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觀瞭解Gmade新攀爬車GOM|原味評測

本文從裝配開始, 裝配不改動原廠任何部件, 全車保持原廠裝配, 同時後續的行駛資料篇也會進行純原廠測試, 讓大家更加直觀瞭解原廠調教的狀態,

特性乃至不足等。

評測來源於ID / ngh |

Gmade GOM是一款管架攀爬車, 於今年中旬發佈, 採用前後直橋和模擬管架車的結構設定。

5iMX模擬攀爬車版主“ngh”為大家帶來的關於這款管架攀爬車的裝車評測, 讓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評價的。

車橋裝配

———— ◆ ————

13T錐齒(粉末合金材質),

通過卡簧方式和PIN軸裝配。

獨立的後橋蓋, 右側是裝配好的形態。

與橋身進行裝配差速Lock裝配, 大傘齒39T和差速Lock同樣為粉末合金材質。

腔體式的差速腔殼, 意味著後期升級差速的可能性。

進行橋蛋總成裝配

前後橋筒裝配完畢, 是完全一致的, 可以前後互換。

天橋座,加強橋筒的橫向鋼性。

同時有預留舵機安裝擴展孔

來看看半軸CVD,比較傳統的狗骨頭結構,官方建議工作角度30度。

材質方面,為較高強度的合金鋼。

當然,對工作角度的追求也是玩車的一大要素。

原廠也很快的對應推出了升級件。

三銷軸萬向節結構,工作角度提升到42度,極限瞬間可達45度。

繼續,我們來看看轉向結構裡非常重要的部件,C座和轉向杯。

官方設定的主銷後傾角Caster為10度,對於管架車型(具備一定車速),高於攀岩車型6-8度,這樣對於較高車速行駛下的直線穩定性是有一定説明的同時C座提供了刻度線,方便新手識別裝配。

0度角阿克曼轉臂,和官方介紹一致。

主銷內傾8度

10度主銷後傾角

橋蓋,與齒輪同樣的材質,不過肉眼看到的痕跡感,劃痕感手摸上去很光滑的表面(如果自行DIY噴漆的話,效果不錯)。

當然,如果對於外觀和材質還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官方這次快速的推出了OP件。

前後橋裝配完畢(含總成)

波箱及分動箱裝配

———— ◆ ————

作為車輛很重要的傳動體系,變速箱和分動箱,GOM會有哪些特性呢,接下來為大家解析。

首先裝配波箱的換擋撥杆,由撥杆半環盤,軸PIN,卡簧,限位彈簧組成。

分動箱撥杆

斷傳齒結構套件,移位元PIN軸,鎖盤,從動齒,卡簧,軸承。這是後輸出軸,具體工作方式,後面會講到。

前輸出軸齒套件,PIN軸,從動齒,軸承。

套件總裝配,左側是斷傳部分,右側是前輸出軸齒。

裝配驅動齒

對於斷傳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大家可以點擊進行 “瞭解更多”get知識。

也許很多人對於斷傳的理解為斷開傳動,但是實際在攀岩甚至攀岩中,斷傳是指Rear Dig後驅鎖死狀態,同樣,真車中也有同樣的結構方式,用於特定環境的競技性提升。

繼續,進行變速箱部分的裝配

長PIN軸,高低低速從動齒,鎖盤,卡簧,軸承。

高低速驅動齒,PIN軸,卡簧,軸承。

進行最後的裝配,驅動,從動齒套件及撥杆套件。

然後對於GOM的特色化,變速箱,分動箱,連接體一體化同時支撐換擋結構,我們需要安裝連接主體,支撐底板。

包含底板,換擋舵機支架,換擋PIN軸下槽板。

底板上有Gmade標誌性的笑臉

這是總裝完成的大致主體,變速箱輸出的長軸直接連接分動箱驅動齒。

兩個換擋PIN軸,左側高低速換擋軸,右側斷傳換擋軸,中間有一個特定的間隙。

裝配舵機驅動臂,舵機臂主盤,連接球頭拉杆,水準位卡銷。

然後舵機裝配時,通過鎖緊彈簧和限位舵機臂卡頭,提供了緩衝機制,避免舵機檔位元舵量錯誤導致舵機憋力損傷。

底盤車架總裝配

———— ◆ ————

首先我們裝配傳動軸,標準的十字萬向節結構。

裝配完畢

拉杆總裝配,包含前上拉杆(1根,橫向止推杆結構),前下拉杆,後上拉杆,和後下刀臂。

當然,這裡我們又看到官方快速的推出了升級件刀臂。

已裝配拉杆,側梁管架及電設的底盤總成。

車頭部分,GOM的設計,把馬達,舵機,接收盒,電調,變速波箱乃至電池全部前置化設計,使得天然的整體車架的前置化重心。

當然,在同時裝配時,有小夥伴提出馬達座的安裝方式,可能會導致驅動時扭矩過大導致馬達產生旋轉移位。所以又看到官方推出了相應的升級件。

底盤底部一覽

繼續,對於減震系統,採用的是之前Gmade品牌下的XD系列,不過整車版本提供的是標準版XD103單筒系列,沒有鋁合金的筒蓋和球頭扣。避震的安裝和調試都大同小異,這裡就不做裝配了流程。

XD細節,球頭孔距103mm,行程31mm。

然後來看看管架車身部分

內飾總成,未噴塗,座椅,方向盤,換擋杠,軟殼材質的底盤。

全車總裝

———— ◆ ————

準備底盤總成,內飾總成,車橋,減震等

總裝完成

正面可以看到止推杆和轉向拉杆同角度平行,可以抑制部分負效應,這也是很多廠商採用的設計思路之一。

原廠輪轂,工程塑料材質,不過結構為壓片式。

分解壓片的結構,轂換,正壓片,背壓片,輪轂帽。

裝配到胎皮

原廠胎皮質地腳軟,胎紋模擬度和間隙比例適中,具體效能會在後續的下地行駛篇進行驗證。

全車裝配完畢,未噴塗版。

正面一覽

到這裡整個GOM的裝配篇就結束了,本文提到的很多結構點,特性乃至已知未知的不足,都會在行駛篇進行進一步驗證。

總體來說,本車裝配難度不是太大,也沒有出現影響到裝配錯誤的精度情況,而一些結構上的特性和不足,需要後續的實際行駛,對比比較得到更完善的分析結果。

謝謝大家!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新聞資訊 | 專業評測 | 水陸空模型 | 分享作品

盡在【5iMX 玩家論壇

想看後續或者更多評測作品,請戳 “瞭解更多”

可以前後互換。

天橋座,加強橋筒的橫向鋼性。

同時有預留舵機安裝擴展孔

來看看半軸CVD,比較傳統的狗骨頭結構,官方建議工作角度30度。

材質方面,為較高強度的合金鋼。

當然,對工作角度的追求也是玩車的一大要素。

原廠也很快的對應推出了升級件。

三銷軸萬向節結構,工作角度提升到42度,極限瞬間可達45度。

繼續,我們來看看轉向結構裡非常重要的部件,C座和轉向杯。

官方設定的主銷後傾角Caster為10度,對於管架車型(具備一定車速),高於攀岩車型6-8度,這樣對於較高車速行駛下的直線穩定性是有一定説明的同時C座提供了刻度線,方便新手識別裝配。

0度角阿克曼轉臂,和官方介紹一致。

主銷內傾8度

10度主銷後傾角

橋蓋,與齒輪同樣的材質,不過肉眼看到的痕跡感,劃痕感手摸上去很光滑的表面(如果自行DIY噴漆的話,效果不錯)。

當然,如果對於外觀和材質還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官方這次快速的推出了OP件。

前後橋裝配完畢(含總成)

波箱及分動箱裝配

———— ◆ ————

作為車輛很重要的傳動體系,變速箱和分動箱,GOM會有哪些特性呢,接下來為大家解析。

首先裝配波箱的換擋撥杆,由撥杆半環盤,軸PIN,卡簧,限位彈簧組成。

分動箱撥杆

斷傳齒結構套件,移位元PIN軸,鎖盤,從動齒,卡簧,軸承。這是後輸出軸,具體工作方式,後面會講到。

前輸出軸齒套件,PIN軸,從動齒,軸承。

套件總裝配,左側是斷傳部分,右側是前輸出軸齒。

裝配驅動齒

對於斷傳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大家可以點擊進行 “瞭解更多”get知識。

也許很多人對於斷傳的理解為斷開傳動,但是實際在攀岩甚至攀岩中,斷傳是指Rear Dig後驅鎖死狀態,同樣,真車中也有同樣的結構方式,用於特定環境的競技性提升。

繼續,進行變速箱部分的裝配

長PIN軸,高低低速從動齒,鎖盤,卡簧,軸承。

高低速驅動齒,PIN軸,卡簧,軸承。

進行最後的裝配,驅動,從動齒套件及撥杆套件。

然後對於GOM的特色化,變速箱,分動箱,連接體一體化同時支撐換擋結構,我們需要安裝連接主體,支撐底板。

包含底板,換擋舵機支架,換擋PIN軸下槽板。

底板上有Gmade標誌性的笑臉

這是總裝完成的大致主體,變速箱輸出的長軸直接連接分動箱驅動齒。

兩個換擋PIN軸,左側高低速換擋軸,右側斷傳換擋軸,中間有一個特定的間隙。

裝配舵機驅動臂,舵機臂主盤,連接球頭拉杆,水準位卡銷。

然後舵機裝配時,通過鎖緊彈簧和限位舵機臂卡頭,提供了緩衝機制,避免舵機檔位元舵量錯誤導致舵機憋力損傷。

底盤車架總裝配

———— ◆ ————

首先我們裝配傳動軸,標準的十字萬向節結構。

裝配完畢

拉杆總裝配,包含前上拉杆(1根,橫向止推杆結構),前下拉杆,後上拉杆,和後下刀臂。

當然,這裡我們又看到官方快速的推出了升級件刀臂。

已裝配拉杆,側梁管架及電設的底盤總成。

車頭部分,GOM的設計,把馬達,舵機,接收盒,電調,變速波箱乃至電池全部前置化設計,使得天然的整體車架的前置化重心。

當然,在同時裝配時,有小夥伴提出馬達座的安裝方式,可能會導致驅動時扭矩過大導致馬達產生旋轉移位。所以又看到官方推出了相應的升級件。

底盤底部一覽

繼續,對於減震系統,採用的是之前Gmade品牌下的XD系列,不過整車版本提供的是標準版XD103單筒系列,沒有鋁合金的筒蓋和球頭扣。避震的安裝和調試都大同小異,這裡就不做裝配了流程。

XD細節,球頭孔距103mm,行程31mm。

然後來看看管架車身部分

內飾總成,未噴塗,座椅,方向盤,換擋杠,軟殼材質的底盤。

全車總裝

———— ◆ ————

準備底盤總成,內飾總成,車橋,減震等

總裝完成

正面可以看到止推杆和轉向拉杆同角度平行,可以抑制部分負效應,這也是很多廠商採用的設計思路之一。

原廠輪轂,工程塑料材質,不過結構為壓片式。

分解壓片的結構,轂換,正壓片,背壓片,輪轂帽。

裝配到胎皮

原廠胎皮質地腳軟,胎紋模擬度和間隙比例適中,具體效能會在後續的下地行駛篇進行驗證。

全車裝配完畢,未噴塗版。

正面一覽

到這裡整個GOM的裝配篇就結束了,本文提到的很多結構點,特性乃至已知未知的不足,都會在行駛篇進行進一步驗證。

總體來說,本車裝配難度不是太大,也沒有出現影響到裝配錯誤的精度情況,而一些結構上的特性和不足,需要後續的實際行駛,對比比較得到更完善的分析結果。

謝謝大家!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新聞資訊 | 專業評測 | 水陸空模型 | 分享作品

盡在【5iMX 玩家論壇

想看後續或者更多評測作品,請戳 “瞭解更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