說。所以有一天,我就跟他們說,我以後不發朋友圈了,其實是遮罩了他們。

網友“Candy”:其實大部分時候遮罩父母是不想他們為自己擔憂,有一次我發朋友圈說在輸液,我媽就直接從老家趕到了醫院來看我,雖然很感動,但內心實在不想她辛苦,我媽回家之後,每天都要給我打好幾個電話,讓我覺得自己太讓父母憂心了。漸漸地,有什麼不好的情緒或者不順心都不會發在朋友圈裡,只發開心的。可朋友圈就是自己真正情緒的展示空間,平時的工作中就要壓抑自己,朋友圈還要強顏歡笑真的很累,所以我選擇了遮罩他們,在沒有他們擔憂的空間裡做自己。

反方:不遮罩,和父母一起分享生活!

網友“momoko”:帶孩子有什麼不懂的,朋友圈一發父母就會幫忙;平時遇到什麼不順心,父母三言兩語就能說出原委……平時在工作生活中有什麼成功和開心的事,也希望通過朋友圈和父母一起分享,沒事的時候可以在網上和父母接接視頻,讓孩子見見外公外婆,這是為親情增加了一種交流路徑。自己當了父母才知道當父母的心,朋友圈裡有我們的喜怒哀樂,也該有我們最親的人,我們和父母不再是小時候的上下級親情,他們是唯一會在乎你的工作、生活和成長的知心朋友。

網友“hao先森”:天氣冷了,我老媽特別喜歡在朋友圈轉發《冬季最該吃的東西》《冬天千萬不能幹的事兒》這樣的文章,有時還非要我認真閱讀,我覺得看看文章沒啥的。有時候覺得我老媽還挺可愛,經常給我發一些搞笑的段子和視頻,到了飯點也不打電話了,直接發一個“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的表情包,還常常玩兒唱吧、全民k歌等上傳到朋友圈,感覺她的生活很豐富。我覺得每天能看到可愛的老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就很幸福。

父母在微信裡都和你聊些啥?

我們在微信裡和朋友有天南地北聊不完的話題,卻很少主動和父母聊天,那麼父母又喜歡和我們說點什麼呢?

我們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找物件

王迷:我今年才24歲,但是我爸媽已經很著急我有沒有耍朋友了。有一個週末,我穿了一條美美的網紗連衣裙出門,剛出門不久就收到爸爸的微信,問我去幹嘛,是不是和男生約會去。我跟他說是跟姐們一起去玩,他馬上回了我一個瞟我的表情。

我媽有時候也比較逗,有一回晚上我在沙發上睡得迷迷糊糊,可能說了夢話,我媽馬上就來套我的話,跑來問我有喜歡的人沒得。不僅如此,我媽為了讓我早點結婚,都自修成了“社會學家”。她經常在微信裡跟我發:“結婚是人生必須完成的事,宜早不宜晚;你要不結婚,人家怎麼看?要人人都像你這樣,人類怎麼得以繁衍……”我很懷疑這種語言她是怎麼想到的。

但總的來說,我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他們催歸催,卻從來沒有強制喊我相親什麼的。其實對於找物件這事,我覺得隨緣就好,感覺對了就試試,沒有也不強求。

家裡的大事已經是我拿主意了

王琦:我跟我爸很少聊微信,他也很少發朋友圈,平時沒有住在一起,即使打電話都是有事說事,並不會像母女那樣有很多貼心話說。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我總是到沒生活費了才會給爸爸打電話,他把錢打過來也不說多話,心情好的時候會附上一句“請笑納”。

最近幾年,爸爸身體越來越不好,很多事開始跟我商量。家裡要安暖氣了、我要換一種藥了、我可能要去三亞那邊過冬了……以前我總是無憂無慮,有什麼大事都是爸爸一個人在扛,現在他越來越依賴我,這說明爸爸是真的老了。

我媽是個超級損友

李易霖: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我的超級損友,因為她總是以打擊我、損我為快樂。我和我媽都很關注彼此的微信朋友圈的更新動態,我們也常常會通過微信互訴衷腸(其實是以互相打擊為主)。我喜歡旅遊、喜歡拍照,喜歡把我認為比較漂亮的自拍通過微信發給媽媽,本來是想聽到她誇她女兒漂亮的,但事實是每次她都會說我醜,各種打擊我,真是我的親媽呀!

我發自拍的小視頻她看,她會說我“怪頭怪腦”,我問她好不好看,她一個字回答:“醜!”我問她:“醜是不是你親生的?”她又說我長大才變醜的。這是在告訴我,是我自己一不小心長殘了嗎?

儘管我一遍遍地遭遇著這種親媽式打擊,但卻很開心、快樂、健康地長大了,我希望媽媽永遠是我的最佳損友,伴我一生、愛我一生!

本條內容:南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芳馨、鄧的、羅苑瑜、袁治衛

見習記者聶靈靈、陳蕗穎、卓楓淋、陳秋菊

——————推廣——————

目前N多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看完記得分享、點贊噢。長得好看的人都會這樣做!

本公眾號內容注明原創內容,系南川微發佈原創作品,版權歸南川微發佈所有。若要轉載,請在後臺留言發起授權申請,獲得明確授權認證之後,方可轉載發佈。否則視為侵犯版權。

值班總編:鄧偉 本期編輯:汪敘含

推薦微信公眾號

還是塑造自己形象和展示日常生活的媒介。有的是職場形象管理,有的是生活日常記錄,在朋友圈裡曬的不一定是日常的自己。淩晨兩點轉發了一個動態,父母就會一通說教,發了很多“人體休息”的養生知識給我;發個新買的口紅,父母要說有那麼多口紅要買嗎;和朋友們一起聚會,有人穿得比較時尚,我媽非說人家是個壞女人……最後我發現,不管朋友圈發什麼,他們都有話說。所以有一天,我就跟他們說,我以後不發朋友圈了,其實是遮罩了他們。

網友“Candy”:其實大部分時候遮罩父母是不想他們為自己擔憂,有一次我發朋友圈說在輸液,我媽就直接從老家趕到了醫院來看我,雖然很感動,但內心實在不想她辛苦,我媽回家之後,每天都要給我打好幾個電話,讓我覺得自己太讓父母憂心了。漸漸地,有什麼不好的情緒或者不順心都不會發在朋友圈裡,只發開心的。可朋友圈就是自己真正情緒的展示空間,平時的工作中就要壓抑自己,朋友圈還要強顏歡笑真的很累,所以我選擇了遮罩他們,在沒有他們擔憂的空間裡做自己。

反方:不遮罩,和父母一起分享生活!

網友“momoko”:帶孩子有什麼不懂的,朋友圈一發父母就會幫忙;平時遇到什麼不順心,父母三言兩語就能說出原委……平時在工作生活中有什麼成功和開心的事,也希望通過朋友圈和父母一起分享,沒事的時候可以在網上和父母接接視頻,讓孩子見見外公外婆,這是為親情增加了一種交流路徑。自己當了父母才知道當父母的心,朋友圈裡有我們的喜怒哀樂,也該有我們最親的人,我們和父母不再是小時候的上下級親情,他們是唯一會在乎你的工作、生活和成長的知心朋友。

網友“hao先森”:天氣冷了,我老媽特別喜歡在朋友圈轉發《冬季最該吃的東西》《冬天千萬不能幹的事兒》這樣的文章,有時還非要我認真閱讀,我覺得看看文章沒啥的。有時候覺得我老媽還挺可愛,經常給我發一些搞笑的段子和視頻,到了飯點也不打電話了,直接發一個“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的表情包,還常常玩兒唱吧、全民k歌等上傳到朋友圈,感覺她的生活很豐富。我覺得每天能看到可愛的老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就很幸福。

父母在微信裡都和你聊些啥?

我們在微信裡和朋友有天南地北聊不完的話題,卻很少主動和父母聊天,那麼父母又喜歡和我們說點什麼呢?

我們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找物件

王迷:我今年才24歲,但是我爸媽已經很著急我有沒有耍朋友了。有一個週末,我穿了一條美美的網紗連衣裙出門,剛出門不久就收到爸爸的微信,問我去幹嘛,是不是和男生約會去。我跟他說是跟姐們一起去玩,他馬上回了我一個瞟我的表情。

我媽有時候也比較逗,有一回晚上我在沙發上睡得迷迷糊糊,可能說了夢話,我媽馬上就來套我的話,跑來問我有喜歡的人沒得。不僅如此,我媽為了讓我早點結婚,都自修成了“社會學家”。她經常在微信裡跟我發:“結婚是人生必須完成的事,宜早不宜晚;你要不結婚,人家怎麼看?要人人都像你這樣,人類怎麼得以繁衍……”我很懷疑這種語言她是怎麼想到的。

但總的來說,我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他們催歸催,卻從來沒有強制喊我相親什麼的。其實對於找物件這事,我覺得隨緣就好,感覺對了就試試,沒有也不強求。

家裡的大事已經是我拿主意了

王琦:我跟我爸很少聊微信,他也很少發朋友圈,平時沒有住在一起,即使打電話都是有事說事,並不會像母女那樣有很多貼心話說。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我總是到沒生活費了才會給爸爸打電話,他把錢打過來也不說多話,心情好的時候會附上一句“請笑納”。

最近幾年,爸爸身體越來越不好,很多事開始跟我商量。家裡要安暖氣了、我要換一種藥了、我可能要去三亞那邊過冬了……以前我總是無憂無慮,有什麼大事都是爸爸一個人在扛,現在他越來越依賴我,這說明爸爸是真的老了。

我媽是個超級損友

李易霖: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我的超級損友,因為她總是以打擊我、損我為快樂。我和我媽都很關注彼此的微信朋友圈的更新動態,我們也常常會通過微信互訴衷腸(其實是以互相打擊為主)。我喜歡旅遊、喜歡拍照,喜歡把我認為比較漂亮的自拍通過微信發給媽媽,本來是想聽到她誇她女兒漂亮的,但事實是每次她都會說我醜,各種打擊我,真是我的親媽呀!

我發自拍的小視頻她看,她會說我“怪頭怪腦”,我問她好不好看,她一個字回答:“醜!”我問她:“醜是不是你親生的?”她又說我長大才變醜的。這是在告訴我,是我自己一不小心長殘了嗎?

儘管我一遍遍地遭遇著這種親媽式打擊,但卻很開心、快樂、健康地長大了,我希望媽媽永遠是我的最佳損友,伴我一生、愛我一生!

本條內容:南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芳馨、鄧的、羅苑瑜、袁治衛

見習記者聶靈靈、陳蕗穎、卓楓淋、陳秋菊

——————推廣——————

目前N多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看完記得分享、點贊噢。長得好看的人都會這樣做!

本公眾號內容注明原創內容,系南川微發佈原創作品,版權歸南川微發佈所有。若要轉載,請在後臺留言發起授權申請,獲得明確授權認證之後,方可轉載發佈。否則視為侵犯版權。

值班總編:鄧偉 本期編輯:汪敘含

推薦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