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我一直以來都吃肉,所以我就該吃肉嗎?

和朋友出去聚餐, 面對著厚厚一本海鮮大餐的餐單, 翻來翻去三四遍, 最後只能要個海藻小菜。 或者吃著鍋邊素, 把主菜上大大一塊炸雞排撥到一邊, 看著身邊朋友用似乎幸福的目光把肉夾走。 同一個桌子, 饕餮肉食的朋友如果很多, 他們如果感到不能和你探討“吃肉的幸福”, 不知何時, 場面驟冷。

還常常需要鼓起勇氣, 面對異樣的目光備註或者加上一句“不要肉”、“不要蛋”、“不要奶”。

和家人聚餐的場面可能更冷, 三十兒的晚上, 奶奶親手做了雞鴨魚肉, 一大家人圍桌在桌子旁說說笑笑珍藏了幾年的趣事, 感歎真是好久不見。 爺爺給你加起一個大雞腿, 放到你碗裡, 再夾起一大片魚肉, 要喂給你吃。 這個時候你拒絕了, 說你吃素兩年多了。

爺爺問你為什麼。 你說“不想殺生”。 沉吟了很久, 大舅拍拍你的肩膀, 語重心長:

“……孩子你不要信了邪教啊……”

我們很容易忽略的是, 在如今的社會, 飲食已經不只是飲食本身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還有區域饑荒, 那真的是在追求食物本身。 吃飯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 食物的短缺則將調動起生物的生存本能, 導致人們饑不擇食。 這樣的選擇在人類歷史中一直在發生著,

最早是第四次冰河時期時, 原本完全吃素的人類祖先面對著被冰封的土地, 那裡無法長出足夠的農作物滿足生存 [2]。 再加上宗教和對外族侵略反擊的許多因素, 他們開始選擇食用動物, 甚至食人。 這樣的肉食在曾經許多關鍵的歷史時期為人類的發展做出過貢獻。

每個人都會產生相對自洽的觀念。 我們只是提供一些思路, 告訴你動物製品的來源是如何。 請不要誤會我們有時讓你感到不適——我們只能確保那是真實的。

在時代多元眾聲中, 最終起作用的還是你個人的智慧和選擇。 每一次你去超市都有可能有新選擇。 如果你在選擇動物製品時不是直接選擇, 而是開始思考, 新的生活就開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