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共用單車的尷尬與困局——“互聯網+租賃行業”運營模式的缺陷

當下的共用單車企業命運多舛。 一方面共用單車新增投放被地方政府陸續叫停, 另一方面所有共用單車企業又一直處於運營虧損狀態, 整個行業經營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局當中。 本文分析了當前共用單車運營中暴露出來的消費無序、暴力騎行、惡意破壞等幾個突出問題, 剖析了現行運營模式的本質——“互聯網+租賃行業”,指出了該模式存在的缺陷。 最後, 希望能給決策者完善共用單車運營模式提供一些參考。

一、共用單車平臺企業陷入了進退兩難境地

共用單車的出現, 解決了“最後一公里”出行難題。

然而, 這一綠色又環保的出行模式受熱捧同時, “共用尷尬”也隨之出現。 騎行無序、交通事故頻發、亂停亂放、車輛被損、故障殘破車輛回收不及時等問題, 引發社會聲討以及各地政府的重拳規範。 2017年9月8日新華網消息, 北京市交通委宣佈暫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用單車。 至此, 包括上海、深圳、廣州、北京4個一線城市在內, 全國共有12個城市先後宣佈暫停共用單車的新增投放。 城市“不堪重負”是各地暫停新增投放的主要原因。 同時, 共用單車“燒錢”大戰, 致使平臺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無一家企業實現盈利, 整個行業逐漸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局當中。

共用單車的尷尬與困局

二、共用單車運營中暴露出來的幾個突出問題

1、消費無序, 給市民出行、城市交通及生活環境帶來諸多社會影響

共用單車在運營設計上, 未對車輛停放問題進行定點規劃, 導致使用者亂停亂放。 有網友爆料, 2017年9月的一天早上, 因共用單車擋住公車站, 一女子就把單車全甩在路中間。 並揚言:“我不方便,

都別方便!”

共用單車的亂停亂放

自由、隨意是人的天性。 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產品初始階段, 使用者就是市場;用戶就是上帝, 用戶也很享受當上帝的感覺。 某種條件下, 沒有理性約束而受自由、隨意驅使的使用者群體, 在消費產品時, 往往會給產品提供商製造負面影響。

如現實生活中, 共用單車某些消費者騎行不注意交通規則, 亂闖紅燈、逆行等行為屢屢釀成交通事故;還有一些人騎行後亂停、亂放, 阻塞了大街小巷人行通道和盲道, 影響他人通行, 損害城市形象, 也給市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共用單車定點存放問題, 已被平臺企業和政府重視, 正在規範並實施多種方案管理。 誠然, 硬性消費管理規則, 是社會治理不可或缺的通用手段, 但人性特點仍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2、暴力騎行, 縮短了單車的整個市場生命週期, 加大了平臺企業運營成本

“別人的孩子別人愛, 借來的朋友賓士車瘋狂開、隨便玩兒”, 這幾乎是人們的一種慣常做法。

心理學如何定義這一現象暫且不論, 對當下騎行共用單車的消費群體展現的這一行為來說, 確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消費者使用共用單車時, 雖然體驗分享了出行方便, 甚或常常免費騎行用車, 但小心愛護使用單車者, 實在不知能有幾人?

共用單車露天放置, 風吹、雨淋、日曬, 對車體破壞力很大。 加上遭遇某些消費者暴力騎行, 則不可控地增加了單車損壞率。 雖然平臺企業設置諸多報修功能, 但使用者寥寥, 並不能即時知曉每一輛共用單車能否正常使用的資訊, 更做不到及時維護和維修, 嚴重縮短了單車的市場生存週期, 加大了企業財務運營成本。 共用單車模式設計者, 若不考慮人為因素的這一人性特點, 任其無形地透支市場競爭活力,勢必影響平臺企業的健康發展。

3、藏匿、私用、盜賣與惡意破壞等人性氾濫行為,凸顯共用單車模式的尷尬

共用單車是基於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展開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消費者與共用單車平臺企業不是面對面進行借與還的交易,平臺企業對消費者的用車行為無法即時進行監督。由於平臺企業對投向市場的單車監管缺位,給廣大市場消費人群,製造了人性氾濫的各種機會。

共用單車被扔進河裡

共用單車剛出現時,一些人就堂而皇之把共用單車當作私車,或弄回家裡,或自己換鎖;而後更是陸續地出現了情節更為惡劣的一些現象。相關報導:溫州共用單車曾被綁到樹上,杭州一河裡躺著十幾輛共用單車,成都共用單車被燒毀;還有在“鹹魚”電商平臺上轉賣共用單車的……。接二連三發生的人性氾濫事件,凸顯出共用單車模式的尷尬。但是,一切匪夷所思事件的發生,豈是偶然?

三、共用單車運營模式的本質——“互聯網+租賃行業”模式

之前在《頭條號》等媒體平臺上發表的《淺議新經濟環境下的共用經濟亂象》一文提到:“共用經濟,本應是貫穿各行各業的一種社會經濟新形態,但當下卻被人們狹隘的定義為互聯網租賃經濟。”可知,共用單車名為“共用”模式,實為互聯網條件下的“互聯網+租賃行業”模式。

為了更深入地剖析共用單運營模式,我們必須對其構成要素——互聯網+租賃行業進行解析。首先租賃行業亦即傳統租賃行業模式採用面對面的租賃交易方式,整個租賃過程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租借,商家必須保證物品正常使用,即目前處於完好狀態,同時消費者租借物品,必須支付押金,提供身份證信息,明確租用時間;二是歸還,消費者必須保證歸還時物品沒有損壞,不影響下次使用,商家根據租用時間長短,合理收取租金。

基於面對面線下交易的傳統租賃行業模式

而“互聯網+”本應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以推動經濟形態發生積極的良性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生命力得以不斷提升,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路經濟新形式、新平臺。而當下商業領域的“互聯網+”,卻只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並未實質性改變傳統商品經濟“產品——管道——消費”這一簡單的線性流通完成模式,並未利用資訊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同理,共用單車採用的即是這種簡單複製的“互聯網+”模式,在雙方交互管道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移動互聯網互動平臺,並未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也未演變成關照人性屬性的新興經濟形態。即共用單車目前的運營模式本質上與傳統租賃模式差別不大。

基於移動互聯網線上交易的“互聯網+租賃行業”模式

基於共用單車模式的以上缺陷,共用單車一入市就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而對輿論媒體的譴責、聲討及政府出拳監管,平臺企業卻顯得一臉懵逼。不過,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有的痛駡國人素質低下,有的指責政府監管不力,也有的認識到運營模式存在問題,但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模式缺陷”的深層原因是頂層設計不科學、不準確、不完整,沒有對“人性”屬性進行全覆蓋。

什麼是人性?百度百科釋義:人性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爭論的話題,如人性善惡的爭論、人性本原的爭論等。各學派也對人性概念有不同解釋:現代社會學家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只有一種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根據對嬰兒反復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

馬克思主義哲學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認為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無產階級有一個人性,資產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鬥爭解決;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對人性的認識有了一定提高。心理學教授郭念鋒認為:人性,即“人的本質屬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質的規定性。其本質而言,人性是三種基本屬性(生物屬性、精神屬性、社會屬性)的辯證統一體。

(1)它是被精神屬性和社會屬性制約的生物屬性。它體現為人作為生物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新陳代謝)的過程;

(2)以生物屬性為前提、社會屬性為內容的精神屬性。它體現為為生存發展而對外界環境進行的探究反射,這是與外界進行資訊交換的過程;

(3)以生物屬性為基礎、以精神屬性為表現形式的社會屬性。它是個體對群體的依附本能,體現為個體與群體間的利益交換(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對於共用單車來說,若將人性的三個屬性與利益分配方式割裂開,剖析共用單車模式現象問題,無論分析角度多全面,層面站位有多高,均將無法探及問題之一二。共用單車模式缺陷的本源在於未對人性的三個屬性作全覆蓋的頂層設計與關照。

四、結束語

新經濟環境下的共用經濟,必須是高度發達的新科技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新生產關係的社會結構新形態。穿新鞋走老路,共用單車運營模式遭遇的尷尬,是必然事件。商業模式創新,倘若都是搭著互聯網順風車簡單的去加傳統模式,創業者將永遠跳不出走彎路乃至不歸路地迷局。

金語丨合肥入點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備註:文章謝絕無署名轉載

任其無形地透支市場競爭活力,勢必影響平臺企業的健康發展。

3、藏匿、私用、盜賣與惡意破壞等人性氾濫行為,凸顯共用單車模式的尷尬

共用單車是基於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展開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消費者與共用單車平臺企業不是面對面進行借與還的交易,平臺企業對消費者的用車行為無法即時進行監督。由於平臺企業對投向市場的單車監管缺位,給廣大市場消費人群,製造了人性氾濫的各種機會。

共用單車被扔進河裡

共用單車剛出現時,一些人就堂而皇之把共用單車當作私車,或弄回家裡,或自己換鎖;而後更是陸續地出現了情節更為惡劣的一些現象。相關報導:溫州共用單車曾被綁到樹上,杭州一河裡躺著十幾輛共用單車,成都共用單車被燒毀;還有在“鹹魚”電商平臺上轉賣共用單車的……。接二連三發生的人性氾濫事件,凸顯出共用單車模式的尷尬。但是,一切匪夷所思事件的發生,豈是偶然?

三、共用單車運營模式的本質——“互聯網+租賃行業”模式

之前在《頭條號》等媒體平臺上發表的《淺議新經濟環境下的共用經濟亂象》一文提到:“共用經濟,本應是貫穿各行各業的一種社會經濟新形態,但當下卻被人們狹隘的定義為互聯網租賃經濟。”可知,共用單車名為“共用”模式,實為互聯網條件下的“互聯網+租賃行業”模式。

為了更深入地剖析共用單運營模式,我們必須對其構成要素——互聯網+租賃行業進行解析。首先租賃行業亦即傳統租賃行業模式採用面對面的租賃交易方式,整個租賃過程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租借,商家必須保證物品正常使用,即目前處於完好狀態,同時消費者租借物品,必須支付押金,提供身份證信息,明確租用時間;二是歸還,消費者必須保證歸還時物品沒有損壞,不影響下次使用,商家根據租用時間長短,合理收取租金。

基於面對面線下交易的傳統租賃行業模式

而“互聯網+”本應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以推動經濟形態發生積極的良性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生命力得以不斷提升,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路經濟新形式、新平臺。而當下商業領域的“互聯網+”,卻只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並未實質性改變傳統商品經濟“產品——管道——消費”這一簡單的線性流通完成模式,並未利用資訊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同理,共用單車採用的即是這種簡單複製的“互聯網+”模式,在雙方交互管道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移動互聯網互動平臺,並未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也未演變成關照人性屬性的新興經濟形態。即共用單車目前的運營模式本質上與傳統租賃模式差別不大。

基於移動互聯網線上交易的“互聯網+租賃行業”模式

基於共用單車模式的以上缺陷,共用單車一入市就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而對輿論媒體的譴責、聲討及政府出拳監管,平臺企業卻顯得一臉懵逼。不過,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有的痛駡國人素質低下,有的指責政府監管不力,也有的認識到運營模式存在問題,但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模式缺陷”的深層原因是頂層設計不科學、不準確、不完整,沒有對“人性”屬性進行全覆蓋。

什麼是人性?百度百科釋義:人性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爭論的話題,如人性善惡的爭論、人性本原的爭論等。各學派也對人性概念有不同解釋:現代社會學家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只有一種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根據對嬰兒反復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

馬克思主義哲學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認為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無產階級有一個人性,資產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鬥爭解決;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對人性的認識有了一定提高。心理學教授郭念鋒認為:人性,即“人的本質屬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質的規定性。其本質而言,人性是三種基本屬性(生物屬性、精神屬性、社會屬性)的辯證統一體。

(1)它是被精神屬性和社會屬性制約的生物屬性。它體現為人作為生物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新陳代謝)的過程;

(2)以生物屬性為前提、社會屬性為內容的精神屬性。它體現為為生存發展而對外界環境進行的探究反射,這是與外界進行資訊交換的過程;

(3)以生物屬性為基礎、以精神屬性為表現形式的社會屬性。它是個體對群體的依附本能,體現為個體與群體間的利益交換(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對於共用單車來說,若將人性的三個屬性與利益分配方式割裂開,剖析共用單車模式現象問題,無論分析角度多全面,層面站位有多高,均將無法探及問題之一二。共用單車模式缺陷的本源在於未對人性的三個屬性作全覆蓋的頂層設計與關照。

四、結束語

新經濟環境下的共用經濟,必須是高度發達的新科技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新生產關係的社會結構新形態。穿新鞋走老路,共用單車運營模式遭遇的尷尬,是必然事件。商業模式創新,倘若都是搭著互聯網順風車簡單的去加傳統模式,創業者將永遠跳不出走彎路乃至不歸路地迷局。

金語丨合肥入點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備註:文章謝絕無署名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