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出來的速算和速讀訓練,爸爸媽媽知道了嗎?

在平時的學習中, 我很重視培養孩子的速算和速讀能力。 當別的父母為提高孩子的智力而在教自己的孩子學奧數和讀經時, 我卻把精力更多的花在提高孩子的速算和速讀上。 因為在我看來, 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 要想讓孩子快樂學習, 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有兩種有效的辦法:一是在玩中學、學中玩, 盡力通過各種遊戲形式開發學習中的快樂成分, 激發和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 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樂趣。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 即使學習再“苦”, 孩子也會覺得學習是“甜”的。 二是提高孩子的讀寫算記的的速度和準確度。
孩子如果通過適當的、有趣的訓練, 提高速算和速讀的速度。 做作業快了, 讀書速度快了, 學習效率高了, 就會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娛樂時間, 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學習以外自己感興趣的事, 就會減少枯燥學習帶給孩子的傷害。

速算和速讀對於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家長還意識不到速算和速讀帶給孩子的好處。 有許多孩子, 在小學時成績非常優秀, 每次考試成績都很好。 但是到了中學後, 成績卻莫名其妙的下去了, 很多家長怎麼也找不到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 總認為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出了問題, 或者是因為中學課程難度加大, 孩子智力跟不上的原因。 殊少知,

真正讓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速度問題, 因為學習效率不高導致孩子成績下降。 因為小學只有語文、數學兩門主科需要考試, 有些地方是三科, 多了一門外語。 所以孩子在小學時速度慢一點, 學習效率低點, 還不覺得。 到了中學課程陡然增加到了七、八門, 科科要考。 這時許多在小學時讀書速度慢、做題不快的孩子就開始感覺吃不消了。

所以, 在小學時, 培養孩子養成速算、速讀、速記的好習慣, 並且及早養成速算、速讀的高準確度, 讓孩子學習效率提高, 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下面我就把自己培養孩子速算和速讀的一點體會整理出來,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示。

一、速算

從一年級孩子剛開始接觸數學時,

我就很重視孩子的速算能力, 在這方面我花了較多的時間對孩子進行訓練, 訓練方式一般都是通過比賽或者遊戲的方式進行的。

記得孩子在一年一期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時, 我就意識到了20以內的加減法的熟練程度將會帶給孩子終身的好處。 因為是20以內的計算是基礎中的基礎。 特別是2+9、3+9、4+9、5+9、6+9、7+9、8+9、9+9、3+8、4+8、5+8、6+8、7+8、8+8、4+7、5+7、6+7、7+7、5+6、6+6這20個進位加法孩子越熟練越好, 越準確越好, 最好能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 因為許多孩子20以內加減法不熟練, 經常在課堂上和做作業時花費大量的時間計算上, 而且還經常算錯, 甚至因為計算不熟練, 還影響了做應用題的理解能力。 許多孩子到了高年級還經常在這最簡單的計算上出錯, 影響了做題的準確性。

基於此, 在孩子接觸20以內加減法時,

我經常在上、下學的路上或者平時帶孩子出去散步時跟孩子進行口算訓練, 我報題, 要求孩子很快算出來。 當然這種訓練是隨機隨性的, 需要孩子願意配合。 平時在家, 孩子寫完作業, 我也經常跟孩子進行各種速算比賽, 每天進行時間不長, 5—10分鐘。 為了提高孩子的計算速度, 我還專門買了一塊碼錶, 為孩子計時, 把孩子每次計算的時間計下來, 鼓勵孩子自己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績。 因為遊戲是比賽性質的, 孩子很願意。 我還為孩子專門做了一張速算比賽表, 給這張計算表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挑戰世界記錄, 爭做世界冠軍。 為了讓孩子速算有一個奮鬥目標, 我把速算成績分成了四個檔次:市記錄、省記錄、全國記錄、世界記錄。
市紀錄時間為4分30秒/50題, 省記錄為4分10秒/50題、全國記錄為3分50秒/50題、世界記錄為3分30秒/50題, 50題錯誤率控制在2題以內(含2題)。 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 每破一個記錄, 我都為孩子鼓掌, 完成孩子一個小小的心願, 並且鼓勵孩子破更高的記錄。 當然這種比賽也要考慮孩子的興趣, 一周搞的次數不要太多。

用撲克牌進行口算訓練也是我們家常玩的一種遊戲。 在撲克牌中, 如果孩子口算能力不強, 可以去掉花牌。 隨著孩子的口算能力的增強, 可以把花牌加進來, J可以當成11, Q當成12, K當成13, 這樣就增加了計算的難度。 如果是兩個人玩牌, 可以與孩子玩兩個數相加減的遊戲, 如果是三個人玩牌, 就可以玩三個數連加連減的遊戲, 以此類推,這一切最好要根據孩子當時的實際計算能力來定,儘量讓孩子“跳一跳,夠得到”。

記得剛與我的孩子用撲克牌玩計算遊戲時,我的孩子計算能力明顯偏慢。為了讓孩子有興趣玩,有時我故意輸給他。但我又擔心自己輸給他的“詭計”會被兒子識破,為了使自己表演逼真。,剛開始我採用了晚三秒再計算的方法,也就是當我和兒子共同出牌以後,我在心裡默數三下,數完三下後,我再計算。因為讓了兒子三秒,表演就顯得很逼真,我與兒子的計算速度基本上同步,互有輸贏,比賽進行得非常激烈,有很多次我們兩人幾乎都是同時報出答案。後來,隨著兒子的計算能力提高了很多,讓三秒已經不行了,我又開始了讓兩秒的戰術,接著讓一秒。就這樣,兒子的計算速度大有改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兒子口算能力提高很快,有很多次我都感到對付不了他了。

有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極大了提高了兒子對於口算的興趣,讓兒子對自己的速算能力信心大增。

去年,兒子的老外公70大壽。我們全家趕到農村去給老外公祝壽,當天晚上住在老外公家。因為晚上無事可幹,我們又開始了玩起了用撲克牌算數的遊戲。與我們住在一起的還有兩個孩子,都比兒子大一歲,高一個年級。兩個孩子加入了進來,於是三個孩子之間進行了一場速算比賽。結局是兒子大獲全勝,三盤比賽都以兒子贏光了兩個大孩子手上的撲克牌告終。自從這次比賽以後,兒子對於速算方面的遊戲變得更有興趣。經常拿著撲克牌去挑戰班上的同學和跳水隊的同學。

二、速讀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現在很多教師和家長都意識到了讓孩子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的重要性。但卻有相當多的家長不懂得指導孩子怎麼去閱讀。許多家長以為只要買來課外書籍督促孩子去讀,就算盡到使命了。

其實,父母還要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要關注孩子的閱讀技巧。

現在的父母對於閱讀本身就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父母生怕孩子讀快,因為孩子一讀快,就擔心孩子沒讀懂,生怕孩子讀得一知半解。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際上這樣做反而限制了孩子讀書能力的發展。須知,要想理解所讀的東西,必須集中精力;而要集中精力,就必然要適當加快讀書的速度。慢吞吞的讀書,大腦無法興奮起來,容易開小差,這樣就無法讀懂了。

許多孩子從小讀書,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一瞬只看一個字或者兩個字。須知,正常眼睛的視野是一瞬可以看到七個字或者七個字以上。如果一瞬只看一個字,那就大大浪費了眼睛多餘的視野,一瞬只看一個字,反而容易出現漏字、掉字的現象。

兒子認字早,在讀一年級時,就已經認識了兩千五百多個字。當別的孩子還在跟著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認字時,兒子已經早早地開始了閱讀。但我知道,僅僅讓兒子開始閱讀課外書是不夠的,還得告訴兒子閱讀的一些技巧。告訴兒子要學會一些“速讀”的方法。

因為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書海”在不斷擴大,每天需要流覽、閱讀的東西太多了,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多讀一些書,多掌握一些資訊,就必須提高閱讀速度,具備快速閱讀的能力。

有關資料表明,中國人的閱讀速度過低。這不是說中國人不聰明,也不是我們的漢字有問題,而是我們的閱讀方法有問題,我們教育孩子的讀書方式有問題。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快速有效地獲取資訊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閱讀能力強的人,越有能力彙集理解、判斷資訊,以增進知識、開發潛能,並運用資訊,有效參與現代社會的複雜動作。所以在指導孩子如何讀書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速讀能力不容忽視。

所以指導孩子科學地進行閱讀,孩子不但不會在閱讀中出現掉字、漏字的現象,反而更容易讓自己集中注意力,並且使閱讀速度成倍或者幾十倍的得到提高。

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速地進行閱讀呢?這裡面有幾個小小的訣竅,我經常對我的孩子使用。

一、要求孩子讀書時,書本要離眼睛遠一點,並且讓孩子養成習慣。好處有二:一是可以保護眼睛,視力不會愛損。二是眼睛離書頁遠,眼睛看到的視野就越寬闊,視網膜成像的文字就越多。這樣一來,一次攝入的文字就不再是一個字,一個詞語或幾個片語,而是一大塊、整段甚至幾段,只要養成習慣,就為今後一目十行的讀書做好了準備。

二、平時孩子讀書時,不要一律要求孩子朗讀,而應朗讀和默讀結合進行。朗讀出聲是閱讀速度慢的另外一個殺手。我們比較看電視和看報紙就知道。聽電視一分鐘播報的新聞大大少於我們一分鐘看報紙的文字量。如果在閱讀的時候出聲,理解就大打折扣。因為大腦接受資訊通過了聲音這一個不必要的環節。當然讀出聲對記憶是有好處,因為多一種刺激。但對於平時養成閱讀速度卻是有害而無益。如果要提高閱讀速度,就不要用朗讀的方法。

三、平時經常帶孩子到書店去看書。對於孩子特別喜愛看的、文字量不大的書,如笑話、漫畫、腦筋急轉彎一類的書,我一般不建議孩子買,建議孩子當場在書店裡看完。因為這類書文字少,但價格卻不便宜。孩子為了看自己喜愛的這些書,想多看幾本,就逼得自己不得不加快閱讀速度,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做既促使孩子注意力的提高,又無形提高了孩子的閱讀速度。

對於兒子看這類書,印象最深的是看《虹貓藍兔七俠傳》了,這種書一套幾十本,如果把這一套全買回家給孩子看,那要幾百塊錢。而我的孩子就是每週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時間一個人坐在書店看,一次看兩、三本,就這樣幾乎看完了整套書。當別的孩子買了單本的《虹貓藍兔七俠傳》在學校慢慢看時,我的孩子在學校得意地宣佈,這套書我早就看完了。

四、採取一些簡單必要地訓練,讓孩子養成速讀的習慣。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養成一個字或一個詞零零碎碎看書的習慣。我把速讀訓練和學習名人名言、成語、諺語結合了起來。

孩子再讀課外書時,鼓勵孩子把書中的精彩句子,如:名人名言、成語、諺語等摘抄下來。事後,我會把這些優美的句子用電腦列印成一張張的小紙條。然後,在家裡跟孩子做遊戲。

遊戲方式是這樣的,比如:我把摘抄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一句話的紙條藏在身後(字體稍微大一點),然後很快地從背後拿出來在外面晃一下又藏起來,晃的時間控制在一秒內,要求孩子看一眼,馬上說出這張紙條上的內容。象這樣的紙條,我做了上千個,剛開始是四個字的成語,如:塞翁失馬、退避三舍、亡羊補牢等。後來變成五個字的,如:快刀斬亂麻、貪多嚼不爛等,再變成六個字的、七個字的、七個字以上的。因為是遊戲,兒子很喜歡做。又因為要在一秒內馬上認清字條上的內容,這樣逼得兒子不可能一個字一個字去看,兒子必須學會一瞬看到一行字,看到很多字,兒子的視野漸漸打開,再也不會一個字一個字去讀了。因為我們經常玩這種遊戲,兒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兒子無形中又學到了很多的名人名言。

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忙。兒子中午住在語文老師家裡,同時住在語文老師的學生有10個,除了二年級的學生外,還有幾個是四年級的學生。中午吃完飯後,為了不讓孩子在外追追打打,語文老師安排了一段閱讀時間。有一天,我去接兒子,老師驚喜的告訴我:“你兒子閱讀能力真強呀,比四年級幾個大孩子還快,同一本書,別人才看到一半,你兒子就說看完了。我不相信,讓他講書裡的內容,沒想到他全部講了出來。

以此類推,這一切最好要根據孩子當時的實際計算能力來定,儘量讓孩子“跳一跳,夠得到”。

記得剛與我的孩子用撲克牌玩計算遊戲時,我的孩子計算能力明顯偏慢。為了讓孩子有興趣玩,有時我故意輸給他。但我又擔心自己輸給他的“詭計”會被兒子識破,為了使自己表演逼真。,剛開始我採用了晚三秒再計算的方法,也就是當我和兒子共同出牌以後,我在心裡默數三下,數完三下後,我再計算。因為讓了兒子三秒,表演就顯得很逼真,我與兒子的計算速度基本上同步,互有輸贏,比賽進行得非常激烈,有很多次我們兩人幾乎都是同時報出答案。後來,隨著兒子的計算能力提高了很多,讓三秒已經不行了,我又開始了讓兩秒的戰術,接著讓一秒。就這樣,兒子的計算速度大有改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兒子口算能力提高很快,有很多次我都感到對付不了他了。

有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極大了提高了兒子對於口算的興趣,讓兒子對自己的速算能力信心大增。

去年,兒子的老外公70大壽。我們全家趕到農村去給老外公祝壽,當天晚上住在老外公家。因為晚上無事可幹,我們又開始了玩起了用撲克牌算數的遊戲。與我們住在一起的還有兩個孩子,都比兒子大一歲,高一個年級。兩個孩子加入了進來,於是三個孩子之間進行了一場速算比賽。結局是兒子大獲全勝,三盤比賽都以兒子贏光了兩個大孩子手上的撲克牌告終。自從這次比賽以後,兒子對於速算方面的遊戲變得更有興趣。經常拿著撲克牌去挑戰班上的同學和跳水隊的同學。

二、速讀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現在很多教師和家長都意識到了讓孩子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的重要性。但卻有相當多的家長不懂得指導孩子怎麼去閱讀。許多家長以為只要買來課外書籍督促孩子去讀,就算盡到使命了。

其實,父母還要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要關注孩子的閱讀技巧。

現在的父母對於閱讀本身就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父母生怕孩子讀快,因為孩子一讀快,就擔心孩子沒讀懂,生怕孩子讀得一知半解。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際上這樣做反而限制了孩子讀書能力的發展。須知,要想理解所讀的東西,必須集中精力;而要集中精力,就必然要適當加快讀書的速度。慢吞吞的讀書,大腦無法興奮起來,容易開小差,這樣就無法讀懂了。

許多孩子從小讀書,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一瞬只看一個字或者兩個字。須知,正常眼睛的視野是一瞬可以看到七個字或者七個字以上。如果一瞬只看一個字,那就大大浪費了眼睛多餘的視野,一瞬只看一個字,反而容易出現漏字、掉字的現象。

兒子認字早,在讀一年級時,就已經認識了兩千五百多個字。當別的孩子還在跟著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認字時,兒子已經早早地開始了閱讀。但我知道,僅僅讓兒子開始閱讀課外書是不夠的,還得告訴兒子閱讀的一些技巧。告訴兒子要學會一些“速讀”的方法。

因為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書海”在不斷擴大,每天需要流覽、閱讀的東西太多了,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多讀一些書,多掌握一些資訊,就必須提高閱讀速度,具備快速閱讀的能力。

有關資料表明,中國人的閱讀速度過低。這不是說中國人不聰明,也不是我們的漢字有問題,而是我們的閱讀方法有問題,我們教育孩子的讀書方式有問題。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快速有效地獲取資訊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閱讀能力強的人,越有能力彙集理解、判斷資訊,以增進知識、開發潛能,並運用資訊,有效參與現代社會的複雜動作。所以在指導孩子如何讀書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速讀能力不容忽視。

所以指導孩子科學地進行閱讀,孩子不但不會在閱讀中出現掉字、漏字的現象,反而更容易讓自己集中注意力,並且使閱讀速度成倍或者幾十倍的得到提高。

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速地進行閱讀呢?這裡面有幾個小小的訣竅,我經常對我的孩子使用。

一、要求孩子讀書時,書本要離眼睛遠一點,並且讓孩子養成習慣。好處有二:一是可以保護眼睛,視力不會愛損。二是眼睛離書頁遠,眼睛看到的視野就越寬闊,視網膜成像的文字就越多。這樣一來,一次攝入的文字就不再是一個字,一個詞語或幾個片語,而是一大塊、整段甚至幾段,只要養成習慣,就為今後一目十行的讀書做好了準備。

二、平時孩子讀書時,不要一律要求孩子朗讀,而應朗讀和默讀結合進行。朗讀出聲是閱讀速度慢的另外一個殺手。我們比較看電視和看報紙就知道。聽電視一分鐘播報的新聞大大少於我們一分鐘看報紙的文字量。如果在閱讀的時候出聲,理解就大打折扣。因為大腦接受資訊通過了聲音這一個不必要的環節。當然讀出聲對記憶是有好處,因為多一種刺激。但對於平時養成閱讀速度卻是有害而無益。如果要提高閱讀速度,就不要用朗讀的方法。

三、平時經常帶孩子到書店去看書。對於孩子特別喜愛看的、文字量不大的書,如笑話、漫畫、腦筋急轉彎一類的書,我一般不建議孩子買,建議孩子當場在書店裡看完。因為這類書文字少,但價格卻不便宜。孩子為了看自己喜愛的這些書,想多看幾本,就逼得自己不得不加快閱讀速度,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做既促使孩子注意力的提高,又無形提高了孩子的閱讀速度。

對於兒子看這類書,印象最深的是看《虹貓藍兔七俠傳》了,這種書一套幾十本,如果把這一套全買回家給孩子看,那要幾百塊錢。而我的孩子就是每週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時間一個人坐在書店看,一次看兩、三本,就這樣幾乎看完了整套書。當別的孩子買了單本的《虹貓藍兔七俠傳》在學校慢慢看時,我的孩子在學校得意地宣佈,這套書我早就看完了。

四、採取一些簡單必要地訓練,讓孩子養成速讀的習慣。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養成一個字或一個詞零零碎碎看書的習慣。我把速讀訓練和學習名人名言、成語、諺語結合了起來。

孩子再讀課外書時,鼓勵孩子把書中的精彩句子,如:名人名言、成語、諺語等摘抄下來。事後,我會把這些優美的句子用電腦列印成一張張的小紙條。然後,在家裡跟孩子做遊戲。

遊戲方式是這樣的,比如:我把摘抄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一句話的紙條藏在身後(字體稍微大一點),然後很快地從背後拿出來在外面晃一下又藏起來,晃的時間控制在一秒內,要求孩子看一眼,馬上說出這張紙條上的內容。象這樣的紙條,我做了上千個,剛開始是四個字的成語,如:塞翁失馬、退避三舍、亡羊補牢等。後來變成五個字的,如:快刀斬亂麻、貪多嚼不爛等,再變成六個字的、七個字的、七個字以上的。因為是遊戲,兒子很喜歡做。又因為要在一秒內馬上認清字條上的內容,這樣逼得兒子不可能一個字一個字去看,兒子必須學會一瞬看到一行字,看到很多字,兒子的視野漸漸打開,再也不會一個字一個字去讀了。因為我們經常玩這種遊戲,兒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兒子無形中又學到了很多的名人名言。

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忙。兒子中午住在語文老師家裡,同時住在語文老師的學生有10個,除了二年級的學生外,還有幾個是四年級的學生。中午吃完飯後,為了不讓孩子在外追追打打,語文老師安排了一段閱讀時間。有一天,我去接兒子,老師驚喜的告訴我:“你兒子閱讀能力真強呀,比四年級幾個大孩子還快,同一本書,別人才看到一半,你兒子就說看完了。我不相信,讓他講書裡的內容,沒想到他全部講了出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