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怎樣服用中藥有益身體 這裡告訴您科學的方法和禁忌

【快文化:健康】人們生病了首先想到的是找一種副作用小的藥品來治療疾病, 而中藥正是以“副作用小”或“無副作用”的概念深入人心,

中藥以純綠色, 無污染的優勢, 擁有很高的口碑。

但是, 由於中藥和醫藥的醫理不同, 中藥的服用方法是很有講究的, 和西藥有一定區別的, 不能以服用西醫的方式來服用中藥, 那麼, 怎麼服用中藥?什麼時間服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出中藥的藥性呢?

服用方法

一般而言, 治療虛症和腸胃病, 應在飯前30~60分鐘服用;而治療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 則通常在飯後30分鐘服用為佳, 以避免藥物對腸胃產生刺激, 減少副作用的產生;助消化或對腸胃有刺激的中藥, 也應飯後服用;而補益藥和瀉下通便的藥物則宜飯前空腹服用。

如果是通便藥物如大黃、火麻仁等, 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 避免在睡前或夜間服用;對於驅蟲藥來說, 應在早上空腹服用, 而安神類的藥物則應在睡前服用。

另外, 對於“湯藥”來說, “趁熱喝”是大部分人的習慣。 其實, 喝湯藥不一定要“趁熱”。 中醫理論認為,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 即藥湯煎後立即濾出, 在常溫下放至30℃~37℃時再喝, 對於門診或醫院有代煎好封裝成袋的中藥,

我們應該在先行加熱到30℃~37℃再喝, 對於丸藥、散劉一類中成藥也應該用溫開水送服;而真正需要“熱服”的, 是屬於解表、發散風寒的中藥, 同時可在服藥後吃點稀飯、熱水, 以助藥力;而止吐、解毒、清熱的藥, 則應該“冷服”, 以免引起刺激。 在喝中藥的時候要注意時間控制, 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服用禁忌

服用中藥期間最好不要食用生冷食物、濃茶、辛辣油膩食物、蘿蔔、腥膻類食物。 這些類型的食物, 有的會化解藥力減少療效, 有的會降低吸收, 更有的會產生有害的影響。 因此在服用中藥時, 一定要做好相關忌口工作。

“是藥三分毒”。 服用中藥不宜為追求快速療效而過量或長期服用中藥, 對於某些有特殊體質人群更是應謹慎服用中藥。 比如脾胃虛寒者服用含有野菊花的中藥後, 有可能出現胃部不適以及腸鳴等症狀。 最好先從中醫師那裡或者自我測試, 瞭解自己的體質情況。 如果屬於比較典型的某種體質, 則應當在吃中藥前瞭解對應的禁忌情況。

對於孕婦來說服用中藥也應當謹慎。

很多孕婦對中成藥更加青睞。 “是藥三分毒”, 部分中成藥一定存在毒性, 需要謹記的是, 孕婦對清熱類、祛風除濕類、消化導食類、瀉下類、理氣類、開竅類、驅蟲類、祛濕類等多種類型的重要應當謹慎對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