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四海遊蹤:浙江臨海桃渚芙蓉村,村後有山狀若芙蓉因得山名

芙 蓉 村

岩峰紫氣映日紅,

雨華蓮花競爭榮。

穿岩幽谷曉風勁,

石柱倒插碧波中。

石鼓擂擺硝煙散,

鶴飛仙去棋盤空。

金龜臥飲蟠溪水,

人間奇景數芙蓉。

——《芙蓉八景》

芙蓉村位於臨海市東南部, 隸屬桃渚鎮, 距桃渚古城僅一公里。 村前有玉帶泉環抱;村後有山狀若芙蓉, 村因山名。

村口獅像把門, 龜蛇衛護, 芙蓉插翠, 天挺其秀。 村裡有山根、上園、祥宅、第五份、達道頭、旗杆裡、花台門等地理區域。

村西北面有蟠溪, 溪水常年不斷。

該村自然資源優越, 村內古建築保存完好, 民風淳樸。 如前人詩所雲“遙追智凱訪幽蹤, 漫說花城十二重。 萬玉開關高插翠, 請從雲際看芙蓉。 ”

古建築群

﹏﹏﹏﹏﹏﹏

芙蓉村現存較完好的四合院民居屈指可數, 但其內部建築結構精美, 歷史內涵豐富。 村內現存明清、民國時期的黃氏大宗祠、黃氏小宗祠、旗杆裡、夾伍等眾多古建築, 多達十幾處, 其中一些特色建築有著防止賊盜和匪寇的佈局, “踏道頭”埠頭印證了蒼海變桑田的歷史;另還有用石砌成的廉政門、文化門、山根門形成的特色三圓洞門。

△黃氏大宗祠

△進士牌匾

黃氏大宗祠:

立於村口, 坐東朝西, 宗祠裡還掛著文革倖存下來的一塊金字“進士”牌匾。 為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進士, 中三甲一百五十一名進士黃和鑾立。 黃和鑾, 寧海縣城人, 官至長江局總辦, 是黃氏同宗選送過來張掛於此。

宗祠內立石牌二方, 其中一方是道光二十四年花月庠生黃焜墀撰文的“重建黃氏大宗祠碑記”。 彼時, 宗祠還是村中啟蒙教育的場所, 黃氏大宗祠曾是民國初期台州海防總司令黃繼忠創辦的義誠小學和芙桃小學的舊址。

村內還流傳著同治年間黃氏後裔黃體芳與皇宮有著歷史淵源的故事。 按風俗習慣, 一般的祠堂雕的是鯉魚化龍, 也不可加"大"字命名, 只有受過皇帝封的祠堂可用全龍身雕上,

並以"大祠堂"稱之。 而"黃氏大宗祠"以"大"字命名, 祠堂脊背上為"龍身"雕塑。 據《里安縣誌》記載, 黃體芳為進士出身, 翰林院編修, 教過太子書。 故有此殊榮。

△黃氏宗祠(黃氏小祠堂)

△芙村小學碑

黃氏宗祠:立于村內文化路,道光七年(1827)建,同治十年改設芙蓉義塾。宣統二年二月,黃瓚等改辦芙蓉初等小學堂。抗戰時期黃端人在此開辦“芙村小學”,至今芙村小學宋體字的民國舊碑仍樹立舊址前。1990年毀於大火,2011年5月重建,祠前的二側甲午石,還立在原址,北杆石裡的旗杆保存下來,被歲月的侵蝕露出深深的紋理。

△四合院·花台門裡

村內有多個建築區域,如花台門裡、旗杆裡、石道地。其中花台門裡區域保存較為完好。目前花台門已經被拆毀,留有舊址。

花台門裡指建於花台門內部的地理區域,內有保存較完好的四合院。四合院內建築構件精美。

△建築構件·雀替

△建築構件·簷飾

△建築構件·額枋

山水風光

﹏﹏﹏﹏﹏﹏﹏

芙蓉村風光秀麗,周邊有清乾隆時貢生馮庚雪描寫山水風光的“芙蓉插翠”、“白岩棲霞”、“獅崖積雪”、“金龜蟠穀”、“石柱淩雲”、“桃渚歸帆”、“石鼓鳴雷”、“穿岩透日”,並稱芙蓉八景,宗譜中有《芙蓉八景詩》記載,後有黃氏後裔歌頌村中風光所寫的《十二景詩》、《五絕》、《八詠》。

另見於《台南洞林志》記,秀麗山芙蓉洞、紫霞山石鼓洞、蟠龍山蓮花洞、石牛山青雲洞、大蓮山金星洞、鼇柱山雙珠洞等都在芙蓉山上。

該村另有田畝在中國最美的田園風光——桃江十三渚,景觀絕佳。

△象牙岩

△四方岩

△山貌一景

廟宇文化

﹏﹏﹏﹏﹏﹏﹏﹏﹏

村中尊佛善道,現有多處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如蟠溪廟、永福堂、積善堂、觀音堂。其最著名的當屬九龍洞。

據《臨海縣誌》所言,九龍洞,原位於芙蓉村西隅,面對芙蓉山,俗稱嶴裡洲洞。洞前石級高鋪,門額書“九龍洞”三個大字,內建諸葛武侯廟,塑諸葛武侯像,右廂房塑彩繪戰馬,廟樓二重,以洞崖而築,登樓臨窗可覽前山風景,洞壁滴水作聲,石泉可掬。主洞橫生側洞,通山北有口。現洞內佈局不變,主殿供奉關公像,以戒訓自身忠誠守義。雖建於山上,但善男信女依舊不斷。不過先前的大多構造被破壞,只遺留下一些歷史遺跡。

△觀音像

△出生盤

節慶民俗

﹏﹏﹏﹏﹏﹏﹏﹏﹏

據資料和村民口述,當地具有一些特殊的節日民俗。如接春、二月二、清明祭祖、開秧節、牛生日、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七月三十日地藏王壽日、做八月十六、九九老年節、拜冬、冬至、廿四撣塵、過年等民俗活動。並會在節日之時舉行慶祝活動,如正月十五鬧元宵時舉辦“大鳳鳥追龍”特色文化活動,時刻增添著活力與喜慶。

先祖名輩

﹏﹏﹏﹏﹏﹏﹏﹏﹏

芙蓉村始建于唐末,至今已有1100多年。據《台臨黃氏宗譜》記載:“始遷祖唐大理寺評事平阜公初拜大理事平事,後居閩為永豐縣令,因唐末避亂遷居芙蓉村。清末時,族人特請進幾戶金姓人家入住,意寓“黃金”,日進鬥金,族隆子興。

芙蓉黃氏薰涵漸積,歷史文化名人及典故有北宋時的黃百萬(黃文叟)借雨傘、清嘉慶鄉貢士黃世賡、清代的黃崇良炮打法國艦、黃義臣繳匪造福鄉閭、黃和鑾中三甲進士、黃氏後裔——同治年間的黃體芳教太子書、民國時期的黃端人(黃才樹)辦學等。其中黃端人為村裡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黃端人(1908-1951)村中民國時期名人,名崇慶,字萃瑞,號端人,熱心地方教育事業,有思想,有作為,打造村裡芙蓉新模式,在山根新建拱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在自己宅居旗杆裡前建洞門,題額“廉正裡”,民國二十二年(1933)在小宗祠前建一個拱門,題額“文化門”,三個洞門別具一格,形式一樣,大小各異。

抗戰時期黃端人在此開辦“芙村小學”,至今芙村小學宋體字的民國舊碑仍樹立舊址前。黃端人為村裡創了村歌,建了“夜校”,即農民白天種田,晚上去讀書,一心想讓本村沒有文化的人都能獲取知識。

附:芙蓉村村歌:

我村芙蓉為名黃為姓,以耕為根讀為本。忠孝勤儉是村訓,禮義廉恥是魂。不吸煙、不賭博、不為匪、不行竊、不貪閑、不偷懶、不逆親、不慢長,此皆我們之所訂,我村之所訂,上下一體同守之。

△芙村小學碑

黃氏宗祠:立于村內文化路,道光七年(1827)建,同治十年改設芙蓉義塾。宣統二年二月,黃瓚等改辦芙蓉初等小學堂。抗戰時期黃端人在此開辦“芙村小學”,至今芙村小學宋體字的民國舊碑仍樹立舊址前。1990年毀於大火,2011年5月重建,祠前的二側甲午石,還立在原址,北杆石裡的旗杆保存下來,被歲月的侵蝕露出深深的紋理。

△四合院·花台門裡

村內有多個建築區域,如花台門裡、旗杆裡、石道地。其中花台門裡區域保存較為完好。目前花台門已經被拆毀,留有舊址。

花台門裡指建於花台門內部的地理區域,內有保存較完好的四合院。四合院內建築構件精美。

△建築構件·雀替

△建築構件·簷飾

△建築構件·額枋

山水風光

﹏﹏﹏﹏﹏﹏﹏

芙蓉村風光秀麗,周邊有清乾隆時貢生馮庚雪描寫山水風光的“芙蓉插翠”、“白岩棲霞”、“獅崖積雪”、“金龜蟠穀”、“石柱淩雲”、“桃渚歸帆”、“石鼓鳴雷”、“穿岩透日”,並稱芙蓉八景,宗譜中有《芙蓉八景詩》記載,後有黃氏後裔歌頌村中風光所寫的《十二景詩》、《五絕》、《八詠》。

另見於《台南洞林志》記,秀麗山芙蓉洞、紫霞山石鼓洞、蟠龍山蓮花洞、石牛山青雲洞、大蓮山金星洞、鼇柱山雙珠洞等都在芙蓉山上。

該村另有田畝在中國最美的田園風光——桃江十三渚,景觀絕佳。

△象牙岩

△四方岩

△山貌一景

廟宇文化

﹏﹏﹏﹏﹏﹏﹏﹏﹏

村中尊佛善道,現有多處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如蟠溪廟、永福堂、積善堂、觀音堂。其最著名的當屬九龍洞。

據《臨海縣誌》所言,九龍洞,原位於芙蓉村西隅,面對芙蓉山,俗稱嶴裡洲洞。洞前石級高鋪,門額書“九龍洞”三個大字,內建諸葛武侯廟,塑諸葛武侯像,右廂房塑彩繪戰馬,廟樓二重,以洞崖而築,登樓臨窗可覽前山風景,洞壁滴水作聲,石泉可掬。主洞橫生側洞,通山北有口。現洞內佈局不變,主殿供奉關公像,以戒訓自身忠誠守義。雖建於山上,但善男信女依舊不斷。不過先前的大多構造被破壞,只遺留下一些歷史遺跡。

△觀音像

△出生盤

節慶民俗

﹏﹏﹏﹏﹏﹏﹏﹏﹏

據資料和村民口述,當地具有一些特殊的節日民俗。如接春、二月二、清明祭祖、開秧節、牛生日、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七月三十日地藏王壽日、做八月十六、九九老年節、拜冬、冬至、廿四撣塵、過年等民俗活動。並會在節日之時舉行慶祝活動,如正月十五鬧元宵時舉辦“大鳳鳥追龍”特色文化活動,時刻增添著活力與喜慶。

先祖名輩

﹏﹏﹏﹏﹏﹏﹏﹏﹏

芙蓉村始建于唐末,至今已有1100多年。據《台臨黃氏宗譜》記載:“始遷祖唐大理寺評事平阜公初拜大理事平事,後居閩為永豐縣令,因唐末避亂遷居芙蓉村。清末時,族人特請進幾戶金姓人家入住,意寓“黃金”,日進鬥金,族隆子興。

芙蓉黃氏薰涵漸積,歷史文化名人及典故有北宋時的黃百萬(黃文叟)借雨傘、清嘉慶鄉貢士黃世賡、清代的黃崇良炮打法國艦、黃義臣繳匪造福鄉閭、黃和鑾中三甲進士、黃氏後裔——同治年間的黃體芳教太子書、民國時期的黃端人(黃才樹)辦學等。其中黃端人為村裡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黃端人(1908-1951)村中民國時期名人,名崇慶,字萃瑞,號端人,熱心地方教育事業,有思想,有作為,打造村裡芙蓉新模式,在山根新建拱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在自己宅居旗杆裡前建洞門,題額“廉正裡”,民國二十二年(1933)在小宗祠前建一個拱門,題額“文化門”,三個洞門別具一格,形式一樣,大小各異。

抗戰時期黃端人在此開辦“芙村小學”,至今芙村小學宋體字的民國舊碑仍樹立舊址前。黃端人為村裡創了村歌,建了“夜校”,即農民白天種田,晚上去讀書,一心想讓本村沒有文化的人都能獲取知識。

附:芙蓉村村歌:

我村芙蓉為名黃為姓,以耕為根讀為本。忠孝勤儉是村訓,禮義廉恥是魂。不吸煙、不賭博、不為匪、不行竊、不貪閑、不偷懶、不逆親、不慢長,此皆我們之所訂,我村之所訂,上下一體同守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