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情緒可能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想想, 有一天你已在單位忙了一天, 回到家還是不能休息, 要為你的職稱考試複習, 可有幾頁你逐字逐句琢磨, 浪費了很多時間, 還是弄不明白。 這時, 如果孩子在一邊又哭又鬧又砸東西, 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這種情況下, 大多人或許會體驗到強烈的挫折感, 可能是說幾句罵人的話, 更甚者, 沒准還會沖孩子動手……

上個月, 轟動一時的揚州失蹤兒童高俊逸一案已水落石出, 警方經過近3天偵查工作, 最後發現, 是母親在管教過程中, 因情緒失控將其殺害。

01

這些年, 育兒界一直關注“情緒”這個話題, 因情緒失控而傷害孩子事件層出不窮。 2015年南京虐童案, 就是因為孩子沒完成母親佈置的課外作業, 母親氣急之下, 抽打及腳踩孩子, 致使孩子雙手、雙腳嚴重受傷……你或許覺得, 如此殘忍的事離我們很遠, 可反觀自身以及身邊的人, 你會發現暴力的陰影其實早已存在。

在朋友琳記憶裡, 那些陰影就像老照片一樣伸手可及, 比如琳和她媽多年的“戰爭”。 琳說:“我和我媽衝突是經常性的, 她是個固執又主觀的人, 總要我按她的意思辦事。 ”小學時, 因為考試沒考好, 她媽當著眾人的面大罵琳, 還打了她幾記大耳光, 周圍的人都盯著琳, 琳感到自己快被那些人的目光給烤化了。

成長過程中, 琳一直壓抑自己, 因為她媽的強勢, 每次挨說挨揍, 琳都不許哭出聲來, 連哽咽聲也不能有, 不然會被打得更厲害。 所以每次被打, 琳都很平靜, 等回到房間, 她才開始咬鋼筆、掰斷鉛筆, 直到雙手和牙齒都沒有力氣……暴力的因數或許就是這樣形成的。

現在, 當了媽的琳對孩子好時愛護非常, 但情緒低落時,

看到孩子犯一點錯誤, 就會開始動手打他, 一邊打還各種摔東西、砸牆。 有一次, 孩子因為哭鬧許久不肯睡覺, 心力憔悴的琳在那麼一刻居然把女兒捂在被子裡足有5秒鐘。 這件事, 當琳告訴我們時, 我們都被嚇到了。

如果, 你能意識到內心深處的暴力傾向, 不妨問問自己這種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不難發現, 父母對孩子的暴力傾向往往來自於他們自己童年的創傷經歷。 譬如說, 小時候, 如果你父母對你經常是用拳頭來解決問題, 那麼, 你就要當心自己將來對兒女的態度。 除此之外, 如果你的父母向來都喜歡用仇恨、敵意的方式對待與他人發生的矛盾, 那麼, 很有可能也會影響你日後解決問題的態度。

02

現實生活中, 情緒失控有多方面的原因。 情緒, 本身就是一種很滑溜的東西, 有時滑溜到讓人捉摸不定, 但不管怎樣, 我們都得想辦法把它捏得緊緊的, 因為這關係到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上遊刃有餘地生存、發展下去。

單位曾招過一個實習生, 人漂亮, 名校畢業。 一開始, 工作上她處理得有條有理,

久了, 應付的東西越來越多, 她亂了心神, 屢屢因為壓力太大而情緒失控。 是怎樣一種失控呢?有一次, 因為一個錯誤, 領導把她叫到辦公室批評了她, 她不服, 加上領導說話有些嚴厲, 一衝動, 便跟領導吵起來, 把自己許久以來受的“委屈”一吐而快。 這下領導都怕了她, 只好請她另謀高就。

顯然, 一個連情緒都把控不了的人, 能力無論多強, 都無法獲得信任。 因為誰都猜不准, 他什麼時候會來一次失控, 拉下臉來沖著領導大喊:“老子不幹了!”……

不光在職場, 其他一些與人打交道的地方也如此。 家裡, 小孩偶爾隨性發洩自己的情緒還情有可原, 作為家長, 如果動不動就竭嘶底裡, 動不動就容易慌張、焦慮, 且慌張、焦慮到連自己都忍不住對自己、對別人咆哮的地步, 不僅會讓周圍的人深感恐懼,也會讓人覺得累。更何況,壞情緒總是容易傳染人,應對壞情緒的模式也容易被孩子所沿襲,而一個總是流露出壞情緒的父母,自然不受歡迎。

後來,實習生臨走前,我跟她談了一次,終於瞭解她一路是怎麼過來的。小時候她爸媽爭吵是常事,日益升級的爭吵,終至不可調和,離婚了。所以,這個孩子在情緒上的不穩定,多少來自於她年少時的耳濡目染。

可見,父母情緒上的穩定,對塑造一個孩子的品性有多重要。後來,我愈漸發現,在那些情緒穩定的朋友的孩子身上,他們遇事冷靜度更高,抗挫能力更強。因為他們父母那種溫和、篤定的氣場給予了他們面對這個世界強大的內心。

03

“失控的情緒的背後是諸多思維上的偏差。”這是朋友軍最近告訴我的。軍的成績本不錯,高考時,因別人翻動試卷的聲音太大,頭頂上的風扇轉動聲太大,影響了情緒,煩躁至極,發揮失常,以致名落孫山——本可以上重點的他,最後只進了個一般的二本學校。

的確,有時因為看待事物思維上的不合理,也會造成情緒上的失控。據說,當年,軍的父母平日跟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如果在這麼重要的考試中失敗,你的前程就算是毀了!” 多少年以來,軍一直在這種認知的浸染下長大,而他在高考考場上情緒失控的原因,無非是他不敢面對她爸媽一直所說那個“事實”——如果考不上大學,就意味著人生失去了意義。

思維是件很奇妙的事,它可以海闊天空超出環宇浮想聯翩,也可以鑽進牛角尖裡窄得身都轉不過來。事實上,很多時候情緒並非由外界的某件事所觸發,而是由我們對事物的某種認知方式所觸發。思維的出發點錯了,人看問題的視角或許會窄得連自己都容不下,到頭來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所以,父母若能在平時能多教給孩子一些積極、富有彈性的思維方式,對他們保持情緒上的穩定會大有裨益。教育家陶行知說:“給予孩子正確的思維陣地,就等於給了他面對世界的依仗。”當孩子跳出消極思維的藩籬,對待世界更寬容、更達觀,也就不容易走極端,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大喊大叫。

行為有修養,情緒也有修養,而且是一種更為深厚的修養。自古以來,我們評價人的一個標準,看他的涵養和行事風格,就知是否可以成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將之風。因此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人上人,除了知識的學習與能力培養,也要訓練其將自己的情緒操控得當。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在情緒上有修養的人,真正懂得情緒上的收放自如,唯如此,才能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日後也更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不僅會讓周圍的人深感恐懼,也會讓人覺得累。更何況,壞情緒總是容易傳染人,應對壞情緒的模式也容易被孩子所沿襲,而一個總是流露出壞情緒的父母,自然不受歡迎。

後來,實習生臨走前,我跟她談了一次,終於瞭解她一路是怎麼過來的。小時候她爸媽爭吵是常事,日益升級的爭吵,終至不可調和,離婚了。所以,這個孩子在情緒上的不穩定,多少來自於她年少時的耳濡目染。

可見,父母情緒上的穩定,對塑造一個孩子的品性有多重要。後來,我愈漸發現,在那些情緒穩定的朋友的孩子身上,他們遇事冷靜度更高,抗挫能力更強。因為他們父母那種溫和、篤定的氣場給予了他們面對這個世界強大的內心。

03

“失控的情緒的背後是諸多思維上的偏差。”這是朋友軍最近告訴我的。軍的成績本不錯,高考時,因別人翻動試卷的聲音太大,頭頂上的風扇轉動聲太大,影響了情緒,煩躁至極,發揮失常,以致名落孫山——本可以上重點的他,最後只進了個一般的二本學校。

的確,有時因為看待事物思維上的不合理,也會造成情緒上的失控。據說,當年,軍的父母平日跟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如果在這麼重要的考試中失敗,你的前程就算是毀了!” 多少年以來,軍一直在這種認知的浸染下長大,而他在高考考場上情緒失控的原因,無非是他不敢面對她爸媽一直所說那個“事實”——如果考不上大學,就意味著人生失去了意義。

思維是件很奇妙的事,它可以海闊天空超出環宇浮想聯翩,也可以鑽進牛角尖裡窄得身都轉不過來。事實上,很多時候情緒並非由外界的某件事所觸發,而是由我們對事物的某種認知方式所觸發。思維的出發點錯了,人看問題的視角或許會窄得連自己都容不下,到頭來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所以,父母若能在平時能多教給孩子一些積極、富有彈性的思維方式,對他們保持情緒上的穩定會大有裨益。教育家陶行知說:“給予孩子正確的思維陣地,就等於給了他面對世界的依仗。”當孩子跳出消極思維的藩籬,對待世界更寬容、更達觀,也就不容易走極端,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大喊大叫。

行為有修養,情緒也有修養,而且是一種更為深厚的修養。自古以來,我們評價人的一個標準,看他的涵養和行事風格,就知是否可以成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將之風。因此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人上人,除了知識的學習與能力培養,也要訓練其將自己的情緒操控得當。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在情緒上有修養的人,真正懂得情緒上的收放自如,唯如此,才能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日後也更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