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日本人最怕的事情終於要來了:中國將用這個狠招 卡死日本的未來

圖片為中國企業近日在中東阿布達比防務展上, 首次以實物展品展示的VT-4主戰坦克, 據瞭解, 這屆阿布達比防務展上中國幾十家企業的展品幾乎涵蓋了一個中等國家防務需要的一切,

從制式突擊步槍、單兵裝具到主戰坦克、各種型號的步兵戰車, 從大中型水面艦艇、萬噸級兩栖船塢登陸艦到各種口徑的火炮、防空導彈和海防導彈, 而且讓外國廠商倍感壓力的是, 中國幾乎可以有幾個企業同時提供, 各種型號的火箭炮、自行火炮、無人機、防空導彈和反坦克導彈, 一個企業就能滿足一個中等國家在防務領域所有想要的, 而且這類企業還不止一個。 實際上, 這些都反應出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 那就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國家之一, 而且其工業實力和能力的可擴展性無與倫比。

一、遲暮的日本第一和“推土機”中國

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 工業能力和實力不多提高的中國, 在高技術工業製成品出口的“戰場”上, 已經讓一些國家的國本都在發生動搖, 這其中最不安的就是中國的鄰居——日本了。 大家知道, 以往日本作為亞洲國家最強大的工業製品出口國, 日本是科技水準高度發達的國家, 在電子、通信、製造業、化工、航空等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 日本的工業內部結構就發生了重大調整, 以鋼鐵、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為代表的傳統工業扮演著“領漲領跌”的角色, 並逐漸將主導產業地位讓位於機械工業、電子資訊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新興產業, 曾幾何時, 日本的電子資訊工業、新材料、新型化工和機械加工在亞洲乃至世界都無人能夠撼動他的位置。

但最近10年來, 這種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 世界迎來了資訊技術革命, 一些新型資訊技術開始帶動產業升級換代, 但恰恰是這個關鍵時期, 日本的幾次技術選擇和發展方向上的慘敗讓中韓等國家迅速趕超上去。

過去, 日本是製造強國, 在1980年代, 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力超過歐美居全球第一。 然而在IT時代, 日本雖然在某些IT硬體製造上擁有技術優勢, 但IT技術和產業均落後於中國和美國, 迄今為止沒有一家像騰訊、阿裡巴巴、百度、IBM、Intel、微軟、穀歌、亞馬遜等世界一流的IT企業。

二、丟盔棄甲的日本高科技產業讓日本人很尷尬

最近10年來, 以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移動寬頻等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快速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 並逐漸向工業領域滲透, 與之融合, 掀起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 但日本卻在關鍵日期“點錯了科技樹”, 正當中韓等國高速發展自己的新興技術產業時, 日本除了維持自己在晶片生產上的優勢,

幾乎喪失了所有陣地, 2015年, 亞洲開發銀行的統計報告顯示, 2014年以來, 中國已經成為了亞洲首屈一指的高端科技工業品和產品服務的出口主力, 日本所占的市場份額從2000年的26%一落千丈至2014年的不足8%, 甚至落後於它曾經很看不起的國家——韓國的10%左右。 中國則從1999年的9%上升至前年的44%, 日本甚至不到中國的五分之一, 亞行認為, 以高速鐵路設備設施、高科技武器、航太發射和衛星整星出口以及大型核電機組等為代表的中國高端科技產品深受亞洲各國的歡迎。

更可怕的是日本人的傲慢和遲暮,根據2013年日本電子產業資訊協會對日美企業的調查,日本企業中不瞭解大資料以及討論過但沒有應用的企業居然占比高達42.6%和28.2%!而美國只有2.1%和4.6%。由此可見,在新工業革命競爭中,日本在資訊技術及應用上處於明顯劣勢。日本人最引以為豪的機器人產業中核心技術和軟體程式設計都落後於美國。這也與日本IT產業尤其是軟體產業十分落後有關,對比中國,日本在軟體工業領域已經完全沒有技術優勢,讓日本十分恐怖的是中國工業生產能力和學習能力,實際上,由於中國國內的工業生產和市場競爭激烈,中國一旦攻克一個產業的技術壁壘,就會很快擴大產能,並使用產能優勢發動價格大戰,從而消滅和失敗外國競爭對手,外國媒體形象的稱為“中國鏟土機式工業”。

三、蠶食日本的最後陣地

中國讓高技術產品迅速降價,而低利潤則嚴重打擊了日本這類高成本高科技產業的國家,現在一個又一個產業,一個又一個工業門類正在被中國一一接管。實際上,中國工業正在對日本進行一場大規模包圍戰,中國已經將日本逼入死路,甚至讓日本徹底放棄上述產業。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記者,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還是綜合國力的比拼,中國作為後起之秀,正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對日本形成“窮追猛打”之勢,中國的工業能力已經超越了日本,但做大之後就是做強,做強之後勢必會搶奪日本的高科技產業上的市場份額,而對日本的工業競爭將嚴重打擊日本的立國根本——外向型出口製造業,沒有工業,沒有高科技技術產業的良性發展,日本拿什麼來研製和生產新的武器?拿什麼來和中國搞軍備競賽?

更可怕的是日本人的傲慢和遲暮,根據2013年日本電子產業資訊協會對日美企業的調查,日本企業中不瞭解大資料以及討論過但沒有應用的企業居然占比高達42.6%和28.2%!而美國只有2.1%和4.6%。由此可見,在新工業革命競爭中,日本在資訊技術及應用上處於明顯劣勢。日本人最引以為豪的機器人產業中核心技術和軟體程式設計都落後於美國。這也與日本IT產業尤其是軟體產業十分落後有關,對比中國,日本在軟體工業領域已經完全沒有技術優勢,讓日本十分恐怖的是中國工業生產能力和學習能力,實際上,由於中國國內的工業生產和市場競爭激烈,中國一旦攻克一個產業的技術壁壘,就會很快擴大產能,並使用產能優勢發動價格大戰,從而消滅和失敗外國競爭對手,外國媒體形象的稱為“中國鏟土機式工業”。

三、蠶食日本的最後陣地

中國讓高技術產品迅速降價,而低利潤則嚴重打擊了日本這類高成本高科技產業的國家,現在一個又一個產業,一個又一個工業門類正在被中國一一接管。實際上,中國工業正在對日本進行一場大規模包圍戰,中國已經將日本逼入死路,甚至讓日本徹底放棄上述產業。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記者,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還是綜合國力的比拼,中國作為後起之秀,正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對日本形成“窮追猛打”之勢,中國的工業能力已經超越了日本,但做大之後就是做強,做強之後勢必會搶奪日本的高科技產業上的市場份額,而對日本的工業競爭將嚴重打擊日本的立國根本——外向型出口製造業,沒有工業,沒有高科技技術產業的良性發展,日本拿什麼來研製和生產新的武器?拿什麼來和中國搞軍備競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