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見日本,愈發愛你]大阪、奈良、京都、東京、鐮倉之夏末秋初日本行

日本, 從小就是一個神秘的國度。

很多日本回來的人都說, 拋開民族情緒, 日本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學習欣賞的國度, 乾淨、文明、有序、古樸、傳統, 這些都是時常掛在遊客嘴上的詞彙。 我們沒有選擇春天的櫻花季和秋天的紅葉季, 這樣可以避開洶湧的人潮, 相對來說機票、住宿費用也可以節約不少, 而且日本的風景依然那麼美麗。

之前也有過兩次出境自助遊, 去了香港、澳門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 每次回來都雄心勃勃地想寫一片長長的遊記, 結果都沒有寫成功。 這次日本之行如此圓滿和開心, 於是下定決心要完成一篇遊記,

也是給自己留一份美好的回憶。

先用三張照片來引出這篇遊記吧。

這次去日本, 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這第一幅照片, 兒時觀看灌籃高手的印象或許已經模糊, 可是漫畫中的場景卻歷歷在目。

日本的傳統旅館是此次出行前計畫好的必定行程之一,

雖然價格不菲, 但絕對物有所值。

大阪的標誌性景點, 當我站在這個地方的時候, 心中呼喊了無數次“日本, 我來啦~”

餐飲

去日本旅遊, 美食自然是不能錯過的。 這次摘了一個米其林三星、一個米其林一星, 其餘也有網紅店, 也有路邊小店, 實際上味道都很好。 具體的飯店以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哦~(部分小店的名字記不清楚了, 也就不列出了哈)

玄品河豚(大阪黑門市場店) 地址: 中央區日本橋1-21-4 黒門市場

金槍魚小屋(まぐろ小屋) 地址:奈良市花芝町6花芝南都ハイツ1F

一蘭拉麵

鮨 そば処 柴崎 地址: 東山區清水4-190−3

菊乃井(總店) 地址:東山區下河原通八阪鳥居前下る下河原町 459

官網:http://kikunoi.jp/chinese

老松(嵐山店) 地址: 右京區嵯峨天龍寺芒ノ馬場町20

うなぎ屋 廣川 地址:右京區嵯峨天龍寺北造路町44-1

とんかつ和幸(伊勢丹京都店) 地址:下京區烏丸通塩小路下る東塩小路町901 ジェ イア-ル京

蟹道樂(澀穀店) 地址:渋谷區宇田川町20-15 ヒューマックスビル 9・10F

今半別館 地址:台東區淺草2-2-5

魚八 串八珍 大手町ファーストスクエア店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區大手町1丁目5−1

Bills 地址:鐮倉七裡ガ浜1-1-1

交通

這篇遊記我不想花太多筆墨在交通方式上, 因為原本我們也以為日本的地鐵、電車、jr、近鐵等等會很麻煩, 心裡生怕到了日本一片茫然, 但是到了日本之後發現只要有Google地圖的話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

DAY 1 大阪掃街

早上原本8點20分起飛的東航班機不出意料地延誤到了九點三刻左右才起飛,

飛機快到大阪的時候, 老規矩拿起相機對著窗外拍一張, 其實也不知道飛機下究竟是日本的哪個城市, 內心還是充滿激動的。 這個被海洋包圍的國度, 能夠生存發展繁榮到今天, 一定有它自己的道理。

下了飛機以後跟著人流往前走就會前往乘坐機場擺渡有軌電車, 電車下來繼續往前走就能去通關和取行李了。不用擔心看不懂日文,所有的指示牌上的日文都有類似漢字在旁邊,大概都能猜出來意思。日本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淨,真的很乾淨!

我們坐的是東航,下了擺渡有軌電車之後出來沿著照片裡的指示箭頭直接上二樓就能去乘坐火車去大阪市區啦~因為飛機延誤也就沒有在關西機場多做停留,急著去趕火車進城啦~

原本出發之前一直在由於要不要事先買好南海電車的車票,因為預定的酒店在大阪難波。一直猶豫糾結,直到最後決定既然飛機什麼時候能抵達都不確定,還不如乾脆就到了以後直接在車站買,哪班車時間合適就買哪班。事先在窮遊上查詢過知道JR和南海電車在關機空港都有車站,但是去難波的話還是南海電車比較省時。紅色的車站標識就是南海電車站啦~

南海電車的售票處有自助售票機也有人工售票視窗,第一次來日本生怕搞不清楚就去人工視窗購票了,日本人的服務態度正如預期一般地熱忱,不過買完之後人家告訴我們如果現金購票應該是要去自動售票機的,人工視窗本來不接待現金購買的,看在我們是初來乍到的份上也幫我們買了~

原本聽說關西空港到難波的南海電車分特快(好像俗稱為藍武士列車)和快速兩種,到了後發覺即使買特快比快速也早不了多少時間,因為下一班的特快發車時間反而相對要晚,導致最終抵達時間相差並不多,果斷決定就買相對便宜的快速車票了。

從南海電車難波站下了車之後,開始使用日本自由行的神器Google Map導航,發現酒店其實距離車站並不遠,於是發揮窮遊的精神一路步行至酒店“大阪難波太陽道大酒店”。初次來到日本,對日本城市和街道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淨,儘管日本的馬路不算寬闊,甚至是狹窄,而且路上的電線杆子隨處可見,可是卻顯得一切井井有條、一塵不染。

日本的馬路上基本看不到豪華汽車品牌,絕大多數都是豐田、尼桑和鈴木,車型也都不算新,而且都是小型車,根本見不到國內北上廣到處是豪華大車的景象。

到了酒店,放下行李,簡單洗漱一下我們就出發去掃街了~在大阪我們是住兩天,但是由於第一天到大阪已經是下午,第二天又準備去奈良,後面幾天有充足的時間去欣賞奈良、京都的美景,所以一開始就只計畫在大阪吃吃喝喝掃掃街,並沒有安排去大阪城、天守閣等風景區。

既然決定在大阪市中心掃街,那道頓堀絕對是第一選擇。整個道頓堀其實就是沿著一條河的兩岸發展起來的,道頓堀的東頭這家蟹道樂的碩大招牌可以說已經成為道頓堀的象徵了,路過的時候看到好多中國旅遊團的導遊帶著遊客在這裡合影留念。我們因為已經和親戚約好在東京吃蟹道樂了,所以就不在大阪湊這個熱鬧了。

作為資深吃貨,來到美食之都大阪,當然一路上要吃吃吃啦~在一家路邊攤上看到有烤魷魚,毫不猶豫就來了兩串,價格記得不便宜,兩穿著和人民幣也要將近50元錢了,味道麼怎麼說呢,略微有點老,不過還是有紀念意義的,因為這兩串魷魚腿證實開啟了我們的日本美食之旅。

我們去道頓堀的時候其實已經接近傍晚了,夕陽灑在河面上,兩旁是人聲鼎沸的商家和遊人,我想這就是大阪最美麗的一幕吧。

格力高的這個巨型看板顯然已經成為大阪旅遊的標誌性建築了,這裡也是道頓堀人群最為集中的地方。

大阪章魚燒肯定是來大阪必須吃到的美食,個人感覺這裡的章魚燒個頭比較大,裡面的章魚塊頭也很大,至於味道和國內差不多吧,主要吃的是一種氣氛。

其實我們逛到後面也已經搞不清楚哪裡是心齋橋以及哪裡是千日前了,反正這一片商業街的頭頂都有巨大的連廊式遮雨棚,感覺這裡就是大阪的商業核心地區了。網上看到有人覺得這樣的設計不好,我個人倒是覺得這樣挺好的,能夠讓顧客安安心心購物。

在千日前區域強烈地感覺到大阪最多的就是各種居酒屋和燒烤店。

第一天晚飯是預定在黑門市場的玄品河豚,事先在國內的時候通過國際長途電話直接打給店家預定的,超級方便!相比網上代為預定的預定費,一個國際長途電話還是很值得的。黑門市場距離道頓堀、心齋橋實際上都不遠,完全可以可以通過步行在這個區域活動,黑門市場感覺就像是綜合性的大集市,賣水產、水果和吃飯的店家都有。

這家玄品河豚的店面很小,個人覺得裡面最好吃的還是河豚魚刺身,至於味道嘛並沒有覺得特別鮮.總的來說,河豚魚作為體驗日本美食文化的一個途徑還是很不錯的,但這家店的服務和味道還是有些許失望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點了非野生河豚魚套餐的緣故。

下面按照上菜的順序放照片吧。

涼拌河豚魚皮的味道不錯,作為開胃菜蠻稱職色,略帶酸,可以解膩。

我們兩個人分別點了薄切和厚切河豚魚刺身,薄的吃起來嫩一點,但是個人感覺厚切的由於帶皮更加鮮。

炸河豚魚是個人覺得整個菜裡的一個亮點,原本不抱什麼期望,結果卻是很鮮。其實我個人覺得油炸河豚魚這道菜味道不輸給河豚魚刺身。

除了套餐,我們單點了一份河豚魚白子,其實就是河豚魚的精囊,由於口味太重,這道菜就全讓給同行的老婆大人吃了。

河豚魚燒的湯基本無功無過吧,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鮮,還是挺清淡的。湯最後放入米飯和雞蛋燒成了泡飯,味道蠻不錯的,就是到後來實在吃不下了。

吃完飯依舊在大阪一路閒逛,從黑門市場一直走到南海電車難波站附近,也去了車站樓上的高島屋逛了一圈,日本的百貨商場八點半就結束營業了,和國內九、十點鐘關門的商場完全不能比啊~ 超級喜歡計程車駛在大阪街道上的場景,路面本就不寬,計程車悠閒地穿街走巷,沒有絲毫的著急。在這種四通八達的小巷中,也隱藏有眾多的日式居酒屋。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非常非常後悔沒有在大阪的這種居酒屋去吃一頓,因為這裡接地氣,也更有生活的氣息。

DAY 2 奈良尋鹿 大阪登高

第二天我們就前往奈良古都了,之前做過權衡比較,一種方案是在大阪找景點玩,可是網上看了一圈遊記都覺得不夠吸引到我們,第二種方案就是花一整天時間去奈良喂小鹿,順便看看東大寺和春日大社,晚上再返回大阪看夜景。最終我們選擇了後者,事實也證明這個選擇是相當正確的。

在酒店附近的日本橋地鐵站換乘近鐵奈良線,說實話初次見到這樣的日文線路圖我是奔潰的,於是果斷用英文去向地鐵車站裡的工作人員問路,雖然大家語言不通,日本人一般也聽不大懂英文,但是大方向還是不會指錯的,態度也基本都很熱情。

運氣挺好的,到了車站正好接下來有一部Rapid Express特快列車去奈良,照片中的NaRa就是啦~

早上八點零七分從大阪難波出發,八點五十分多點就到達奈良了,日本的鐵路可見是有多麼發達,強烈推薦大家乘坐近鐵奈良線,因為近鐵奈良站其實距離奈良公園等主要景點不遠,完全可以全程步行過去。

出了近鐵奈良站一路向東走就能走到奈良公園,沿途看見的奈良民居超級喜歡,住在裡面的生活一定很悠閒。有個強烈的感受就是,日本的農村或者市郊的居民居住環境和居住面積肯定要遠遠好於大城市裡的居民。

從近鐵奈良站走出來後沿途走下來的感覺就是整個奈良就是一個大公園,到處綠樹成蔭,關鍵的關鍵是這裡的綠化不像國內有著強烈的人工雕琢痕跡,這裡的一起都顯得如此自然。

路過的第一個景點是興福寺,看介紹也是奈良的一個古寺,我們只是在外面參觀了一下,考慮到後面東大寺和春日大社的時間比較趕,就沒有買票進入參觀。

通往奈良公園的小路,一邊是綠樹成蔭的大片草地,另一邊就是當地居民的民居,兩者在這裡顯得相當的和諧。

一路上到處可見的小鹿自然是奈良的一大風景,而且還會很可愛地追著手拿鹿餅的遊客奔跑。奈良公園附近經常可以見到賣鹿餅的攤位,價格全是統一的每份150日元。當時在奈良一路上買了至少10包,現在回想起來其實也價格不菲呢,不過喂鹿餅的開心經歷卻是相當難忘的,這錢花的值~

初次見到東大寺的時候感覺還是很震撼的,也驚歎於日本的古建築保護要遠遠好於中國。

在東大寺景區我們出了主殿后一路走到了最高處二月堂去俯瞰奈良,一路上充滿了寧靜和安詳,遊人稀少,才更顯得出日式園林的幽靜。

二月堂周邊的苔蘚植物,沿著小坡一路蔓延出去,超級喜歡日本的苔蘚植物。

二月堂這裡遊客已經很少了,到那去是需要走一段路的,多數遊客只是參觀完東大寺的大殿就離開了,其實這裡才是俯瞰奈良的絕佳地點,望出去的是一片安詳、寧靜的土地,看著藍天白雲,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空氣品質。

去完東大寺之後因為已經臨近中午,於是決定先去玩春日大社再去奈良市中心吃午飯,所以春日大社的行程就走得相對比較趕了。

從奈良公園景區出來就一路跟著Google地圖去找的金槍魚小屋,路上經過奈良市役所等政府大樓,估計那一片都是商務辦公區,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加上又是周日。日本的計程車也很有意思,車型都已經很老舊了,依舊保養得很好,車身也沒有什麼灰塵。

穿過商務區後一路上走的都是奈良當地的居民區,很安靜,沒有所謂的整齊劃一的綠化,但不失生活氣息,其實這裡距離近鐵奈良站很近,但絕沒有國內車站附近的那種喧囂嘈雜。

路上幾乎沒什麼人,感覺自己每說一句話都會破壞這裡的那份寧靜,一直很好奇,日本的城市居民區裡看不到什麼顯眼的綠化,可是為什麼看上去就那麼舒服養眼呢~

金槍魚小屋的門面很低調是不是,大隱隱於市的感覺,這家店是在大眾點評網上根據評價最好查到的,一路上看到好多家在點評網評價很高的飯店都排著長龍,本來還擔心金槍魚小屋會不會也是如此,等找到後發現還好,這家店還沒有被廣大的同胞攻陷,保留著原有的那份清淨。

菜單基本都寫在了牆上,雖然很傳統,但是相當溫馨。

店裡是傳統的日式居酒屋風格,一共兩位服務員,一位老爺爺和一位老奶奶,整體環境非常溫馨,店內設施看上去也舊舊的,但絕不髒亂,看得出這家店是當地日本人平時自己經常會去吃飯的地方。

金槍魚蓋飯和金槍魚腩蓋飯可以說秒殺國內絕大多數日料店裡的金槍魚,油脂豐富卻又不讓人感到過分油膩,完全沒有筋筋拉拉的感覺,配的芥末也很好吃,可以說也是顛覆了本人之前對金槍魚的理解,另外點的一杯生啤味道也非常好。

滿足地吃完金槍魚蓋飯之後,時間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我們返回大阪市區,地鐵坐到梅田大阪站附近,然後一路跟著Google地圖往梅田藍天大廈走,因為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去那裡的空中大廈看夜景,大阪的其他景點我們沒有時間去,但是著名的大阪夜景還是要來看一下的。大阪站看上去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購物中心,但是我們時間實在不夠了,之後的行程安排也不需要在大阪站乘火車,只好放棄去逛一下的想法了。

說實話,國內的一線城市在硬體建設上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了日本大城市,但在城市衛生、人性化建設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梅田藍天大廈的空中庭院好像並不是大阪的制高點,但是作為觀看大阪夜景的首選之地,早已經是名聲在外了。經過多次電梯換乘,終於來到頂樓的空中庭院。

雖說生活在中國的最一線城市,但在梅田空中庭園俯瞰大阪夜景的時候還是有許多震撼的,因為整座城市都是被點亮著的,而不是國內那種零零散散的燈光群。另外值得讚賞的就是日本的空氣品質了,照片中的能見度證明了一切。

來日本之前就聽說過大名鼎鼎的一蘭拉麵,當天從梅田藍天大廈看完夜景出來後原本想去找家附近的居酒屋體驗一下的,後來走得累了就實在不高興再去搜尋飯店了,就在梅田找了這家一蘭拉麵,也算是體驗一下日式拉麵。這家店開在地下一樓,進門前需要自己用點單機點好拉麵基本種類和澆頭。原本以為日式拉麵的湯底和澆頭應該有超多選擇的,結果發現一蘭拉麵湯底好像就一種,上面澆頭就豬肉切片(自己選擇了加一份),可以選擇是不是加一份豬肉,還可以選擇湯底的濃度、辣度、麵條的軟硬度以及蔥的多少。

一蘭拉麵的單人格子間也是一大特色,值得專門去體驗一下,每個人在格子間裡大聲吸著麵條,也是日本的一大特色。

面端上來後一嘗方才發現原來是如此好吃,簡單的搭配做出了異常鮮美的拉麵。

日本的自助飲料售貨機是整個日本之行的一大樂趣之一,每次路過都想看看還有哪一種飲料沒有嘗試過。

DAY 3 京都訪古

不得不說一句,我們在大阪住的難波太陽道酒店交通很方便,第三天早上在酒店附近的車站坐上京阪電車前往京都,事先查詢過Google地圖,我們準備下火車後先去預定的柊家別館放下行李,所以直接在京都的三條站下車就可以。

在乘坐京阪電車的路上有兩次被乘務員趕下火車,原因是坐的車次到終點站了,讓我們在月臺等候下一班去京都的京阪電車,可是一直沒想明白的就是,我們一開始坐的是快速急行班次,換了一次後好像變成普通急行班次(記不確切了),最後換了一次以後坐上了特快急行,我們反正也沒刻意想等某種車次,只要來了就又上車了,問題是最後到京都出三條站時到底是按照哪種車次來收費的,後來想想可能日本人壓根就不是按照車速不同來收費的,只是看起點站和終點站。

走出京阪電車的三條站就能看到鴨川了,實際見到的河水水位並不高,但是真的真的很清澈!鴨川邊上有步行道,看到不少人在那裡悠閒地發呆、漫步或者騎自行車,人與水的和諧交融得意完美地詮釋。

柊家別館附近的京都老城區看不到摩天大樓,也看不到奇形怪狀的建築設計,一切都是如此的樸實無華,也無時不提醒著我們這是日本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此行最為奢侈的一晚住宿就是在柊家別館了。我們上午到了柊家別館之後由於時間尚早還不能入住,於是把除了相機之外的物品全部寄存在了前臺就離開去玩了,說一個自己的感受吧,把行李留在柊家別館的前臺,自己內心竟然有種難以形容的高度信任,這也許也是柊家別館維繫聲譽的原因所在吧~另外柊家別館的門口庭院已經讓我對整個旅館的住宿經歷充滿期待了哦~

在無數遊記中看到的柊家別館前臺四個大字“來者如歸”,完美地詮釋了日本傳統旅館的服務精髓。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很喜歡日本的這種街道,柊家別館附近的亦是如此,或許有密佈的電線掛在路上,或許路面不夠寬,幾乎看不到穿梭的人群,但就是充滿著生活的氣息,簡單而不雜亂。

柊家別館附近的小飯店,看似平常的門面後面是不是隱藏著絕世的美味呢~

有哪位高手能告訴我這裡面是什麼店嗎。。。個人認為可能是電子遊戲廳。。。

路過菊乃井的露庵店門面真的很低調,走過了一回頭才猛然發現,可是我們預定的是今晚的菊乃井本店哦~所以就只是看看而已了,菊乃井大餐就留到晚上去享受了。

我們在清水寺附近的行程安排是先去岡本和服店和服變身,然後穿著和服在清水寺、二年阪、三年阪等地拍照漫步。在去清水寺之前我們根據查到的Google路線發現路上會經過五條阪,五條阪也是絕大多數遊客前往清水寺的必經之處,看到這家店門口的抹茶招牌非常吸引人,毅然決定在午飯前先去吃一份抹茶甜品,我想日本的店家就是有這種魔力吧,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做好一種食物,聲譽也就慢慢積累傳播了。

由於晚上有菊乃井的大餐在等著我們,中午就在一路上經過的清水五條阪找了一家點評網上比較人們的回轉壽司店,說實話我們到現在還沒搞清楚這家店到底是叫柴琦還是紫琦~

心裡明白回轉壽司肯定無法和那些大名鼎鼎的專業壽司店相媲美,因此吃到的時候反而有些驚喜。密密麻麻的菜單上的壽司和刺身等基本覆蓋了你能想像得到的所有種類。三文魚和帆立貝壽司保證了日式壽司應有的水準,確切地說帆立貝壽司味道更為鮮美。點了個魚籽壽司(什麼魚忘記了,黃色的魚籽)感覺過於脆爽了,味道不鮮。還點了個壽司拼盆,裡面的金槍魚壽司肉質有點筋筋拉拉,其他的都還好。海膽和魚籽拼在一起的那個壽司味道算中上。總體來說這家店食材還算新鮮,但沒有讓我有下次來日本的時候再去一次的衝動,在景區解決午飯還是個不錯的選擇,廚師們也很熱情。

站在清水寺的這個地方拍一張標準的京都旅遊宣傳照~腦海中一直在想像,如果是紅葉盛開的季節來清水寺的話,這個角度會是更加的美麗~我們在清水寺的大殿邊上還去尋訪了胎心石,順著手邊的欄杆走下臺階進入完全漆黑的內部空間,一路上沒有任何光源,可以指引方向的只有手邊的扶手欄杆,據說見到胎心石的人都能有好運哦~

步行去菊乃井的路上跟著Google地圖的導航走到了這裡,具體的路名已經忘記了,只記得周邊都是庭院深深的飯店,看上去都是很高級的樣子,不得不感歎日本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去日本旅遊之前,就立志要在日本吃一次米其林三星,在某著名網站找了很多人諮詢都發現預訂費頗高而且還不一定保證能訂到位子。又去看了很多人遊記之後,欣喜地發現可以通過日本住宿酒店來成功預訂。在和預訂的柊家別館幾番郵件溝通之後,對方成功預約到菊乃井本店晚餐的雙人榻榻米包廂位子,而且預約費收取地相當公道。從清水寺走到菊乃井的路其實還是蠻遠的,好在一路上能欣賞到京都傳統民宅區。這家店實際上開在高臺寺附近的一個山腳下,地理位置和環境確實相當地幽靜。

店家給我們的包廂有一塊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外就是很有禪意的日式庭院景色,可惜的是我們在網上看到有的包房外面是有小橋流水景色的,不過有這樣的用餐環境已經很滿足啦~燈光一打真的很有懷石料理的氣氛。服務員每上一道菜都會在功能表上翻到相應的英語介紹。

我們選擇的是每人20000日元的價位,功能表我們也像廣大國人一樣帶走收藏了~一道一道菜來介紹吧。剛開始是一碗類似清酒一樣的酒,裡面放有些許菊花瓣,第二道是一份豆腐,上面點綴有日本當季水果葡萄,豆腐上面有層類似勾芡的東西,作為開胃菜不錯。第三道是碳烤的魚(魚名字忘記了)配上栗子和魚籽,其中魚籽放在小黃瓜裡又鮮又清香,亮點是罩在菜外面的鳥籠狀蓋子。吃到這裡我已經對米其林三星的水準有了十足的信心了。第四道是鯛魚和另一種外觀相近的魚刺身,第五道是整頓飯的最大亮點了,藍鰭金槍魚刺身,配上黃山葵一口吞入口中,任由金槍魚的脂肪和鮮味在嘴裡蔓延,實乃人生一大享受!第六道是菌菇豆腐魚肉湯,亮點是魚肉上粘有一層米飯,整個湯確實是鮮。第七道是整頓飯的硬菜海膽鮑魚,這道菜是菊乃井的老闆娘親自來介紹和上菜的,鮑魚殼上覆蓋有厚厚一層海帶,老闆娘貼心地特意關照海帶不要吃太多否則會肚子飽嗝。撥開海帶下面是滿滿當當地鮑魚肉和海膽交錯放著,除了鮮已經沒有其他字可以形容了~第八道是水果沙拉,不過裡面配有好幾片海螺肉,葷素搭配得很不錯。第九道是松茸魚肉卷湯,魚肉的刀工確實不凡,一放入湯中就自然成卷而且魚肉不會斷。可惜的是魚肉名字我忘記了~第十道是栗子雞肉米飯配毛豆腐湯,店家是端來了整碗飯,可是我們卻只吃得下半碗了~第十一道是甜品,葡萄水果冰沙,看得出店家對葡萄的運用是爐火純青的。享受完這頓米其林三星大餐後,深深覺得三星不僅在於食物本身的美味,更在於店家對待食物的態度以及侍應生的真誠熱情服務。

一晚的享受,一世的想念。

從菊乃井出發回柊家別館我們選擇的是計程車,也是此次日本之行唯一的一次打車,車費折算成人民幣大概在120元左右吧,路程在4公里左右。選擇計程車的理由很簡單,走了一天的上坡下坡路已經走不動了,另外縱然日本的治安再好,我們兩個外國人在夜間走山路穿過市區還是有一定風險的。開計程車的老爺爺態度也不錯,車子開得非常穩,我們到柊家別館後,欣喜地發現店家正如事先郵件裡約好的那樣為我們升級成了一樓的Garden View房間(在網上支付正常飯費的基礎上在前臺額外支付一筆升級費用),房間的更多照片等第二天天亮再拍攝啦~

DAY 4 京都郊遊

在去京都之前就在網上瞭解到京都日式旅館有禦三家的排名,柊家旅館是其中之一,摸摸自己的錢包覺得柊家本館實在太貴,於是就選擇了同為柊家的別館,房間費用大約可以少一半。我們選擇在京都的第一天入住柊家別館,為的就是能夠真正體驗一下日式旅館的服務和溫馨。

別館坐落在京都傳統街區裡,四周安靜得出奇,古色古香的別館大門很遠就能看到。對別館的最大印象就是服務好,進門後不管是老闆娘還是服務員都畢恭畢敬,而且是發自內心的那種熱忱歡迎,僅憑這一點就秒殺國內所有五星級酒店,國內五星級純粹是表面應付的嘴臉。

整體感覺柊家別館的這一次住宿體驗是本次日本之行中最為滿意的,絕對值得專門去住宿體驗一下,而且我通過別館成功地在抵日一個月之前預訂到了京都菊乃井本店的位子。

柊家別館的內部環境也無可挑剔,據說本館的庭院要更大一些,但我覺得別館的庭院大小和佈局已經驚喜到我了。特意訂了一個帶轉角的一樓庭院景觀房,早上起床坐在落地窗邊聽聽雨聲和鳥叫,欣賞著如此美的景致,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之前有人說擔心榻榻米房間隔音不好,我覺得柊家別館的隔音相當不錯的。洗澡雖然要預約好時間去內部的公共澡堂,可是澡堂也是很乾淨的,個人覺得比大部分五星級酒店的獨立浴室還要乾淨。

早上別館提供的早餐也很驚豔,侍應生早上把我們的榻榻米墊子和被子收走以就在房間裡拿來了桌子和椅子,整個早飯小巧精緻而且量不算少,平時不怎麼喜歡納豆的我都把納豆吃完了,京都料理中必不可少的豆腐也出現在了早飯之中,飯後的一碗抹茶更是解了胃中的油膩。

我們坐的是東航,下了擺渡有軌電車之後出來沿著照片裡的指示箭頭直接上二樓就能去乘坐火車去大阪市區啦~因為飛機延誤也就沒有在關西機場多做停留,急著去趕火車進城啦~

原本出發之前一直在由於要不要事先買好南海電車的車票,因為預定的酒店在大阪難波。一直猶豫糾結,直到最後決定既然飛機什麼時候能抵達都不確定,還不如乾脆就到了以後直接在車站買,哪班車時間合適就買哪班。事先在窮遊上查詢過知道JR和南海電車在關機空港都有車站,但是去難波的話還是南海電車比較省時。紅色的車站標識就是南海電車站啦~

南海電車的售票處有自助售票機也有人工售票視窗,第一次來日本生怕搞不清楚就去人工視窗購票了,日本人的服務態度正如預期一般地熱忱,不過買完之後人家告訴我們如果現金購票應該是要去自動售票機的,人工視窗本來不接待現金購買的,看在我們是初來乍到的份上也幫我們買了~

原本聽說關西空港到難波的南海電車分特快(好像俗稱為藍武士列車)和快速兩種,到了後發覺即使買特快比快速也早不了多少時間,因為下一班的特快發車時間反而相對要晚,導致最終抵達時間相差並不多,果斷決定就買相對便宜的快速車票了。

從南海電車難波站下了車之後,開始使用日本自由行的神器Google Map導航,發現酒店其實距離車站並不遠,於是發揮窮遊的精神一路步行至酒店“大阪難波太陽道大酒店”。初次來到日本,對日本城市和街道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淨,儘管日本的馬路不算寬闊,甚至是狹窄,而且路上的電線杆子隨處可見,可是卻顯得一切井井有條、一塵不染。

日本的馬路上基本看不到豪華汽車品牌,絕大多數都是豐田、尼桑和鈴木,車型也都不算新,而且都是小型車,根本見不到國內北上廣到處是豪華大車的景象。

到了酒店,放下行李,簡單洗漱一下我們就出發去掃街了~在大阪我們是住兩天,但是由於第一天到大阪已經是下午,第二天又準備去奈良,後面幾天有充足的時間去欣賞奈良、京都的美景,所以一開始就只計畫在大阪吃吃喝喝掃掃街,並沒有安排去大阪城、天守閣等風景區。

既然決定在大阪市中心掃街,那道頓堀絕對是第一選擇。整個道頓堀其實就是沿著一條河的兩岸發展起來的,道頓堀的東頭這家蟹道樂的碩大招牌可以說已經成為道頓堀的象徵了,路過的時候看到好多中國旅遊團的導遊帶著遊客在這裡合影留念。我們因為已經和親戚約好在東京吃蟹道樂了,所以就不在大阪湊這個熱鬧了。

作為資深吃貨,來到美食之都大阪,當然一路上要吃吃吃啦~在一家路邊攤上看到有烤魷魚,毫不猶豫就來了兩串,價格記得不便宜,兩穿著和人民幣也要將近50元錢了,味道麼怎麼說呢,略微有點老,不過還是有紀念意義的,因為這兩串魷魚腿證實開啟了我們的日本美食之旅。

我們去道頓堀的時候其實已經接近傍晚了,夕陽灑在河面上,兩旁是人聲鼎沸的商家和遊人,我想這就是大阪最美麗的一幕吧。

格力高的這個巨型看板顯然已經成為大阪旅遊的標誌性建築了,這裡也是道頓堀人群最為集中的地方。

大阪章魚燒肯定是來大阪必須吃到的美食,個人感覺這裡的章魚燒個頭比較大,裡面的章魚塊頭也很大,至於味道和國內差不多吧,主要吃的是一種氣氛。

其實我們逛到後面也已經搞不清楚哪裡是心齋橋以及哪裡是千日前了,反正這一片商業街的頭頂都有巨大的連廊式遮雨棚,感覺這裡就是大阪的商業核心地區了。網上看到有人覺得這樣的設計不好,我個人倒是覺得這樣挺好的,能夠讓顧客安安心心購物。

在千日前區域強烈地感覺到大阪最多的就是各種居酒屋和燒烤店。

第一天晚飯是預定在黑門市場的玄品河豚,事先在國內的時候通過國際長途電話直接打給店家預定的,超級方便!相比網上代為預定的預定費,一個國際長途電話還是很值得的。黑門市場距離道頓堀、心齋橋實際上都不遠,完全可以可以通過步行在這個區域活動,黑門市場感覺就像是綜合性的大集市,賣水產、水果和吃飯的店家都有。

這家玄品河豚的店面很小,個人覺得裡面最好吃的還是河豚魚刺身,至於味道嘛並沒有覺得特別鮮.總的來說,河豚魚作為體驗日本美食文化的一個途徑還是很不錯的,但這家店的服務和味道還是有些許失望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點了非野生河豚魚套餐的緣故。

下面按照上菜的順序放照片吧。

涼拌河豚魚皮的味道不錯,作為開胃菜蠻稱職色,略帶酸,可以解膩。

我們兩個人分別點了薄切和厚切河豚魚刺身,薄的吃起來嫩一點,但是個人感覺厚切的由於帶皮更加鮮。

炸河豚魚是個人覺得整個菜裡的一個亮點,原本不抱什麼期望,結果卻是很鮮。其實我個人覺得油炸河豚魚這道菜味道不輸給河豚魚刺身。

除了套餐,我們單點了一份河豚魚白子,其實就是河豚魚的精囊,由於口味太重,這道菜就全讓給同行的老婆大人吃了。

河豚魚燒的湯基本無功無過吧,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鮮,還是挺清淡的。湯最後放入米飯和雞蛋燒成了泡飯,味道蠻不錯的,就是到後來實在吃不下了。

吃完飯依舊在大阪一路閒逛,從黑門市場一直走到南海電車難波站附近,也去了車站樓上的高島屋逛了一圈,日本的百貨商場八點半就結束營業了,和國內九、十點鐘關門的商場完全不能比啊~ 超級喜歡計程車駛在大阪街道上的場景,路面本就不寬,計程車悠閒地穿街走巷,沒有絲毫的著急。在這種四通八達的小巷中,也隱藏有眾多的日式居酒屋。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非常非常後悔沒有在大阪的這種居酒屋去吃一頓,因為這裡接地氣,也更有生活的氣息。

DAY 2 奈良尋鹿 大阪登高

第二天我們就前往奈良古都了,之前做過權衡比較,一種方案是在大阪找景點玩,可是網上看了一圈遊記都覺得不夠吸引到我們,第二種方案就是花一整天時間去奈良喂小鹿,順便看看東大寺和春日大社,晚上再返回大阪看夜景。最終我們選擇了後者,事實也證明這個選擇是相當正確的。

在酒店附近的日本橋地鐵站換乘近鐵奈良線,說實話初次見到這樣的日文線路圖我是奔潰的,於是果斷用英文去向地鐵車站裡的工作人員問路,雖然大家語言不通,日本人一般也聽不大懂英文,但是大方向還是不會指錯的,態度也基本都很熱情。

運氣挺好的,到了車站正好接下來有一部Rapid Express特快列車去奈良,照片中的NaRa就是啦~

早上八點零七分從大阪難波出發,八點五十分多點就到達奈良了,日本的鐵路可見是有多麼發達,強烈推薦大家乘坐近鐵奈良線,因為近鐵奈良站其實距離奈良公園等主要景點不遠,完全可以全程步行過去。

出了近鐵奈良站一路向東走就能走到奈良公園,沿途看見的奈良民居超級喜歡,住在裡面的生活一定很悠閒。有個強烈的感受就是,日本的農村或者市郊的居民居住環境和居住面積肯定要遠遠好於大城市裡的居民。

從近鐵奈良站走出來後沿途走下來的感覺就是整個奈良就是一個大公園,到處綠樹成蔭,關鍵的關鍵是這裡的綠化不像國內有著強烈的人工雕琢痕跡,這裡的一起都顯得如此自然。

路過的第一個景點是興福寺,看介紹也是奈良的一個古寺,我們只是在外面參觀了一下,考慮到後面東大寺和春日大社的時間比較趕,就沒有買票進入參觀。

通往奈良公園的小路,一邊是綠樹成蔭的大片草地,另一邊就是當地居民的民居,兩者在這裡顯得相當的和諧。

一路上到處可見的小鹿自然是奈良的一大風景,而且還會很可愛地追著手拿鹿餅的遊客奔跑。奈良公園附近經常可以見到賣鹿餅的攤位,價格全是統一的每份150日元。當時在奈良一路上買了至少10包,現在回想起來其實也價格不菲呢,不過喂鹿餅的開心經歷卻是相當難忘的,這錢花的值~

初次見到東大寺的時候感覺還是很震撼的,也驚歎於日本的古建築保護要遠遠好於中國。

在東大寺景區我們出了主殿后一路走到了最高處二月堂去俯瞰奈良,一路上充滿了寧靜和安詳,遊人稀少,才更顯得出日式園林的幽靜。

二月堂周邊的苔蘚植物,沿著小坡一路蔓延出去,超級喜歡日本的苔蘚植物。

二月堂這裡遊客已經很少了,到那去是需要走一段路的,多數遊客只是參觀完東大寺的大殿就離開了,其實這裡才是俯瞰奈良的絕佳地點,望出去的是一片安詳、寧靜的土地,看著藍天白雲,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空氣品質。

去完東大寺之後因為已經臨近中午,於是決定先去玩春日大社再去奈良市中心吃午飯,所以春日大社的行程就走得相對比較趕了。

從奈良公園景區出來就一路跟著Google地圖去找的金槍魚小屋,路上經過奈良市役所等政府大樓,估計那一片都是商務辦公區,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加上又是周日。日本的計程車也很有意思,車型都已經很老舊了,依舊保養得很好,車身也沒有什麼灰塵。

穿過商務區後一路上走的都是奈良當地的居民區,很安靜,沒有所謂的整齊劃一的綠化,但不失生活氣息,其實這裡距離近鐵奈良站很近,但絕沒有國內車站附近的那種喧囂嘈雜。

路上幾乎沒什麼人,感覺自己每說一句話都會破壞這裡的那份寧靜,一直很好奇,日本的城市居民區裡看不到什麼顯眼的綠化,可是為什麼看上去就那麼舒服養眼呢~

金槍魚小屋的門面很低調是不是,大隱隱於市的感覺,這家店是在大眾點評網上根據評價最好查到的,一路上看到好多家在點評網評價很高的飯店都排著長龍,本來還擔心金槍魚小屋會不會也是如此,等找到後發現還好,這家店還沒有被廣大的同胞攻陷,保留著原有的那份清淨。

菜單基本都寫在了牆上,雖然很傳統,但是相當溫馨。

店裡是傳統的日式居酒屋風格,一共兩位服務員,一位老爺爺和一位老奶奶,整體環境非常溫馨,店內設施看上去也舊舊的,但絕不髒亂,看得出這家店是當地日本人平時自己經常會去吃飯的地方。

金槍魚蓋飯和金槍魚腩蓋飯可以說秒殺國內絕大多數日料店裡的金槍魚,油脂豐富卻又不讓人感到過分油膩,完全沒有筋筋拉拉的感覺,配的芥末也很好吃,可以說也是顛覆了本人之前對金槍魚的理解,另外點的一杯生啤味道也非常好。

滿足地吃完金槍魚蓋飯之後,時間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我們返回大阪市區,地鐵坐到梅田大阪站附近,然後一路跟著Google地圖往梅田藍天大廈走,因為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去那裡的空中大廈看夜景,大阪的其他景點我們沒有時間去,但是著名的大阪夜景還是要來看一下的。大阪站看上去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購物中心,但是我們時間實在不夠了,之後的行程安排也不需要在大阪站乘火車,只好放棄去逛一下的想法了。

說實話,國內的一線城市在硬體建設上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了日本大城市,但在城市衛生、人性化建設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梅田藍天大廈的空中庭院好像並不是大阪的制高點,但是作為觀看大阪夜景的首選之地,早已經是名聲在外了。經過多次電梯換乘,終於來到頂樓的空中庭院。

雖說生活在中國的最一線城市,但在梅田空中庭園俯瞰大阪夜景的時候還是有許多震撼的,因為整座城市都是被點亮著的,而不是國內那種零零散散的燈光群。另外值得讚賞的就是日本的空氣品質了,照片中的能見度證明了一切。

來日本之前就聽說過大名鼎鼎的一蘭拉麵,當天從梅田藍天大廈看完夜景出來後原本想去找家附近的居酒屋體驗一下的,後來走得累了就實在不高興再去搜尋飯店了,就在梅田找了這家一蘭拉麵,也算是體驗一下日式拉麵。這家店開在地下一樓,進門前需要自己用點單機點好拉麵基本種類和澆頭。原本以為日式拉麵的湯底和澆頭應該有超多選擇的,結果發現一蘭拉麵湯底好像就一種,上面澆頭就豬肉切片(自己選擇了加一份),可以選擇是不是加一份豬肉,還可以選擇湯底的濃度、辣度、麵條的軟硬度以及蔥的多少。

一蘭拉麵的單人格子間也是一大特色,值得專門去體驗一下,每個人在格子間裡大聲吸著麵條,也是日本的一大特色。

面端上來後一嘗方才發現原來是如此好吃,簡單的搭配做出了異常鮮美的拉麵。

日本的自助飲料售貨機是整個日本之行的一大樂趣之一,每次路過都想看看還有哪一種飲料沒有嘗試過。

DAY 3 京都訪古

不得不說一句,我們在大阪住的難波太陽道酒店交通很方便,第三天早上在酒店附近的車站坐上京阪電車前往京都,事先查詢過Google地圖,我們準備下火車後先去預定的柊家別館放下行李,所以直接在京都的三條站下車就可以。

在乘坐京阪電車的路上有兩次被乘務員趕下火車,原因是坐的車次到終點站了,讓我們在月臺等候下一班去京都的京阪電車,可是一直沒想明白的就是,我們一開始坐的是快速急行班次,換了一次後好像變成普通急行班次(記不確切了),最後換了一次以後坐上了特快急行,我們反正也沒刻意想等某種車次,只要來了就又上車了,問題是最後到京都出三條站時到底是按照哪種車次來收費的,後來想想可能日本人壓根就不是按照車速不同來收費的,只是看起點站和終點站。

走出京阪電車的三條站就能看到鴨川了,實際見到的河水水位並不高,但是真的真的很清澈!鴨川邊上有步行道,看到不少人在那裡悠閒地發呆、漫步或者騎自行車,人與水的和諧交融得意完美地詮釋。

柊家別館附近的京都老城區看不到摩天大樓,也看不到奇形怪狀的建築設計,一切都是如此的樸實無華,也無時不提醒著我們這是日本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此行最為奢侈的一晚住宿就是在柊家別館了。我們上午到了柊家別館之後由於時間尚早還不能入住,於是把除了相機之外的物品全部寄存在了前臺就離開去玩了,說一個自己的感受吧,把行李留在柊家別館的前臺,自己內心竟然有種難以形容的高度信任,這也許也是柊家別館維繫聲譽的原因所在吧~另外柊家別館的門口庭院已經讓我對整個旅館的住宿經歷充滿期待了哦~

在無數遊記中看到的柊家別館前臺四個大字“來者如歸”,完美地詮釋了日本傳統旅館的服務精髓。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很喜歡日本的這種街道,柊家別館附近的亦是如此,或許有密佈的電線掛在路上,或許路面不夠寬,幾乎看不到穿梭的人群,但就是充滿著生活的氣息,簡單而不雜亂。

柊家別館附近的小飯店,看似平常的門面後面是不是隱藏著絕世的美味呢~

有哪位高手能告訴我這裡面是什麼店嗎。。。個人認為可能是電子遊戲廳。。。

路過菊乃井的露庵店門面真的很低調,走過了一回頭才猛然發現,可是我們預定的是今晚的菊乃井本店哦~所以就只是看看而已了,菊乃井大餐就留到晚上去享受了。

我們在清水寺附近的行程安排是先去岡本和服店和服變身,然後穿著和服在清水寺、二年阪、三年阪等地拍照漫步。在去清水寺之前我們根據查到的Google路線發現路上會經過五條阪,五條阪也是絕大多數遊客前往清水寺的必經之處,看到這家店門口的抹茶招牌非常吸引人,毅然決定在午飯前先去吃一份抹茶甜品,我想日本的店家就是有這種魔力吧,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做好一種食物,聲譽也就慢慢積累傳播了。

由於晚上有菊乃井的大餐在等著我們,中午就在一路上經過的清水五條阪找了一家點評網上比較人們的回轉壽司店,說實話我們到現在還沒搞清楚這家店到底是叫柴琦還是紫琦~

心裡明白回轉壽司肯定無法和那些大名鼎鼎的專業壽司店相媲美,因此吃到的時候反而有些驚喜。密密麻麻的菜單上的壽司和刺身等基本覆蓋了你能想像得到的所有種類。三文魚和帆立貝壽司保證了日式壽司應有的水準,確切地說帆立貝壽司味道更為鮮美。點了個魚籽壽司(什麼魚忘記了,黃色的魚籽)感覺過於脆爽了,味道不鮮。還點了個壽司拼盆,裡面的金槍魚壽司肉質有點筋筋拉拉,其他的都還好。海膽和魚籽拼在一起的那個壽司味道算中上。總體來說這家店食材還算新鮮,但沒有讓我有下次來日本的時候再去一次的衝動,在景區解決午飯還是個不錯的選擇,廚師們也很熱情。

站在清水寺的這個地方拍一張標準的京都旅遊宣傳照~腦海中一直在想像,如果是紅葉盛開的季節來清水寺的話,這個角度會是更加的美麗~我們在清水寺的大殿邊上還去尋訪了胎心石,順著手邊的欄杆走下臺階進入完全漆黑的內部空間,一路上沒有任何光源,可以指引方向的只有手邊的扶手欄杆,據說見到胎心石的人都能有好運哦~

步行去菊乃井的路上跟著Google地圖的導航走到了這裡,具體的路名已經忘記了,只記得周邊都是庭院深深的飯店,看上去都是很高級的樣子,不得不感歎日本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去日本旅遊之前,就立志要在日本吃一次米其林三星,在某著名網站找了很多人諮詢都發現預訂費頗高而且還不一定保證能訂到位子。又去看了很多人遊記之後,欣喜地發現可以通過日本住宿酒店來成功預訂。在和預訂的柊家別館幾番郵件溝通之後,對方成功預約到菊乃井本店晚餐的雙人榻榻米包廂位子,而且預約費收取地相當公道。從清水寺走到菊乃井的路其實還是蠻遠的,好在一路上能欣賞到京都傳統民宅區。這家店實際上開在高臺寺附近的一個山腳下,地理位置和環境確實相當地幽靜。

店家給我們的包廂有一塊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外就是很有禪意的日式庭院景色,可惜的是我們在網上看到有的包房外面是有小橋流水景色的,不過有這樣的用餐環境已經很滿足啦~燈光一打真的很有懷石料理的氣氛。服務員每上一道菜都會在功能表上翻到相應的英語介紹。

我們選擇的是每人20000日元的價位,功能表我們也像廣大國人一樣帶走收藏了~一道一道菜來介紹吧。剛開始是一碗類似清酒一樣的酒,裡面放有些許菊花瓣,第二道是一份豆腐,上面點綴有日本當季水果葡萄,豆腐上面有層類似勾芡的東西,作為開胃菜不錯。第三道是碳烤的魚(魚名字忘記了)配上栗子和魚籽,其中魚籽放在小黃瓜裡又鮮又清香,亮點是罩在菜外面的鳥籠狀蓋子。吃到這裡我已經對米其林三星的水準有了十足的信心了。第四道是鯛魚和另一種外觀相近的魚刺身,第五道是整頓飯的最大亮點了,藍鰭金槍魚刺身,配上黃山葵一口吞入口中,任由金槍魚的脂肪和鮮味在嘴裡蔓延,實乃人生一大享受!第六道是菌菇豆腐魚肉湯,亮點是魚肉上粘有一層米飯,整個湯確實是鮮。第七道是整頓飯的硬菜海膽鮑魚,這道菜是菊乃井的老闆娘親自來介紹和上菜的,鮑魚殼上覆蓋有厚厚一層海帶,老闆娘貼心地特意關照海帶不要吃太多否則會肚子飽嗝。撥開海帶下面是滿滿當當地鮑魚肉和海膽交錯放著,除了鮮已經沒有其他字可以形容了~第八道是水果沙拉,不過裡面配有好幾片海螺肉,葷素搭配得很不錯。第九道是松茸魚肉卷湯,魚肉的刀工確實不凡,一放入湯中就自然成卷而且魚肉不會斷。可惜的是魚肉名字我忘記了~第十道是栗子雞肉米飯配毛豆腐湯,店家是端來了整碗飯,可是我們卻只吃得下半碗了~第十一道是甜品,葡萄水果冰沙,看得出店家對葡萄的運用是爐火純青的。享受完這頓米其林三星大餐後,深深覺得三星不僅在於食物本身的美味,更在於店家對待食物的態度以及侍應生的真誠熱情服務。

一晚的享受,一世的想念。

從菊乃井出發回柊家別館我們選擇的是計程車,也是此次日本之行唯一的一次打車,車費折算成人民幣大概在120元左右吧,路程在4公里左右。選擇計程車的理由很簡單,走了一天的上坡下坡路已經走不動了,另外縱然日本的治安再好,我們兩個外國人在夜間走山路穿過市區還是有一定風險的。開計程車的老爺爺態度也不錯,車子開得非常穩,我們到柊家別館後,欣喜地發現店家正如事先郵件裡約好的那樣為我們升級成了一樓的Garden View房間(在網上支付正常飯費的基礎上在前臺額外支付一筆升級費用),房間的更多照片等第二天天亮再拍攝啦~

DAY 4 京都郊遊

在去京都之前就在網上瞭解到京都日式旅館有禦三家的排名,柊家旅館是其中之一,摸摸自己的錢包覺得柊家本館實在太貴,於是就選擇了同為柊家的別館,房間費用大約可以少一半。我們選擇在京都的第一天入住柊家別館,為的就是能夠真正體驗一下日式旅館的服務和溫馨。

別館坐落在京都傳統街區裡,四周安靜得出奇,古色古香的別館大門很遠就能看到。對別館的最大印象就是服務好,進門後不管是老闆娘還是服務員都畢恭畢敬,而且是發自內心的那種熱忱歡迎,僅憑這一點就秒殺國內所有五星級酒店,國內五星級純粹是表面應付的嘴臉。

整體感覺柊家別館的這一次住宿體驗是本次日本之行中最為滿意的,絕對值得專門去住宿體驗一下,而且我通過別館成功地在抵日一個月之前預訂到了京都菊乃井本店的位子。

柊家別館的內部環境也無可挑剔,據說本館的庭院要更大一些,但我覺得別館的庭院大小和佈局已經驚喜到我了。特意訂了一個帶轉角的一樓庭院景觀房,早上起床坐在落地窗邊聽聽雨聲和鳥叫,欣賞著如此美的景致,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之前有人說擔心榻榻米房間隔音不好,我覺得柊家別館的隔音相當不錯的。洗澡雖然要預約好時間去內部的公共澡堂,可是澡堂也是很乾淨的,個人覺得比大部分五星級酒店的獨立浴室還要乾淨。

早上別館提供的早餐也很驚豔,侍應生早上把我們的榻榻米墊子和被子收走以就在房間裡拿來了桌子和椅子,整個早飯小巧精緻而且量不算少,平時不怎麼喜歡納豆的我都把納豆吃完了,京都料理中必不可少的豆腐也出現在了早飯之中,飯後的一碗抹茶更是解了胃中的油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