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訊不斷填補中(15天環線):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轉身遇見撒哈拉 ——多彩摩洛哥,讓心防不勝防

2016年9月26日——10月10日, 和小阮前往摩洛哥旅行, 並在馬拉喀什當地與其他6名朋友匯合。 2016年11——12月, 先後在當地兩家報紙發表了相關遊記、圖片。

如今正準備其他簽證, 突然記起先把遊記、行程細節等上傳。

(陸續填補各資訊, 不斷更新中~攻略裡部分資料網路可查, 行程細節為此行真人真事總結)行程攻略

【行程】

9.26:上海——卡薩布蘭卡(法蘭克福中轉)

9.27: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

9.28:馬拉喀什

9.29:馬拉喀什——索維拉

9.30:索維拉

10.1:索維拉——馬拉喀什

10.2:馬拉喀什——瓦爾扎扎特——紮戈拉

10.3:紮戈拉——梅爾祖卡

10.4:梅爾祖卡——菲斯

10.5:菲斯——舍夫沙萬

10.6:舍夫沙萬

10.7:舍夫沙萬

10.8:舍夫沙萬——坦吉爾——艾西拉

10.9:艾西拉——卡薩布蘭卡

10.10:卡薩布蘭卡——上海(法蘭克福中轉)

【旅行季節】:春秋兩季(3—5月, 9月中——10月中下);儘量避開穆斯林齋月, 即伊斯蘭曆9月;

【簽證】:免簽(不同航線不同航班。 部分聯程航班在中轉站停留超過24小時, 也有遊客在中轉城市有旅行安排,

以上均需留意是否需要過境簽)本人從上海經法蘭克福中轉, 往返停留時間分別為3.5小時、10.5小時, 沒有出機場, 無需辦理過境簽;可直接撥打航空公司服務熱線, 諮詢過境簽

【貨幣】需在當地用歐元美元等兌換當地貨幣迪拉姆(摩洛哥禁止帶進帶出該國貨幣迪拉姆, 從摩洛哥返回中國時, 有的海關人員會詢問遊客是否攜帶迪拉姆出境);歐元(不少酒店、旅館等可直接使用結算);大多數消費點無法刷卡, 務必帶足現金

【小費】摩洛哥有付小費的傳統, 可酌情支付小費, 以自願為主;有時餐館等消費點會將服務費計入總帳單, 無需另付小費;的士司機、商家等有時不找零, 屬於正常現象;外出時請帶足小額度迪拉姆, 以防商家故意不找零,

或者以歐元支付但用迪拉姆找零。

【行李】德標轉換插頭或全球通轉換插頭, 以排插為佳, ;高倍防曬霜、曬後修復;暈車藥、中暑藥、退燒藥、腸胃藥、創可貼等(必需藥品);2張或者2張以上相機存儲卡;薄披肩(也可購買當地頭巾);遮陽帽;帶雙能下海、能進沙漠、能進浴室的拖鞋, 旅途結束時可扔;手機、相機防沙套;分裝密封袋;行程單、酒店預訂單英文版截圖或列印件, 以備海關查看;電子版保單

【電話卡】國內sim卡開通國際漫遊(自己用的中國移動, 電話信號不錯, 可隨時國際長途聯繫旅店老闆, 綜合指數強於摩洛哥本地卡), 從摩洛哥撥回國內、接聽、撥打當地電話均為2.99元/分鐘(中國移動), 信號強;摩洛哥當地sim卡, inwi公司發行, 1.5G流量7天有效期,

附帶3G上網功能, 從數人回饋看, 通話和上網, 時靈時不靈

【上網】從國內租借的wifi漫遊設備, 按天數結算;用摩洛哥SIM卡上網;當地酒店飯店wifi;大城市可保證3G網速, 山區、沙漠、坐車途中, 基本無網路信號甚至通信信號。

【照相】請勿隨意拍攝當地人(尤其女人小孩)、私人庭院、商店等, 最好獲得被拍攝者的許可;不對員警、軍事設施等進行拍照;建議帶長焦鏡頭;不在沙漠裡隨意更換相機鏡頭

【穿著】對女性遊客衣著無特別要求, 保守穿著行動方便、安全係數高;

【打車、包車、問路】摩洛哥3大坑。 打車:對於圍追堵截的司機不予理睬;最好從汽車站、火車站等走出一小段路後再打車;上車前說好價格, 明確用迪拉姆支付;不怕麻煩, 合理還價【馬拉喀什火車站至麥迪那老城的正常價格即當地人價格為10迪拉姆,

我們有幸搭乘過1次, 的士打表;如有司機喊價30迪拉姆, 則也屬於良心外賓價】事先向車站工作人員等諮詢打車費用, 通常遊客打的費為當地人打車費用的2-3倍。 包車:和司機提前確定乘客人數、總價格、支付貨幣、出發時間、到達時間、車輛情況、遊玩景點與時間等, 並寫在紙上, 包車結束後付款。 雇導遊:同上, 對於導遊帶領前往的非景點, 保持警惕心, 堅決說不;問路:提前聯繫酒店, 讓酒店工作人員來接, 同時明確是否屬於有償服務;自行前往酒店、景點, 尤其是老城區內酒店時, 不隨意問路, 對上前搭訕、圍追堵截者保持沉默, 或者大聲要求對方離開, 否則就找員警;可向正在工作的當地人問路, 避開店鋪老闆等;警惕英語流利者

【路況&自駕】馬拉喀什、菲斯等城的麥迪那內部路況異常複雜,很多情況下google map無法準確定位和使用,如果時間足夠充足,可隨便逛,基本會迷路,但能充分體驗到當地市井生活的魅力;自駕:摩洛哥境內多山地、荒漠,較狹長局促,交通以陸路為主,大城市內交通工具雜亂,郊區農村山區的路況以雙向雙車道為主,多長上坡、長下坡,多彎道,路面陳舊,車況老舊,道路情況複雜,交通事故頻發。不建議自駕,可租車請當地司機。

【住宿】

在根據興趣、體力等選定遊玩城市後,按習慣,我打開各城市地圖開始預定住宿。因選擇入住麥迪那內的傳統庭院,而麥迪那內基本無法行駛車輛,那麼是否位於大道邊上、計程車能否直達附近道路、住宿舒適成為本人選擇住宿的首要因素。此外,還應參考提前瞭解到的城際往返交通工具包括大巴、火車的班次、其大致往返時間,來安排住宿、遊玩天數。

推薦酒店【1】Riad Palais Sebban·馬拉喀什(2晚住宿)

在這家旅店吃到了摩洛哥境內最豐盛的早餐,沒有之一。通常摩洛哥旅店的早餐普遍為:白煮雞蛋、煎蛋、軟硬面包、橙汁、牛奶、黃油、薄荷茶、蜂蜜。條件略佳的可能提供沙拉or蔬菜沙拉。建議前往當地早餐店進食。

塞邦裡亞德宮庭院旅館,位於馬拉喀什老城內,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大馬路,直接下的士,從老城門進入,走路2-3分鐘即到(建議提前聯繫酒店工作人員來老城門口接),離廣場很近;早餐品種豐富,有培根、罐頭肉、蔬菜水果等,還有塔吉,而每日早餐內容不盡相同;歐美遊客多,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好,英語流利;價格偏高;酒店類似於小宮殿,略豪華精緻,屬於傳統庭院,有較長歷史。不建議定1樓的住房,通風差,由於其為木結構建築,該國境內有歷史的傳統庭院普遍隔音差;馬拉喀什老城路況很複雜,酒店地理位置重要,需要保證能直接打車到達或者儘量很近,老城內計程車一般無法駛入)

塞邦裡亞德宮庭院旅館內部圖如下:

(被我摔得稀爛的蘋果6plus拍攝,最後一組為本人入住的房間)

推薦酒店【2】riad cherifa·舍夫沙萬 (3晚住宿)

裡亞德徹利法旅館 ,位於舍夫沙萬老城內。直接花10迪拉姆從CTM大巴車站打的、打黑車至老城內半山腰的停車場,上車前提前聯繫老闆或者直接讓司機打電話聯繫老闆來接。旅店有專人替客人拎行李(記得準備點小費),走幾個彎就到酒店,地理位置非常好;酒店客源多,老闆、工作人員英語流利,服務細緻,即使酒店沒有你需要的服務,他家都能給你找來人服務你,服務結束後還有回訪,且不收你額外費用、小費;酒店屬於傳統庭院,建築風格移步換景,屬於小清新中的高大上,帶泳池,酒店頂樓平臺可洗衣服,晾曬,價格略偏上;(舍夫沙萬為山城,需爬坡,坡陡,路面石條很滑,尤其下雨天。若酒店位置不便,拖著行李箱找旅店會痛苦。街頭常見美女帥哥們每人拖1個箱子走很久,邊走邊找旅店)

Riad Cherifa內部圖如下:(被我摔得稀爛的蘋果6plus拍攝)

推薦酒店【3】riad mimouna·索維拉(2晚住宿)

此酒店非常適合部分旅行者!事先說明,如果讓我再次選擇索維拉住宿,我本人不會選擇回住此家旅店,但推薦它也有相當強烈的理由:該酒店擁有多間180度、甚至270度無敵海景房,可邊吃早餐,邊用你嘴邊的麵包喂海鷗。

Riad Mimouna,米莫納摩洛哥傳統庭院住宅,位於索維拉麥迪那深處,直接靠大西洋。【優勢】酒店坐擁無敵海景,餐廳位於最高層,能同時容納很多人就餐,周圍無遮攔,可直接環顧海景,還可邊吃早餐邊餵食海鷗;餐廳台頂極為寬敞,能360度環視大西洋、老城麥迪那;服務品質較好;擁有多間大角度海景房,屬於有歷史年代的特色老建築,全部採用木質開合門窗,有老式壁爐等,有腔調;夠清淨【劣勢】位於麥迪那深處,道路情況較複雜,摸清出行線路需一定時間,前往酒店時需要有酒店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帶路,問路也找不到;屬於老建築,房間設施、衛生設備陳舊,房間木門不結實;窗外就是海,房間很潮,濕氣尤其重,被褥等易受潮,每晚枕著接連不斷的、浪潮洶湧的濤聲入眠,睡眠品質較差者慎重入住!睡眠好的可以無視,比如我室友;【房價偏上】

推薦入住當地漁市與老城麥迪那交界處的廣場附近,打的可直達,商戶眾多,用餐逛街便捷,區域寬闊,在初來乍到時可避開麥迪那深處複雜的巷道,還能隨時感受熱鬧的漁市。

Riad Mimouna內部圖如下:(被我摔得稀爛的蘋果6plus拍攝)

從房間內,遠眺大西洋

在餐廳內用早餐,吃點麵包,喂喂海鷗

於台頂,360度環顧大西洋和麥迪那

房間內,蘋果6plus拍到的海鷗

【飲食】

簡單概述下摩洛哥飲食。一般來說,當地菜較少放鹽或直接不放鹽。一般內陸城市的飯館餐單上,其主食無非以下幾大塊:【1】cucus,一種小米、什錦蔬菜組成的主食,蔬菜一般是胡蘿蔔、土豆、青椒、茄子,也有可能看廚師心情放【2】taji塔吉鍋,肉+上述蔬菜放入塔吉鍋內燉,或者再加檸檬亂燉,基本可分為:牛肉塔吉、羊肉塔吉、雞肉檸檬塔吉或海濱城市有的海鮮塔吉。特別說明,有款牛肉西梅塔吉,是甜的,本人挺喜歡吃【3】入座後,服務員直接給上幹麵包或者叫“囊”?趁熱吃的話味道不錯【4】燒烤類:烤牛肉、烤羊肉、烤雞肉、烤蔬菜、綜合燒烤盤。肉普遍切得很大塊,好吃的燒烤不多【5】海濱城市、較大內陸城市、旅遊城市有不少海鮮菜品:海鮮塔基,各種炸魷魚、煎魷魚、炸海魚、烤海魚套餐,味道尚可【6】西式義大利面、煎蛋、通心粉、甜點、沙拉、湯等。沙拉分好幾種,吃得慣名叫摩洛哥沙拉的人不多,不少國內驢友靠最後這一組食品,撐過很多天。若擔心吃不慣,多帶泡面榨菜【7】當地水果不少品種較甜。鮮榨飲品類多混合版,比如蘋果+牛奶(推薦)、牛油果+梨(推薦)、西瓜+桃等。穩居早餐飲品榜前2的為鮮榨橙汁,排第1的為薄荷茶min tea,當放入的薄荷葉較少時味道很不錯,但大多數情況下,遊客都在喝牙膏水。

【3天2夜 撒哈拉私人團】

出行前通過在窮遊發帖征團友,確認組成1個8人沙漠私人團。在到達馬拉喀什當地後,通過諮詢各家旅行社,擇其中一家報名私人團,自行商討價格、服務內容。本團內容如下:一共8人,每人團費185歐元,共3天2夜,福特9座商務車,無購物點,午餐均自理;第2晚入住沙漠豪華帳篷可洗澡,騎駱駝進沙漠(騎行時間1小時左右),坐越野車出沙漠;第3天司機先將8人送至菲斯城CTM車站買票,再分頭送3批人達到不同的入住酒店;通常來說,私人團人數越多,人均團費越低,一般8人最划算,剛好坐滿一輛商務車)

特別推薦本團的司機大叔,有點口音但英語流利。乍看幾眼嚴肅沉默,開起玩笑來也不含糊,老司機一枚,駕駛風格很穩,適合開團隊車,非常負責。把我們一行8人由撒哈拉送至菲斯城後(分住在3個不同酒店),用自己的手機聯繫3家旅店的老闆,由近至遠分別送團友至酒店附近,和旅店老闆接頭、確認無誤、目送團友離開後,再開車返回馬拉喀什。此時已經是晚上19點多,而菲斯至馬拉喀什駕車至少需要8小時以上!這是我見過的最負責的司機,沒有之一。所以我們3撥人主動付給他100——200迪拉姆不等的小費。我問他有沒有他本人的聯繫方式or名片,他點點頭,塞過來一張名片,感覺是我們報團所屬旅行社經理的名片,正反面如下。

本次行程的細節部分大致總結如下:

【1】在機場兌換適量迪拉姆DH,用以購票。推薦前往馬拉喀什廣場主街入口處的 Banque Populair(淺灰橙色招牌)兌換現金,為15天內我們能兌換到的最高值,高於馬拉喀什廣場邊的BMCE銀行,據說該BMCE銀行atm機可以用銀聯卡取現,本人沒試過。兌換點如下圖:

【2】從卡薩布蘭卡機場直接前往馬拉喀什,需要搭乘機場快軌、購買去Casa Voyageurs車站的票。在該車站下車後,再次購買前往馬拉喀什的火車票。(跟隨“Trains”標誌坐手扶電梯到達地下一層,搭乘機場快軌;最早的機場快軌其發車時間為淩晨4點,第2班發車點為早上6點,之後每小時整點發車,去Casa Voyageurs車站的票價43迪拉姆,車程40分鐘。(注:由於本人到達卡薩布蘭卡機場的時間為淩晨1點左右,行程安排是直接從Casa Voyageurs車站買票前往馬拉喀什,因此在經過近30小時飛行、然後空等3小時後才搭乘第1班機場快軌去車站,比較勞累,大家注意安排時間)卡薩布蘭卡機場免稅店其護膚品等售價普遍較同時期的法蘭克福機場便宜,但是品種少,且在淩晨24點前關門。

【3】到達卡薩布蘭卡Casa Voyageurs後,在售票處買前往馬拉喀什的火車票(車程3.5小時)。

圖片內容從左到右、從上至下分別為:

艾西拉——卡薩Voyageurs 火車票票價:173迪拉姆

卡薩Voyageurs——卡薩布蘭卡機場 機場快軌票價:43迪拉姆

卡薩Voyageurs——馬拉喀什 火車票票價:148迪拉姆

卡薩Voyageurs——卡薩布蘭卡機場 機場快軌票價:43迪拉姆

【4】建議買一等座,此區間車廂人多,二等座車廂可能會站滿人;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線的火車經常晚點,晚點無需緊張,多問問車站工作人員,態度都很好且英語流利。

【5】到達馬拉喀什火車站時,提前先去火車站隔壁的Superatours汽車站買好去索維拉的大巴車票,旅遊旺季該車票較為緊張。馬拉喀什Superatours大巴車站——索維拉Superatours大巴車站車程約3小時,且該網站離索維拉老城較近,可步行前往麥迪那。

【6】入住索維拉當地酒店時,請務必提前聯繫酒店工作人員來接,或直接找等在麥迪那門口、拉著手推車、給遊客帶路送行李的當地人。對方基本開口喊價100迪拉姆,可還價至30迪拉姆左右,注意準備好小額迪拉姆,面對大額紙幣對方有可能不找你零錢、直接走人,此時可要求酒店工作人員介入,把錢拿回來。

【7】3天2夜沙漠團注意事項:路途很長,至少大半部分為盤山公路,需帶上暈車藥;根據統計,平時不暈車的也暈車了。注意防曬,隨身帶水、水果,及時補充一下。

【8】由於免簽,遊人較多,菲斯——舍夫沙萬CTM大巴車票比較緊張,最好提前幾天購買,而且是前往車站實體購買;也可通過手機網路購買,但同行人員出現過錢已扣、票沒買成的情況;菲斯——舍夫沙萬的CTM大巴車每天3——4班,只有在車站親眼看到車次才最準確;需要買行李票,車程4.5小時;建議下午坐車出發,晚點、排隊靠後上車,因為取行李的方式有些匪夷所思:1輛大車到站,所有乘客下車,出來1個負責從大巴車裡搬行李下來的老爺爺。乘客被禁止自己拿取行李,而由老爺爺核對每張客手中的行李票後,由他將行李拿給你,然後再核對下一個乘客的,關鍵一車的乘客是不排隊的,費時+混亂。

【9】如果沒能買到菲斯至舍夫沙萬的大巴票,無需著急,可拼車或打的,且司機把你送到老城medina,而不是CTM車站 (CTM車站在山腳下,舍夫沙萬老城麥迪那則在山腰)

【10】舍夫沙萬-坦吉爾-艾西拉:包計程車。我們通過入住的舍夫沙萬酒店包車,3人共計900迪拉姆,先去坦吉爾市區轉一圈,再到燈塔,隨後從燈塔直接去艾西拉。注:遊人越來越多,包車費用在上漲,包車前最好打聽清楚,司機會不會講英語。

【11】從艾西拉坐火車回卡薩布蘭卡,車票上的發車時間為:14:06,實際發車時間為14:36,基本上摩洛哥的火車都習慣性晚點。

【關於幾個城市】

【卡薩布蘭卡】僅僅坐飛機、搭火車、買便餐路過,朋友推薦有幾家中餐館不錯

【馬拉喀什】德吉瑪廣場及其附近及其熱鬧,巷道密佈,全是賣吃穿住行用品的攤販。其中不少手工藝品,比如手工皮鞋、皮包、燈飾、金屬用品。相較於伊朗手工藝品的精緻和奢華,摩洛哥當地的手工藝品相對粗糙、質樸,觀賞性不強,但相對於其他旅遊城市,馬拉喀什的商品最為豐富,喜歡購物的不妨多逛逛巴紮。倘若時間很充裕,可以花1整天在密如蛛網的巷道走一走,迷迷路,感受當地人極富生活氣息的早市、魚市。9月29日下午我跟小阮需要從馬拉喀什趕往索維拉,但中午時分我倆仍在廣場附近的巴紮內部閒逛,一不小心便迷路了,結結實實迷路了近2小時,後來估計靠人品走出來,但切身體驗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狀態。入夜後,廣場擠滿了當地人、遊客、攤販、夜排擋、賣藝人,相對混亂,此時需要多注意錢包、人身安全等。很多夜排擋燒烤攤的老闆及其員工,強硬攬客(有可能只針對黃皮膚人種),對於那些對攤販視而不見、或堅持不進燒烤攤消費的遊客,直接開口辱駡,罵得比較難聽,比如“中國 豬”“fXXK u ”之類的,且不算少數。有當地的少年混混在廣場、旅店周圍,強行給人帶路以索取小費,倘若不給,也會直接開口辱駡,同上。參觀完伊夫聖羅蘭花園後,出門直行,有一兩家售賣摩洛哥特色商品的較大商鋪,較有特色,不妨一逛。

【索維拉】如果時間較充裕,建議待2晚以上。若在艾西拉、索維拉中二選一,建議選擇索維拉。當地的漁市非常值得一去,也值得蹲點,屬於能產生絕佳攝影作品的場所之一,比舍夫沙萬的照片更易有衝擊力和動感。海濱旅遊城市,相對比內陸大城市更禮貌溫和,且英語適用性廣。

【拍攝器材】

老舊的松下LX7、蘋果6PLUS,如下圖。窮遊不缺大片,就慢慢上些尚可的風景人物照。

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轉身遇見撒哈拉——多彩摩洛哥,讓心防不勝防

也許你聽過這首《卡薩布蘭卡》,看過那場《北非諜影》,曾在青春年少時追閱《撒哈拉的故事》,於記憶中聽過那個出了沙漠又近大海的國家。也許你仍在疑惑究是摩納哥,抑或摩洛哥……打開世界地圖,手指劃過非洲西北角:南部緊鄰撒哈拉,西部濱臨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咫尺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門戶。它是北非後花園,它叫摩洛哥。

紅色馬拉喀什

9月27日淩晨1點,飛機降落於卡薩布蘭卡機場。又經10.5小時,在出發近40小時後,我的摩洛哥之行便由四大皇城之一的馬拉喀什而始。據稱該國國名稱呼,便由馬拉喀什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土城演變而來。

如果用某種顏色來形容這個城市,那便是赭紅。某知名彩妝品牌推出名為“morocco”的同名唇膏,實在恰如其分。馬拉喀什由老城麥迪那(英語:Medina ,指市內古老城區,以區分城市內具有歐洲風格的現代化新區。在西非、東非以及西班牙等地區常見)和新城組成。綿延十多公里的赭紅色城牆完整包圍著麥迪那,歷經800多年風雨屹立至今。城牆內則完整保留了諸多歷史建築、傳統庭院,還有那座分別於1985年、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德吉馬廣場。

我們的住宿便是麥迪那內的一座傳統庭院。登上庭院台頂,看各色建築、商鋪、街巷等沿德吉瑪廣場發散開來。時值下午,陽光正烈,由廣場始,我和同伴一路在密蛛網般蜿蜒曲折的巷道中穿梭著:巷子頂部是用來遮陰的草席、木板、藤篾;巷道中,男人們互相招呼著,與我擦肩而過的著長袍的女人們,或蒙臉,或點頭,或沖我微微笑。空氣中彌漫著濃郁、不知名卻叫人欲罷不能的香料味,耳邊是輕唱著的阿拉伯民謠,和那悠遠的穆斯林宣禮聲。我正猶豫著上前試吃五顏六色的乾果,而注意力又輕易地被一旁的手工金屬器皿吸引。這裡,下一個轉角,隨時讓你掉進通往一千零一夜的時光隧道。

入夜,忍不住驚歎於如此活色生香的傳統廣場,寶馬香車,遊人如織,數世紀以來形成的傳統民間活動從來延續至今。舞蛇、戲猴,三五成群,邊上站滿了好奇的遊客,陣陣熱烈的掌聲早已淹沒在沸騰的人聲中。柏柏爾歌手甩著腦袋,任帽穗劃圈飛舞,男人們敲起我分不清的阿拉伯鼓抑或非洲鼓,廣場上的空氣似隨著歌聲鼓聲,連帶人一齊律動。端起一碗摩洛哥特色蝸牛湯,隨音樂送入口中。末了,擇一家天臺餐廳,點一桌摩洛哥菜肴,於此不眠之夜,俯瞰廣場的萬種風情,看夜幕昏黃暗紅由至深藍,籠著廣場。唯有隔壁庫比亞清真寺的方形宣禮塔,靜默佇立在空中。

此城不僅只因紅色而美麗,那座著名的伊夫聖羅蘭私人花園,叫人感受馬約爾藍獨有的深邃。徜徉馬約爾花園間,在看到成片翠竹的那刻,我恍惚記起那位時尚大師說:“馬約爾花園仿佛是我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我甚至常常在夢中見到那些獨一無二的色彩。”

下圖為夜幕中的德吉瑪廣場

橙色撒哈拉

在踏入撒哈拉前,我于藍白之城索維拉初識大西洋的澎湃洶湧,體驗了大霧中的熱鬧魚市。若才出大海,又一頭紮進沙漠,這該是何種體驗?事物對比之強烈,不外乎顏色、陰陽衝撞之濃烈,比如紅橙較之藍綠,海水較之沙漠。縱使知道撒哈拉很多年,也聽過不少故事,但直至那日,1行8人從9座商務車、再換乘豐田霸道,經兩天車程,體驗無數彎道、暈車發燒後,才最終迎來和撒哈拉的初次相見。正是黃昏時分,車輛沿沙漠邊緣一路向前,天地間仿佛只剩空中泄下的一抹光亮,籠著遠處高聳的宣禮塔,和那天邊連綿不斷的橘紅色沙丘。分不清激動與興奮,看幾眼身前牽著駱駝走向大漠深處的柏柏爾人嚮導,瞅瞅身下走得一腳深一腳淺的單峰駝,再看駝隊帶起的沙子,隨風而逝。待我們赤腳爬上營地附近的沙丘時,正趕上最後一輪落日,那徐徐沒入地平線的“紅心大鹹蛋黃”。 大漠日落,雄渾悲壯者有之,而撒哈拉之落日,卻柔美異常。

入夜,北非蒼穹下,那個營地,遠離戰事,遠離西屬撒哈拉。人們躺在沙地間,看天上繁星點點,銀河影影綽綽。也有交頭小聲說著話,或互推酒盞。鼓聲漸起,營地揚起柏柏爾人古老悠遠的歌聲。或許意猶未盡,身邊的柏柏爾人突然拉我袖子並示意我,看他在沙地上用手指比劃。上一秒還在大談進沙漠前那只能付費合影的耳廓狐,下一秒我一頭霧水地用英語回答他:這不是香蕉麼?幾分鐘後我才明白,原來他想通過在沙地上寫字來比較其母語和漢字的區別。1個柏柏爾人,1個中國人,從“日”“月”“水”“火”開始,交流起國際文化差別,直至夜漸深,人們隨撒哈拉一起,沉沉入夢。

藍色舍夫沙萬

在菲斯作短暫停留後,我們坐大巴抵達世界三大藍城之一的舍夫沙萬。有人醉心于愛琴海邊聖托裡尼的那抹藍白相間,有的人則更驚豔于舍夫沙萬藍得純淨、藍到深邃。它為何選擇如此之藍?無人能說清,據說猶太難民在1930年來到這座山城後,才將街道、民房等塗成藍色,久而久之,整個城便被藍色包圍。更沒有人能清楚說出,這裡究竟有多少種藍,淺藍、蒂芙尼藍、土耳其藍、孔雀藍、湖藍、寶藍、深藍、靛藍……如此種種。而貓,便是舍夫沙萬的主人,是城市靈魂的一部分。若要徹底體驗藍城的萬般風情,不妨在傍晚時分橫穿麥迪那,走過石橋,坐在山頭清真寺的矮牆上,登高遠眺,俯瞰整個舍夫沙萬。落日漸西沉,從雲層裡脫身而出,不慌不忙地從橘黃、玫瑰紅直至變為深紅、昏黃,任性地為藍城渡上一層玫瑰金,順便將山谷整個染紅。對著夕陽默默彈起吉他的男青年,毫不介意自己成了眾多取景器的焦點,連趕著羊群入圍欄的牧羊犬都來湊熱鬧,趴臥在其背後。晚風徐徐,人們開始享受華燈初上的那個夜晚。

白色坦吉爾

我們從地理書中知曉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但能親自去過的卻寥寥無幾。從舍夫沙萬包車去艾西拉,途經世界最古老城市之一的坦吉爾。我們被告知,東進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隻,都要從此經過或停泊,大西洋東岸南來北往的船隻,也要在此調整航向。據說,該城市所在的直布羅陀海峽產生了世界20%的貿易量。站在斯派特爾角——這個非洲大陸的最西北端,直面直布羅陀海峽,遙望咫尺之遙的西班牙。大霧中,對岸隱約駛來一艘白色船隻,於迷霧中靠近。身前懸崖處高聳著的古老燈塔,是否曾為無數船隻照亮前進的方向。此時此刻,於此世界著名的地理標誌,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我們親眼見證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匯。

從紅色馬拉喀什到白色坦吉爾,從藍白索維拉到橙色撒哈拉再到藍色舍夫沙萬……這個溢滿伊斯蘭風情的阿拉伯國家,充滿了非洲大陸與生俱來的雄渾、粗獷和繁複色彩。明明身在非洲,卻近似歐洲,一半靠海,一半近沙漠,恰似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霧氣彌漫的大西洋上船來船往,古老的撒哈拉留下三毛的淡淡鄉愁,而摩洛哥,能讓時光隨時為你停留。

從馬拉喀什火車站打的至麥迪那的正常價格(當地人價格)為10迪拉姆,我們有幸坐過1次,的士打表。一般火車站正門口司機們給出的報價為40——100迪拉姆。

好的比較慢大部分照片,還有部分資訊仍在按序整理,有點慢。多擔待啦 避開店鋪老闆等;警惕英語流利者

【路況&自駕】馬拉喀什、菲斯等城的麥迪那內部路況異常複雜,很多情況下google map無法準確定位和使用,如果時間足夠充足,可隨便逛,基本會迷路,但能充分體驗到當地市井生活的魅力;自駕:摩洛哥境內多山地、荒漠,較狹長局促,交通以陸路為主,大城市內交通工具雜亂,郊區農村山區的路況以雙向雙車道為主,多長上坡、長下坡,多彎道,路面陳舊,車況老舊,道路情況複雜,交通事故頻發。不建議自駕,可租車請當地司機。

【住宿】

在根據興趣、體力等選定遊玩城市後,按習慣,我打開各城市地圖開始預定住宿。因選擇入住麥迪那內的傳統庭院,而麥迪那內基本無法行駛車輛,那麼是否位於大道邊上、計程車能否直達附近道路、住宿舒適成為本人選擇住宿的首要因素。此外,還應參考提前瞭解到的城際往返交通工具包括大巴、火車的班次、其大致往返時間,來安排住宿、遊玩天數。

推薦酒店【1】Riad Palais Sebban·馬拉喀什(2晚住宿)

在這家旅店吃到了摩洛哥境內最豐盛的早餐,沒有之一。通常摩洛哥旅店的早餐普遍為:白煮雞蛋、煎蛋、軟硬面包、橙汁、牛奶、黃油、薄荷茶、蜂蜜。條件略佳的可能提供沙拉or蔬菜沙拉。建議前往當地早餐店進食。

塞邦裡亞德宮庭院旅館,位於馬拉喀什老城內,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大馬路,直接下的士,從老城門進入,走路2-3分鐘即到(建議提前聯繫酒店工作人員來老城門口接),離廣場很近;早餐品種豐富,有培根、罐頭肉、蔬菜水果等,還有塔吉,而每日早餐內容不盡相同;歐美遊客多,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好,英語流利;價格偏高;酒店類似於小宮殿,略豪華精緻,屬於傳統庭院,有較長歷史。不建議定1樓的住房,通風差,由於其為木結構建築,該國境內有歷史的傳統庭院普遍隔音差;馬拉喀什老城路況很複雜,酒店地理位置重要,需要保證能直接打車到達或者儘量很近,老城內計程車一般無法駛入)

塞邦裡亞德宮庭院旅館內部圖如下:

(被我摔得稀爛的蘋果6plus拍攝,最後一組為本人入住的房間)

推薦酒店【2】riad cherifa·舍夫沙萬 (3晚住宿)

裡亞德徹利法旅館 ,位於舍夫沙萬老城內。直接花10迪拉姆從CTM大巴車站打的、打黑車至老城內半山腰的停車場,上車前提前聯繫老闆或者直接讓司機打電話聯繫老闆來接。旅店有專人替客人拎行李(記得準備點小費),走幾個彎就到酒店,地理位置非常好;酒店客源多,老闆、工作人員英語流利,服務細緻,即使酒店沒有你需要的服務,他家都能給你找來人服務你,服務結束後還有回訪,且不收你額外費用、小費;酒店屬於傳統庭院,建築風格移步換景,屬於小清新中的高大上,帶泳池,酒店頂樓平臺可洗衣服,晾曬,價格略偏上;(舍夫沙萬為山城,需爬坡,坡陡,路面石條很滑,尤其下雨天。若酒店位置不便,拖著行李箱找旅店會痛苦。街頭常見美女帥哥們每人拖1個箱子走很久,邊走邊找旅店)

Riad Cherifa內部圖如下:(被我摔得稀爛的蘋果6plus拍攝)

推薦酒店【3】riad mimouna·索維拉(2晚住宿)

此酒店非常適合部分旅行者!事先說明,如果讓我再次選擇索維拉住宿,我本人不會選擇回住此家旅店,但推薦它也有相當強烈的理由:該酒店擁有多間180度、甚至270度無敵海景房,可邊吃早餐,邊用你嘴邊的麵包喂海鷗。

Riad Mimouna,米莫納摩洛哥傳統庭院住宅,位於索維拉麥迪那深處,直接靠大西洋。【優勢】酒店坐擁無敵海景,餐廳位於最高層,能同時容納很多人就餐,周圍無遮攔,可直接環顧海景,還可邊吃早餐邊餵食海鷗;餐廳台頂極為寬敞,能360度環視大西洋、老城麥迪那;服務品質較好;擁有多間大角度海景房,屬於有歷史年代的特色老建築,全部採用木質開合門窗,有老式壁爐等,有腔調;夠清淨【劣勢】位於麥迪那深處,道路情況較複雜,摸清出行線路需一定時間,前往酒店時需要有酒店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帶路,問路也找不到;屬於老建築,房間設施、衛生設備陳舊,房間木門不結實;窗外就是海,房間很潮,濕氣尤其重,被褥等易受潮,每晚枕著接連不斷的、浪潮洶湧的濤聲入眠,睡眠品質較差者慎重入住!睡眠好的可以無視,比如我室友;【房價偏上】

推薦入住當地漁市與老城麥迪那交界處的廣場附近,打的可直達,商戶眾多,用餐逛街便捷,區域寬闊,在初來乍到時可避開麥迪那深處複雜的巷道,還能隨時感受熱鬧的漁市。

Riad Mimouna內部圖如下:(被我摔得稀爛的蘋果6plus拍攝)

從房間內,遠眺大西洋

在餐廳內用早餐,吃點麵包,喂喂海鷗

於台頂,360度環顧大西洋和麥迪那

房間內,蘋果6plus拍到的海鷗

【飲食】

簡單概述下摩洛哥飲食。一般來說,當地菜較少放鹽或直接不放鹽。一般內陸城市的飯館餐單上,其主食無非以下幾大塊:【1】cucus,一種小米、什錦蔬菜組成的主食,蔬菜一般是胡蘿蔔、土豆、青椒、茄子,也有可能看廚師心情放【2】taji塔吉鍋,肉+上述蔬菜放入塔吉鍋內燉,或者再加檸檬亂燉,基本可分為:牛肉塔吉、羊肉塔吉、雞肉檸檬塔吉或海濱城市有的海鮮塔吉。特別說明,有款牛肉西梅塔吉,是甜的,本人挺喜歡吃【3】入座後,服務員直接給上幹麵包或者叫“囊”?趁熱吃的話味道不錯【4】燒烤類:烤牛肉、烤羊肉、烤雞肉、烤蔬菜、綜合燒烤盤。肉普遍切得很大塊,好吃的燒烤不多【5】海濱城市、較大內陸城市、旅遊城市有不少海鮮菜品:海鮮塔基,各種炸魷魚、煎魷魚、炸海魚、烤海魚套餐,味道尚可【6】西式義大利面、煎蛋、通心粉、甜點、沙拉、湯等。沙拉分好幾種,吃得慣名叫摩洛哥沙拉的人不多,不少國內驢友靠最後這一組食品,撐過很多天。若擔心吃不慣,多帶泡面榨菜【7】當地水果不少品種較甜。鮮榨飲品類多混合版,比如蘋果+牛奶(推薦)、牛油果+梨(推薦)、西瓜+桃等。穩居早餐飲品榜前2的為鮮榨橙汁,排第1的為薄荷茶min tea,當放入的薄荷葉較少時味道很不錯,但大多數情況下,遊客都在喝牙膏水。

【3天2夜 撒哈拉私人團】

出行前通過在窮遊發帖征團友,確認組成1個8人沙漠私人團。在到達馬拉喀什當地後,通過諮詢各家旅行社,擇其中一家報名私人團,自行商討價格、服務內容。本團內容如下:一共8人,每人團費185歐元,共3天2夜,福特9座商務車,無購物點,午餐均自理;第2晚入住沙漠豪華帳篷可洗澡,騎駱駝進沙漠(騎行時間1小時左右),坐越野車出沙漠;第3天司機先將8人送至菲斯城CTM車站買票,再分頭送3批人達到不同的入住酒店;通常來說,私人團人數越多,人均團費越低,一般8人最划算,剛好坐滿一輛商務車)

特別推薦本團的司機大叔,有點口音但英語流利。乍看幾眼嚴肅沉默,開起玩笑來也不含糊,老司機一枚,駕駛風格很穩,適合開團隊車,非常負責。把我們一行8人由撒哈拉送至菲斯城後(分住在3個不同酒店),用自己的手機聯繫3家旅店的老闆,由近至遠分別送團友至酒店附近,和旅店老闆接頭、確認無誤、目送團友離開後,再開車返回馬拉喀什。此時已經是晚上19點多,而菲斯至馬拉喀什駕車至少需要8小時以上!這是我見過的最負責的司機,沒有之一。所以我們3撥人主動付給他100——200迪拉姆不等的小費。我問他有沒有他本人的聯繫方式or名片,他點點頭,塞過來一張名片,感覺是我們報團所屬旅行社經理的名片,正反面如下。

本次行程的細節部分大致總結如下:

【1】在機場兌換適量迪拉姆DH,用以購票。推薦前往馬拉喀什廣場主街入口處的 Banque Populair(淺灰橙色招牌)兌換現金,為15天內我們能兌換到的最高值,高於馬拉喀什廣場邊的BMCE銀行,據說該BMCE銀行atm機可以用銀聯卡取現,本人沒試過。兌換點如下圖:

【2】從卡薩布蘭卡機場直接前往馬拉喀什,需要搭乘機場快軌、購買去Casa Voyageurs車站的票。在該車站下車後,再次購買前往馬拉喀什的火車票。(跟隨“Trains”標誌坐手扶電梯到達地下一層,搭乘機場快軌;最早的機場快軌其發車時間為淩晨4點,第2班發車點為早上6點,之後每小時整點發車,去Casa Voyageurs車站的票價43迪拉姆,車程40分鐘。(注:由於本人到達卡薩布蘭卡機場的時間為淩晨1點左右,行程安排是直接從Casa Voyageurs車站買票前往馬拉喀什,因此在經過近30小時飛行、然後空等3小時後才搭乘第1班機場快軌去車站,比較勞累,大家注意安排時間)卡薩布蘭卡機場免稅店其護膚品等售價普遍較同時期的法蘭克福機場便宜,但是品種少,且在淩晨24點前關門。

【3】到達卡薩布蘭卡Casa Voyageurs後,在售票處買前往馬拉喀什的火車票(車程3.5小時)。

圖片內容從左到右、從上至下分別為:

艾西拉——卡薩Voyageurs 火車票票價:173迪拉姆

卡薩Voyageurs——卡薩布蘭卡機場 機場快軌票價:43迪拉姆

卡薩Voyageurs——馬拉喀什 火車票票價:148迪拉姆

卡薩Voyageurs——卡薩布蘭卡機場 機場快軌票價:43迪拉姆

【4】建議買一等座,此區間車廂人多,二等座車廂可能會站滿人;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線的火車經常晚點,晚點無需緊張,多問問車站工作人員,態度都很好且英語流利。

【5】到達馬拉喀什火車站時,提前先去火車站隔壁的Superatours汽車站買好去索維拉的大巴車票,旅遊旺季該車票較為緊張。馬拉喀什Superatours大巴車站——索維拉Superatours大巴車站車程約3小時,且該網站離索維拉老城較近,可步行前往麥迪那。

【6】入住索維拉當地酒店時,請務必提前聯繫酒店工作人員來接,或直接找等在麥迪那門口、拉著手推車、給遊客帶路送行李的當地人。對方基本開口喊價100迪拉姆,可還價至30迪拉姆左右,注意準備好小額迪拉姆,面對大額紙幣對方有可能不找你零錢、直接走人,此時可要求酒店工作人員介入,把錢拿回來。

【7】3天2夜沙漠團注意事項:路途很長,至少大半部分為盤山公路,需帶上暈車藥;根據統計,平時不暈車的也暈車了。注意防曬,隨身帶水、水果,及時補充一下。

【8】由於免簽,遊人較多,菲斯——舍夫沙萬CTM大巴車票比較緊張,最好提前幾天購買,而且是前往車站實體購買;也可通過手機網路購買,但同行人員出現過錢已扣、票沒買成的情況;菲斯——舍夫沙萬的CTM大巴車每天3——4班,只有在車站親眼看到車次才最準確;需要買行李票,車程4.5小時;建議下午坐車出發,晚點、排隊靠後上車,因為取行李的方式有些匪夷所思:1輛大車到站,所有乘客下車,出來1個負責從大巴車裡搬行李下來的老爺爺。乘客被禁止自己拿取行李,而由老爺爺核對每張客手中的行李票後,由他將行李拿給你,然後再核對下一個乘客的,關鍵一車的乘客是不排隊的,費時+混亂。

【9】如果沒能買到菲斯至舍夫沙萬的大巴票,無需著急,可拼車或打的,且司機把你送到老城medina,而不是CTM車站 (CTM車站在山腳下,舍夫沙萬老城麥迪那則在山腰)

【10】舍夫沙萬-坦吉爾-艾西拉:包計程車。我們通過入住的舍夫沙萬酒店包車,3人共計900迪拉姆,先去坦吉爾市區轉一圈,再到燈塔,隨後從燈塔直接去艾西拉。注:遊人越來越多,包車費用在上漲,包車前最好打聽清楚,司機會不會講英語。

【11】從艾西拉坐火車回卡薩布蘭卡,車票上的發車時間為:14:06,實際發車時間為14:36,基本上摩洛哥的火車都習慣性晚點。

【關於幾個城市】

【卡薩布蘭卡】僅僅坐飛機、搭火車、買便餐路過,朋友推薦有幾家中餐館不錯

【馬拉喀什】德吉瑪廣場及其附近及其熱鬧,巷道密佈,全是賣吃穿住行用品的攤販。其中不少手工藝品,比如手工皮鞋、皮包、燈飾、金屬用品。相較於伊朗手工藝品的精緻和奢華,摩洛哥當地的手工藝品相對粗糙、質樸,觀賞性不強,但相對於其他旅遊城市,馬拉喀什的商品最為豐富,喜歡購物的不妨多逛逛巴紮。倘若時間很充裕,可以花1整天在密如蛛網的巷道走一走,迷迷路,感受當地人極富生活氣息的早市、魚市。9月29日下午我跟小阮需要從馬拉喀什趕往索維拉,但中午時分我倆仍在廣場附近的巴紮內部閒逛,一不小心便迷路了,結結實實迷路了近2小時,後來估計靠人品走出來,但切身體驗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狀態。入夜後,廣場擠滿了當地人、遊客、攤販、夜排擋、賣藝人,相對混亂,此時需要多注意錢包、人身安全等。很多夜排擋燒烤攤的老闆及其員工,強硬攬客(有可能只針對黃皮膚人種),對於那些對攤販視而不見、或堅持不進燒烤攤消費的遊客,直接開口辱駡,罵得比較難聽,比如“中國 豬”“fXXK u ”之類的,且不算少數。有當地的少年混混在廣場、旅店周圍,強行給人帶路以索取小費,倘若不給,也會直接開口辱駡,同上。參觀完伊夫聖羅蘭花園後,出門直行,有一兩家售賣摩洛哥特色商品的較大商鋪,較有特色,不妨一逛。

【索維拉】如果時間較充裕,建議待2晚以上。若在艾西拉、索維拉中二選一,建議選擇索維拉。當地的漁市非常值得一去,也值得蹲點,屬於能產生絕佳攝影作品的場所之一,比舍夫沙萬的照片更易有衝擊力和動感。海濱旅遊城市,相對比內陸大城市更禮貌溫和,且英語適用性廣。

【拍攝器材】

老舊的松下LX7、蘋果6PLUS,如下圖。窮遊不缺大片,就慢慢上些尚可的風景人物照。

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轉身遇見撒哈拉——多彩摩洛哥,讓心防不勝防

也許你聽過這首《卡薩布蘭卡》,看過那場《北非諜影》,曾在青春年少時追閱《撒哈拉的故事》,於記憶中聽過那個出了沙漠又近大海的國家。也許你仍在疑惑究是摩納哥,抑或摩洛哥……打開世界地圖,手指劃過非洲西北角:南部緊鄰撒哈拉,西部濱臨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咫尺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門戶。它是北非後花園,它叫摩洛哥。

紅色馬拉喀什

9月27日淩晨1點,飛機降落於卡薩布蘭卡機場。又經10.5小時,在出發近40小時後,我的摩洛哥之行便由四大皇城之一的馬拉喀什而始。據稱該國國名稱呼,便由馬拉喀什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土城演變而來。

如果用某種顏色來形容這個城市,那便是赭紅。某知名彩妝品牌推出名為“morocco”的同名唇膏,實在恰如其分。馬拉喀什由老城麥迪那(英語:Medina ,指市內古老城區,以區分城市內具有歐洲風格的現代化新區。在西非、東非以及西班牙等地區常見)和新城組成。綿延十多公里的赭紅色城牆完整包圍著麥迪那,歷經800多年風雨屹立至今。城牆內則完整保留了諸多歷史建築、傳統庭院,還有那座分別於1985年、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德吉馬廣場。

我們的住宿便是麥迪那內的一座傳統庭院。登上庭院台頂,看各色建築、商鋪、街巷等沿德吉瑪廣場發散開來。時值下午,陽光正烈,由廣場始,我和同伴一路在密蛛網般蜿蜒曲折的巷道中穿梭著:巷子頂部是用來遮陰的草席、木板、藤篾;巷道中,男人們互相招呼著,與我擦肩而過的著長袍的女人們,或蒙臉,或點頭,或沖我微微笑。空氣中彌漫著濃郁、不知名卻叫人欲罷不能的香料味,耳邊是輕唱著的阿拉伯民謠,和那悠遠的穆斯林宣禮聲。我正猶豫著上前試吃五顏六色的乾果,而注意力又輕易地被一旁的手工金屬器皿吸引。這裡,下一個轉角,隨時讓你掉進通往一千零一夜的時光隧道。

入夜,忍不住驚歎於如此活色生香的傳統廣場,寶馬香車,遊人如織,數世紀以來形成的傳統民間活動從來延續至今。舞蛇、戲猴,三五成群,邊上站滿了好奇的遊客,陣陣熱烈的掌聲早已淹沒在沸騰的人聲中。柏柏爾歌手甩著腦袋,任帽穗劃圈飛舞,男人們敲起我分不清的阿拉伯鼓抑或非洲鼓,廣場上的空氣似隨著歌聲鼓聲,連帶人一齊律動。端起一碗摩洛哥特色蝸牛湯,隨音樂送入口中。末了,擇一家天臺餐廳,點一桌摩洛哥菜肴,於此不眠之夜,俯瞰廣場的萬種風情,看夜幕昏黃暗紅由至深藍,籠著廣場。唯有隔壁庫比亞清真寺的方形宣禮塔,靜默佇立在空中。

此城不僅只因紅色而美麗,那座著名的伊夫聖羅蘭私人花園,叫人感受馬約爾藍獨有的深邃。徜徉馬約爾花園間,在看到成片翠竹的那刻,我恍惚記起那位時尚大師說:“馬約爾花園仿佛是我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我甚至常常在夢中見到那些獨一無二的色彩。”

下圖為夜幕中的德吉瑪廣場

橙色撒哈拉

在踏入撒哈拉前,我于藍白之城索維拉初識大西洋的澎湃洶湧,體驗了大霧中的熱鬧魚市。若才出大海,又一頭紮進沙漠,這該是何種體驗?事物對比之強烈,不外乎顏色、陰陽衝撞之濃烈,比如紅橙較之藍綠,海水較之沙漠。縱使知道撒哈拉很多年,也聽過不少故事,但直至那日,1行8人從9座商務車、再換乘豐田霸道,經兩天車程,體驗無數彎道、暈車發燒後,才最終迎來和撒哈拉的初次相見。正是黃昏時分,車輛沿沙漠邊緣一路向前,天地間仿佛只剩空中泄下的一抹光亮,籠著遠處高聳的宣禮塔,和那天邊連綿不斷的橘紅色沙丘。分不清激動與興奮,看幾眼身前牽著駱駝走向大漠深處的柏柏爾人嚮導,瞅瞅身下走得一腳深一腳淺的單峰駝,再看駝隊帶起的沙子,隨風而逝。待我們赤腳爬上營地附近的沙丘時,正趕上最後一輪落日,那徐徐沒入地平線的“紅心大鹹蛋黃”。 大漠日落,雄渾悲壯者有之,而撒哈拉之落日,卻柔美異常。

入夜,北非蒼穹下,那個營地,遠離戰事,遠離西屬撒哈拉。人們躺在沙地間,看天上繁星點點,銀河影影綽綽。也有交頭小聲說著話,或互推酒盞。鼓聲漸起,營地揚起柏柏爾人古老悠遠的歌聲。或許意猶未盡,身邊的柏柏爾人突然拉我袖子並示意我,看他在沙地上用手指比劃。上一秒還在大談進沙漠前那只能付費合影的耳廓狐,下一秒我一頭霧水地用英語回答他:這不是香蕉麼?幾分鐘後我才明白,原來他想通過在沙地上寫字來比較其母語和漢字的區別。1個柏柏爾人,1個中國人,從“日”“月”“水”“火”開始,交流起國際文化差別,直至夜漸深,人們隨撒哈拉一起,沉沉入夢。

藍色舍夫沙萬

在菲斯作短暫停留後,我們坐大巴抵達世界三大藍城之一的舍夫沙萬。有人醉心于愛琴海邊聖托裡尼的那抹藍白相間,有的人則更驚豔于舍夫沙萬藍得純淨、藍到深邃。它為何選擇如此之藍?無人能說清,據說猶太難民在1930年來到這座山城後,才將街道、民房等塗成藍色,久而久之,整個城便被藍色包圍。更沒有人能清楚說出,這裡究竟有多少種藍,淺藍、蒂芙尼藍、土耳其藍、孔雀藍、湖藍、寶藍、深藍、靛藍……如此種種。而貓,便是舍夫沙萬的主人,是城市靈魂的一部分。若要徹底體驗藍城的萬般風情,不妨在傍晚時分橫穿麥迪那,走過石橋,坐在山頭清真寺的矮牆上,登高遠眺,俯瞰整個舍夫沙萬。落日漸西沉,從雲層裡脫身而出,不慌不忙地從橘黃、玫瑰紅直至變為深紅、昏黃,任性地為藍城渡上一層玫瑰金,順便將山谷整個染紅。對著夕陽默默彈起吉他的男青年,毫不介意自己成了眾多取景器的焦點,連趕著羊群入圍欄的牧羊犬都來湊熱鬧,趴臥在其背後。晚風徐徐,人們開始享受華燈初上的那個夜晚。

白色坦吉爾

我們從地理書中知曉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但能親自去過的卻寥寥無幾。從舍夫沙萬包車去艾西拉,途經世界最古老城市之一的坦吉爾。我們被告知,東進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隻,都要從此經過或停泊,大西洋東岸南來北往的船隻,也要在此調整航向。據說,該城市所在的直布羅陀海峽產生了世界20%的貿易量。站在斯派特爾角——這個非洲大陸的最西北端,直面直布羅陀海峽,遙望咫尺之遙的西班牙。大霧中,對岸隱約駛來一艘白色船隻,於迷霧中靠近。身前懸崖處高聳著的古老燈塔,是否曾為無數船隻照亮前進的方向。此時此刻,於此世界著名的地理標誌,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我們親眼見證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匯。

從紅色馬拉喀什到白色坦吉爾,從藍白索維拉到橙色撒哈拉再到藍色舍夫沙萬……這個溢滿伊斯蘭風情的阿拉伯國家,充滿了非洲大陸與生俱來的雄渾、粗獷和繁複色彩。明明身在非洲,卻近似歐洲,一半靠海,一半近沙漠,恰似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霧氣彌漫的大西洋上船來船往,古老的撒哈拉留下三毛的淡淡鄉愁,而摩洛哥,能讓時光隨時為你停留。

從馬拉喀什火車站打的至麥迪那的正常價格(當地人價格)為10迪拉姆,我們有幸坐過1次,的士打表。一般火車站正門口司機們給出的報價為40——100迪拉姆。

好的比較慢大部分照片,還有部分資訊仍在按序整理,有點慢。多擔待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