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願所有的善良都有處安放

用眼看, 用耳聽, 用心感受著, 這世界並不總是美好, 可我願所有的善良都有處安放。

(一)老太太是名老教師, 入科時, 憋得已經說不出話了,

她所有的力氣都用來呼吸, 卻仍然感覺氧氣不夠用。 一直保持著坐的姿態, 濕透的銀髮也在傳遞她的不適。 第一反應考慮是心臟的問題, 於是迅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她的孩子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唯有在一旁的老伴怯生生的說了一句“我晚上燒的她最愛喝的稀飯, 結果多喝一些”。 我內心告訴我, 這很可能是誘因, 但似乎在這時不便明說。 一小時後, 老人已經可以正常交流了。 證實了自己老伴的話, 並且自己也清楚多喝意味著什麼。 老人告訴我“我家老頭最近有點抑鬱, 做飯給我吃, 我吃得多, 他能開心點”。

我後來單獨找老人的老伴說明了一下, 本身心臟不好的人, 平時吃飯喝水都要適度, 否則容易出大問題。

做法的本意是善良的, 我不能讓這種善良背上枷鎖, 合適的引導會讓這份善良變得理性。

(二)護士小Z剛工作兩年, 還保持著那份稚氣和熱情。 有個患者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 並且常常在她值班的時間, 血糖尤其高一些。 各種原因都排除後, 我懷疑可能患者沒有完全控制飲食,

而這個始作俑者, 很可能是小Z。

後來, 多方查證, 小Z也自己承認, 自己給患者餵飯時, 每次都會多給一些。 這件事, 本來由我負責去查證的, 後來問起這位患者時, 他卻懇求我“你們千萬別怪小Z, 我知道控制血糖很重要, 可有時真的很餓, 所有的值班護士中, 只有小Z可憐我, 你們不要責怪她, 以後我忍住”。 我當時, 很是觸動, 他用了“可憐”這個詞。

我最終沒有將此事公佈, 僅僅嚴正的提醒了小Z。 也許, 我們應該反思, 我們善意的治療缺乏溫度, 而“可憐”的錯誤卻充滿溫暖。

(三)有時去治癒, 常常去幫助, 總是去安慰。 當時, 我見到老何時, 他已經有些迷糊。 肺癌晚期, 多發轉移, 殘存的肺已極少。 家屬迫切的想繼續維持。 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 我同意轉下去。 但是, 我僅僅給了無創呼吸機。 好在, 老何的生命力頑強, 慢慢轉好了些。 他揚手要寫字, 我知道他有話給我說。

在白板上, 他吃力的歪歪扭扭的寫了幾個字“回家、想家、不台了, 大同苦”, 我知道他想說“太痛苦了, 我想家了, 回家,

不治了”。 可是我並沒有剝奪他生命的權利, 但我似乎可以幫他。 我出去跟家屬詳細講了一些, 並講了患者可能要面臨的痛苦。 其實, 老何家的經濟狀況並不理想, 從發病到現在, 基本快要拖垮這個家庭。 家屬最後同意出院。

老何臨走前, 握著我的手, 點頭表示感謝。 也許我們可以用機器幫助病人短時間的維持生命, 卻不見得會得到病人的感激。 有時它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冰冷的治療, 更多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

生活並不總是對與錯, 生硬的對不見得比善良的錯更好, 但至少善良讓人感到溫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